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閩粵贛湘邊界的贛州市,位於江西南部,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經濟欠發達地區。近年來,贛州市公安局建成了「贛州公安紅色警腦」大數據中心、完成了「雪亮工程」前端點3200 個、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物證鑑定管理信息系統」、刑事技術裝備躋身全省一流的行列……
一個經濟欠發達地區是如何在科技強警、數位化建設等尖端領域取得如此驕人成績的呢?走進贛州公安,說起近年來的發展變化,許多民警說,我們局裡的一個「法寶」——勤儉節約起了大作用,正是勤儉節約助推贛州公安邁上了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
9 月14 日,贛州市公安局開展了制止餐飲浪費的籤名活動
2020 年9 月14 日,贛州市公安局機關食堂人頭攢動,井然有序中透著熱鬧非凡。贛州市副市長、公安局長劉志強來到食堂過道立著的籤名板前,鄭重地籤下了自己的名字,帶頭承諾制止餐飲浪費。緊接著,所有機關民警莊重地籤了名。隨後,贛州市所轄19 個縣(市、區)公安局陸續舉行了籤名活動,將制止餐飲浪費活動推向高潮。面對此情此景,該局警務保障處長熊吉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說:「制止餐飲浪費是中央的決策,我們局之所以能夠得到如此廣泛的支持,與我們多年勤儉節約習慣的養成是大有關係的。」
贛州是一個有著983 萬人口的大市,但這裡的經濟發展遠遠落後於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儘管隨著經濟的發展,市裡對公安機關的財力投入逐年上升,但仍然不能滿足公安事業發展的需要。特別是搞起耗資巨大的科技強警,由於資金捉襟見肘,許多建設無奈擱淺。
2012 年秋天,贛州市公安局搬遷到26 層的新大樓辦公。辦公條件改善了,辦公場所寬闊了,但各種科技設備卻因資金短缺,無法添置。如何籌措資金搞建設,成了擺在該局黨委面前的頭等大事。在2015 年的一次局黨委會上,該局形成了共識:等、靠、要顯然是不現實的,唯一可行之道就是厲行節約、勤儉創業,勒緊褲帶過日子,節約資金辦大事。會後,該局鮮明地提出了「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的創業理念,向全局民警提出了厲行節約、勤儉創業的倡議。
面對局黨委的決心和雄心,全局民警熱情澎湃,他們意識到要改變現狀、迎來發展,只有不折不扣地執行局裡的決定,厲行節約,艱苦奮鬥。於是,機關大樓「長明燈」不亮了,「長流水」斷流了,民警們開始了雙面列印、減少籤字筆使用量,用電腦起草文件、修改文稿,無紙化辦公在悄然推行,印表機墨盒用到「山窮水盡」,勤儉節約在該局蔚然成為新風尚。
為了制止餐飲上的浪費,該局警務保障處是動了一番心思的。他們在食堂的醒目位置設置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宣傳框,餐桌上放置了桌牌,上面寫著提倡節約的警句,營造了良好的氛圍。每逢餐食時間,局裡的監督員臂佩「紅袖標」,來回巡查提醒,及時制止食物浪費的行為。為了管好「餐桌子」,民警就餐通過減少菜量、增加出菜次數的方式,避免「舌尖上的浪費」。2020 年8 月,該局出臺了《贛州市公安局公務接待管理規定》,食堂接待實行「N - 1」就餐模式,大盤菜改成了小盤菜,並要求做到光碟。2020 年9 月以來,該局食堂食材實行了「零庫存」保管制度,做到「當日採購當日消耗」,生鮮食材每日採購量下降了10%。該局警務保障處民警、食堂管理員田甜說:「增加出菜次數、實行『零庫存』,無疑增加了我們的勞動量,提高了工作難度,特別是為確保『零庫存』,我們要不厭其煩地與食材配送公司調整計劃、檢驗食材質量,但看到勤儉節約有效果,我們的心情也格外舒暢。」
