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我寫杭州登山路線已有15期,關注我的朋友們都知道,老鄭人到中年,才開始在杭州群山徒步的,在登山徒步中,拍了不少照片,而我寫的文章,也從初期的零散不堪,到後期越來越完善。積累了不少經驗。
於是,我萌發了重新整理了以前的登山路線文章的想法。
專題力圖實用,可行,簡明為要。
本期路線
1、北山路保俶塔前路路口(起點)——寶石山造像——保俶塔2、保俶塔——寶石流霞3、寶石流霞——抱樸道院4、初陽臺——葛嶺——北山路葛嶺路路口(終點)
路線特點
景觀頂級
這條登山路,與周邊杭州最精華的風景挨得非常近,比如斷橋,白堤,孤山,嶽王廟,曲院風荷,還有北山街。再加上山上的保俶塔,葛嶺抱樸道院,初陽臺,寶石流霞等等,可以說人文景觀薈萃一地。適合時間緊張的朋友們。
俯瞰西湖
來杭州西湖旅遊的朋友,如果能夠登高望西湖。用俯視的視角,領略整個西湖之美,這絕對是不一樣的體驗。寶石山離西湖最近,因為近,可以不用太高,就能達到最佳的俯視效果。
省時省力
這條登山路,我的測量是全長2700米,花時2個半小時。走走停停,局部是來來回回的。真實路線估計2300米左右。最高處117米。真的不高,也不累。保俶塔前山路作為起點登山,要比葛嶺作為起點登山,要省力一些。建議保俶塔前山路作為起點。
沿途景觀
請用地圖,先定位到保俶塔前山路,然後導航。
一般來說,從斷橋沿著北山路往西走,請留意一塊北山路32號的門牌,再往前走5米,就是「保俶塔前山路」。
我們的起點,就從這裡開始。
往裡走,遇一分叉,別擔心,走哪條道都能上山。
老鄭推薦走右邊這條路,還能看看明朝的造像。
這條路平緩幽靜。前面有一個明朝洪武年間的寶石山造像遺址,可惜面目全非。
造像正對面的,就是這座牌坊,我們穿過牌坊上山。
山路開始變陡了,此段是連續的石階,走完這一段,之後基本上是坦途。
遇一平臺,為純真年代書吧。此時,保俶塔已在上方,近在咫尺,加油。
幾經折轉,再上臺階,便到了保俶塔跟前,此時海拔顯示81米。
傳說是當年的錢王錢俶而建的塔,為八面七級實心磚塔,通高45.3米。
保俶塔名聲在外,在我老家(金華浦江)那邊一直念「保叔」塔。
我相信在很多人的記憶中,關於西湖的畫面,腦海會浮現出保俶塔,可見保俶塔在西湖中的地位。
有朋友說,塔尖彎了,看樣子好像是有點往左邊斜。
在中國的寶塔之中,保俶塔的身形完全不同於不同於我們常見的帶有飛簷翹角的磚木結構寶塔,它的塔基極小,身形纖細,建築處理上成功地運用了比例和尺度的關係,突出了挺拔、秀麗、窈窕、高聳的特點,宛如玉筍沖天。張岱在《西湖夢尋》裡寫道:
湖上兩浮屠,保俶如美人,雷鋒如老衲。
保俶塔附近的平臺非常寬闊的,透過樹木看西湖,更顯心平氣和。
這是一塊卵形巨石,擱在來鳳亭前的山巔上,看上去搖搖欲墜,實際上穩如磐石。
巨石間,一條狹小陡峭的險峻小道,兩邊徒壁如削,僅留藍天如帶,僅容一人側身而過,壯漢或難以通行。
小孩是最喜歡爬這種山的。可以鑽各種洞,幾塊巨石搭起來的空穴,細縫,遊人就如小魚,移進移出。寶石山這條登山路線的特點是,雖然不高,但是常常有爬的樂趣。
寶石山山巖呈赭紅色,巖體中嵌滿瑪瑙狀晶體,尤其是這片瑪瑙坡,「碎石文瑩,質若瑪瑙」。由於這個特點,研究丹霞地貌的專家也曾來考證,居然未有定論。
但是,爬遍群山的老鄭心裡知道,赭紅色的山體,僅此一例。
2005年,因為媒體上一篇《寶石山上真有寶石》的報導,引發成千上百市民和遊客帶著各種工具來寶石山鑿石尋寶。短短幾天,寶石前山的許多石峰及壽星石,饅頭山和蛤蟆峰等重要景點挖的千瘡百孔,令人心疼和震驚。
寶石山不高,卻是攬賞西湖全景和日出的好地方,登上山頂,南望平靜湖面,畫船悠悠,北瞰城市鋪展,鱗次節比。東則街市繁茂,高樓拔起,西有青山千迭,蒼翠一片。
在保俶塔下沿著寶石山山道一路往西而行,穿過一片樹林,會來到一座道院前。
前面就看到道院的後門,意境不錯。但是我們只是過客,從這個門進,很快就從前面的門出,迎接我們的,又是一段下坡路。
下來後,發現一個宋式簡約風格的亭子,亭子邊上是樸樹,顯得很美很安靜。
亭子前面這一帶非常的幽靜,一段青石板小橋,一截殘破的石階,四周林木蔥蔥。
院牆隨著山勢起伏,宛如一條遊動的黃龍,這便是有龍牆之稱的抱樸道院外牆,為抱樸道院勝景之一。
葛嶺上的古木仿佛受到道觀的靈氣感染,愈發鬱鬱蔥蔥。抱樸道院依山順水,順勢而建,黃色的牆壁宛若遊龍,將整個道觀包圍其中。
門票5元,老鄭沒進去。
抱樸道院原名抱樸廬,葛仙庵,為供奉著名道學家葛洪祖師的道教廟觀,傳說葛洪晚年從羅浮山來到杭州,見這裡湖山秀美,有泉可汲,有鼎可安,有臺可築,便有意卜居。繼續悉心煉丹。
抱樸道院,看起來規模不大,但絕對是杭州最大的道觀,其地位如同靈隱。
道院裡頭,靜謐異常,很容易感受到,天地之蒼茫,吾身之渺小!
