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智能音箱出貨量首現下滑 行業補貼持續馬太效應加劇

2021-01-14 新浪科技

來源:藍鯨TMT

作者:齊智穎

2020年以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發展5年的智能音箱出現新的變化。國內智能音箱出貨量首年下滑,而廠商發布的智能音箱產品品類數量也腰斬。

智能音箱自誕生以來一直走補貼硬體之路,2020年這一情況依舊未得到改善,行業馬太效應也因此加劇。但廠商也經過多重轉型,開始集體走上生態服務路線。

從技術方面來講,目前很多智能音箱產品仍被消費者吐槽為「人工智障」,但市場也出現了多種形態;受疫情期間在線教育快速發展的影響,屏幕音箱出貨量仍處於高速增長趨勢。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智能音箱相關的遠場拾音、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語義理解、人工智慧等一系列技術不斷成熟,智能音箱產業未來會進一步走向信息化與智能化。

國內智能音箱出貨量首現下滑

2015年,國內第一款智能音箱叮咚誕生,該音箱由京東與科大訊飛聯合推出。行業經過兩年沉寂之後,阿里於2017年推出天貓精靈,此後,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國內智能音箱市場迎來了大爆發。

IDC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智能音箱作為年度爆款單品全年出貨量突破2000萬臺,同比增長1051.8%;隨著人工智慧席捲各行各業和語音交互快速普及,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在2019年出貨量達到4589萬臺,同比增長109.7%。

然而,進入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國內智能音箱市場開始出現下滑趨勢,上半年出貨量為1966.9萬臺,同比下降14.8%。進入三季度,疫情趨於穩定,然而出貨量下滑的狀況依舊沒有好轉,第三季度智能音箱市場出貨量約829萬臺,同比下降14.7%。

IDC諮詢分析稱,二季度電商大促並未激發智能音箱市場的「報復性」消費,線上市場發展仍然承壓,線下零售渠道得益於門店恢復和渠道下沉,出貨量反彈明顯。

除了出貨量下滑,各大廠商發布的智能音箱品類也出現腰斬。2019年,百度旗下的小度科技就發布了包括小度在家、小度智能屏在內的五款智能音箱產品,而2020年其推出的品類數量僅為兩款;小米旗下的小愛同學也出現了類似情況。

對此,產業時評人張書樂表示,智能音箱經過階段性的爆發之後,從技術層面來講並未有實質性的迭代,音效也不能和高端音箱相提並論,內容上也存在一定的瓶頸,用戶體驗感不強。

雖然2020年前三季度智能音箱出貨出現下滑,但市場仍認為疫情短期影響難以避免,積極對衝後,行業前景依舊樂觀。

奧維雲網(AVC)預測,2020年中國智能音箱銷量將達4260萬臺,同比增長15.7%。隨著智能音箱市場滲透率的提高和行業逐步步入成熟期,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智能音箱行業增速將逐步放緩,2026年中國智能音箱行業出貨量有望達到1.38億臺,2021-2026年5年複合增長率為20%。

行業價格戰持續,馬太效應加劇

伴隨著智能音箱的大爆發,整個行業也曾爆發大規模的價格戰。「天貓精靈X1」發布伊始,定價499元,已遠低於其他競品,在當年「雙十一」當天,其價格更是降到99元。2018年米粉節,小米的小愛音箱mini也從169元降到99元。一時間,各巨頭紛紛加入「價格戰」中。

2019年之後,智能音箱的功能和內容在不斷升級,不過價格區間趨於穩定。進入2020年後,智能音箱價格戰仍未得到緩解,Redmi小愛觸屏音箱Pro 8開售499元,雙十一過後就降至399元;2020年10月底,小度科技宣布加大補貼智能音箱的力度,將原價299元的智能音箱降至169元,成為最便宜的有屏智能音箱;另一款面向兒童的智能音箱則從169元降至99元。

小冰公司CEO李笛在接受藍鯨TMT記者專訪時表示,小冰之所以未布局智能音箱硬體產品,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目前智能音箱硬體需要高額補貼。

業內人士表示,價格戰也正是智能音響行業出現寡頭的重要原因。

據了解,目前,國內布局智能音箱賽道的選手眾多,包括BAT、小米、華為、聯想、科大訊飛、DOSS、漫步者等在內的網際網路巨頭、人工智慧創業公司。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小度、天貓精靈與小愛同學這三家頭部廠商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突破96%。

