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不會擲色子,測不準原理僅僅是測不準

2020-12-23 弦中子

海森堡整出了個測不準原理,意思是無法同時確定電子的動量和位置,是這樣的嗎?當然是,這和實驗結果符合的很好,但這只能說明是測不準,而不表示電子的位置和動量無法確定。

同時,在解釋薛定萼方程時,波恩把波函數解釋成電子在原子中出現的概率,弄出了個電子云模型,直接把經典原子模型送進了墳墓。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把量子力學搞得汙煙障氣,難以理解。

愛因斯坦說上帝不會擲色子,一切都是可以計算的。我們之所以無法理解量子行為只是因為我們對它不夠了解以及欠缺更基礎,更完善的理論。

測不準原理只是測不準,不表示量子的動態無法確定,電子核內運動方程我已經給出了,我們可以根據電子半徑算出它的頻率或動量,以及經過時間t以後電子的位置。

電子和其它所有物質和粒子一樣走的是螺旋線,橢圓方程。電子是有運動軌跡的,當然測量也會干擾電子運動,但不表示電子是以概率存在,如果是這樣,概率就不會有規律。實驗也證實電子只在固定的地方出現固定的次數,這就說明電子不是隨機運動。從公式可以看出動量與半經乘積是個確定值,或者說電子的運動半徑對應著確定的頻率,而不是所謂的不確定性。這就表明電子運動是有規律的,不是隨機的。

