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第二集 夏商周

2021-01-08 星聞第一線

第二集 夏 商 周

一、夏朝

公元前2070年,禹的兒子啟即位,打破了原始社會中延續600多年的禪讓制,建立起第一個世襲王朝,後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夏朝疆域版圖

這是一個由多部落聯盟或複雜酋邦形成的國家,夏族的十一支姒(sì)姓部落與中央王室逐漸建立起血緣上的宗法關係,政治上的分封關係和經濟上的貢賦關係,大致構成夏王朝的統治版圖,西起河南西部、山西南部,東至河南、山東和河北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北部,北及河北南部。

少康中興

啟死後,太康即位,出現了一時的政權更迭,即所謂「失國」。再經少康中興,重建夏朝。到孔甲統治時,夏朝走向衰落,此後,三傳至桀,桀在位期間,昏庸無道,暴虐成性還貪慕美色,加之夏式與其他部落的關係逐漸破裂,大約在前1600年,商部族首領湯率領著方國部落討伐桀,桀逃至鳴條(今山西安邑)時被打敗,夏室覆滅,夏由禹開始,至桀結束,依《竹書紀年》體系推算,夏朝共傳13代,17王,前後經歷五百餘年。然後湯在方國部落的支持下,在亳(今商丘) 稱"王",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王朝國家——商。

夏桀滅國

二、商朝

商朝開始於公元前1600年,這是中國第一個有同時期直接文字記載的朝代,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先商"、"早商";和"晚商"三個時期,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餘年。商朝處於奴隸制鼎盛時期,奴隸主貴族是統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治機構和軍隊。商朝建立以後,商湯吸取夏朝滅亡的教訓,廣施仁政,深得民心,使商朝政權得到了初步鞏固,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和古代文明的進步。

大商版圖

公元前1319年前後,商君盤庚遷都至殷(今河南安陽一代),建立起穩定的王朝國家,遂商朝又被後世稱為"殷"或"殷商"。此後,商朝出現了「武丁盛世」,武丁是盤庚之弟小乙之子,即盤庚之侄,死後諡為高宗,史稱「殷高宗」。他即位以後,勵精圖治,決意振興大業。武丁時期的文化遺存相當豐富,出土了大量宮殿、墓葬、作坊等遺存;代表著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青銅業也有了突破性進展,中國青銅時代進入繁榮時期。此外,在紡織、醫學、交通、天文等方面,武丁時期也都取得不小成就。商朝的農業、手工業迅速發展起來,出現了黍、稷、稻、麥等糧食作物和桑、麻、瓜果等經濟作物,經濟發展加快,私有制度進一步完成。

武丁盛世

武丁開創的盛世局面,為商代晚期社會生產的發展和西周文明的繁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可惜自武丁之後,商朝逐漸走向沒落,末代君主辛雖天資聰穎,才力過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撫梁易柱之力」。卻窮兵黷武、獨斷專行,後世習慣稱其為「商紂王」以示輕蔑。公元前1046年,帝辛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後自焚而亡,商朝統治自此終結。

武王伐紂

三、周朝

公元前1046年,武王姬發攻克朝歌,建立起又一個鼎盛王朝——西周,定都鎬(hào)京。周人的祖先是黃帝曾孫帝嚳一脈。他們歷盡艱辛,越過漆、沮和梁山,遷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的周原。這裡物產豐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農耕條件優越,經濟發展快速。

周朝都城

為了保障部族安全,當時的周依附於商的保護下,西伯侯姬昌繼位後,一方面倡導發展生產,另一方面進行武力擴張,討伐西方犬戎及密須等小國,逐漸深入到商朝勢力範圍內。此時的周國已「三分天下有其二」,隨時準備進取殷商。姬昌死後,次子姬發繼承王位,史稱「周武王」,是西周王朝的開國君主,他在位15年,分封諸侯,勤政愛民,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政治才能,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

一代明君周武王

公元前781年,周幽王繼位,《史記·周本紀》記載:「襃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襃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周幽王不思朝政,國人怨聲載道,戰事四起,最終落得個身死國傾的下場。

