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子龍影像藝術館新展開展,吸引了許多文藝青年前來觀摩學習。藝術館供圖
「五一」假期,省會各圖書館、博物館、藝術館等文化場館紛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豐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由於疫情影響,各文化場館實行了總量管控、提前預約、錯峰進館等不同的防控措施。在此形勢下,市民的文化體驗與過去假期有何不同?記者假期期間走進各文化場館一探究竟。
圖書館:學生期盼自習室開放,晚間活動走紅
「五一」期間,省會各主要圖書館正常開放,並採取了嚴格的防疫措施,主要有提前預約、限定服務、總量管控等。湖南圖書館每天開放600個網上預約名額、600個現場登記名額,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湖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為避免人群聚集,限定了開放區域和服務項目,不提供閱覽服務;長沙圖書館實行入館人數的總量管控,總計入館人數控制在8500人次,秩序井然。
雖然圖書館採取了諸多限制措施,但那裡良好的學習氛圍仍然吸引了眾多讀者,這其中又以請求湖南圖書館開放自習室的呼聲最高。湖南圖書館的自習室在省會學生群體中頗負盛名,每逢節假日更是好友組團刷作業的好去處。不過因疫情影響,自習室暫不開放,這可愁壞了不少人。「求求自習室開門吧!還有十幾天就複試了,我懷念在湘圖仔細的高效率時光,拜託拜託了!」譚女士告訴記者,她做夢都夢到5月6日自習室宣布開放。對此,湘圖工作人員只能無奈地安慰大家:「心中想著學習,哪裡都是自習室。」
假期期間,各圖書館還舉辦了一系列線上活動,反響不錯。如長沙圖書館開展了線上美育展覽、語言星球·留學大觀園、百師千課·非遺雲課堂等7場活動,參與者4007人次。線上活動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如5月2日的剪紙教學就是在晚間舉行的,由北京的楊慧子老師通過網絡教學,吸引了大量觀眾參與。
博物館:嚴格按預約制文明參觀看館
節假日逛博物館,已成當代長沙人一種重要休閒生活方式,由於疫情防控的要求,省會各大博物館均嚴格實行參觀實名制預約,「五一」期間,省會各大博物館場場約滿。
湖南省博物館(以下簡稱「湘博」)在「五一」假期就通過官方網站及媒體等,提醒假日看展,請提前預約,分時段入館,錯峰出行。來湘博參觀必帶:預約簡訊、有效身份證件、健康碼(須為綠色)、佩戴口罩。假期5天,湖南省博物館每天實名制預約限額2000人,未成功線上預約的觀眾謝絕入館,在這個假期中,有1萬人逛了湘博。
長沙博物館(以下簡稱「長博」)在「五一」假期,新推出《晚清民國時期湖南繪畫藝術特展》,在假期五天之中,觀眾預約積極,即使5月5日下雨,人們參觀的興致依然不減,1200個名額也被預約滿。在5月5日,長沙觀眾李先生在長博留言簿上留言說,「這個『五一』假期我一口氣逛了湖南省博物館、長沙簡牘博物館、長沙博物館三大館,細看了所有開放的展覽,感覺有了這些博物館,長沙的假日生活真的很充實。」
長沙簡牘博物館(以下簡稱「簡博」)假期舉辦了5場網上雲直播活動,網絡參觀人數17804人次。在「五一」假期,簡博《書道圭臬——中原巨碑名志拓片展》也重新開放了,每天預約600人,共有3000人預約逛了簡博。
新民學會、李富春故居、湖南自修大學等近現代文博場館正常開放;賈誼故居也嚴格按照預約限額制入館。
「五一」假期,從省會各博物館可以看到,該有的觀展活力全都回來了,但對於安全參觀的要求,卻沒有放鬆。湖南博物館一位負責人說「歡迎預約看館,安全絕無商量」。人們自覺遵守參觀秩序,不扎堆、不聚集,不逗留,文明看館,文明出遊,心情更舒暢。
藝術館:預約名額不夠用,線上觀展火爆
「五一」假期期間,李自健美術館、謝子龍影像藝術館等藝術場館也成為了外地遊客和本地市民出遊的重要目的地。因疫情防護的需要,兩家場館都控制了人流,每天限入1000人。但開放的名額完全無法消化遊客的熱情,很多沒能預約成功的遊客也慕名而來在館外和周邊打卡。
李自健美術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們每天限流1000人,但是實際上來的人數要多一些。我們有兩萬五千平米超大空間,對於千裡迢迢的觀眾來說,如果當時時段不擁擠,我們在測體溫、檢查健康碼、身份證、戴好口罩的情況下,會適當安排有序入館參觀。」
謝子龍影像藝術館近期開啟了開年首展《荒木經惟·花幽攝影作品展》。作為疫情之後難得的新展,本次展覽在5天假期中迎來了6500多名遊客,也超過了限定的人數。很多遊客即便無法入館,也樂得在美輪美奐的場館外和風景秀麗的水池邊拍照打卡。
除了盡力服務線下觀眾外,兩家場館也加大力度拓展網上服務。據了解,《荒木經惟·花幽攝影作品展》的線上展出,已經吸引了超過10萬人次的網友觀展。而李自健美術館的線上觀展服務,在假期期間每天也吸引到了近千名網上遊客。
[責編:劉子舜]
[來源: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