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2018:中國體育消費報告勾勒「四有」產業丨紀胖超級晚

2021-02-18 網際網路十體育

紀胖超級晚丨崛起2018:中國體育消費報告勾勒「四有」產業

VOL:1119 

歡迎大家收看由南京萬德集團獨家冠名播出的《紀胖超級晚》,掌握體育財經大勢,洞悉體育產業江湖,紀胖將帶您開啟一趟不一樣的體育旅程!

█ 進入新世紀第二個10年,中國經濟增長方式開始逐漸從過去依靠投資、出口拉動轉變為依靠消費、投資、出口,消費已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作為消費的一份子,體育消費近年來增長勢頭強勁,逐漸成為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和促進體育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推動力。

█ 《2017年中國居民消費發展報告》(以下簡稱為《報告》)披露,去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6.6萬億元,2017年最終消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53.6%。2017年全國居民恩格爾係數為29.39%,意味著我國居民消費結構在改善,也是中國第一次進入聯合國劃分的20%-30%的富足區間。

█ 恩格爾係數是用來度量一個家庭或國家的富裕程度。恩格爾是19世紀中期德國的統計學家,他提出一個原理:在每個國家居民的平均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費用佔比越大,這個國家越窮;反之,越富。聯合國糧農組織曾根據恩格爾係數劃分國家貧富標準,恩格爾係數大於60%為貧窮;50%~60%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為相對富裕;20%~30%為富足;20%以下為極其富裕。

█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毛盛勇表示,中國居民恩格爾係數變化的主要原因在於過去這些年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老百姓收入不斷增長,財富不斷積累。那麼居民的錢都花在什麼地方了?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6262億元,比上年增長10.2%,消費升級類商品較快增長,通訊器材、體育娛樂用品及化妝品類商品分別增長11.7%、15.6%和13.5%。

█ 在眾多利好因素相互作用下,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重點領域的潛在消費需求將得到釋放。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擴大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意見》從三個方面提出了進一步擴大消費的政策舉措,其中的一個方面就是圍繞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重點領域,通過提升服務品質、增加服務供給,不斷釋放潛在消費需求。

█ 《2017年中國居民消費發展報告》對五大「幸福產業」的消費能力有詳細點評,體育消費獲得的評語是勢頭強勁。這一評語是對體育產業發展取得的成就的褒獎。《報告》說,2016年,國家體育產業總規模(總產出)為19011.3億元,增加值為6474.8億元,佔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0.9%。體育產業規模快速增長,產業結構逐步優化,為國內體育消費市場的培育和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 作為《2017年中國居民消費發展報告》發布系列中的組成,《2017中國體育發展消費報告》(以下簡稱《體育報告》)指出,2017年投入中央資金30多億元,支持地方建設一批縣級公共體育場、社區健身中心、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等公共體育場地設施。2017年體育總局公布了首批96個國家運動休閒特色小鎮試點項目,為體育消費市場供給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動力。

█ 《體育報告》指出,地區層面,2017年甘肅建設了一批汽車自駕運動營地、垂釣基地、沙漠特色體育活動營地和體育與相關產業融合基地,並基本完成了河西走廊航空運動產業圈的建設;2017年北京、天津、河北聯合發布了《京津冀體育產業協同發展規劃》,提出重點打造貫通京津冀的六條特色旅遊休閒產業帶,將有力推動京津冀體育旅遊消費市場的發展;2017年上海、江蘇、浙江、安徽體育產業協作會議的召開,為長三角地區體育產業發展和體育消費市場的形成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 《體育報告》認為,足、籃、排三大球類項目穩步發展。2017賽季,足球產業上遊賽事市場收入規模超過100億元人民幣,中遊傳媒、場館收入規模超過60億元人民幣,下遊培訓、用品市場收入規模超過200億元人民幣。中國「三對三」聯賽、「我要上奧運」全國三人籃球擂臺賽和肯德基三人籃球賽,覆蓋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計參賽球隊92000支,參賽人數超過50萬人。2017年由中國排球協會開發的社會贊助總額近1億元,全年舉辦的比賽超過2100場,觀眾人數超過150萬人次,其中中國排球超級聯賽超過300場,共有男女28個俱樂部參賽,遍布全國20多個城市。

