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地區地理位置特殊,連接著亞洲、歐洲和非洲,一直以來都屬於非常重要的交通樞紐。世界銀行通常將「中東北非地區」作為獨立的區域,這裡存在著五個強國,有土耳其、沙特、埃及、以色列和伊朗。
土耳其是連接歐亞的重要通道,其經濟在2014年以前發展迅猛,此後經歷了貨幣貶值及多年的通脹,經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沙特依靠於豐富的石油資源「躺賺」,向全世界「輸出」石油。埃及是非洲地區領先的強國,旅遊業發達。
那麼,作為中東地區另外兩個強國,以色列和伊朗這兩個國家,誰的綜合實力更勝一籌?接下來通過對其人口、面積、生產總值(GDP)、人均GDP、工業及科技實力等多領域進行綜合對比,即可得出大致結論。
人口及面積
據統計,以色列總人口約為900萬左右,不足千萬,其中猶太人佔比超過70%。然而,伊朗的總人口高達8200萬人,是以色列的9倍多。
以色列的國土面積為2.2萬平方公裡,在中東地區面積很小,只比我國北京市(1.6萬平方公裡)大一些,張召忠曾經這樣描述:以色列的國土面積一天就能走完。而伊朗的國土面積為174萬平方公裡,相當於近80個以色列的面積。
地區生產總值(GDP)
伊朗人口體量遠高於以色列,是不是伊朗的經濟總量遠超以色列?顯然不是,以色列雖然人口較少,但是經濟非常發達,屬於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中東地區唯一的發達國家。
據世界銀行的信息,2019年以色列GDP總量為3950億美元,排名全球第30位。由於伊朗並未公布2019年的數據,但是IMF給出了預測數據為4585億美元。所以在生產總值方面,伊朗要高於以色列。
事實上,在中東北非地區,沙特是最大的經濟體,GDP接近8000億美元,土耳其以7500億美元排名第二,伊朗排名第三,以色列第四,埃及(3200億美元)位居第五。
人均GDP
從人均方面來說,自然是以色列更強。2019年以色列人均GDP高達4.3萬美元,而伊朗的人均GDP僅為0.56萬美元,差距很明顯。
以色列是亞洲四個發達國家之一,另外三個是日本、韓國和新加坡。以色列的人均收入水平、幸福指數等各方面都要高於伊朗,以色列是中東地區經濟發展程度最高的經濟體,而且也是高學歷人才佔比最高的國家,24%的以色列人口有大學學歷。
伊朗近些年受到美國的經濟制裁,經濟發展屢次受到嚴重影響,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上漲,造成通貨膨脹。一組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0年9月,伊朗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超過50%,大米和豆類甚至超過100%,再加上工資水平下滑,貨幣貶值,貧富差距繼續擴大。
工業及科技發展水平
以色列的工業發達程度較高,在通訊、計算機軟體、生物技術、半導體、航空、軍工等領域較為發達,尤其是軍工產業,已經成為以色列重要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整體競爭力位居全球前列,科技實力同樣較為發達。
伊朗地處中東產油區,經濟上依賴於石油工業。除了石油開採,伊朗在汽車製造、化工、鋼鐵、紡織、機械、建材、造紙等行業也有不錯的發展。但是,經濟整體上依賴於石油開採,一旦國際油價大跌或者石油出口受阻,伊朗經濟將受到很大影響。
總體來看,伊朗的人口及面積遠大於以色列,擁有廣闊的戰略縱深,這是以色列所不具備的。再者,伊朗的經濟體量和人口優勢領先以色列,但是以色列的工業發達程度及科技發展水平領先伊朗,綜合來看,以色列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