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藥到抹胸,重出江湖的漢服時裝:「訶子裙」,更應該叫XX抹胸裙!

2020-12-22 漢姑娘

「唯有漢服和好姑娘,不可辜負!」

工作日22:00,隨緣見

「訶子裙」「重出江湖」,這次踢不出去了?

作者:張夢玥

首發:公眾號「現代漢服」

導讀

本文主要內容:

1、從中藥到抹胸

2、「訶子裙」是哪來的?

3、現代「訶子裙」的探索嘗試

4、「訶子」與「訶子裙」演變三階段

5、當前的市場分類

6、結論與正名建議

歡迎評論區留言。

1

觀點總論

古代齊胸長裙的裙頭有窄有寬,現代在穿文胸凸現胸部形狀的情況下發展出抹胸裙。影視劇是西式服裝體系下的抹胸裙,漢服商家是在平面剪裁的齊胸長裙的基礎上自然生長出來的抹胸裙。因此兩者看起來相似,實則屬於不同的服飾體系。

最近,一件類似抹胸長裙搭配一件大袖衫樣式的「訶子(hē zǐ)裙」,忽然之間成為夏天的熱門漢服款式,如海棠私語的某款「訶子裙」3天預銷量超過7000件。其實這並不是漢服中的新款,在12年前就曾風靡一時,很多商家都曾做過類似款式,如第一家漢服店月蝶飛坊,當時銷量最高的如夢霓裳,及後來的復原店鋪山澗、丹青薈、沉香畫舫等。

但是,由於目前沒有出土文物,只能參考陶俑、古畫設計出的衣物,不知具體的衣服結構,所以有人認為「存疑」,或者只能稱作「漢元素」,在爭議中很快也就曇花一現。

而這次「訶子裙」的「重出江湖」又是一番新的話題。這次討論的關鍵問題依舊是:「訶子裙」究竟是漢服還是「漢元素」?其實,這裡的核心應無關商業和地位,重要的是漢服本身的定義,也就是以民族服飾和傳統文化生成角度來判斷它合不合漢民族服飾邏輯。

所以,本文的觀點是,平面剪裁等符合漢服基本特徵的算漢服,立體剪裁的不符合基本特徵的算漢元素。原因請看三段分解:

1

訶子是什麼?從中藥到抹胸

再首先,「訶子裙」中的訶子是什麼?

訶子,本來是一味中藥。在古代文獻中,絕大部分書籍都是中藥的含義。

而較早與服飾有關的文獻則是一則野史逸聞:「金訶子,貴妃私祿山因為其爪傷胷乳間,遂作金訶子蔽之。」(清《格致鏡原》)「貴妃日與祿山嬉遊,一日醉舞無禮尤甚引手抓傷妃胸乳間,妃泣曰吾私汝之過也,慮帝見痕,以金為訶子遮之,後宮中皆效焉。」(宋《古今事文類聚》)根據文意揣測,其中都是稱「金訶子」而非「訶子」更非「訶子裙」,可能野史表達的是用金箔之類剪成訶子藥材的形狀和大小,類似紋身貼,貼在胸口做裝飾,遮掩胸部傷口,如果只是一種布帛製作的胸衣,可能無法避免皇帝看到傷口。

但可能在清代及以後,多認為訶子是一種覆蓋胸部的內衣。呂種玉《言鯖》云:「祿山爪傷楊妃乳,乃為金訶子以掩之。或雲即今之抹胸。」《煮藥漫抄》:「婦人襪胸,制自楊太真。因安祿山爪傷楊妃乳,乃為襪胸蔽之,名『金訶子』。按《留青日札》載,今之襪胸,一名襴裙,自後而圍向前,故又名『合歡襴』。」應該是時人按照當時的風俗事物而對古代名詞的一種解釋發揮。顯然我們現在不能去苛求古人,為什麼不去精確詳盡地考證,可能有時候誤會和錯訛也能形成新的文化積累積澱。

名詞概念的流變是很常見的現象,清代及以後人們所理解的「訶子」,就是類似「肚兜」「抹胸」一類的單品,而不是與裙子連在一起的裙頭。

所以建議今天的商家不要使用「訶子裙」這樣的古代名詞,徒增非議,最好是使用白描式的描述,直接描述款式。齊胸裙就齊胸裙、高腰裙就高腰裙、抹胸裙就抹胸裙。歷史名詞雖然是非常好的文化資源,但是也伴隨著複雜的糾葛,在尚未梳理清楚之前,最好不用。

2

訶子裙是哪來的?