抱樸是道教教義,也為道教人生觀,樸,指「本真」,抱樸,即「抱本守真」,不為物慾所誘惑,不為世事所困擾,所謂「人行道歸樸」。
抱樸道院始於晉,唐擴建,歷五代至宋,南宋時曾為權相賈似道據為別墅。元時,毀於兵火,明初重建,名為葛仙庵。又逐漸廢棄,於萬曆年間,復又集資重建,幾經風雨,以至於今。
接下來,我們去初陽臺,既然是臺,肯定在高處,請走一段上坡路,也不怎麼高,拐個彎就看到初陽臺了。
去初陽臺的路很多,標識也很清楚,完全不會迷路。
初陽臺原名「葛嶺朝瞰」,是舊「西湖十八景」之一,位於葛嶺之巔。
現存的臺基,相傳為英國如郝德所建,臺上的亭由染坊業主楊叔英所建,亭中一石碑,上書「初陽臺」,三個大字,遒勁大氣,我喜歡。
葛嶺海拔125米,地勢較高,再築高臺,以便接天引地,相傳當年,葛洪「吸日月之精華於此」。
這裡也是觀日出的好地方,也是賞月佳地,特別是秋天月明星稀之夜,皓月當空,叢林蒼莽,恍如置身於廣寒宮之中。
我們從原路返回,若你有好奇心,可通過這個小洞,開始下山,當然也可以走大路下山。
上書:父母者有形之天地也,天地者無形之父母也。
下山我們依然會經過那個宋式涼亭。就正是下山了,此後再無上坡。
以上幾張圖,都叫葛嶺道,傳說當年葛師傅在此山為百姓採藥治病,在井中投放丹藥,讓飲者能不染時疫,為此還開通山路(葛嶺道),以利行人往來。大好人啊!
此為葛嶺半山腰的又入佳境亭,這亭子的造型真美,杭州的景觀是宋式的美,簡潔的,樸素的,雅致的。
這種宋式簡約的美,在杭州景區是非常多的,有時候,僅僅一段白牆黛瓦,置於林木翠色中,也顯示出杭州園林的景觀特色。
從葛嶺道走下來,這個抱樸道院的山門就是終點,不過這不是山門的背面。黃庭即下丹田,道教修煉與養生從來都是非常緊密的。
這才是山門的正面。
我們為何不從這一頭上山呢?老鄭認為:從這一頭上山,上坡路太多太陡,登山起來很累,若是鍛鍊,可忽略我的建議。
接下來就是往東走,也就是出門左轉彎。往右轉也行,反正最終都會到北山路。
往左轉走,就會碰到靜逸別墅。
也會看到杭州西湖邊老百姓曾經住的小平房,現在要麼空置,要麼租給外地打工者了。
好,出了山門,大概再走200米的樣子,我們就到了此登山路線的終點——北山路葛嶺路路口。橫在前面的,就是車水馬龍的北山路。
讓我們再回顧一下,從北山路上,再回到北山路,雖然未形成絕對的閉環,但兩頭相距不過一百多米。
如果你騎車,可以停在兩點之間,如果你坐公交車,可以在葛嶺站下車,然後往東,走到「保俶塔前山路」。
為何一定要從「保俶塔前山路」開始呢?主要是老鄭覺得這樣爬山,更省力。
總結
登山時間:2小時34 分鐘登上路程:2.7 公裡難度級別:簡單累計上升:117米,累計下降:120米海拔最低: 16米,最高: 136米
此登山路線,除了適合外地人第一次來杭州的首選路線外,也適合本地人陪同客人來玩,當然更適合附近的市民天天來鍛鍊。
當你想不起到哪裡去爬山的時候,就想起這條路線吧。
畢竟,地處市中心,俯視大半個西湖,爬山省時又省力,還樂趣無窮,再加上一連串的頂級的園林景觀,全程免費(進道觀需要門票5元),夫復何求?
以下是我對本路線的星級評價:
體力指數:一星觀光指數:五星推薦等級:五星聲明
老鄭的杭州登山路線的文章,已經寫了15條之多,還將繼續增加。2020年側重江南古道和浙贛皖古村落的探索。
每一條登山徒步路線,每一個景點,我都是親歷,親自拍攝,不憑空編撰。歡迎關注「鄭在別處」,及時跟蹤我的旅行動態。
圖文原創,筆耕不易,承蒙點讚,感謝留言,老鄭祝你2020年健康快樂,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