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CR第一次的高光時刻來自1999年8月8日,手持CL(CLCR的前身)的劉國梁在埃因霍溫世乒賽上奪得男單冠軍,正式集齊了奧運冠軍、世界盃冠軍和世乒賽冠軍三大冠,成為國乒首位男子大滿貫球員。
在這之後,CLCR誕生,成為了眾多國乒乃至世界各路好手顆粒打法的寵兒,其中就有小編喜歡的木子~,但是在這期間,似乎再無耀眼的世界冠軍出現。
在2013年全運會上,它迎來了第二春……誰也沒有想到,即將退役的老將王勵勤會將如狼似虎的年輕小將樊振東斬落馬下,而且靠的是純正的實力球。看著王勵勤手握CLCR振臂高呼,仿佛在告訴人們:人老心不老,我心猶在。球員和底板,惺惺相惜。小編認為,在2013年那個纖維板縱橫的時代,這才是CLCR最輝煌的時刻。
那麼CLCR到底如何呢,我們不談顆粒打法,看看它的弧圈打法的影響。首先來說明一下,CL是指無塗層非空心柄,CLCR是指有塗層非空心柄,CRCR-WRB則指有塗層空心柄。
提示:手柄處標為透明則是空心柄,其餘都為實心柄
大球之後,搭配國套狂飆海綿,相比於原來的紮實、玄鐵重劍般的擊球力量,CLCR正手手感方面更偏向於酥脆的感覺,那種斯蒂卡獨特的烘乾技術體驗感瞬間爆滿。拉球旋轉進一步提升。小力量擊球時,那種無與倫比的穩定性將你的信心提升數倍,仿佛越拉越有力,越有力越穩定,不斷循環。它不再是小球時代的剛猛小夥子,而是一個很穩中帶狠的中年人。
在中遠臺大力拉衝時,你不必在乎對方用多大的力和旋轉,6.1mm左右的厚度仿佛在告訴你只需做動作,其他的交給我,那種紮實、那種底勁,真的很踏實。臺內小球的處理則更加遊刃有餘,不用擔心會控制的問題,因為純木底板始終會給你最佳真實的反饋。如此看來,CLCR儼然成為一塊純木中的「蝴蝶王」,他是純木之王、技術之王。
其實,有好多球友都使用過CLCR或其兄弟產品,把其當作練功板。還有的球友在遇到技術瓶頸之時,受困於器材的不適,力求通過「燒」來突破自己,其實,在小編看來,燒器材遠不如燒技術。萬劍歸宗,追本溯源,CLCR,你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