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不時放出點奇葩言論、發布點雷人公告,如果還算無傷大雅,那麼對輕視甚至無視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規則,挑戰監管權威,那就是觸犯法律了。今天要說的這家公司,就用令人側目的行為,一口氣領到證監會開出的四份頂格罰單,上演罕見的受罰「大四喜」。
證券代碼600556,證券簡稱慧球科技,當然現在因為戴上了帽子叫做ST慧球。稍微在A股市場有過幾年炒股經驗的投資者,應該都對這個公司名字不陌生,因為前幾年這家公司實在是太頻繁的登上各大財經媒體的版面了。
「不走尋常路」似乎是這家公司前幾年的座右銘,屢屢做出令人瞠目結舌的奇葩舉動。比如說,2017年1月5日,慧球公開了一份多達1001項議案的臨時股東大會通知。是的你沒有聽錯,不是11項,也不是101項,而是1001項。好吧,如果大家都有著超人的精力和罕見的敬業水平,這個數字也不是說不可能,但是事情到這裡還並沒有結束。按照法律規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指定的披露媒體和網站,但是慧球科技偏不,這份公告慧球並沒有申請上交所批准,而是自己通過一個非官方的域名,和一個財經網站的股吧直接給公開了。這清奇的思路,這不尋常的操作,最後當然是逃不過監管部門的罰單了。
不過,剛剛說的這點問題,還只是開胃菜。這家公司的另外一大愛好,似乎是讓股民和公司的實控人捉迷藏。
根據監管部門調查顯示, 2014年12月31日至2016年1月8日,慧球科技在多份公告中均披露公司不存在實際控制人,但是實際上呢,不晚於2014年12月29日,慧球科技其實是有實際控制人,名叫顧國平。而到了2016年7月18日,鮮言變成了慧球科技實際控制人,但是在7月21日至8月30日期間,慧球科技依然堅持披露說,實際控制人為顧國平。
另外,證監會還查明,2016年4月26日至27日,鮮言安排其實際控制的一家公司與顧國平籤訂《經營權和股份轉讓協議書》等系列協議,慧球科技未按照相關規定予以披露。
看似奇葩和無釐頭的公告問題,其實背後隱藏的卻是隨意混亂的利益交割。
針對這些虛假陳述行為,2017年5月19日,證監會一口氣開出了四份行政罰單,而每一份都是頂格處罰。對剛才提到的兩位欲蓋彌彰的實際控制人,也是頂格處罰。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了,甚至是有點挑戰監管權威的意思,造成的社會影響可以說極其惡劣。
隨後,慧球科技是被成千上萬股民送上被告席,要求其賠償損失,一時間針對這家公司索賠的熱度可以說是創下了這幾年的最高。經歷過一波三折的起訴之路之後,好在最後的結果是不錯的。一審、二審的法院,都判決股民勝訴了,許多人已經順利拿到賠償。
今天的重點來了,哪些投資者符合慧球的索賠條件,還可以加入呢?有兩個買賣區間的股民都可以索賠。第一個區間,在2014年12月31日至2016年1月9日之間買入慧球股票,並且在2016年1月9日之後賣出或繼續持有股票的投資者;第二個區間,在2016年4月27日至2016年8月26日之間買入慧球股票,並且在2016年8月26日之後賣出或繼續持有的投資者。小姐姐再次強調,針對這家公司的索賠只有最後一個月的訴訟時效了,回家翻翻看自己的買賣記錄,找一個靠譜的律師,趕緊加入維權大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