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常說,與某人在一起時,如果你發現自己變得多疑、焦慮、易怒,不僅沒有感到快樂,而且還產生了更多的消極情緒,那麼ta就不值得你再浪費時間。
說真的,真愛是會讓人覺得這個世界充滿了陽光,而不是給原來的生活增添了陰霾。
相信每個人都對PUA這個詞並不陌生,這個詞原意為搭訕藝術家,最初是指通過系統地學習提高自己情商的男人,後來演變成用各種語言對另一半施加情感和金錢上的壓力,這是一個騙局。
《北大女生自殺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的 PUA案例,男方以女友不是處女為緣由,百般羞辱女方,又拒絕女方提出的分手要求,兩人的愛情逐漸演變為精神控制和折磨,最終在去年九月,女方包麗吞藥自殺身亡。今年六月, PUA女友的牟林翰因涉嫌犯有虐待罪被警方逮捕。
這兩個人分別是北大文學院院長,和北大學生會副主席,在外界看來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但在他們眼中,兩個人的關係卻不如其他人那麼好。
事件發生後,官方媒體曝光了包麗和牟林翰手機上的聊天記錄,其中兩人的稱呼和對話都讓人不寒而慄,牟林翰要求包麗拍裸照,如果包麗分手就公布在網上,甚至要求包麗為自己做流產、絕育手術。
在包麗去世前,她從未意識到問題並不出在自己身上,她在微信裡互相說:「遇到閃光的你時,我是個垃圾」。
北大法律系,在很多人眼裡是多麼的遙不可及,除此之外,包麗作為一個文藝部長也一定多才多藝,這樣一個成績優秀,有特長的女孩,卻被男友精神折磨,認為自己是「垃圾」。
別以為 PUA離我們很遠,就是新聞裡才會發生的事情, PUA可以隨處可見,也不一定是那些受過訓練的人才會對另一半做 PUA行為,有很多人甚至不知道 PUA是什麼,他們也是以愛人的名義做的。
怎樣判斷對方是否為 PUA?
pua第一步:設人設/賣慘
對方可能會告訴你他們曾經遭受過所謂的不公平遭遇,一些人甚至會「對症下藥」,當你發現你的家庭不和諧時,會告訴你他們童年的悲慘經歷,讓你產生兩個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錯覺,另一些人會利用女生的同情心,告訴你他們在上一段感情中是如何被傷害的,而事實可能正好相反。
pua第二步:控制
有許多人將愛情中的控制欲誤解為愛情的表現,潛意識地以為對方是因為愛自己才會關注自己的人生,但卻沒有注意到對方的控制欲已經超出了合理的範圍,比如女生不能穿裙子上街,褲子的長度要低於膝蓋,或者要求女生按照自己的審美去穿,不允許女生有自己的穿衣偏好等等。pua第三步:壓制
當兩個人發展到一定階段,對方很可能會抓住你生命中的一點不放,並無限放大,通過嘲諷、侮辱等手段讓你覺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錯,自己有罪,進而認為自己一文不值,而對方光鮮亮麗,自己配不上對方,於是在對方面前就更低三下四了。
至於怎樣一眼就能分辨出對方是不是 PUA,何老師曾經說過這句話很有道理:「這世界上沒有完美匹配的兩個人,如果你碰到了,那你要保持警覺,因為對方很有可能接近你。」一旦發現對方逐漸讓你感覺自己很糟糕,就一定要果斷地分手。但是對很多人來說,在感情上及時止損並不容易。經常有身邊人一邊哭訴對方的所作所為,一邊抹著眼淚說:「我還是愛 ta的,我離不開 ta」,在一旁勸人不知怎麼好。
感情上產生依賴性是很正常的現象,雖然在旁觀者看來,對方有各種不合理的行為,應該馬上擺脫,但一旦兩人產生了戀愛的感覺,對對方的判斷和自我控制就會降低。
在其著作《我們為何相愛》中,心理學家海倫費雪指出,愛可以由三種不同的欲望構成,即性慾、愛和依戀。
彼此相愛的時候,產生一種依戀是很正常的行為,但是即使是在戀愛的時候,我們也應該保持理性,一旦發現對方有問題,要立即果斷地作出決定,不要為了一時的感情而讓對方給自己留下心理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