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意味著什麼​​​​​​​

2020-12-17 澎湃新聞

「中國天眼」意味著什麼​​​​​​​

2020-12-07 14: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1968 年 11 月,南仁東從清華大學畢業了。他被分配到吉林省通化市無線電廠工作。就這個工廠,將成為南仁東 一生中至關重要的大學——社會實踐大學。再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由於射電望遠鏡問世,天文學家獲得了以往幾千年都「一無所知」的四大天文發現:

發現脈衝星

發現類星體

發現宇宙背景輻射

發現星際有機分子

「這四大天文發現,南老師如數家珍。」南仁東的博士生張海燕告訴我, 「這四大發現中的每一項裡都有故事,南老師講得津津有味。」可以肯定,沒有射電望遠鏡,是不可能有這些發現的。基於四大天文發現,已經產生了五項諾貝爾獎。

為什麼這些遙遠的「發現」,這麼重要?它跟我們的生息繁衍有關係嗎?「你的眼睛能看多遠?」這似乎是一個永恆的問題。 二十世紀,人類的眼界已經被極大地打開。你在貴州海拔最高的畢節地區,你在藏北牧民的黑帳篷裡,瞬間就能收看到巴黎和紐約的消息。人類智慧的疆域,已經伸展到太陽系外面去了,中國也在追趕世界天文學領域達到的視界。

這期間,中國也建造了射電望遠鏡:建在青海德令哈觀測站的毫米波射電望遠鏡,但口徑只有 13.7 米,1990 年投入使用;建在新疆烏魯木齊南山的射電望遠鏡,口徑 25 米,1993 年剛剛建成。到二十世紀結束的時候,中國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口徑仍然只有 25 米。中國天文學家彭勃曾這樣說:「我們要研究一些重要課題,不得不去租用國外先進的射電望遠鏡。這種租用要排隊,批准我們觀測的時間是以小時計算的,給我們一小時就很幸運了。」 可是,一小時裡能發現什麼?通常就是去感受一下。彭勃還講述了他 1997 年底去德國的一次經歷。那個冬天,他獲得了使用德國 100 米口徑射電望遠鏡一小時的機會。沒想到,排隊排到的時候,正碰上他們的聖誕節。

「這下好了,他們說時間都給我用了。他們過節去了。於是我完全不知疲倦了,日夜都守在那裡。」正是由於這些經歷,彭勃說,「我們非常渴望有自己的先進的射電望遠鏡。如今,「中國天眼」橫空出世。「500 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這是什 麼概念?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它也是當今探測距離最遠的望遠鏡,可達到 137 億光年之外。

它的球面反射面積有 25 萬平方米,相當於 30 個足球場大小。它對美國阿雷西博的超越,不僅僅是反射面擴大。阿雷西博的反射面固定不動,「中國天眼」的反射面稱「主動反射面」,能根據需要瞬時變 形——由球面變為拋物面,並立刻進入聚焦——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夠變形的射電望遠鏡。 想像一下,一個相當於 30 個足球場那麼大的傢伙,讓它瞬間變形,那又是什麼概念。德國波恩 100 米口徑射電望遠鏡是可旋轉的,「中國天眼」與之相比, 靈敏度提高約 10 倍。與被評為人類二十世紀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國阿雷西博 350 米口徑球面 射電望遠鏡相比,「中國天眼」的綜合性能提高約 10 倍。

這裡我們先來認識一下縮寫名稱「LT」和「SKA」, 後文我們將反覆提到它們。這是 1993 年在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第二十四屆大會上,多國天文學家聯合提出要建造新一代巨型大射電望遠鏡的一個計劃,初名 Large Telescope,縮寫為 LT;後改稱為縮寫的 SKA。二十三年後,一位名叫菲利普·戴蒙德(Philip Diamond)的 SKA 國際組織總幹事這樣說:「我從未想過這個望遠鏡是 500 米口徑的。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設計創意的時候,我就震驚了。」 我是在中國中央電視臺拍攝的採訪圖像中聽到他這麼說的。這位 SKA 國際組織總幹事,當時就站在「中國天眼」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的現場說的這句話。 我看到他說這句話時表情仍存激動。他還說:「我不認為任何別的國家 能夠做到這些。從幾年前的一片荒蕪,到現在可以運行,真的很偉大。」

