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11月30日訊】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1月29日,伊朗政府宣布了一項名為「解除制裁戰略措施」法案。報導稱,伊朗此舉是對核物理學家法赫裡扎德被暗殺一事作出的強硬回應。
伊朗為報復重振核計劃,世界面臨危險
據外媒報導,11月27日下午,法赫裡扎德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附近遭到暗殺。伊朗最新消息稱,法赫裡扎德被遠程遙控機槍擊中,最後不治身亡,在現場並沒有發現襲擊者,而被安裝了自動機槍的車輛擁有著已不再伊朗境內。
法赫裡扎德此前被外界普遍認為是伊朗核計劃的領導者,在法赫裡扎德被暗殺後,伊朗方面認為,美國的親密盟友以色列應該為此事負責,而伊朗將對此展開報復。為此,伊朗通過 「解除制裁戰略措施」法案,將原來的3.67%鈾濃縮度提高至20%以上,旨在重振「伊朗核計劃」。
伊朗向美國開戰?美軍:沒有威脅,只是在威懾!
另據外媒消息稱,在法赫裡扎德被害後,伊朗首都德黑蘭爆發了大規模的民眾抗議活動。在伊朗總統魯哈尼的官邸外,遊行示威者高喊「不屈服、不向美國讓步、只向美國開戰」等口號,呼籲伊朗政府展開對美報復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在法赫裡扎德被暗殺的次日,美國「尼米茲」航空母艦戰鬥群剛好返回海灣。對此,美軍發言人Rebecca Rebarich則表示:「這不是威脅」。但據相關資料,此前美國曾多次派遣「尼米茲」前往伊朗海灣,其官方說法是「為確保美軍安全撤軍以及向伊朗釋放威懾信號。」
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MajidTakht Ravanchi
儘管美國官方表示,「尼米茲」返航不具有威脅含義,但在核專家法赫裡扎德被暗殺的敏感時刻,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MajidTakht Ravanchi還是向美國和以色列發出了警告,他表示「美以最好不要有任何的冒險舉動」。
伊朗被逼急,或引發核戰爭?
事實上,在法赫裡扎德被暗殺後,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就曾表示,將對該事件的背後主使者發起報復行動。雖然目前還沒有充分的證據表明是美國所為,但伊朗方面已經對美表示了強烈的懷疑。而相關資料顯示,伊朗的懷疑並非無的放矢。
在早些時候,川普就單方面宣布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除此之外,在今年8月份,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上還投票同意繼續制裁伊朗,並且也實施了行動。而伊朗或為「報復」美國,重振核計劃的行為,不管是對美國還是對世界而言,都不是什麼好事。
校對:牟元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