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真,一個普通的純真少年,因十幾秒的鏡頭,誤打誤撞,成為頂流網紅,其火爆程度甚至堪比一線明星。
有人說,這個有著粗粒質感高原紅皮膚的孩子,正享受著蓬勃自由的青春,就突然意外走紅,被網友們奉為「甜野男孩」,各大經紀公司紛紛拋來橄欖枝,請他籤約,想把他打造成新興網紅,沒想到國家出手了,引發了全國各省一波又一波的「蹭丁真流量」大戰,美美地宣傳了一把祖國的大好河山。
丁真的父母沒有選擇把兒子當作搖錢樹,而是讓他進了國企,為家鄉的旅遊宣傳做貢獻,國家也做到了為丁真把好關,不讓這個孩子成為網絡消費的犧牲品。
為了讓丁真勝任這個職位,單位給丁真安排了專人教他系統地學習漢語,網友們很欣慰:掃盲,雖遲但到。看著丁真沒用幾天時間就能寫出一手規整的毛筆字,粉絲們也放下心來:這樣的父母,有遠見,有眼光,負責任!
丁真家庭背景揭曉,暴露出傳統育兒思想的傷疤
丁真的走紅,給網際網路注入了一股清流,讓看慣了脂粉氣的網友們眼前一亮。
不過丁真的走紅的確有太多偶然和意外的因素,當天,攝影師本來是去拍攝他的弟弟,弟弟沒在,遇上了丁真,於是一臉羞澀的丁真就被拽進了鏡頭。
丁真的弟弟是有文化的,讀過書,有人說只讀完了小學,有人說上到高中,但弟弟尼瑪會說漢語,會拍視頻,穿著談吐都更接近現代青少年。
而丁真卻沒有讀過書,更沒有受過系統的教育,普通話都說得磕磕巴巴,他和弟弟幾乎就是兩個世界裡的孩子。
丁真的父親是村裡的會計,他懂得知識素養對一個人意味著什麼,但為什麼是弟弟上學,而讓丁真整日放牧、挖蟲草呢?
有網友說,丁真其實才是這個家庭裡的犧牲品,父母都是虔誠的信徒,要去朝聖,他們選擇了讓弟弟上學,而全家的經濟負擔都落在了丁真的身上,他要幹活,要放牛,要用自己的青春換取弟弟的學費。
這就是中國家庭傳統的育兒思想:老大要背負更多的責任,大的要讓著小的,女孩要讓著男孩,家裡最小的那個孩子,能活得更多的機會和資源。父母的愛,總是更多地傾向於那個弱小的,而讓長子心甘情願地付出。
如果不是國家出手,讓丁真接受教育,他真的沒辦法應付網際網路裡的爾虞我詐,將來的路也不可能走得更長遠,更平坦,最終只能像其他網紅一樣,被經紀公司榨乾油水後,扔回原地,繼續一貧如洗的生活。
家有二胎的應深思,那些被親情綁架的孩子,別再出現了
二胎家庭越來越多,養育兩個孩子的父母,更多了一重責任,就是不要再讓家裡的老大,成為被親情綁架的對象了。
有篇小學生的作文,是寫給媽媽的一封信,她說,「只要弟弟一哭,我就忐忑不安」,這種害怕,源於媽媽對弟弟無原則的寵溺,只要弟弟發脾氣,媽媽就本能地認為是姐姐在欺負弟弟,對姐姐非打即罵。孩子在沉默中的吶喊,父母從來就聽不見。
「你是老大,你就該讓著弟弟妹妹,你就該無條件地付出」,沒有人生來就願意當老大,孩子沒有選擇的權利,但父母有權利決定,愛的天平是平衡的還是傾斜的。希望這種傳統的育兒思想,不要再繼續侵蝕我們現在的二胎家庭,不要讓這種難以癒合的創傷,一代又一代地傳遞下去。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