怎麼理解 SKA 國際組織總幹事的這句話?「中國天眼」工程,總體設計醞釀的時間超過二十年,真正開始施工建設只有五年半。這樣一個重大工程建在貴州這個大山溝裡,諸多建築材料怎麼運進來,施工場面怎麼展開?這裡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奇蹟。如果簡單說一句 「這是中國綜合國力的體現」,這個「體現」裡有多少內容,你能想像嗎?其中,科研部門的協作,貴州幹部群眾的支持、參加工程的工人群體的奮鬥,以及南仁東與工人、農民的感情,「南仁東團隊」密切負責、共同奮鬥的日日夜夜,這一切是國外罕見的。一位名叫左烏米斯(Tasso Tzioumis)的澳大利亞天文專家說:「世界 上沒有任何一臺望遠鏡可以與它相提並論,它的存在就是為了改變我們對宇宙的認知。」

中國在這個領域,似乎由於南仁東的出現,由於南仁東的祖國已然擁有的綜合國力,在一個轉折點上,突然「彎道超車」,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我還聽到一個關於「中國天眼」靈敏度的說法:「你在月球上打電話, 這裡能聽得清清清楚楚。」要是這樣,這傢伙的作用可思議嗎?不禁聯想到:我們祖先的天文學成就曾使中華在農業時代獲得長足進步;西方十六世紀勃興的天文學,使歐洲在工業時代迅猛發展。人類觀天體,初用肉眼,繼有光學望遠鏡,再有射電望遠鏡。人類在經過了第一次革命性進步和第二次革命性進步之後,當今,我們是否走到了第三次革命性進步的前沿?思之於此,我感到「中國天眼」這個國之重器的非凡意義了。

