深圳市農業科技促進中心兩個農業項目成功通過驗收

2020-12-26 中國質量新聞網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2月15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公示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現代農業產業扶持計劃)項目驗收結果,深圳市農業科技促進中心負責的「深圳原創性水稻育種成果展示基地建設項目」「智慧型農作物種質資源創新服務平臺建設(一期)」兩個項目成功通過驗收。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忠(右)率隊考察深圳市農促中心基地

深圳市農促中心是深圳市市場監管局下屬機構,承擔深圳市農業科技創新和產業促進技術服務的重任。近年來,該中心在農業技術攻關上屢有創新成果,助力深圳成為原創育種研發的技術高地和「種業矽谷」。

該中心主任周向陽表示,深圳在水稻育種方面雖然起步較晚,但創新能力和育種水平並不落後,目前已經湧現一批影響全國的水稻大品種。

為何能夠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績?周向陽表示,這首先得益於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2009年,深圳在全國率先出臺《深圳生物產業振興發展規劃(2009—2015年)》,同步實施《深圳生物產業振興發展政策》,每年集中5億元,用於支持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培育發展戰略性生物育種產業。近年來,深圳市每年安排3億多元,用來資助深圳的農業企業和科研育種團隊,有力促進了深圳現代農業和生物育種產業的發展。

深圳市農促中心承辦原創性水稻新品種展示觀摩及交流會

目前,通過規劃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培育發展戰略性生物育種產業,構建「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體系,深圳市逐漸形成了人才集聚、團隊集聚、產業集聚的發展格局,吸引了越來越多農業企業入駐。

在原創性水稻育種方面,深圳已累計選育審定60餘個水稻新品種,逐步形成Y兩優系列、創優系列、深兩優系列、和兩優系列、深優系列、深華優系列等8個水稻育種品牌系列,為國家農業和糧食安全作出積極貢獻。

深圳市農促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深圳原創水稻也獲得諸多榮譽。其中,深圳市超級雜交稻新品種「Y兩優900」在2013年、2014年連續兩次打破世界水稻單產紀錄,2014年實現國家第四期超級稻畝產千公斤攻關目標,使我國雜交水稻育種水平再次走在世界前沿;「深優9516」等4個深圳原創性水稻品種被原農業部認定為超級稻示範推廣品種;「深兩優5814」累計推廣面積穩居華南稻區第一、全國第三;「中廣優」被原農業部列為「秈改粳」主推品種,綜合性狀突出;美香佔2號絲苗米在2018年5月獲得「首屆全國十大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鑑評(秈稻)金獎」……

深圳市農促中心原創性水稻展示

如今,深圳原創水稻品種已經在全國範圍產生重要影響。周向陽表示,此次驗收,對於深圳市農促中心而言,是肯定和激勵,更是責任和新的要求。未來,深圳市農促中心將繼續助力完善現代種業體系建設,推進生物育種科技成果轉化,助力深圳原創水稻走出國門、走向國際,為世界更多地區農業發展作出「深圳貢獻」。(許創業 吳贇生)