那我們現在理解的「訶子裙」樣式是從哪裡來的?最主要、最出名的來源就是《簪花仕女圖》。

有古畫還有什麼爭議?主要有三點:

1、繪畫壁畫雕塑等資料能不能作為漢服考據的歷史素材?其中有藝術化、誇張、失實、含混不清的地方,跟實情相差很大,豈能使用?豈非南轅北轍?

2、《簪花仕女圖》不是唐代的畫作,反映的不是唐代的服飾。

3、古畫壁畫等資料是二維的,雕塑是不透明的,無從知曉衣服結構線,無法復原,也無法追根究底,大多只能臆測,怎能確定是漢族服飾的範式?

其實這三點擔心都是多餘的,因為——

1,首先需要搞清楚一個問題,我們不僅要研究古人實際穿著什麼,還要研究古人對服飾的思想觀念。文化是物質和精神並行的,如果說出土文物側重於衣著文化的物質性,那麼古畫壁畫雕塑等資料側重的是精神性。我們要復興一種文化門類,怎能只關注物質性而忽略古人在服飾方面的精神追求、審美情趣和理想境界?《簪花仕女圖》當然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材料,其價值不應被低估。最低限度也能反映畫家乃至當時社會對美的理解和追求——畫家精心繪製的是一種現實加理想的美。照片反映的現實事物是我們要關注的,照片加的濾鏡反映的精神追求同樣也要關注。古人的穿著打扮是我們的文化資源,古人的思想觀念審美情趣和精神追求同樣也是。

再從漢服最初的定義看——漢服是民族性和傳統性集為一體的服飾文化,它反映的是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資料來源,當然包含具有重要地位的出土文物,這是毫無疑問的且須要不厭其煩地聲明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繪畫、雕塑、壁畫、俑人、瓷器等等形式流傳下來的民族文化。說只有出土的衣服才算真實的歷史著裝,其餘的歷史信息載體都是藝術誇張和變形、不符合歷史真相,這是偏頗的。

我們今天復興漢服是為了復興民族文化的服飾文化門類,而不是扮演古代人的著裝打扮。這裡可能比較難以區分,我們再說得明白一點——

我們要做的是漢服這個整體性的服飾文化門類在今天社會活態化傳承,是民族文化的傳遞,而不是復活某個朝代某個時點某個具體實物細節。

我們的目的是要傳承曲裾深衣,而不是為了傳承馬王堆辛追夫人的個人愛好;目的是為了傳承褙子、大袖衫和褶裙,而不是為了傳承黃昇個體的著裝品味。

馬王堆辛追夫人和黃昇小姐的衣櫥再有代表性,也是共性和個性共存的信息載體,不能將他們的個性特徵也無條件當做共性特徵。

2、我們並不是要去復興唐代的服飾——注意,這裡有一個邏輯上的陷阱——我們固然要去研究和關注唐代的服飾(從物質到精神),但並不等於我們把唐代研究清楚了,歷史真實挖掘出來了,復興民族傳統服飾的事情就結束了。因為我們不是要回到唐朝或其他朝代去,相反我們是站在整個民族5000年悠久歷史的角度來審視和尋求認同的。

針對不是唐代而是五代的《簪花仕女圖》,對我們來說,五代也是古代,也是過去的歷史,也是整個民族發展歷史上一個環節。《簪花仕女圖》確實是歷史傳世作品,反映的確實是民族文化,自然要作為一種具體的、典型的表達式納入漢服的研究。

3、這種擔心也多慮了,任何真理是有一定限度的,沒有人說我們先把真理研究透了才能發明創造生產生活。我們要把核能真理完全掌握了才能去發電嗎?我們要把宇宙太空真相都摸清楚了才敢載人航天嗎?我們要把所有知識都掌握了才能上高考考場嗎?顯然不是,人類歷史就是一個一邊探索真理一邊實踐的過程,失敗、風險和曲折都是必不可少的。為什麼到了服飾研究就成了畏途?