多名業內人士對藍鯨TMT記者表示,目前,智能音箱三大巨頭早已開始「去硬體化」,更是開展了多方轉型,服務生態成為三巨頭能夠長期在該領域站住腳跟的關鍵。

具體而言,2020年9月底,百度宣布旗下智能生活事業群組業務小度科技完成了獨立融資協議的籤署,目前,小度科技在資本市場的估值已經達到200億元;不到一個月,天貓精靈便宣布天貓精靈內置AI助手將全面開放,這意味著天貓精靈「走出」智能音箱的原始功能,走進手機、家電等更多智能領域、更多場景應用之中;在一個月後的MIDC大會上,小米宣布小愛同學5.0正式上線,小愛同學將從語音助手正式升級為「智能生活助手」。

智能音箱功能仍遭吐槽,屏幕音箱或成潮流

儘管近年來智能音箱的功能得到日趨完善,但入局廠商眾多,生產的智能音箱產品外觀雷同、性能同質化嚴重。而在使用過程中,大部分智能音箱的功能仍被消費者吐槽「雞肋」。

北京市民姚天(化名)對記者表示,「本以為智能音箱是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但是目前卻變成了查天氣、播放音樂等基礎操作的『擺設』,很多時候智能音箱還有些『智障』,經常出現喚醒無應答、所答非所問的情景。」

對此,張書樂表示,廠商生產智能音箱的目的是希望其成為一個智能中樞,連接智能家居設備,但目前來講這一想法並未實現。「廠商可以就智能音箱的內容與連接方面去完善智能音箱的功能。在內容方面,可以設置更多的內容推薦,利用人工智慧幫助用戶定製意想不到但是又契合用戶需求的內容;在連接方面,廠商需要去思考怎麼將非智能的設備通過智能音箱的連接變得智能化。」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分析稱,從技術成熟潛力來看,未來,隨著智能音箱相關的遠場拾音、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語義理解、人工智慧等一系列技術不斷成熟,其存在的安全隱私問題、技術不成熟導致的消費者體驗欠佳和用戶習慣未養成等痛點問題有望得到進一步解決。

此外,記者觀察到,儘管2020年智能音箱產品總體出貨量出現下降趨勢,但屏幕音箱的出貨量卻依然出現較大增幅。IDC數據顯示,上半年屏幕音箱出貨量達639.5萬臺,同比增長34.1%。

在市場佔有率方面,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19年屏幕音箱市場份額為14.2%,到2020年上半年,市場份額進一步提高到19.8%,其中2020年1月、2月以及6月市場份額均超20%。

多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今年屏幕音箱的火爆,得益於在線教育領域的發展,疫情期間,在家上課成為常態化,並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用戶線上受課的習慣,使得屏幕音箱獲得了發展機遇。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總結稱,隨著產業的發展,智能音箱產業未來會進一步走向信息化與智能化。