█ 《體育報告》表示,下一步工作重點將圍繞建立現代體育產業體系、延伸體育產業鏈條、激發體育市場主體活力、擴大體育消費市場供給、夯實體育消費基礎、優化體育消費環境展開。

相關焦點

  • 武球王崛起西甲 四大贏家浮出水面丨紀胖超級晚
    紀胖超級晚丨武球王崛起西甲 四大贏家浮出水面 VOL:1405 歡迎大家收看由南京萬德集團獨家冠名播出的《紀胖超級晚》,掌握體育財經大勢,洞悉體育產業江湖,紀胖將帶您開啟一趟不一樣的體育旅程!█ 3月2日,武磊在對陣巴拉多利德的比賽中,打入個人西甲生涯首粒進球,同時,也打破了中國男足運動員在歐洲五大聯賽中,長達11年的進球荒。
  • 重磅|《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報告(2020)》報告目錄公布
    今天體育BANK特意給大家提供《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報告(2020)的目錄,體銀智庫經過5年的發展,已經出品20餘體育相關的產業報告,隨著每一年數據的持續積累,建立體育產業資料庫,佐以大數據的精密分析,期望能為眾多企業精準的找到體育產業發展的脈絡和方向,也期待未來體育產業爆發出更強勁的發展動力。報告分成了總報告篇及分報告篇共9篇,50餘萬字,集合上百位參與者。
  • 十九大報告為體育發展指明了四大方向 | 紀胖超級晚
    紀胖超級晚 | 十九大報告為體育發展指明了四大方向VOL:9102017年10月18日上午9時,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開宗明義提出: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 《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報告(2019)》正式發布
    人民網北京1月10日電(郝帥)據國家體育總局網站消息,近日,由體育總局經濟司牽頭,上海體育學院等科研院所和協會組織參與編撰的《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發展報告》)在京發布,並作為體育藍皮書系列之一正式出版發行。
  • 2018亞運會中國金牌數破百穩坐第一 中國體育產業蓬勃發展
    數據顯示,近五年來我國體育產業總值佔GDP比重不斷提高,從2012年佔比0.6%增至2016年的0.9%,上升趨勢明顯。預計2017年這一比重將超過1%,到2020年中國體育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1.0%,體育服務業增加值佔比超過30%。
  • 2018體育產業大事記 | 生態圈年度乾貨打包
    2018年是體育賽事的大年,冬奧會、世界盃、亞運會環環相扣;2018年更是體育產業聚焦社會關注的一年,中國電競國家隊以及IG在亞運會與S8雙雙奪標,健康貓「跑路」風波,虎撲「大戰」流量明星......無一不引發了國民的熱烈討論。
  • 中國體育產業迎難而上勢頭盛
    2011年,中國僅組織了22場馬拉松賽事,到2018年,這一數字猛增至驚人的1581場。在北京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之後,中國政府投入巨資發展體育基礎設施。學校的體育課也越來越受重視。  近年來,中國體育產業呈現繁榮發展景象,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體育產業發展。
  • 2020中國體育產業峰會:聚焦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0中國體育產業峰會由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主辦,中體聯(北京)體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承辦。峰會聚焦後疫情時代與新發展階段的重要時代背景,整體回顧「十三五」以來體育產業發展的成果與經驗,為全面落實體育強國戰略、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注入智慧動能。
  • 中國體育產業統計走過30年後,廣東足球產業報告一舉創下三項第一
    體育產業規模測算,這是中國體育人近三十年來患得患失、既愛又愁的一項工作。愛,是因為體育產業這一概念在我國滿打滿算不足三十年,產業規模小,往往在各類經濟測算和統計中被忽略不計。所以,中國體育人渴望體育產業能夠納入到經濟統計中來並日益得到重視,畢竟,這是發展規模和地位的直接體現。
  • 疫情之下中國體育產業的挑戰與機遇系列報導之一 「戰」疫情 中國...
    《綱要》將「體育產業升級」作為九大工程之一,明確提出「加快發展體育產業,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發展目標。2020年初,在國家體育總局經濟司的牽頭下,由上海體育學院等科研院所和協會組織參與編撰的《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發展報告》」)正式發布。
  • 2018年大消費(零售業)年度報告(一)
    報告要點通過對2018年零售業發展趨勢、行業現狀的回顧,我們認為:作為經濟增長的壓艙石,消費將成為中長期內拉動國內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在供求關係發生變革的當下,零售業發展更多元,網購、性價比電商等受追捧,而零售業巨頭也及時調整戰略,一方面向產業鏈上遊集中,一方面互相合作,以便更大程度滿足消費者需求。