相關焦點

  • 深圳市農業科技促進中心助力都市現代化農業發展紀實
    科技興農當示範 政策風好正揚帆——深圳市農業科技促進中心助力都市現代化農業發展紀實□ 許創業 吳贇生 宋銳烽2020年11月。山東濰坊,代表廣東出戰的深圳市農業科技促進中心(以下簡稱深圳市農促中心)選手李志強駕駛的植保無人機,承載著深圳農促人的希望與夢想在藍天上翱翔,以完美的姿態完成了其在第三屆全國農作物植保員技能大賽決賽上的表演。
  • 盟林研所承擔的3個林業科技推廣項目陸續通過驗收
    12月8日—9日,盟林業科學研究所承擔的3個林業科技推廣項目相繼通過驗收。其中,2018年度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範項目「歐李新品種推廣示範」由自治區林草局組織驗收。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高潤宏,內蒙古林業科學院副院長張文軍、科技處處長劉清泉、財務處處長安立彥和通遼市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王寶俠組成專家組。專家組現場查看、聽取匯報、查閱檔案資料,經過1天的緊張評審,最後打分,形成驗收意見,項目通過驗收。「興安盟高寒地區林下仿野生食用菌(草腐菌科)培育技術研究」和「寒地蘋果豐產栽培技術」項目由盟科技局組織驗收。
  • 【項目援疆】「築巢引鳳」助力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農業科技「騰飛...
    中新網兵團新聞12月12日電(趙丹丹 段川江)12月9日,記者走進阿拉爾農業科技創新驅動研發中心
  • 農灣科技緊隨國家發改委號召,通過數位技術促進農業轉型升級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近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會上點出了網絡扶貧試點工作的關鍵,通過數位技術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帶動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網際網路時代,農業扶貧也需與時俱進,應用數位技術助力農業農村加快轉型,因地制宜探索網絡扶貧新模式,通過政企合作進一步出實效,並不斷拓展融資渠道加大網絡扶貧資金的扶持力度。
  • 安順市鎮寧縣農業農村局對小黃姜標準化示範種植基地進行測產驗收
    摘要:日前,安順市鎮寧自治縣農業農村局會同丁旗街道辦農業服務中心對塘堡村小黃姜標準化示範種植基地展開了測產驗收工作,經驗收該村的小黃姜達到了平均畝產2674.61公斤的水平。
  • 嘉興與沙雅籤約兩個農業產業項目助推沙雅農業產業化發展
    中新網新疆新聞6月23日電(龔喜傑) 6月11日上午,嘉興市企業與沙雅縣籤約兩個農業產業項目,包括疆果東送和環境保護,助推沙雅農業產業化發展。  疆果東送、浙產西進拓能提升項目的籤約方分別為新疆疆浙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桐鄉烏鎮子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前者以連鎖直銷模式代理全疆優質農產品,集中打造「疆南域」品牌。
  • 蘭州生產力促進中心創新服務模式——「科技管家」為用戶提供全...
    根據徵集到的解決方案所涉及領域,經專家依據創新性、先進性、實用性的分析、評估,精準匹配了蘭州大學與甘肅文智果科技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團隊、甘肅華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卓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甘肅惠智達科技有限公司、中科欣興(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甘肅綠能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
  • 健全農業科技推廣體系 應對農業供給側改革
    一是加強農業科技信貸供給。在對象上,既要支持農業科技企業和項目,又要支持經過政府認證的科技示範戶;在方式上,既要用好政府增信,又要創新貸款品種,通過運用大數據、發展智慧財產權抵押貸款等為「輕資產」型的農業科技企業提供貸款。二是構建非信貸服務體系。三是提供非金融增值服務。如協助企業獲得法律、認證等專業化服務,開展科技金融培訓等。三、充分發揮保險的保障作用。
  • 江門市農業科技創新中心水質環境監測設備及監控設備採購項目公告
    一、招標項目的名稱、用途、數量、簡要技術要求  (一)招標項目名稱:江門市農業科技創新中心水質環境監測設備及監控設備採購項目;  (四)開標地點:江門市農業科技創新中心會議室(地址:開平市蒼城鎮聯和村江門農業科技園)。
  • 富士康農業版塊執行長白佩玉:科技賦能,我們讓農業更簡單!
    其次,在精準灌溉和智能控制這塊,永齡農業研發中心研發了智能水閥和物聯網溫室兩個板塊的設備。因坡度不同土壤灌溉依照經驗來操作,容易造成部分區域供水過多,從而帶來農作物的病蟲害影響收成。智能水閥可以利用土壤感測器回傳土壤溼度,通過大數據精準調控水的溫度,穩定供水,降低病蟲害。
  • 青島農業大學(平度校區)已順利竣工驗收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瑜青島農業大學(平度校區)位於平度市南村鎮海信路以東、北村社區以北、朱諸路以西。青島農業大學(平度校區)建有四人一間的學生公寓、智慧多媒體教室的公共教學樓、高標準體育場、遊泳館、體育館和餐廳,以及功能齊全、設施完備的大學生活動中心和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
  • 德國梅前州經濟大使伯恩根牽線中非農業幫扶 奧譜隆水稻項目將走進...
    伯恩根先生說,梅前州位於德國東北部,以農業為主,主要生產的是穀物、油料作物(油菜籽)和馬鈴薯。他表示,計劃通過雙方合作,引進先進的農業技術,重點拓展非洲市場,尤其是促進加納國的農業發展。加納有大量土地沒有開發利用,北部水稻產區有很大的雜交水稻發展空間。