文章摘自《中國天眼:南仁東傳》

關鍵詞 >> 中天眼,南仁東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天眼到底能看到什麼?為什麼外國科學家在勸我們關閉天眼?
    導語:中國天眼到底能看到什麼?為什麼外國科學家在勸我們關閉天眼?從古至今,歷經幾千年了,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一直在進行著,得益於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不斷向前邁進。中國天眼運行意味著中國探索宇宙的技術更進一步發展。從投入使用到現在,中國天眼有了不少的發現。有外國專家勸說我們關閉天眼,這是為什麼呢?有的人說了,中國的天眼恐怕會暴露地球的位置,這也許會給地球帶來災難。對此我們的回應是,關閉是不可能關閉的,畢竟這一天眼是耗費22年時間建成的,其中凝聚了無數中國科學家的心血,中國也將利用天眼來探測外星文明。
  •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什麼狀況 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什麼狀況 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它的奠基人是誰時間:2021-01-04 20:07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什麼狀況 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它的奠基人是誰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到底是什麼情況,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
  • 中國能看137億光年遠的天眼,到底有啥用?如今又發現了什麼?
    導語:中國能看137億光年遠的天眼,到底有啥用?如今又發現了什麼?自從阿雷西博望遠鏡退役,中國天眼FAST便成為了全球唯一的天眼,根據數據顯示,中國天眼能夠接收到來自137億光年外的電磁信號,這是真的嗎?
  • 「中國天眼」被納入大辭海 它是如何捕捉宇宙秘密的?
    從今年1月11日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起,「中國天眼」便成為中國天文學的另一項重要標誌。這一從1994年就啟動預研究、耗時5年建成,又花了3年時間進行反覆調試才終於通過驗收的巨大裝置,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面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那麼「中國天眼」到底是什麼?它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
  • 中國天眼看到了什麼?霍金可怕的預言成真了?中國卻在完善預言
    中國天眼看到了什麼?霍金可怕的預言成真了? 原標題:中國天眼看到了什麼?
  • 中國天眼有實力看穿137億光年,如今發現了什麼,有什麼用?
    投資超6億,中國天眼將全球開放中國天眼是在2011年開工建設的,並且總投資超過了6億,這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項目,當然建設之後,對我國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將我國在天文界的地位也提升了不少,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也是「全球唯一」,所以如今世界上很多科學家都希望利用中國天眼來進行探索研究,當然我們也公開說明了,中國天眼將全球開放,從4月1日正式開始。
  • 【科普君】「中國天眼」FAST與阿雷西博:探索宇宙之路漫漫
    這意味著,工作了57年的阿雷西博終於「退休」了。 2 FAST:中國天眼,不負眾望 中國天眼,全名叫「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 我國的天眼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位於貴州省黔南平塘縣喀斯特窪坑中。
  • 美國「天眼」退役前坍塌,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
    門德斯認為,放棄阿雷西博,即意味著美國的外星無線電監聽計劃的實質終止。視頻來源:央視新聞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網站,門德斯在11月NSF決定放棄阿雷西博望遠鏡後,表示:「當我知道這一消息後,我崩潰了。這真讓人難以接受,就像失去了生命中一個重要的人。」
  • 「中國天眼」 敢問蒼穹
    2月5日,正在貴州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通過視頻遠程察看「中國天眼」現場,並聽取介紹、連線交流。這是對國之重器的深情凝望,也是對再攀高峰的期許勉勵。自主創新,「中國天眼」書寫中國奇蹟   宇宙的起源有什麼奧秘?宇宙的盡頭是什麼樣?外星文明是否存在?  古往今來,人類對於浩瀚宇宙的追問和探索從未停止。
  • 中國天眼有多強?看穿137億光年!美國天眼如何了?NFS:拆除
    並且如今全球也只有中國天眼有這個能力,美國天眼——阿雷西博天文臺已經完全落寞了,就算是有探測能力,阿雷西博的口徑至今也只有305米,雖然後期擴建到了350米。但是相對來說探索能力也還是比中國天眼弱很多,更何況如今的「美國天眼」完全已經是屬於「要垮不垮」的模式,後面我們就來看看下它的情況,先來看看「中國天眼」。
  • 中國「天眼」發現了什麼?霍金為什麼要阻止?真的有外星人存在?
    中國「天眼」發現了什麼?霍金為什麼要阻止?真的有外星人存在?如今,中國天眼幫助我們發現了132顆優質脈衝星,其中有93顆是新發現的脈衝星,它的出現也從很大意義上幫助我們完善了未來宇宙探索,因為在探索過程中,無法依靠GPS導航,但我們卻能依靠天眼發現的脈衝星,來確認在宇宙的位置,而它的意義卻不僅僅止步於此。
  • 劉芳:迎春感懷(外五首)​​​​​​​
    劉芳:迎春感懷(外五首)​​​​​​​ 2020-04-25 16: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國「天眼」背後的故事:攻克多個技術難題
    中國「天眼」背後的故事:攻克多個技術難題 2017-05-19 13:16:34來源:工人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吉翔
  • 天天科普 | 中國天眼能找到外星人嗎?它到底能「看」到什麼?
    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中國天眼究竟是幹什麼的?為何要尋找脈衝星?中國天眼可以「看」到外星人嗎?視頻來源人民視頻為何要尋找脈衝星很多小夥伴以為,中國天眼建造的目的是尋找「外星人」,中國天眼工程總工藝師王啟明糾正了人們的這種認識,他指出:中國天眼的科學目標中,確實也包括尋找地外文明,但這並不是排在首位的目標,排在最前列的目標是尋找脈衝星。
  •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世界「天眼」墜毀由中國「天眼」取代阿雷西博
    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什麼是射電望遠鏡現在有很多朋友仍然不知道射電望遠鏡到底是什麼東西?可以用它去測量天體設定的強度頻譜及偏振等量,20世紀60年代,脈衝星的發現、類星體的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和星際有機分子的發現都被稱之為大重大發現,這四項發現都是與射電望遠鏡有關的談及「天眼」你是否想到貴州說到天眼,可能很多人的腦海中會浮現出坐落於貴州省平塘縣的中國「天眼」。
  • 美國天眼「瞎了」,繼嫦娥五號後,他們又盯上了中國天眼
    然而美國卻高興不起來,美國曾經的驕傲天眼瞎了。 目前全球僅有的兩個天眼望遠鏡,美國有一個,我國有一個。 然而美國的天眼最近卻瞎眼了,全世界只剩下中國一隻眼。
  • 4月1日,「中國天眼」將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中國天眼」世界領先「中國天眼」是南仁東付出20多年的心血完成的,當時在他提出要建設這樣一座望遠鏡的時候,面對的幾乎都是專家的質疑。儘管如此,南仁東還是決定堅持這個計劃。從籌措資金開始,南仁東去一家又一家的企業敲門,最終獲得了20多家企業的支持。隨後就是選址問題,他跑遍了無數大小山川,終於在貴州的一座大山中,找到了完美的架設地點。
  • 中國天眼能看到什麼?為什麼全世界都反對它?背後原因令人氣憤
    中國如今的科學技術是越來越發達的,雖然曾經的中國比較弱小,也沒有先進的技術,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也湧現出了各種科技人才,因此我國在科技方面的探索突飛猛進,也取得了很多成就,讓很多國家對我們刮目相看,還有很多中國的科技產品也讓外國人感到眼紅。
  • 讓「中國創造」,擦亮深邃「天眼」!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自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以來,已發現279顆脈衝星,是同期國際上其他望遠鏡發現脈衝星總數的2倍多;多次捕捉到極罕見的快速射電暴爆發;參與揭示的一種快速射電暴起源機制入選《自然》十大科學發現……「中國創造」擦亮深邃「天眼」,探求著宇宙奧秘。
  • 「中國天眼」能和外星人聯繫上嗎
    「中國天眼」能和外星人聯繫上嗎 2021年01月15日 10:25 來源:解放日報   「中國天眼」能和外星人聯繫上嗎  ■張同傑  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