  • 報告:中國旅遊品牌崛起 文化成發展關鍵詞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月22日訊 近日,馬蜂窩旅遊網和中國旅遊研究院共同成立的「自由行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發布了《文旅融合:全球自由行報告》,報告指出,2018年中國旅遊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中國本土旅遊企業的實力也不斷增強。
  • ISPO Beijing 2018助力中國運動產業增磚添瓦,擁抱體育產業的黃金時代
    14 年秉持「加速體育產業變革」核心理念的 ISPO Beijing 已然成為了中國體育產業中集品牌展示、產業鏈整合、多品類貿易等功能為一體的行業聚會。同時, Alpitec China 2018 中國國際山地及冬季運動機械設備博覽會也將同期舉辦。如今的體育板塊已成為資本紛紛布局的熱土。而 2022 年冬奧會的成功申辦,以及以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冰雪運動發展規劃( 2016-2025年 )》為例的多項政策暖風與紅利,「冰雪」二字無疑成為了體育板塊中的萬眾焦點。
  • 中國網際網路體育服務業研究報告
    一、中國網際網路體育服務行業及市場分析競技賽事和大眾體育是體育服務業的主體部分體育服務業是體育產業的核心,以提供體育服務產品和勞務為主直接影響和關係到整個體育產業發展的進程。體育服務業發展程度往往是判斷國家的體育產業是否成熟的重要標誌之一。
  • 【前沿掃描】科技體育系列:科技重塑體育,賦能運動,新冠疫情下體育產業危中有機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2012~2018年中國健身市場規模年複合增長率6.7%,2018年中國健身產業總產值約1,626億;預計2020~2022年中國健身產業總產值將從1,850億,增長到2,115億。
  • 入選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 成都體育產業劍指千億
    推動體育消費機制創新近幾年,成都體育產業呈現出迅猛的發展勢頭。自2017年以來,成都先後承辦50多項國際體育賽事和160多項中國高級別體育賽事,同時打造出一大批自主賽事IP,體育賽事影響力明顯提升。在世界著名體育信息服務商Sportcal2019年全球賽事影響力城市榜單中,成都大幅躍升至第28位,進入中國內地前三。2019年,第18屆世警會在成都舉行(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成都體育局數據顯示,2018年,成都體育產業實現總產值632億元,產業規模位居全國第5,僅次於北上廣深。
  • 中國體育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凸顯
    中國的消費者也開始從購買奢侈品向為自身健康購買產品轉變,與健康相關的品牌勢必將進一步發展。報導稱,在中國,體育節目的收視率非常高,更多人開始參與體育運動和廣泛的鍛鍊。有些鍛鍊方式是人人都能夠負擔得起的,比如,任何人穿上一雙普通的運動鞋都可以去慢跑。與此同時,外國高檔健身品牌在中國也越來越受歡迎。2011年,中國僅組織了22場馬拉松賽事,到2018年,這一數字猛增至驚人的1581場。
  • 2020年中國體育產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新冠疫情將對體育服務...
    1、中國體育產業保持高速增長態勢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先後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和《關於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 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推動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戰略目標,將進一步釋放體育消費潛力。
  • 2020年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前景分析:鍛鍊人數增加,體育賽事增多
    導言:近年來,中國體育消費市場穩步增長。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體育消費市場規模達到9105.3億元,預計2020年中國體育消費市場將達到1.5萬億元。未來隨著中國居民人均體育消費支出的不斷增加,體育消費市場將有更大增長空間。近年來,中國體育消費市場穩步增長。
  • 禹唐體育商學院|體育賽事IP經營調查報告
    40%的份額,隨著體育產業的崛起而隨之成長的體育營銷無疑成為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尤其在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可量化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目標:到2025年,產業總規模將達到兩萬億元,建設若干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體育賽事城市和體育競賽表演產業集聚區,推出100項具有較大知名度的體育精品賽事,打造100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體育競賽表演品牌,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體育競賽表演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