比如一種看起來挺有特色的服飾,那麼需要分析,是過分的藝術誇張還是確實有可能現實呈(存)現(在)的結構。這就需要進行實驗,從不同角度提出猜測,然後實踐來看,如何來達到效果。

除科學實驗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商業設計。這裡的設計是指,基於文物的靈感(一種範式或者類型)進行的意象、韻味的模仿,那麼完全有可能採取立體裁剪等完全不同於古代真實製衣的手法來實現。仔細考究大眾印象深刻的古裝劇,大部分都是採取古風濃厚的西式立裁設計,並沒有用古代服裝結構表達古代文化的效果。這些做法都是西式思路,比如誇張的劇照,這些才是所謂的「漢元素」,僅僅是採用了一點點漢服的元素,但是設計理念到表達手法都是西方的文化。

在今天,我們需要用已知的古人製衣手法來嘗試還原雕塑木俑壁畫古畫的服飾效果。意思就是,我們從出土實物中已知的古人製衣手法和製衣理念,然後再根據雕塑木俑壁畫古畫的服飾效果提出不同的猜測方案,最後用已知的製衣手法去多方實驗,實踐,看看能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這種是科研的做法,就是不用西式服裝的製衣法而是用中國的方式能不能做出來?復原小組已經做了不少這種工作,呈現出來的靜態和動態效果都比較理想——這在商業市場上也是可以嘗試的。探索真理,本就無窮無盡,不能說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就不允許和否定別人的探索。

所謂沒有出土文物實證就是「存疑」,這是考古學、文物學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和理念。但這種理論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嗎、能直接套用到其他大量學科上嗎?如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社會學、經濟學等領域,顯然未必!對於民族服飾來說,考古實證未必是唯一的手段,田野調查、解構建構恐怕才是主流做法。

如今網絡上普遍用考古學、文物學或服飾史學的片面理論來研究漢服這種需要大眾化並牽涉大量其他學科的民族服飾,這種思路不科學、不合理,不利於漢服研究和實踐的大眾化目標的實現。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重要問題。

3

現代訶子裙的探索嘗試

我們理解的「訶子裙」,還有一個重要的來源,就是影視劇。

1990年的電視劇《唐明皇》,其中除了常見的齊胸裙,就是類抹胸加齊腰長裙,外面再加一件對襟大袖衣。

2003年,中國女孩王珊參加國際小姐選美比賽,獲得「最佳民族服飾小姐」稱號。這一身唐裝就集中了當時人們對古裝尤其是唐代裝束的認知:高髻、簪花、抹胸、大袖、蔽膝、拖尾和鳳凰(顯然很影樓裝、戲劇化)。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表演服裝也採用這種「訶子裙」款式。

所以,我們看到這種有大朵牡丹、雲鬢高髻、袒胸露乳、抹胸長裙、妝容瑰麗、豔麗華美的「唐風」。它是設計師從歷史文物中提取典型元素整合出來的形象,並非真實唐朝服飾,但是卻處處凸顯著唐朝的感覺——今天人們對大唐的印象。這種印象,反映的是人們對過去的集體記憶,而非真實的考古客觀事實。真實的考古事實僅僅是「想像的共同體」的一部分,大量的是建構起來的集體記憶。其實人類文明和漫長的歷史文化何嘗不是如此?

