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媒體2020年度「科技先生」獎獲得者梁建章認為,未來20年中國將繼續趕超美國,但從長遠角度看,中國和美國的競爭態勢要看兩個要素:一個是中國是否有更多的孩子,一個是美國是否能夠繼續吸引更多的移民。
鈦媒體編輯丨高夢陽
年度科技先生,是鈦媒體 EDGE Awards 每年度最重磅而神秘的人物大獎,這個獎自2017年設立至今,一直堅持了不接受自薦、不設立公開投票、歷來「有且只有一位」的傳統。12月19日,在鈦媒體 EDGE Awards 頒獎晚宴上,大興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高念東與鈦媒體創始人、CEO趙何娟共同揭曉了今年的「年度科技先生」主角——
攜程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先生。鈦媒體年度致敬的科技先生,
是致敬那些最具時代精神和跨界能力、領導自我突破同時領導行業取得突破的企業家或者科技從業者。梁建章,
正是今年帶領中國整個旅遊行業共渡疫情危機、取得重生突破的「關鍵先生」。這個特別的年份,對於任何一家旅遊行業的企業,都是一次生死大考,對於創辦至今 21 年的攜程而言,更是上市以來最為艱難的一年。今年的梁建章比以往都忙,「白頭髮多了很多」。但在面對危機的情況下,他毅然的衝在了一線——從3月起開始他就在攜程的「Boss直播間」裡上班了,並且以cosplay的方式頻頻亮相,一改曾經的理工男企業家形象。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他居然不是「亮個相就走」,竟為了體驗不同的旅遊目的地,變身唐伯虎、曹孟德、海王、包青天……扮相突破自我。最終,梁建章一共堅持了 37 場Boss直播,這期間為旅遊產品帶貨的 GMV 累計超過了 24 億。他一夜成了企業家中的紅人,更為重要的是,
他向外界深度展示了「直播經濟」在旅遊行業的深度滲透。趙何娟向他發問,「做紅人直播與曾經企業家的形象反差巨大,支持你內心的力量到底是什麼?」梁建章的回答是「新鮮感和動力」,「我有義務去發掘出中國更好玩的目的地。」 梁建章說。梁建章的另一個身份——人口學家,讓他在對科技創新、大國競爭問題上的趨勢洞察更為深刻。今年,梁建章與經濟學家李鐵圍繞「中國的人口紅利時代到底在不在」發起了隔空論戰,引發關注。這次論戰的背景還包括了梁建章新出版的一本書——不,其實是一本小說——與以往他出版過的三部關於人口、創新的著作不同,這一次,他發布了一本寓言小說《永生之後》。對於人口學的專業研究,對中國科技發展趨勢的關注,以及對於人類命運的關切,在這幾年讓梁建章頻頻走到話題中心。12月18日,在
鈦媒體 T-EDGE 全球創新大會第一天的「戰略峰會」中,梁建章通過遠程連線的方式,發表了題為《中美科技競爭的未來關鍵在人口變化》的演講,站在人口學視角,分析了中美未來科技競爭的趨勢。
(點擊視頻可以觀看完整演講視頻)。梁建章在演講中提出預測,「中國將在未來的10年至20年中,將繼續趕超美國」。也就是說,在短期內,中國的競爭力會繼續加強,
但中國能否在20年後依然保持足夠的競爭力和優勢呢?對於這一問題,梁建章的答案是,「從長遠角度看,中國和美國的競爭態勢要看兩個要素:一個是中國是否有更多的孩子,一個是美國是否能夠繼續吸引更多的移民。」他還強調,
「人力資源」是未來中美科技競爭變化的關鍵。他以美國為例,儘管美國人口還遠不及我們,但因為其吸引了一大批移民,尤其是高科技人才。若美國保持它的開放吸引更多的移民,目前中國好不容易獲得的競爭力優勢,很快會在一代人的時間內逆轉。