這個公式能看出電子離核越遠,動量越小,能級越低,粒子性越弱,波動性越強。所以電子越靠近原子中心粒子性越強,波動性越弱,與實驗中證實電子是從原子中心逸出相符。

宏觀物質都是由微觀粒子組成,所以不論宏觀物質和微觀粒子都要遵守相同的定律,這叫萬物同源。以下是本人猜想的原子模型,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對「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最大的誤解進行深度剖析
    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我們能同時測準速度和位置,這個僅僅是在宏觀世界才能做到,在微觀世界是做不到的,因為微觀世界遵循「海森堡測不準」原理。關於這個原理我之前已經詳細講解過,如果你沒看可以先往前翻下。這個測不準原理的核心就是:我們永遠無法同時精確測量出一個微觀粒子的速度和位置(速度也可以替換成動量)。
  • 確定性的喪失: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丨上帝確實是在擲骰子
    上帝不會擲骰子 ——愛因斯坦這很容易讓人們產生這樣的想法:不確定性關係不是微觀世界的一個基本原理,而完全是由於實驗條件的限制所導致的。由於是測量工具對微觀物理現象的擾動導致的,因此海森堡的不確定性關係就被稱之為測不準原理。因為例如,我們在用儀器觀察一個微觀粒子時,會不可避免地對其造成擾動,從而以不可知的方式影響到粒子的運動。然而,我們現在已經知道這一切與人類的測量無關,它是量子的內在稟性。
  • 逃離上帝之路:從羅素悖論、哥德爾不完備性到測不準原理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1】第一次數學危機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的著名數學家與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創立了一個政治、學術、宗教三位一體的神秘主義派別:畢達哥拉斯學派。這一學派的哲學基石,是由畢達哥拉斯提出的著名口號:萬物皆數。這裡所說的數,是指整數,而「一切數均可表示成整數或整數之比」則是這一學派的數學信仰。
  • 測不準原理是如何幹掉拉普拉斯妖的?
    1927年,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針對量子力學提出了不確定性原理,也叫測不準原理,這個理論是現代量子力學的最基本理論之一。測不準原理告訴我們,我們不能同時精確測定一個粒子的位置和速度。當粒子的位置越確定,它的速度就越不確定,反過來就是當一個粒子的速度越確定,它的位置就越不確定。這種神奇的性質是由兩個因素決定的。
  • 深層解讀海森堡測不準原理,裡面蘊藏的宇宙奧秘讓人驚嘆!
    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是量子物理中幾大延伸至普通流行文化中的思想之一,這個思想是說你永遠不可能同時知道一個物體的準確位置和準確速度,並作為隱喻頻頻出現於文學批判
  • 「測不準」迷霧:我們如何知道所有人共享著同一個世界?
    當年,二十歲剛出頭的海森堡就敢挑戰量子力學泰鬥玻爾,後被慧眼識英才的玻爾收為學生;24歲創立了矩陣力學;31歲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量子力學中著名的「測不準原理」即是由海森堡提出的。所謂測不準原理,是指任何粒子的位置和動量無法同時被確定,知道了位置,動量就不確定;知道了動量,位置就不確定。量子力學給普通人的感覺是「迷霧重重」。
  • 別傻了,這麼測出來的體脂率根本不準
    或是每天同樣的時間測,這樣得到的數字才能比較。搭配參考緯度數字:有些人雖然體脂率正常,但腰圍超過80cm,這樣的體態看起來也很糟(健康狀況可能也不會太好),體脂肪ok,但腰臀比不ok,體態當然也不會好拉最後要再跟大家強調一個觀念:
  • 鬼魅般的超距作用——揭開海森堡「測不準原理」的神秘面紗
    量子力學的靈魂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是量子世界的救世主。如果不是在量子力學中,量子力學在它開始之前就已經崩潰了。根據海森堡說法,你不可能同時知道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粒子位置的不確定性,必然大於或等於普朗克常數除以4π(ΔxΔp≥h/4π)。
  • 在家測血壓到底準不準?醫生:注意這3點,測血壓更準確
    但是很多患者不知道自己有血壓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目前還沒有症狀,所以根本就不會去醫院測量血壓。但是有一個問題發人深思,為什麼測血壓一定要去醫院呢?在家裡也可以測量血壓呀。可是新的問題出現了,很多人都覺得在家測血壓並不準確,一定要去醫院測血壓才行,甚至很多患者寧願排隊花很多時間也要到醫院去測量一下血壓。那麼在家裡測血壓到底準不準呢?首先說一個觀點,在家裡測量血壓已經成為了主流的趨勢。
  • 測不準的愛情 -- 佛、量子力學、邏輯和AI
    有一個著名的原理叫測不準原理,即對一個粒子如果位置測得越準,速度的偏差就越大,反之亦然。除了這兩點,還有兩個是我自己的思考:一是關于波,波這個東西很有意思,每個小局部基本上就體現了整個波的整體特徵,但你又無法完完全全像看一個粒子那樣感覺真正觀其全貌,因為它可以瀰漫於無限,而觀測者也浸潤其中。
  • 測你看人的眼光準不準
    測你看人的眼光準不準學會看人,學會和其他人溝通,這是人生一個很強大的本事,是一種天賦,有些人天生會看人,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能夠和其他人和諧相處,而有些人看人經常出錯,把壞人當成好人,所以吃了很多苦頭,你看人的眼光準不準呢?你能否和其他人和諧相處嗎?就一個心理測試吧,下面有三個美女,哪一個是畫出來的呢?別猶豫,選出你的答案,測一測你看人的眼光準不準?
  • 《門診小故事》家用血糖儀用「一血」測不準?
    為什麼血糖在醫院測和在家測不同,是不是我操作的不對?——藥師:敏敏,你別著急,你先回想之前是怎麼操作的?——孕媽:我先裝上試紙,用酒精消毒手指,扎手指取血檢測。。。。。。等等,難道是因為我用了第一滴血!?
  • 智能手環測血壓準不準_智能手環測血壓原理詳解
    智能手環測血壓準確嗎時刻監控你的健康 智能手環的功能日益增強,現在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可以測量血壓的手環產品了,這對有需要的用戶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你知道手環是如何進行血壓測量以及測量結果是否準確嗎? 還記得手環剛剛面世時,僅僅是記錄用戶日常生活的運動和睡眠等。到了現在,智能手環已經突破了原有的功能,更能提供接受微信消息、測量脈搏、心律等強大的服務。這對於愛好運動,或是身體健康方面出現問題的人以及需要時刻關注自己身體狀況的老年人來說,是一大福利。
  • 健身族最愛的運動手環,竟然測不準心率?--中國數字科技館
    測心率,運動手環怎麼做到的  市面上的運動手環,絕大多數採用PPG光電原理監測心率。  手環移位、流汗,都可能測不準  彭銳教授指出,紅色液體對綠光的吸收率最大,理論上,數據判斷相對準確。  但在實際使用時,這種原理有明顯缺陷——幹擾因素較多。
  • 測溫槍測不準體溫?專利檢索全面解決你的體溫恐慌!
    哎等等,人的正常體溫是不是36.0℃-37.0℃嗎,怎麼用測溫槍測出來的溫度為什麼會這麼低呢,如果有人發燒測溫槍還能檢測出來麼?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通過專利的檢索和分析,從專利角度聊一聊測溫槍測不準的原因及其解決方案。
  • 原理是什麼?測心率的正確方式揭秘
    原理是什麼?測心率的正確方式揭秘今天修表之家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小米手環的那些事,因為有一位同事買了一個小米手環3,大家把玩了一番後,每個人都要求測一下心率。經過一番測試後,小編終於知道了小米手環測心率的原理了,大家都想了解的嗎?
  • 為什麼氣象站和 AI 都測不準天氣?
    AI 測風云:神經網絡 今年初Google 發布的《Machine Learning for Precipitation Nowcasting from Radar Images(根據雷達圖像進行降水臨近預報的機器學習 )》的論文中,Google AI
  • 防疫神器測溫槍,測得到底準不準?
    防疫神器測溫槍,測得到底準不準?測溫槍的工作原理就是通過傳感器接收人體發射的紅外線輻射能量,得出感應溫度數據。長得像槍的模樣,其實卻只是個接收器,所以大可不必擔心它會有損健康。最近在小區、商場或超市門口使用的大多是額溫槍,因為不用直接接觸皮膚,無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測溫速度快,既方便又快捷,因此特別適合在人流量大的地方篩查有發熱症狀的人,安全、迅速。額溫槍測得準不準?
  • BMI測不準健身者,但為什麼還在用?|精練學院
    這也引起了很多健身者的討論,測不準的BMI,為什麼仍在廣泛使用?■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一個體重65kg,1.70米的成年男性,他的BMI=65/(1.70^2)=22.5(千克/米^2)。
  • 測你看人的眼光到底準不準!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 C:你看人的眼光非常不準,你是屬於那種比較慢熱的人,性格上比較內向,不太喜歡與不熟悉的人相處。而且思想比較單純,閱歷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