當然不是說這些影視劇、影樓裝、戲劇化的裝束就等同漢服,而是說,這些是在生活中斷代幾百年後,設計師在古代資料的基礎上進行了舞臺化設計,是一種意象性的、印象式的設計,除了形制有所模仿古畫外,還有就是在色彩、圖案、裝飾上進行仿古。那麼就有人會質疑,既然是影視劇的設計,最早是舞臺化的款式,那麼為什麼漢服圈還要撿起來,當成寶?這個問題就在於,漢服斷代了!國外是文物(歷史真實)、民俗(現實生活)、藝術(影視舞臺)三條集體記憶的線索和發展脈絡,而我們近代以來只有藝術創作影視劇作唯一線索。漢服運動最早是在資料欠缺的背景下產生的。在文物考據和現實生活應用兩條線索還處於剛剛建立的階段,需要嚴格地與那些天馬行空亂七八糟的影視舞臺服飾建立起區分壁壘。這種區分,不在於外表要刻意迴避,而在於製作方法和設計理念。

就拿如今有爭議的「訶子裙」來說,影視舞臺服飾的製作方法無一不是西式立裁、元素堆疊,努力往西式小禮服靠攏,使用材質製作工藝也是以鏡頭感為標準;而漢服商家的產品更多的是齊胸裙的自然發展,是對市場流行款式齊胸裙的合理拓展,採用的依然是齊胸裙平面剪裁、圍合穿戴、系帶固定的模式,目的是消費者在社會生活中穿用,使用材質設計理念往傳統感靠攏。

很多東西表面上看起來很像,比如枯葉蝶和枯葉,但的確不是一回事。

換句話說,我們以前所見影視劇影樓裝的立裁「訶子裙」們,屬於西式服裝體系;漢服市場的平裁「訶子裙」們,不是從西式服裝體系中空降搬遷過來的,而是從民族傳統服飾體系的長期實踐中生長出來的。

4

「訶子」與訶子裙演變三階段

捋了捋整個線索,從名與實的角度來說,大概可以經歷這三個階段:

隋唐時期的齊胸裙,到了五代時期,裙頭加寬加高,發展出花瓣造型,以至於看起來像抹胸,但依舊還是齊胸裙範疇。從五代墓葬到遼代塑像,我們看到很多女子形象是弧形的內衣配下裙,外加一件對襟長衫。根據琥璟明的研究,因為古代沒有鋼託胸衣,胸部呈自然下垂(相對今天的高聳而言),因此女子傾向把齊胸裙、高腰裙的裙頭壓在胸上,從原先的細窄的裙頭演變成寬闊而有造型的裙頭。野史中把類似紋身貼的金箔裝飾稱為「金訶子」,然後與唐代楊貴妃建立了聯繫。古代信息傳遞不暢,以訛傳訛,導致誤認為訶子就是一種內衣稱呼,到清代及之後把肚兜抹胸這類內衣等同於「訶子」。

從清代開始,舊有的服飾體系傳承斷流,人們對漢服的記憶基本上只能從戲曲舞臺、影視劇等渠道獲取。戲服、影視劇道具不可能去追求歷史真實,他們是藝術領域進行意象的重組和建構。可能為了凸顯胸口的裝飾和胸型,繼續擴大裙頭以至於成了抹胸,包裹住整個胸部,裙頭與裙身的接縫處自然下調到腰部,從齊胸裙變成了抹胸裙。近代女子開始穿鋼託胸衣後,審美向西式靠攏,突出胸部曲線,於是把裙頭再加寬,就從齊胸長裙變成了抹胸長裙。

▲《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劇照

過於誇張的電影服設,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穿的仿簪花仕女圖,但《簪花仕女圖》根本不凸顯胸部,而電影裡極力把胸部作為賣點,暴露出設計理念的西方化。同時證明,古代多為齊胸裙、高腰裙,寬裙頭壓胸;而今天則多為抹胸裙,是通過包裹胸部來凸顯胸型。