12月18日,梁建章遠程連線鈦媒體 2020 T-EDGE 全球創新大會(圖為大會主持人)2020年 T-EDGE 全球創新大會的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接受鈦媒體的邀請,跟大家做一個分享。但很遺憾因為行程衝突,不能親臨現場,只能視頻跟大家連個線。很高興今天和大家來分享這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也就是中美科技競爭未來的預測,從人力資源角度的一個預測。
「未來10到20年中國將持續趕超美國」
結論就兩個,一個是在未來的10年和20年,中國將繼續趕超美國,也就是說在短期的話,中國的競爭力會繼續加強,長期的話中國和美國的競爭態勢要看兩個要素,一個是中國是否有更多的孩子,一個是美國是否能夠繼續吸引更多的移民。這是一個過去20年、30年各個國家的在頂尖的學術雜誌上發表的論文數,在十年前中國還是美國很小的一部分,但最近十年,中國是指數性的快速追趕美國,現在幾乎是達到同一個水平。另外再看一個指標,有多少人來從事這個創新的工作,或者從事研究跟開發的工作。從投入的資金來說,跟美國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從投入的人數來說,它已經是超過美國,因為中國的人均研發人員的成本可能還是美國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所以資金上跟美國已經是非常接近,但是人數上可能已經超過美國。未來的預測,我們還是從人力資源的角度來預測,那就看這幾個維度的指標,一個是中美的頂尖科學家或者是研究人員的數量,我們可以用中美的比如說博士生的數量來做代表來做一個測量。另外,這些頂尖人才的質量怎麼樣,質量取決於多大的池子裡面挑出來的這些頂尖的人,這個多大的池子取決於有多少年輕的大學畢業生,這個我們可以來比較一下。還有一個效益就是移民效益,美國其實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它可以不光是自己國家人口的池子,還有其他國家人口的池子,它也可以挑選相當一部分人才來移民到美國,來補充它的人才數量。我們可以看一下中美理工科博士的數量,其實從十年前從數量上已經是中國超過了美國,而且現在已經是超過美國10%到20%了,未來可能會繼續超過美國。所以,從數量上來說,中國已經是有領先的優勢了。我們看質量,因為質量確實很難比,但是有一個角度可以來理解這個問題,就是我們來測量每百萬人口有多少是到美國的頂尖這些理工科的博士生院?我這個不是跟美國比,是把中國跟其他國家比,我們假設美國的研究生院還是這樣最好了,事實上這些不同國家頂尖的人才很多,都是願意去美國參加,申請美國的研究生院的。中國每百萬人有5000多個去了美國的博士生研究生院,其他國家,比如說印度有2000多個,德國是183個,當然這是總的數量,要除以它的總的人口數,這是所有國家最多的。第三位是英國,第四位是印度,然後是法國。所以跟其他國家比,中國人口資源的質量也是非常高的。
「中國需要生更多的小孩」
但中國有個問題,雖然說現在的數量跟質量都非常不錯,但是趨勢卻不容樂觀。那是因為中國的數量在非常快速的減少,這個就是我們的計劃生育,以前是計劃生育,現在確實是中國的一些問題導致我們現在年輕人都不願意生孩子,中國是所有國家裡面生育率最少的之一,導致生育率低的中國有幾個跟其他國家都一樣的問題,比如說它是城市化婦女的就業、婦女的教育水平比例提高,推遲生育,很多婦女都不結婚了。中國還有兩個特別比其他國家更嚴重的因素,更嚴重的問題導致生育率低,一個是中國的房價尤其是大城市房價對於我們的收入來說過高;另外,中國人撫養小孩、應試教育的負擔是最重的。上面這兩個因素導致中國的生育率很可能是全世界最低的。多低呢?也就是「不到1」,一對夫婦生不到一個小孩,每代人會減半的速度。其實這個已經是發生了,但是我們可能被二胎補生的數字衝淡了,我們原來可能是生一千三百四萬,一下子就生了一千七百萬,增加了幾百萬。但是這個是因為補生,以後每年都是以差不多每年一百萬的速度快速的遞減,所以到了2018年、2019年、2020年,就會每年差不多減少一百萬人,從1700萬到1600萬、1500萬,現在可能只有1300萬、1400萬這種。