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中國男排超級聯賽重啟後,全部13支隊伍均使用全華班陣容。這樣的變化,加速了各隊之間的競爭,改變了延續7個賽季的「京滬爭霸」格局。而全華班的對決,比賽的激烈與精彩程度並沒有降低,反而讓本土球員有了更多的機會走上前臺,老將「寶刀未老」,國手大放異彩,新人不斷湧現。
全華班對決的聯賽,在賽前所有球隊都意識到競爭激烈,也會預測延續多年的傳統格局會被打破,賽前京滬兩強都制定了小組出線的目標。而經過兩周的角逐後,8月31日,當上海金色年華男排和江蘇南京廣電貓貓男排站在了決賽場兩邊,延續了7個賽季的「京滬爭霸」格局被打破時,還是令人感嘆。
連續多個賽季引進外援的上海男排與北京男排,加上國手的助陣,整體實力都高出其他隊伍一籌。失去外援後,兩強的實力不可避免地打了折扣。即使最終奪冠的上海男排,也是一路磕磕絆絆,八強賽曾0比3不敵江蘇男排。外援缺陣影響最大的是北京男排,二傳、自由人位置成為球隊的短板,儘管江川、劉力賓「雙子星」拼盡全力,但球隊仍然無緣四強。
老中青結合、年齡隊伍結構合理的江蘇男排,在上賽季獲得聯賽第三名的基礎上更進一步,也創造了9年來聯賽的最佳戰績。
上賽季聯賽第四名的山東男排,一直以來都是全華班作戰,這一次他們也再前進一名,獲得聯賽季軍,4年後再登聯賽領獎臺。
從2018-2019賽季的第七名到剛剛結束的2019-2020賽季的第四名,以年輕人當家的浙江體彩男排實現了重大突破。在主教練吳勝的指導下,他們創造了15年來的聯賽最佳成績。
沒有外援參賽的聯賽,國手自然成為主角。他們也通過比賽,證明了自己配得上「國手」的身份。
上海男排能夠連續第六次捧起聯賽冠軍,戴卿堯、張哲嘉、陳龍海、童嘉驊四大國手居功至偉。
江蘇男排時隔9年再次闖入聯賽決賽,離不開國家隊二傳於垚辰的組織、調配。他的傳球讓張晨、劉向東、俞元泰三大攻擊點能夠有效發揮。
從日本留洋歸來的主攻季道帥,發球成為山東男排的漲分強輪。浙江男排能夠闖入四強,「小太陽」張景胤功不可沒,作為隊伍裡唯一的一位國手,本賽季聯賽他共斬獲127分。
北京男排9個賽季以來首次無緣四強,但是作為中國男排的「一哥」,接應江川還是展現了自己的實力,全部比賽,江川在參加的26局比賽中拿到139分,是所有運動員中得分最高的。
回顧重啟後的這屆聯賽,江蘇和河南男排八強戰兩次交手激戰五局,同為35歲的張晨和崔建軍「隔網相對」的畫面一定是最經典的畫面之一。兩位老將都保持著良好的競技狀態,都是球隊的領軍人物,他們的堅守和堅持令人感動。
此外由於全運會臨近,王春林、趙沐頔、楊亞寧等一批「80後」老將回歸,為了隊伍的需要,他們脫下教練服,重新踏上了賽場。
這屆聯賽外援的缺席,給了很多年輕球員施展技藝的機會。在這次聯賽重啟前,即使是專業的排球迷,對於武弸智、翟德軍、張冠華等球員都知之甚少。然而,當本屆聯賽結束後,外界對於他們進入新一屆中國男排的呼聲很高。(周圓/文 圖片轉自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