濃厚的舞臺化、戲劇化,是因為缺乏現實生活的傳承,這就好比,漫畫中的人物再怎麼誇張變形,再怎麼設計和重構,我們都不會認為漫畫人物是「人」,那是因為我們從現實生活中,能夠非常直觀地、完整地了解到「人」的本質和特徵。假設有一天,現實生活中的人都消失了,只剩下漫畫中的人物形象,那麼對於外星人來說,「人」就是漫畫中的形象,而非我們現時理解的形象。當前漢服復興的問題是,在現實生活中大力推廣可以生產生活實際應用的漢服,重新在人們認知中建立民族傳統服飾的印象和概念,自然也就分得清藝術設計(戲服)和現實應用(漢服)的區別,這個問題相比糾正影視服飾錯誤更重要。

古代可能沒有「訶子裙」的說法,也沒有凸顯胸部的抹胸裙樣式(唐宋有露出乳溝、歌頌酥胸的資料,但與西方如雕塑一般突出的審美還是有較大區別),現在大約可看做是現代社會在整合歷史資源、影視資源後的服飾設計。它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從市場大量製作齊胸裙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款式,也應該算是現代漢服體系中的一類衍生款式,應用範圍為影視劇、攝影、走秀、比賽、舞蹈、大型活動、聚會等。

5

當前的市場分類

今天的漢服市場,我們看到大體有三種形式的「訶子裙」,第一種由長方形布帛製作的類似抹胸單品與齊胸長裙組合而成,穿在最外層,起到裝飾作用。

▲圖片來自商家漢尚華蓮

這種做法,是延續了文獻上關於訶子是抹胸的一種說法。也用增加一幅寬裙頭與長裙搭配的手法表現出壁畫古畫的款式形態和風格。

第二種做法是將裙頭的前半部分加高呈前高后窄狀態,並裝飾裙頭,形成類似裹胸、抹胸的效果,可稱之為「山形片狀」裙頭。

▲圖片來自商家菩提雪

這種正面看起來像抹胸,實際就是裙頭造型為花瓣的齊胸長裙。其原型應來自1995年出土於河北省曲陽縣五代時期王處直墓的彩繪石雕散樂圖和《簪花仕女圖》。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

不僅裙頭較為明顯,還可以看出,裙頭寬大的長裙在外,窄袖的上衣穿在內。

第三種是無肩袖的抹胸裙,可理解為抹胸與裙子縫合而成。這類情形大體可分為兩種,有些商家採用西式裁剪的抹胸結構加齊腰裙做法,最明顯的是胸下腰間有兩道收省。漢服的基本要求是平面剪裁,就是要自然堆積形成的褶皺,所以這種結構的服飾應該算作是西式立裁服飾體系下的漢元素時裝。這種立體裁剪法最大的好處是抹胸部分服帖,無褶皺堆積,線條流暢符合西式審美。

還有些商家的商品看得出抹胸和裙子縫合處有布料堆積的褶皺,即用平面剪裁方法製作,即將抹胸與裙身在腰間縫合而成,此類實踐作品在現代漢服體系下可歸入漢式時裝。

▲圖片來自商家漢夢歸漢服

▲圖片出自商家雲河千色

▲圖片出自商家山澗

6

結論和正名倡議

總的來說,今天商家所做的「訶子裙」,在符合平面剪裁、圍合式穿著、系帶固定、中(長)褶裙搭配對襟大袖長衫等共性特徵,又沒有添加違反本質特徵元素的前提下,是現代漢服體系中齊胸裙、抹胸裙款式的具象表達,是對歷史文物特徵的提取和整合,利用現有已知的裁製手法進行探索嘗試的實踐作品。

我們要用包容的心態去看待、去鼓勵這種創作實踐。我們要把立體剪裁的「踢」出去,但是不能亂「踢」一通。在基本的共性特徵框架下,延續古代的寬裙頭齊胸裙做法,和適應今天審美和穿著習慣的抹胸裙都可以被接納。

孔子說「必也正名乎」。由於名物訓詁的複雜性,名詞概念的流變問題,以及與西式體系指導下的影視劇服飾相區別,建議大家不用「訶子裙」這個名稱,以免引起無休無止的爭議,改為白描式描述。如對於寬裙頭的齊胸裙,就叫XX齊胸裙,對於抹胸加長裙的,不管是分離還是連綴的,就叫XX抹胸裙。(End)

作者:張夢玥

審稿:漢流蓮、嘉林

編輯:嘉林

擴散出去

放到你的圈子裡!

