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在線教育機構迎來高曝光度的同時,也面臨一次大考。12月15日,好未來集團執行總裁萬怡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總結了今年的教育行業趨勢:「今年,線下教育行業比較火的兩個詞就是數位化轉型和OMO。有著強大教育科技支撐,並且堅守教育初心、擁有深厚教育教學積累、過硬師資隊伍的機構能夠化危為機,獲得長久發展。」
萬怡挺認為,在線教育的本質還是教育,在線教育想要發展最根本的還是要遵守教育教學基本規律。對於在線教育企業而言,就是要通過長期積累,不斷提升自身教學教研能力。
談起在線教育的核心競爭力,萬怡挺表示,在線教育能夠打破時空的限制,實現「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科技加持下的在線教育課堂生動、有趣、有效,實現「孩子愛學」;在線教育還能推動教育扶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人人能學」。
萬怡挺表示,好未來順利應對在線教育考驗主要得益於四點。一是強大的教育科技實力。好未來堅持「愛和科技讓教育更美好」的使命,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在直播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大數據、腦科學等領域有了一系列突破。比如好未來自主研發的直播系統「直播雲」等一系列教育科技產品就在「停課不停學」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二是在線教育經驗。好未來旗下學而思網校等在線業務發展了12年,積累了大量經驗。因此,能夠在短短的幾天之內,完成其他業務線下教學到線上教學的轉移。三是優質線上教學資源的積累。比如,免費直播課上線後,學而思網校快速整合了內容豐富的大師課、素養課。這得益於學而思網校過往在素質教育開發方面的資源積累。四是優質師資資源的積累。好未來的教師大部分畢業於985、211學校,綜合素質很高,在轉線上的過程中發揮了很強的主觀能動性。
「線上熱、線下冷」是2020年教育行業頗為明顯的境況,萬怡挺表示,線下教育機構洗牌也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疫情影響下,很多線下教育機構面臨著生存危機,能否轉危為機,取決於轉型的速度和決心。對於線下教育培訓行業來說,今年能夠活下去,就是大家的社會責任。據好未來教育研究院測算,線下教育至少提供了上千萬就業崗位,在這個過程中,責任凸顯帶來了價值凸顯。
對於未來教育行業的發展趨勢,萬怡挺認為,教育行業正在實現數位化,「人」「機」「物」正在全面互聯;數據驅動,也正在實現大規模的因材施教;人工智慧技術在標準化方面可以「降本」,在個性化方面可以「增效」;5G技術帶來的超高清視頻、虛擬實境、全景視頻,也給更多用戶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機器解決的是「教」,傳授知識。人解決的是「育」,老師要點亮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有溫度的互動。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DF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