  • 山東省農科院發布百項農業科技成果,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會上,發布了山東省農科院「十三五」具有代表性的100項科技創新成果,其中,農業新品種38個,農業新技術45項,農業新產品17個,這批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性強,先進實用,生產應用效果顯著,受到廣大農民朋友的青睞,隨著這百項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將有力支撐山東省乃至黃淮海區域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
  • 2020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招聘150人公告
    主要為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深圳市各區(新區)機構培養和儲備綜合營銷、業務運營、信息科技、財務會計、風險控制、法律合規等專業型和管理型人才。(二)深汕特別合作區支行通用崗(5人)。主要為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深汕特別合作區支行培養和儲備綜合營銷、業務運營、信息科技、財務會計、風險控制、法律合規等專業型和管理型人才。
  • 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至67% 煙臺給農業插上科技翅膀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9日訊 (記者 盧偉霞) 29日上午,煙臺市「十三五」時期農業農村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年來,煙臺市農業農村系統強化科技研發與推廣,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由62%提高到67%,為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服務鄉村振興發揮了重要作用。
  • 有機質農業秸稈過腹還田模式促進我國農業循環經濟發展
    一、有機質農業倡導優先推進秸稈發展草食性畜牧業養殖 「有機質農業」概念是由「耕育農法」創始人團隊在世行農業項目實施中孕育提出,在農業綜合開發和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項目中廣泛應用。在2019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科技創新大會上,全國生態發展與創新團隊獲全球科技創新獎。
  • 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揭牌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亮相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  新華網武漢12月17日電(張潘)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16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正式揭牌。  今年6月,農業農村部批覆同意湖北武漢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武漢成為繼江蘇南京、山西太谷、四川成都、廣東廣州之後的全國第五個、華中地區唯一一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 從我國首次利用世行貸款農業項目看有機質農業發展歷程
    而且顯著提高了糧食產量、還促進了生態農業、有機質農業的發展,帶動了整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中國循環農業、耕育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樣本和實踐基地。 二、世行項目「蒙城模式」成為我國農業綜合開發的楷模 世行華北平原項目1982.6~1987年實施,後期由世界銀行與聯合國糧農業組織投資合作中心編寫了《項目竣工報告》。
  • 安順市紫雲自治縣科技服務中心開展大營鎮星進村科技扶貧項目初期...
    為做好極貧鄉鎮農業科技園區扶貧項目的驗收工作,紫雲自治縣科技服務中心陸奎洪主任邀請縣農業局、縣農機中心等單位有關專家成立項目驗收小組,前往大營鎮星進村開展極貧鄉鎮科技扶貧項目初期驗收工作。項目驗收小組首先聽取了紫雲自治縣鑫源運和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貴州宜博經貿有限公司和大營鎮星進村村委會有關負責人的工作情況匯報,然後對項目進行了實地考察,詳細了解了項目實施及完成的具體情況。經考察,項目驗收人員討論一致認為,該項目基本按目標完成建設任務,達到了預期示範及幫扶效果,能促進地方產業大發展。
  • 聖農集團4條疫苗生產線通過農業農村部動態驗收
    6月28日,聖農集團旗下福建聖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胚毒活疫苗等4條疫苗生產線順利通過農業農村部獸藥(生物製品)GMP動態驗收,標誌著聖農集團進軍獸藥疫苗行業獲得重大突破,正在形成新的產業競爭力。2016年7月份,集團抓住機遇,進一步深度延伸產業布局,投資5.3億元,進軍技術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獸藥疫苗行業,成立福建聖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進獲批福建省「百人計劃」和B類引進高層次人才等高端科技人才,配置自動化全密閉生產聯動線和自動清洗、在位滅菌系統等先進設備,建成技術領先、符合最新獸藥GMP規範的標準獸藥和疫苗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