可能這是朋友所需要的!

謝謝!

願你我都是那穿起霓裳羽衣能翩翩起舞

擼起袖子能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拔下簪子束起發冠能戰鬥的華夏漢姑娘

漢姑娘

微信 :hangnvzigirls

微博:@漢姑娘V

投稿:1531465764@qq.com

相關焦點

  • 漢服店漢服品牌代理漢服加盟,在江湖風雲中,增加一些江南煙雨
    裙身的雪紡為藍白漸變與纏枝團花印花不規則的燙金工藝灑滿裙身即有「浮光月影泛金波」的仙袂之氣素錦青衫漢服加盟代理華裳九天素錦青衫搭配同色系訶子更顯精緻華麗整體黃藍漸變的主色調使柔美氣息傾瀉而出,在衣袂之上放肆蔓延的蘭草花紋,更添脫俗雅韻,嬌俏少女回眸一瞥,弄亂了誰的心弦?
  • 這款淺紫色訶子裙火了,裡面顯胖外面顯瘦,十裡穿上卻翻車了
    身為漢尚華蓮的「御用級」漢服模特,十裡的顏值是有目共睹的,日常打扮的她俏皮可愛,一旦穿上漢服就散發出古典美的氣息。也正是因為這樣,在漢尚華蓮漢服上新的宣傳照中,總能看到十裡的身影。穿在她身上的漢服瞬間顯得高貴大氣,讓人忍不住想誇幾句。然而縱然美如十裡,也有翻車的時候。
  • 有一種穿搭叫西裝+馬面裙,原來漢服還能這樣玩,男生穿上更好看
    現如今,在大部分人的印象裡,漢服還是以「古風」設計為主,而大家有所不知的是,現在的漢服設計師們已經慢慢開始把漢服往更加「前衛」的方向去設計了。在漢服圈內,有一種穿搭叫「西裝+馬面裙」,很多同袍在看到這樣的搭配後都會忍不住感慨道,原來漢服還能這樣玩,男生穿上更好看。
  • 抹胸裙算什麼?楊冪的「浴巾裙」才撩人,輕輕鬆鬆凹出3D好身材
    楊冪的這身「浴巾裙」就是如此,版式為浴巾款,襯得楊冪既撩人又性感,輕輕鬆鬆凹出3D好身材!抹胸是禮裙的常見款式,抹胸禮裙露膚面積大,能夠凸顯女性美好的肩頸線條和背部風光,因此是女星們鍾愛的款式。楊冪的這款裙子為短款抹胸禮裙,短款的設計一改長款的煩冗和累贅,增加了輕便的著裝感受,穿著簡約又好看。
  • 抹胸裙都過時了,現在流行李冰冰的「浴巾裙」,47歲穿上美翻了
    其實抹胸裙的運用範圍特別廣泛,它能夠運用在各種婚紗造型中,各種禮服設計中,而且也能夠是很多夏季單品中不可缺少的設計,抹胸的設計讓女性的優勢發揮得更加明顯和突出,尤其是在各種禮服設計中抹胸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種元素。
  • 不一樣的漢服風格,時裝元素超濃厚,帶你感受別樣的漢服體驗
    我們日常見到的漢服有的古樸典雅,有的華麗端莊,大多都是一些看起來比較有距離感的風格。但是漢服其實不僅可以給人古樸端莊的感覺,也可以非常時尚,現在的許多漢服都融入了時裝的風格,看起來時尚氣息非常濃鬱,有的漢服甚至和時裝相差無幾,真正做到了完美融入日常。
  • 穿中國紅3D抹胸裙亮相,肩胛骨突出太瘦了
    最近一直在全國各地出訪的王后,上演了一場夏日的時裝秀。對於萊蒂齊亞來說,正式場合和出訪時候的風格完全不同,一個是度假風,一個是名媛高貴風,讓人看到了多變又會穿的萊蒂齊亞王后。當地時間7月13日,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和王后萊蒂齊亞出席在馬德裡舉行高調幾個新聞獎得主的官方晚宴,在這樣相當隆重的場合,萊蒂齊亞王后再次選擇了中國紅裙亮相,抹胸的設計太女神了,性感萬分啊!