烽火戲諸侯

公元前771年,西周覆滅。第二年,太子宜臼([yí] [jiù])繼位,史稱周平王,平王東遷雒(luò)邑,開始了東周的歷史。實際上,周平王東遷以後,管轄範圍大減,形同一個小國,加上有弒父之嫌,在諸侯中的威望已大不如前。那時一些較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土地、人口以及對其他諸侯國的支配權,不斷進行兼併戰爭,分封井田制瓦解,封建禮樂制度開始逐步走向衰落,稅賦制度出現,郡縣制代替了分封制,周天子式微,諸侯、卿大夫僭用禮樂,周朝的統治走向了窮途末路。

周朝歷代皇帝順序表(一)
周朝歷代皇帝順序表(二)

據後世考據,周朝共傳30代37王,分「西周」、「東周」兩個階段,共計約788年,期間經歷「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256年,東周為秦所滅,中華歷史進入第一次大動蕩時期。

此專輯預期10集左右,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少昊和顓頊的故事 | 中華上下五千年持續更新中
    《中華上下五千年》動畫歷史長篇故事嚴格按照中國歷史學界達成共識的斷代編年體,將380集分為八大部分:遠古及傳說時代、夏商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秦漢時期、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時期、明清時期。
  • 被寄予厚望的夏商周斷代工程為何會遭到許多質疑?
    其中,中國更是以璀璨五千年的文明史,而且沒有中斷過的文明史而著稱於世。因為從懵懂時期就開始接受這樣的歷史傳統教育,所以這些記憶已經鐫刻在了我的腦海中,並且深深地以此為榮,張口就是源遠流長的五千年中華文明史。
  • 中國文明上下5000年,為什麼國外只認可3000年?
    二、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淵源我們學習中國歷史,有一首朝代歌,耳熟能詳,詳細記載了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至此,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觀念深入人心。三、西方主流學者認為我們只有三千年的歷史,是怎麼回事?(1)、「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起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中華文明的起點,是從黃帝戰勝炎帝之後,合併了炎帝的部落,成立了部落聯盟開始算起的。
  • 「賦稅制度」乃立國之本,夏商周時期國家都是以何種方式收稅的?
    我國作為一個擁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古國,那麼在國家形成初期的夏商周時期,夏商周是如何進行稅收以及其原因呢?夏商周時期的稅收政策1、 夏朝時期的「貢」夏朝是我國史書上記載的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所以它的稅收制度是開創先河以及影響後世的。根據《孟子》記載,夏朝不叫稅收,叫做「貢」。
  • 要了解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最快要多久?讓歷史學家黃仁宇告訴你
    我們都知道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而且從小就能背誦「秦漢唐宋元明清」的歷朝歷代順序表,但是要是問是否知道秦朝之前的「夏商周」?對「南北朝」和「五代十國」的歷史又了解多少?恐怕很多人一時半會都答不上來。
  • 有聲連載-中華上下五千年-044蘇秦合縱聯六國
    有聲連載-中華上下五千年-001盤古開天闢地有聲連載-中華上下五千年-002神農嘗百草有聲連載-中華上下五千年-003涿鹿大戰有聲連載-中華上下五千年-004堯舜禪位有聲連載-中華上下五千年-005大禹治水有聲連載-中華上下五千年-006后羿奪權有聲連載-中華上下五千年-007
  • 中華上下五千年 範滂進監獄
    精彩文章推薦:中華上下五千年 取經求佛像中華上下五千年 班超投筆從軍中華上下五千年 張衡和地動儀中華上下五千年 跋扈將軍梁冀中華上下五千年 昆陽大戰中華上下五千年 劉秀重建漢王朝中華上下五千年 硬脖子的洛陽令
  • 中國有五千年歷史,國際上卻只承認三千年,夏朝為什麼不被承認?
    說起來中國歷史,大家都知道是上下五千年。良渚遺址的成功也標誌著中華上下有五千年,但國際上卻只有3300年的說法。河洛文化首先我們要知道上下五千年的說法從何而起?上下五千年在當時沒有史料依據,外國人自然會質疑。
  • 《中華上下五千年》有聲朗讀版在線聽書MP3 第258集
    按照古代的傳統說法,從傳說中的黃帝到現在,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期間流傳有許多的神話,歷史故事等。故有書《中華上下五千年》。在華夏廣袤的大地上,我們的祖先以偉大的創造力、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歷盡磨難,從遠古走到現代,從蒙昧走向文明。五千年來,中華民族走過了一條不尋常的道路,鑄成了燦爛的現代文明。
  • 有聲書 | 《中華上下五千年》071:四面楚歌