現如今,該局食堂窗明几淨,餐桌上找不到一點剩飯剩菜,就連角落裡擺放著的泔水缸也是空空如也,餐飲浪費被鎖進了「鐵籠子」。
在該局宣傳處辦公室,副處長吳維兵坐在一張皮製辦公椅上。他摸著辦公椅扶手說:「這張辦公椅用了七八年了,去年曾因為皮開破裂差點被作為垃圾清除,但警務保障處做事細緻入微,請來皮匠修理好了,現在看起來與新椅子沒什麼兩樣,坐起來也挺舒服。」
30 來歲的劉猛,是從巡警支隊選調到警務保障處工作的,他被該局民警親切地稱為「修理工」。原來,他負責機關大樓的管理工作,善於舊物利用、變廢為寶,把即將廢棄的辦公家具、用具修理一新,繼續使用。
2019 年8 月,劉猛接手大樓管理工作及採購監督管理工作之初,局裡各部門紛紛打報告給警務保障處,要求報廢現有的破損辦公桌椅,添置新的辦公桌椅。劉猛把這些報告進行了匯總,發現需要更換的木質家具200 餘件,皮質辦公室桌椅164 件,全部新購需耗資35萬餘元。劉猛到各部門走訪了解,發現各部門確實存在大量辦公家具破損的情況,如不及時更換,則影響民警正常辦公。他把這一情況向領導作了匯報。領導提出了加大維修力度,延長桌椅的使用壽命的做法。
劉猛冒著酷暑走進一個又一個家具生產企業,通過談判最終確定兩家企業為該局家具維修單位。原材料由維修師傅開單,該局自行購買。家具企業只派師傅維修,該局僅支付人員工資。維修師傅進局後,劉猛也拿起工具與師傅們一道工作。
該花的錢一分不少,不該花的錢一分不花。熊吉萍說:「為防止重複購買、閒置浪費,能維修的辦公桌椅堅決不買。過緊日子就要從細節入手,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
說起細微入手強管理,該局公務用車管理員郭獻民如數家珍,感慨不已:「為了省錢,我們做到了一人出差不派車,長時間出差不派司機,為的就是減少車輛損耗和司機的旅差費用,不從細處抓,勤儉節約就無從談起。」
每有車輛達到使用年限,進行強制報廢的時候,也是郭獻民最忙的時候,因為他要跟著報廢車輛到切割工廠「撿寶」。在切割廠,他把能夠使用的輪胎、警燈、節氣門等配件拆卸下來,給本單位同款汽車更換零件時備用。2020 年8 月,該局一輛越野車發動機節氣門電噴總成損毀,郭獻民獻上自己撿來的「寶」,順利地為這輛車換了節氣門,僅此一項節約資金4000 餘元。此外,該局公務用車實行「一車一卡」,按公裡數為油卡充值。嚴格汽車修理審批流程,並通過公務用車管理系統,在政府指定的修理廠裡競價,防止公務用車的跑、冒、滴、漏。
該局機關大門口兩側各建有一個立體式花壇,195 盤綠色植物和時令鮮花,高低擺放,錯落有致。進了大院,大門石刻塑像旁、大門臺階處共擺放綠植鮮花共532 叢。為了正常辦公需求和公安機關的形象,綠植鮮花租賃每年耗資共16萬元,這委實不是一筆小開支。2020 年年初,該局警務保障處為了勤儉節約,刪繁就簡、以簡為美,重新規劃設計綠植鮮花擺放,直接取消了大門口擺放綠植鮮花,大門石刻塑像旁、大門臺階處也減少了259 叢。全局僅此一項減少支出8萬餘元。
2020 年10 月16 日, 該局警務保障處準備在于都縣舉辦全市警務保障業務骨幹培訓班。負責培訓班籌措工作的副處長王歆為一項500 元的開支而苦惱,因為根據《贛州市公安局機關財務管理暫行規定》,單項支出超過400 元的,必須由部門分管領導審籤。王歆正在精打細算做「減法」,但零頭怎麼也很難抹去。王歆說:「勤儉節約是全局性的工作,而人的自律性是有差距的,必須通過建立倒逼的機制,靠制度的力量實現勤儉節約的常態化,我相信剛才我遇到的『苦惱』,在其他部門也一樣存在,這就是倒逼的魅力!」
該局電腦、印表機、複印機等大宗辦公用品,由警務保障處統一採購,這樣就可以用規模優勢來換取價格優惠。辦公用紙、印表機墨盒、筆硯等小額辦公用品,由各單位自行購買,在包幹經費裡列支。在這包幹經費裡頭,是否有節約的空間呢?