  • 漢服那些「專業術語」,你知道嗎?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知道每個朝代有其最具代表性的漢服形制。如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秦漢時期的曲裾和直裾,唐朝的齊胸襦裙等等。所以,今天堂土就不重複說形制方面的內容了,而是和大家一起聊聊關於漢服服飾裡的那些專業術語。
  • 形制不對卻超火的「漢服」,被稱為時代的眼淚,憑美貌徵服眾人
    但是其實魏晉風是沒有出土文物的,它之所以能夠出現僅僅是因為早些年漢服市場不夠規範,可供參考的專業文獻或者是實物比較少,而眾多漢服掌柜深受當時古裝劇的影響,所以才有了這種瀟灑飄逸的款式。大部分魏晉風套裝面料都非常輕薄,和衣服的款式相互映襯,穿在身上給人一種下一秒鐘就要「一人一馬仗劍江湖」的感覺。
  • 抹胸裙勒出「螞蟻腰」,旁邊人眼都直了
    而且近期她出席活動中身穿抹胸裙讓周圍的男星都看直眼!一款深藍色的抹胸禮服長裙,更容易成為人群中的焦點,深藍色禮服除了更好的襯託出白皙的肌膚狀態,也更加突出優雅知性的氣質。這款抹胸裙的樣式比較簡潔,在胸口處也沒有過於花哨的元素作為點綴,但是有些許的褶皺設計突出胸型,抹胸的樣式呈現出白皙而又漂亮的肌膚,勾勒出鎖骨的纖細和完美的肩頸線條。而腰部的緞帶設計很好的將腰線突出並起到提升腰線的作用,將上下身比例完美的分割出來,並將纖細的腰身曲線完美的展現,螞蟻腰立現。
  • 最早的抹胸什麼時候出現的?為何最初被稱為「褻衣」
    6從字面上看,「抹胸」即為女性胸部而所制的一種褻衣。據史料追溯,專門為護住女性胸部而設計的褻衣最早很有可能形成於唐代,名為訶子。關於「訶子」,歷史上也一直都存有爭議,大致分為兩派觀點:一是等同於後世的抹胸,傳為楊貴妃所創。《唐宋遺史》載:「貴妃日與祿山嬉遊,一日醉舞,無禮尤甚,引手抓傷妃胸乳間,妃泣曰:『吾私汝之過也。慮帝見痕,以金為訶子遮之。』
  • 抹胸禮裙大秀姣好身材,金亮片點綴氣場全開
    穿抹胸亮片裙勒出窈窕身材,生圖也能美成畫報難得看到劉亦菲穿禮裙,還是這麼光彩照人的造型,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吧!劉亦菲顏值高身材好,能將古裝穿出氣質絕塵的仙味兒,也能將禮裙駕馭出美豔動人的姿態,這才是真正的美人兒。禮裙是女星拗出個性感和博眼球的最佳單品,劉亦菲這次身穿一襲貴氣十足的性感禮裙還真是驚豔到我,深V抹胸的設計恰好秀出了劉亦菲姣好的肩頸先,皮膚白皙還真看不出她已經33歲了,最多23歲,不接受反駁。
  • 有種撩人叫王子文,當她穿上抹胸裙,美得像落入凡間的精靈
    我們的小妖精王子文,有著開放的造型,穿著青花抹胸裙,優雅迷人,盡顯成熟女性的魅力。抹胸裙是許多女演員參加活動時的首選服裝樣式,工整的剪裁簡單樸素,能最大程度地展現女性的美。對於身材嬌小的女生來說,一條簡單的抹胸裙,正好可以展現出光滑出眾的肩線和胸部大塊的雪肌,從而在視覺上拉長上半身的長度。王子文的裙子胸前裝飾著一隻大蝴蝶,讓她看起來更加優雅迷人。