    《中華上下五千年》從華夏始祖盤古開天闢地開始,將三皇五帝,夏商西周,春秋戰國,秦朝漢代,三國西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兩宋遼金,元朝,太明王朝,大清帝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上下五千年歷史的輝煌燦爛和滄海桑田都展現在了讀者的面前。在這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拼搏不止,一代接一代,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偉大的歷史人物。
  • 有聲書 | 《中華上下五千年》052:負荊請罪
    《中華上下五千年》從華夏始祖盤古開天闢地開始,將三皇五帝,夏商西周,春秋戰國,秦朝漢代,三國西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兩宋遼金,元朝,太明王朝,大清帝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上下五千年歷史的輝煌燦爛和滄海桑田都展現在了讀者的面前。在這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拼搏不止,一代接一代,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偉大的歷史人物。
  • 苯教 高原的夏商周
    「華」在商時指中原之國,「夏」在西周時作為中原之人的族稱。中華民族在夏商周時期積纍了足夠的底蘊,流傳日久。  苯教就如同高原的夏商周,在無形中給與了這片高原的民族以共生的力量,川流不息。
  • 中國有上下五千年歷史,但有一千年歷史一片空白,究竟什麼原因?
    我們都知道我國有上下五千多年的歷史,而在這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僅僅是夏朝就距我們現在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我們都知道夏朝的建立者是一個叫啟的人,而他的父親就是曾經治水的那個大禹。但其實這都還好,等到了夏商周時期的時候,出現了一段比這個時期還要空白的時期。在夏商周時代時,人類已經進入了「半信史時代」。但是讓人不解的是,在夏商之間有500年的「空白」,而在商周之間也有600多年的「空白」。
  • 泱泱大國 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化!
    五千年歷史文化的中華大地中國、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倫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
  • 「夏商周」時期著名的四大暴君,全知道算你厲害!
    「夏商周」著名的四大暴君,全知道算你厲害!文|亞目說史「夏商周」時期距離非常的遙遠,是君主出現、可考的最早時期。但凡君王都有好有壞,在這個時期中,就存在有著名的四大暴君,我們今天就來一塊看看,全知道算你厲害!第一位:桀桀(?
  • 不可思議,夏商周之前還有一個王朝傳承了1600多年
    泱泱華夏文明,如史詩般燦爛,上下五千年流傳,創造無數輝煌。讀史、知史,傳播中華文化,做一個有擔當的中國人!
  • 讀完這九百字,你就懂了中華五千年
    說起上下五千年,不少詩友都覺得沉重複雜,但如果上下五千年略成九百個字,是不是就十分簡單了。讀完以下九百個字,就知曉了中華五千年。一、總綱­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暴收。­漢末三分歸入晉,朝稱南北阻江流。­隋開天下遭唐滅,五代十國戰亂稠。­宋統中州元虜代,明清過後帝王休。­
  • 有趣又有料的歷史故事,你只知道《上下五千年》?
    你或許沒有聽說過林漢達,但你肯定聽說過《上下五千年》。我今天要說的《林漢達歷史故事集》也是林漢達先生所著的。不過,這部書可比《上下五千年》生動有趣多了。林漢達先生一生致力於社會教育和民眾教育,尤其是語文教育的通俗化。早在1940年代,他就嘗試用拼音來寫中國歷史故事。1948年,就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通俗歷史讀物《東周列國志新編》。
  • 新書推介|《銅陵師姑墩——夏商周遺址考古發掘與研究》
    銅陵師姑墩——夏商周遺址考古發掘與研究內容簡介師姑墩遺址位於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鐘鳴鎮,北距長江10千米,所處地帶為長江南岸衝積平原邊緣一個面積較小的盆地師姑墩遺址南面數千米的山區即為長江下遊最大的銅礦帶,自商周時期以來那裡一直是採、冶、鑄銅的資源重地。師姑墩遺址為典型的墩形遺址,呈橢圓形,北高南低,高1~3米,面積約7500平方米。因寧(南京)—安(安慶)、合(肥)—福(州)鐵路建設,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10年3~8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
  • 覐公簋:見證晉國早期歷史,顛覆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結論
    今天我們介紹的這件青銅器也是丈夫為妻子做的器物,它不但見證了周代晉國的早期歷史,甚至顛覆了夏商周斷代工程的一個結論。下面就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它的形制、來歷和銘文。那麼覐公簋銘文到底見證了什麼歷史,又顛覆了夏商周斷代工程的什麼結論,敬請接著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