相關焦點

  • 智能音箱的2020:變與不變,堅守與拓新
    2020年,「降溫」成為經濟關鍵詞,智能音箱雖然同樣受疫情影響增速放緩,但從2020年前三個季度的全球出貨量來看,其發展並未停滯不前,始終維持正增長格局,展現出極強的抗風險能力。而這一年,與正增長格局一樣保持穩定的,還有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的「一超兩強」格局。
  • 小度全年出貨量1900萬斬獲2019全國智能音箱出貨冠軍
    2月14日,著名市場調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發布了2019年Q4智能音箱出貨量報告,報告指出,總體看來,亞馬遜谷歌2019年市場份額較2018呈下降趨勢,而中國廠商百度、阿里巴巴和小米市場份額持續增加。
  • 智能家居市場第三季度出貨量下滑
    雖然近年來隨著消費者需求持續提高以及諸多巨頭的加入,智能家居市場供需兩端持續增長,但中國智能家居行業出貨量卻在2020年出現了負增長。國際數據公司(IDC)於近日發布的《IDC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以下簡稱「跟蹤報告」)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出貨量約5112萬臺,同比下降2.5%。
  • 君正打入百度智能音箱產品線,首批晶片供貨量百K級
    2017年智能音箱市場出貨量成10倍增長,在亞馬遜、谷歌等巨頭帶動下,國內網際網路公司以及硬體廠商開始如雨後春筍般湧入。那麼,相比全志科技、Amlogic等晶片廠商,君正的具體優勢在哪裡?文|文標校對|範蓉圖源|網絡集微網消息,今年年初,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智能音箱出貨量突破3000萬臺,2018年智能音箱全球出貨量預計將達到5630萬臺,其中國內市場出貨量預計達440萬臺。不過,從目前市場來看,這個數據已被低估,尤其是國內智能音箱出貨量將超過440萬臺。
  • 前11月國內手機出貨量下滑21.5% 5G手機佔比提升至68.1%
    受疫情、經濟形勢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至11月,國內手機出貨量整體下滑超兩成。1-11月,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累計2.49億部,同比下降23.6%,佔同期手機出貨量的88.5%;上市新機型累計375款,同比下降21.5%,佔同期手機上市新機型數量的89.9%。回看整個國內智慧型手機發展情況,2020年11月,智慧型手機出貨量2771.0萬部,同比下降17.0%,佔同期手機出貨量的93.7%。
  • IDC:三季度天貓精靈出貨量居中國市場首位 AI助手聯動智能家居效應...
    12月25日,根據IDC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音箱出貨量約829萬臺,同比下降14.7%,其中天貓精靈以290萬臺出貨量居中國市場首位,佔比35%。
  • 消費需求疲軟 供應鏈產能不足 智能家居市場第三季度出貨量下滑
    作為實現環保節能居住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家居產業近年來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包括小米、海爾、美的等眾多家居產業頭部公司紛紛投身其中,深入挖掘消費需求及市場潛力。雖然近年來隨著消費者需求持續提高以及諸多巨頭的加入,智能家居市場供需兩端持續增長,但中國智能家居行業出貨量卻在2020年出現了負增長。
  • 智能音箱走過青春期
    儘管亞馬遜和谷歌仍是這一領域的雙雄,出貨量分別為2420萬臺和2340萬臺,但起步較晚的阿里巴巴、小米和百度在去年迅速躋身市場前五,截至 2018 年年底的出貨量年分別為890 萬、710 萬、360 萬。2017年,中國智能音箱的市場尚處於早期開墾階段,全年出貨量為150萬臺。其中前10個月的銷量只有區區10萬臺,其餘140萬的增量幾乎全部來自於小愛同學和天貓精靈。
  • 重估BAM的智能音箱戰略
    如果兩個維度的發力聯繫在一起,在智能音箱的問題上,阿里已經回歸大生態、大戰略的布局,優勢在於提高了內部資源的聯動,為天貓精靈消除了生存的內部阻力,謀求智能音箱之外的更多可能性。為數不多的副作用正是天貓精靈的話事權,作為阿里智能生活大戰略中的「助攻」角色,一旦天貓精靈在出貨量上開始疲軟,不排除徹底轉向交互系統和連接樞紐的可能。
  • 可穿戴設備:馬太效應初現,戰局焦灼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一眾硬體科技領域玩家紛紛開始尋找新的增長點,除了發力5G手機等深耕智慧型手機行業需求之外,業務邊界的橫向擴張已經成為了前者們所矚目的一個重要方向,可穿戴設備就是其中一個非常典型的領域。根據IDC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Q3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總計達8450萬部,同比增長94.6%。
  • 阿里、百度、小米爭霸國內智能音箱市場 疫情期間意外成網課播放...
    每經記者 劉春山    每經編輯 宋思艱     3月20日,國際諮詢機構IDC發布《2019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出貨量》報告。