  • 一件黑色抹胸裙,各自穿出了不同的風味!
    近日,女團愛豆安崎和音樂少女歐陽娜娜身著同一款黑色抹胸裙相撞,撞衫也由此迎來了一個話題。畢竟女星們互相撞衫,都會引起極大的關注。通過搭配黑色抹胸裙,安崎和歐陽娜娜詮釋了不同的氣質。安崎的性感氛圍和歐陽娜娜的甜美淑女都吸引了很多目光,讓我們來看看它們的造型。
  • 抹胸裙一直深受追捧,但穿得如此緊緻迷人,恐怕吳優應該是第一人
    曾經一度被網友批評抨擊的吳優,最近因為抹胸裙上了熱搜!同時在電視劇《因為遇見你》中女二的扮演者吳優也是走了人生中最火的一段路。在上了熱搜後,才發現吳優也是個「時髦精」,在穿衣打扮這塊很是有自己獨特的品味,這不抹胸裙一直深受追捧,但穿得如此緊緻迷人恐怕吳優應該是第一人!
  • 44歲的李小冉身穿白色抹胸裙,把成熟風情展現得淋漓盡致
    不過,在2020年12月28日,舉行第29屆華鼎獎典禮時,李小冉盛裝參加活動,當日她身穿白色薄紗抹胸裙,完美展示出中年女人的性感韻味,渾身散發出誘人的氣息,震驚在場所有人員,44歲的她簡直太完美了,接下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圖中的李小冉身穿白色薄紗抹胸裙,採用薄紗的面料,有良好的透氣性,穿著起來比較舒適輕盈,讓她看起來更具高級感。
  • 鞠婧禕無懼「墊肩嘲諷」,穿抹胸禮裙美如畫中人,這身材太招搖
    如果平常生活穿衣都必須得用「墊肩」,那鞠婧禕就絕對不會穿這種性感抹胸裙來暴露自己的身材了。恰是因為這身抹胸裙的出現才很好證明了鞠婧禕「天然身材」的優越。基於裙身抹胸設計的出現是成功讓我們感受到鞠婧禕「直角肩」線條的,擁有無比完美香肩美頸的她在佩戴上中這種高檔飾品後,她整體的形象呈現更無比加分。
  • 萬茜穿抹胸開叉裙走紅毯,一路用手帕捂胸口,敢穿又不敢秀
    與很多女明星一樣,萬茜現在活動露面也會因為自己的造型受到熱議,日前她行走紅毯就因為自己一身抹胸開叉裙成功登上了熱搜。抹胸裙在女明星群體中算是蠻常見的禮裙款式,原本很多女星在穿起這種性感禮裙後也會非常大方秀出自己的身材,可你們看這次萬茜露面她穿上抹胸裙後的形象卻頻頻捂住胸口,如此小動作下的她立馬就給人一種她敢穿卻又不敢秀的感覺,不過在看到了她這身裙裝整體的設計呈現後也馬上就讓人理解她了。
  • 漢服與時裝的完美融合,時尚又有個性,讓漢服更好地融入日常
    混搭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穿搭技巧,我們一般所說的混搭就是兩種及以上風格的衣服搭配在一起,混搭的時裝可以給人一種耳目一些的感覺。很多喜歡漢服的人在穿衣搭配的時候也會混搭,只不過是將漢服和時裝混搭在一起。這樣搭配時尚又有個性,而且還可以讓漢服更加完美地融入日常生活。
  • 陳鈺琪側身看真顯背薄,抹胸裙都差點「撐不起」,身材小花中少見
    陳鈺琪屬於較瘦的女生,常以抹胸裙的造型出鏡,給人的感覺是身材纖細挺有高人一等。這次某紅毯上,陳鈺琪再一次以一件銀白刺繡的抹胸衣出鏡,瘦削的令人豔羨,陳鈺琪側身看真顯背薄,抹胸裙幾乎都「撐不起」,身材小花中罕見。快到年底了,想要應付各種派對、婚禮,貓姐本期關於抹胸裙的穿搭可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