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23日消息 (記者方永磊 實習記者王紅霞)中央民族樂團近日開啟「我們走向新時代」建團60周年網絡展演活動,大型民族音樂會《泱泱國風》《國風繞梁》《絲綢之路》、大型民族樂劇《印象國樂》《又見國樂》、大型民族器樂劇《玄奘西行》等經典劇目的精選曲目精彩呈現。
(圖為《印象國樂》演出劇照。中央民族樂團供圖,央廣網發。)
中央民族樂團成立於1960年,是海內外規模最大、藝術最完備的綜合性國家級民族音樂表演團體之一。六十年來,樂團搜集、學習了包括廣東音樂、西安鼓樂、福建南音、冀中管樂、舟山鑼鼓、絳州鼓樂、侗族大歌、苗族飛歌、東海漁歌、蒙古族長調、四川藏族羌族彝族民歌在內的幾十種民間音樂,並陸續將這些原生態藝術進行加工、整理、改編再創作,以專場音樂會的形式呈現給觀眾。
(圖為《又見國樂》演出劇照。中央民族樂團供圖,央廣網發。)
在向民間音樂學習的基礎上,中央民族樂團還創作移植改編了一大批既有民族特色,又反映時代精神的優秀作品2000多首。《春節序曲》《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茉莉花》《趕牲靈》《澧水船夫號子》等耳熟能詳的音樂佳作極大地豐富了樂團曲目庫,推動了民族音樂創作。
(圖為維也納金色大廳1998年中國虎年新春音樂會演出劇照。中央民族樂團供圖,央廣網發。)
在六十年的發展中,中央民族樂團不斷用高雅藝術作品引領市場、引導大眾。樂團先後湧現出一大批著名作曲家、指揮家、演奏家、歌唱家及優秀藝術管理人才,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優秀青年藝術人才。近年來,樂團創作推出的《印象國樂》《尋找杜甫》《紅妝國樂》《美麗新疆》《西藏春天》《梵唄之音》《絲綢之路》《玄奘西行》等劇目也都成為民族音樂的經典之作,為民族音樂贏得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力。
(圖為《絲綢之路》演出劇照。中央民族樂團供圖,央廣網發。)
據悉,展演通過快手平臺直播,並在嗶哩嗶哩、新浪微博、騰訊視頻、優酷等平臺上線。中央民族樂團還同步出版紀念音像製品、團慶專刊及製作宣傳片,集中展現中央民族樂團60年發展歷程、輝煌成就和深厚藝術積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