  • 註冊制下中介機構馬太效應或加劇 頭部機構肩負重任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註冊制下中介機構「馬太效應」或加劇 頭部機構肩負提高執業質量重任 主持人楊萌:隨著資本市場註冊制改革的不斷推進,中介機構「看門人」的責任和作用更加凸顯。今日,本報從會計師事務所、保薦人及中介行業監管等多方面,聚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本報記者 吳曉璐作為資本市場的「看門人」,中介機構「把守」著公司入場或再融資等項目的首道關卡,註冊制下,中介機構的作用更為凸顯。其中,頭部機構由於佔據市場多數份額而顯示出重要作用,對於上市公司群體的質量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 奧維雲網:2020上半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總結
    天貓精靈、百度、小米三足鼎立,行業集中度進一步加劇,據奧維雲網(AVC)推總數據,三家企業份額佔比高達95.6%;3. TO3企業紛紛加碼屏幕音箱,將成為品牌競爭的下一個主戰場;4. 機型布局日益完善,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5. 下沉、教育、前裝市場對智能音箱行業而言,存在較大的增量機會;6.
  • 2020年Q3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出貨量約5112萬臺 同比下降2.5%
    12月10日IDC在《IDC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中提到,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出貨量約5112萬臺,同比下降2.5%。佔據較高市場份額的智能家電(40.1%)、家庭視頻娛樂設備(24.3%)、智能音箱(16.2%)等領域出貨量沒有明顯增長,甚至出現下滑,導致第三季度整體出貨量同比下降。
  • 2020上半年手機市場調研報告:出貨量同比下滑超15%
    頹勢與機遇,希望與危機在2020年上半年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並存。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導致消費者支出減少,疫情封鎖下供應鏈生產與線下渠道受挫,造成整體市場萎縮。品牌之間競爭激烈,紅海市場態勢加劇。同時5G的強勢入局給整體市場帶來一定的出貨量復甦,各大廠商的子品牌戰略與生態建設收效顯著。截至6月份共有68款新機發布,節奏不可謂不快。
  • 三季度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下降2.5%-商業資訊-國內資訊-新訊網...
    IDC發布的《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出貨量約5112萬臺,同比下降2.5%。  報告顯示,市場下行主要受到智能音箱、家庭視頻娛樂設備出貨減少影響,第三季度智能音箱市場出貨量約829萬臺,同比下降14.7%;家庭視頻娛樂設備出貨量約1238萬臺,同比下降19.9%;家庭安防監控、智能照明和智能溫控市場均延續快速增長態勢,第三季度出貨量分別同比增長28.6%、110.5%、337.5%。
  • 彎道超車後成智能家居市場贏家
    百度系列智能音箱全球出貨量力壓國內阿里與小米,穩居國內第一大智能音箱品牌。需要指出的是,近年來,智能音箱作為全球最暢銷的智能硬體之一,2019年全球智能音箱出貨量1.5億臺,較上一年增長70%。另一權威調研機構Canalys數據則顯示全球智能音箱在2019年出貨量為1.25億臺。
  • 2020,來「盤」|雲計算市場「馬太效應」加劇,雲原生異軍突起
    01馬太效應加劇國內巨頭正在強勢追趕在這個基礎設施、技術積累、生態圈建設、資金投入缺一不可的賽道,雲計算市場的份額不斷向頭部企業集中,「馬太效應」持續凸顯。從全球市場來看,自2017年以來,全球雲計算市場3A格局(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阿里雲),佔據近七成市場份額。
  • 智能音頻行業研究與投資策略:物聯時代風口,智能音頻爆發
    國內而言,根據 AVC 數據,2019 年國內出貨量約 0.37 億臺,佔全球比例約 25%,市場規模則約 69 億元,佔比 9%,主要系國產智能音箱均價更低,2018/2019 年分別為 288/186 元。展望未來,考慮到國內傳統音箱每年 3-4 億臺的出貨量,我們認為智能音箱隨著交互體驗優化、音質改善、網際網路服務的豐富,其出貨量仍有數倍成長的空間。
  • 霸屏三大綜藝 小度強勢破圈引發「勝利者效應」
    在這樣的行業基本面下,在疫情平穩經濟全面復甦的環境下,作為國內智能音箱第一品牌的小度再次刷屏式投入到頭部綜藝中,會不會帶領這個本身就飛馳的產業,在這個特殊的年份進一步爆發?在諸多行業、品牌在面對這兩個指標碰壁時,小度卻教育了市場,智能音箱能辦到。縱觀目前整個智能音箱市場,小度已經穩坐頭把交椅。來自Strategy Analytics和Canalys的數據都顯示,2019年全球前五大廠商分別是亞馬遜、谷歌、百度、阿里和小米。百度小度在國內市場,均力壓天貓精靈、小米,位列國內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