為了管好「錢袋子」,該局還先後出臺了《贛州市公安局機關部門經費包幹暫行管理辦法》《贛州市公安局採購管理規定》。由於紮緊了「錢袋子」,2020 年較之2019 年,各單位公用經費支出預算壓縮了10%。各單位勒緊褲帶過日子,截至9 月份與去年同期比,一般性支出降低12.35%,三公開支降低17.15%。
該局警務保障處民警胡其波說:「我們已經實行了公用經費網上報銷,並經常進行數據歸納,做到『每月下發一次財務報表、每季度發布一次財務分析報告』,通過這些措施增加經費支出的透明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形成比追趕氛圍,促進勤儉節約向縱深發展。」
強化採購管理是勤儉節約增質提效的主抓手。根據《贛州市公安局採購管理規定》,採購預算超過1 萬元,必須交由政府採購監督管理科審核。這個審核制度,成了防止超前採購、重複採購的「避雷針」。
巡警支隊一名負責採購的民警說:「2019 年,我們計劃採購一輛價值160 萬元的排爆車,一架用於訓練、價值40 萬元的無人機。市局政府採購監督管理科以我們已有排爆設備,排爆車只是成套整車裝載而已,因為部分設備重複、局裡其他部門有無人機,削減了我們的排爆車和無人機預算。開始有些不理解,後來站在勤儉節約的角度上來思考,慢慢接受了這種安排。」
按規定,在政府採購目錄以外、預算金額低於30 萬元內的大金額設備由局裡各單位自行採購。當由採購部門提出申請後,該局先是要求交由審計處審計,然後通過警務保障處委託社會代理機構公開競價採購。
2020 年6 月,禁毒支隊要採購一個檢測試劑盒,禁毒支隊通過自行詢價後,提出採購預算35 萬元。經過審計及競價,檢測試劑以24 萬元的價格採購成功。禁毒支隊的民警心服口服地說:「是倒逼的採購機制讓我們省下了11 萬元,這種制度很有效!」
當您開車進入贛州市公安局地下停車場的時候,您會發現隨著車輛的行進,頭上的燈光變得越來越亮;當您駕駛車輛離開停車位,駛向室外的時候,您會發現身後的燈光漸漸變得灰暗,直至有的燈熄滅。
原來,為了節約地下車庫的照明用電,2019 年該局投資6 萬元對停車場照明系統進行了改造。將原有的839 盞燈具減少到270 盞,將原有的28 瓦的普通日光燈全部改造成雷達感應式控制的3 - 16 瓦的LED 照明燈管,可實現3 瓦微亮待機,當人、車通過時,該燈具會根據人、車運動產生的都卜勒效應,通過區域經感應自動全亮;並且在人、車離場後30 - 60 秒內自動恢復3 瓦的待機微亮模式。此項改造每年可省電25 萬度,節約費用近20 萬元,投資回收期僅五個多月。
倘若制度倒逼是一種隱形的推動力量,那麼實行耗能設備智能化管理,是利用科技的力量來實現勤儉節約效能的最大化。近幾年來,該局在智能管理上,做了大膽探索和有效嘗試。
跟隨節能管理員謝華亮走進該局中央空調主機室,會發現有一臺設備正在通過多個數據採集器,實時監測、收集26 層大樓381 個房間的溫度、溼度等數據,並實行智能節能控溫和製冷。謝華亮說:「管控系統建設前,我局中央空調能耗佔總用電量的40% 以上,天然氣消耗量每年達5 萬立方。改造之後,每年可節電60 萬度計46 萬元,節約天然氣1 萬立方計4 萬元,兩年半可以收回投入資金。」另外,該局還投入120 餘萬元,建設了局能耗監測與管控系統。該系統對全局及各部門的用電、用水情況掌握得清清楚楚,一旦發現有人使用高能耗設備,則立即自動斷電,讓節約意識淡薄者無機可乘。並且,該局投入2.1 萬元進行高耗水設備改造,將62 個衛生間的128 個水龍頭全部更換為延時水閥;投入4.9 萬元安裝了雨水收集系統,改變了對綠化的漫灌方式,灌溉覆蓋面積可達6200 平方米、節約用水3000 噸。
近幾年來,該局節能改造投資近285 萬元,每年直接節約資金60萬元,總投資收益率40%。為此,該局獲得「全國節能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殊榮,成為經濟落後地區的節能典範。
點點舉措化作勤儉力量,涓涓細流匯成汪洋大海。
通過厲行節約,贛州公安資金逐步雄厚,他們把錢用在刀刃上,在科技強警、基礎建設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截至目前,耗資2.4 億元的「三所一隊」建設,已支付1.6億元;投資3000 多萬元建設了科技信息中心;僅2019 年耗資3000餘萬元,為刑偵、科信、網安等部門建設了電信詐騙預警、公安大數據智能化、戰警、智慧監管平臺等系統。2019 年,贛州市公眾安全感指數、公安滿意度指數均位居全省第一名。成績的背後,凝聚著該局厲行節約、勤儉創業所帶來的力量。
圖片來源:王瑞
新媒體編輯:姜 一
責任編輯:王雅慶
審核:張 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