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直拍打法是國乒的傳家寶,中國隊最早的世界冠軍幾乎都是出自這個門派,而「左推右攻」也成為了早期直拍技術的代名詞,即:正手快攻、反手推擋——從50年代的容國團到90年代的劉國梁是如此,緊隨其後、兩面反膠配置的馬琳也是萬變不離其宗。
劉國梁、馬琳打球的時候雖然在反手加上了直拍橫打技術,但很顯然,二人仍然是以推擋為主的運動員。可是馬琳之後的直拍選手,從王皓到許昕,再到現在的薛飛、鄭培鋒等晚輩,他們的反手已徹底沒了推擋的蹤影,而外協會的黃鎮廷等人也是如此。
那麼是什麼讓直拍推擋技術徹底走向沒落?為什麼現在的直拍運動員都採用全橫打技術?劉國梁、馬琳那樣的推擋+橫打模式是否還有「復活」的可能?此即為本文所要討論的問題。
一、推擋技術的優、缺點是什麼?
推擋,顧名思義,是兩個動作的合稱:進攻時用推,防守時用擋。推擋技術的優點是很明顯的,主要包括:
①動作小而隱蔽,且與正手使用同一面球拍擊球,這就使得正、反手相互轉化的時候能節省更多的時間,所以直拍選手在臺內能夠比橫拍運動員更加迅速地對各種位置的來球作出反應,充分將其「快」的優勢發揮出來;
②對中間位保護充分,不至於像橫拍一樣面臨正、反手取捨的「選擇恐懼」,可隨時視情況轉變為正手搶攻、搶衝。
不過推擋技術的缺點也是非常大的,主要包括:
手腕、手臂存在生理上的反關節,所以無論是加力推還是反手攻,直拍選手都很難利用這一技術製造較大的動能,相比較而言,直拍橫打與橫拍反手則能夠順著身體結構發力,其進攻更具壓迫性。推擋發力方向以水平為主,難以製造旋轉,這個問題在快攻為主的年代還不算嚴重,但80、90年代以後,弧圈球技術突飛猛進發展,推擋在面對高質量上旋球時太過被動,這也是其迅速退出歷史舞臺的直接原因。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推擋技術的優點主要在於靈活、快速,但這些靈活、快速卻主要是為正手進攻創造條件,其本身的進攻質量卻明顯不足。像莊則棟、恩庭等人雖然將反手推擋一面的進攻發揮到了很高的水準,但隨著時代的進步,他們的技術也仍然抵擋不住弧圈球的衝擊。
如果正、反手兩面中有一面的進攻完全跟不上,那麼運動員必然會陷入被動,當年江嘉良、陳龍燦等人輸瓦爾德內爾等瑞典選手即是如此,劉國梁後來被老瓦破解、馬琳連輸張繼科等人也因為這個緣故:一面打兩面,難啊!
二、器材變化對推擋技術的毀滅性打擊
如前所說,推擋技術本身原本就存在比較明顯的漏洞,所以隨著桌球技術的一點點完善,直拍選手逐漸被壓制也是很正常的結局。但所有球迷朋友們又都能看到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那就是:桌球器材的變化明顯給推擋技術與直拍打法帶來的毀滅性的打擊。
為什麼這麼說?具體包括哪些方面?
首先,80、90年代有機膠水灌膠的大規模推廣使得橫拍反手的速度也有了大幅度提升。以前橫拍反手力量大、旋轉強,但速度跟不上直拍推擋,但灌膠之後情況就有了很大不一樣,橫拍反手也能做到快速推、撥、擋,這就給直拍反手製造了巨大的壓力。其次,本世紀38mm小球改40mm大球讓運動員在進攻時需要提供更多的力量才能維持以前的擊球質量,而這也使得推擋反關節發力不足的問題更加明顯,以前能直接推死的球變成了過渡,自然也就延誤戰機了。最後,2008年雖然廢除了有機膠水,但此時正膠快攻已被改大球廢了,而馬琳那種反膠直拍打法又因為不能刷膠水而進攻質量下降,與此同時橫拍運動員又在反手大規模推廣了擰拉技術,這就徹底破掉了推擋的臺內球優勢,這項技術的毀滅日也終於來臨了。
三、為什麼劉國梁、馬琳的推擋+橫打模式無法推廣
直拍橫打技術出現後,國乒直拍選手在反手位分化出兩種打法模式,一種是劉國梁、馬琳的推擋+橫打,一種是王皓的全面橫打無推擋。
直拍橫打對比推擋,就如同橫拍反手一樣,具備力量大、旋轉強等優勢,但因為握拍原因,它的防守還不如橫拍,另外對付中間位的球也遠比不上推擋,所以如果直拍運動員能同時掌握推擋和橫打這兩門技術,看起來應該更加完美。
事實上就成績而言,奧運單打冠軍劉國梁、馬琳明顯是比王皓更高一籌的,但戲劇性的事情在於,現在的直拍選手(比如許昕等人)卻都師從了王皓門派,這又是為什麼呢?
在全言看來,劉國梁、馬琳的反手模式之所以會被王皓模式所替代,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桌球速度太快,運動員往往要在零點幾秒的時間裡做出判斷,這就需要肌肉形成記憶。而如果直拍選手平時既練推擋、又練橫打,看起來是面面俱到,實際在比賽過程中卻很難做到完美協調,甚至可能讓人在瞬間出現選擇猶豫,進而失去戰機。時代不同:劉國梁巔峰的時候打的是38mm小球,直拍正膠推擋還能保持較高質量;馬琳巔峰的時候還在刷有機膠水,直拍反膠的推擋也有一定的殺傷力。而現在是更大的40mm+新塑料球時代,刷的也是無機膠水,直拍推擋被削弱太多,自然就全面落後於橫打了。
總結
綜上所述,直拍推擋技術的衰敗是桌球技術發展與器材革新雙重施壓的結果,試圖以劉國梁、馬琳那樣推擋+橫打的辦法來折中本身是很難的,王皓式兩面弧圈球、徹底放棄推擋一統直拍打法江山的格局並非無緣無故出現,而是時代變化的必然結果。
但或許對直門派而言,如何生存下去才是最大的問題——現在他們不但是反手被鉗制,正手的優勢也在逐漸縮小。目前頂級領域只剩許昕一人在苦苦支撐,那麼許昕以後,誰來扛起直拍打法的大旗?
未來難以預知,還是讓時間來告訴我們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