這個數字比起80後、90後一代人之前就少了一半,80後這個群體每年大概有2500萬人左右,到了現在每年出生的只有一半(1300萬、1400萬)。所以,中國的人力資源正在以每年減半的速度在萎縮,當然這個人力資源跟出生率的關係是一個慢性的關係,有一個滯後性。所以低生育率不會馬上影響你的經濟,它是一個「慢性病」。我們現在的人口總的人口還在增長,中國的80後,我們剛才說80後是很大一個人群,它現在正好也是30、40歲,是一個正當年的時候,具有很強的創造力。另外,我們十幾年做了一個教育的大學生擴招,教育整個提升了很多,所以這裡也有一定的慣性,所以在短期80後還有教育的提升也有一個慣性,我們怎麼樣來具體的量化這個效果呢?我們這裡就把中國年輕的具有大學學歷以上的人口劃出來。這個黃線是所有年輕人口的數量,我們可以看到年輕人口的數量25歲到40歲,現在是已經開始下降了,持續已經下降一段時期了,雖然總人口還在上升,但實際上年輕人口已經在下降了。但是由於教育的慣性,我們的教育提升的很快,所以如果看年輕的具有大學學歷以上這樣人口的話,還是在上升,一直到可能是2040年才會到達一個高峰,才會下來,所以我們看這個藍線,我們基本上能夠反應中國人口人力資源的今後幾十年的發展狀況。但大家可能要問了,即使每一代人減半的話,我們一代人以後,年輕人口可能減半,我們中國總的人口是美國的4倍,那可能減半的話我們還是美國的兩倍,這個肯定還是比美國要多得多,有優勢的多。但是別忘了還有另外一個因素,就是美國有強大的吸引著全世界人才的能力,所以它這個池子不僅僅是它本國的3億多人口,它其實是把它自己的人口規模或者是它人才的池子通過移民放大了很多。這個其實容易看它理工科博士生裡面,將近有一半是海外出生的人,它頂尖的企業家裡面也有差不多一半,我們知道比如說像谷歌的創始人、最近的ZOOM的創始人、這些都是很著名的企業家都是移民的,也有差不多一半。所以實際上美國的人才池子放大了一倍,它自己本國的人口只是佔了一半,它還有另外一半是靠全國其他的國家來的這些人才。實際上它把它的人才池子規模放大了一倍。所以,我們把美國年輕的大學生人數放大一倍就是這條藍線,中國的年輕的具有大學以上學歷的人數用黃線來表示,從這個圖就可以看出中美之間相對規模的比較。可以看得出在現在還是比美國少大概10%到20%,但在今後五年或者十年就會超過美國,一直到二零四幾年今後二十年。但這個趨勢不會一直下去,到了二零四幾年中國就會下降,而美國會持續的增長。也就是說一代人中國現在的優勢會逆轉,這也很容易理解,中國人口是美國的四倍,因為你一代人以後本身減少了,所以你一代人以後的人口池子的規模只有美國的兩倍了。
但是美國還有它的移民效益,它可以把它的人才池子可以通過移民擴大一倍,所以我們現在的優勢並沒有那麼大,但是到了一代人以後,我們這個優勢就會逆轉,所以到那個時候中國的這個優勢就會逐年下降。這又回到原來的結論了,就是今後短期中國的這個科技會繼續的快速超越美國,但長期看來,中國需要生更多的小孩,否則的話又是很快會在一代人的時間內逆轉。美國要保持它的開放,能吸引更多的移民。那這兩個誰更容易做呢?當然吸引移民美國是很容易做的,它只要保持下去就可以了,因為全世界的人才現在到美國都是排隊的,那中國能不能生更多的小孩呢?這個全世界是一個難題,各個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都面臨著怎麼樣讓他們的年輕人去生更多的小孩。中國也是它的特殊國情了,可能它的政府確實是具有很強的執行力,也有很多的資源,說不定也能解決這個問題。講這個話題的目的,我強調一下,不是「鼓勵大家生小孩」,而是鼓勵政府要出各種各樣的政策取鼓勵大家生小孩。
-華麗的分割線--
下載鈦媒體App,一路伴你知識同行。
下載【鈦媒體App】,精彩內容,最新資訊,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