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正史中「七進七出」–文鴦

2021-02-06 文三千集

今天給大家講一下我的三國裡邊兒最喜歡的一個戰將吧。

看三國的人應該知道那些著名的故事 ,著名的人 。比如說千裡走單騎 三英戰呂布 溫酒斬華雄 ,古城相會 ,孔明借東風 赤壁大火等等。著名的人 ,比如說五虎上將,五子良將江東十二虎臣等等。

我小時候看 《三國演義》看到關羽敗走麥城 張飛被範疆 張達殺了 劉備託孤白帝城 然後就發誓再不看了。

 後來斷斷續續把孔明六出祁山 七擒孟獲 那點兒都看。發現一個我喜歡的戰將。

他叫文鴦(是鴛鴦的鴦,不念文yuan) 

《三國演義》一共一百二十回,在第一百一十回才出現文鴦。(文鴦單騎退雄兵 姜維背水破大敵)也就是說,文鴦這個人在《三國演義》裡面所佔的篇幅並不大,但是給人留下的印象很深刻。

曹操的死了以後 曹丕繼位 曹丕在40歲的時候死了 。然後呢 大權就落到司馬氏手裡,正如《三國演義》 最後的長詩古風裡的一句「丕睿芳髦才及奐,司馬又將天下交」一樣。

這是背景

然後揚州都督、鎮東將軍、領淮南軍馬毌丘儉,看不下去司馬師的胡作非為了,大怒,覺得國家「危若累卵」。然後找揚州刺史文欽商議。(說實話 之前姓文的比較有名的 ,我知道文丑和文聘,文欽真的沒啥名氣)這個文欽是曹爽的門下客,就是「司馬懿詐病賺曹爽」那個。文欽和毌丘儉倆人一拍即合,決定要為曹爽報仇,攻打司馬師。文欽說,「欽中子文淑,小字阿鴦,有萬夫不當之勇,常欲殺司馬師兄弟,與曹爽報仇,今可令為先鋒。」這個時候,文鴦才從他爸爸文欽的口中登場三國演義。

文鴦這小將軍長啥樣呢?「年方十八歲,身長八尺,全裝慣甲,腰懸鋼鞭」。也是威風凜凜的一員驍將。

大晚上的就安營紮寨,可是司馬師病了。啥病呢?眼睛那兒長了個肉瘤子,剛割了,瘡口正疼著呢。躺床上養傷呢,結果文鴦來了,來他的營寨裡劫營,司馬師一聽喊殺聲,心中一著急,這火就起來了,眼珠子從剛割了肉瘤子的那個瘡口滾出來了,血流了一攤。你尋思 ,司馬師,主帥,疼得嗷嗷叫,那軍心和士氣就都完了。司馬師也是個漢子,死死咬住被子忍著,被子都咬爛了。司馬師折騰了一宿 最後活活疼死(師大驚,心如火烈,眼珠從肉瘤瘡口內迸出,血流遍地,疼痛難當;又恐有亂軍心,只咬被頭而忍,被皆咬爛。)

再看看文鴦,「一擁而進,在寨中左衝右突;所到之處,人不敢當,有相拒者,槍搠鞭打,無不被殺。」不得不說,劫營的文鴦還是很英勇的。

文鴦和他父親文欽約好了,文欽接應文鴦,可是文鴦沒等到他父親來,結果鄧艾的兵馬從北邊殺來了,文鴦來劫營的兵馬畢竟不多,一會兒就被殺散了。文鴦單人獨騎往出跑,一百多個將領追著他跑,眼看著快趕上了,文鴦回頭。撥馬衝入敵人陣營,幾進幾出,數百名武將追他,被他殺死數名大將。

連著這樣來了四五番,然後全身而退了。

後來羅貫中先生有首詩稱讚他:長坂當年獨拒曹,子龍從此顯英豪。樂嘉城內爭鋒處,又見文鴦膽氣高。

沒錯,讀到這裡,估計大多數人想起了常山趙子龍的七進七出。文鴦是不是很像當年的趙雲?也正因為如此 文鴦又被稱作「小趙雲」

(鴦部下兵各自逃散,只文鴦單人獨馬,衝開魏兵,望南而走。背後數百員魏將,抖擻精神,驟馬追來;將至樂嘉橋邊,看看趕上。鴦忽然勒回馬大喝一聲,直衝入魏將陣中來;鋼鞭起處,紛紛落馬,各各倒退。鴦復緩緩而行。魏將聚在一處,驚訝曰:「此人尚敢退我等之眾耶!——可併力追之!」於是魏將百員,復來追趕。鴦勃然大怒曰:「鼠輩何不惜命也!」提鞭撥馬,殺入魏將叢中,用鞭打死數人,復回馬緩轡而行。魏將連追四五番,皆被文鴦一人殺退。後人有詩曰:

 長坂當年獨拒曹,子龍從此顯英豪。樂嘉城內爭鋒處,又見文鴦膽氣高。)

趙雲

這裡我補充一句 ,趙雲七進七出只是三國演義的記載,在正史《三國志》裡,趙雲的地位是很低的,沒有和關羽 張飛 黃忠 馬超並列為五虎上將,他只是個雜號將軍。在《三國志》裡相當於是劉備的保鏢。而文鴦的七進七出,在《三國志》裡這麼記載「以匹馬入數千騎中,輒殺傷百餘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騎莫敢逼」。

在一定程度上講《三國演義》 趙雲七進七出的實力是借鑑了文鴦的了。

相關焦點

  • 《臥龍吟》解析七進七出原型武將—文鴦
    關於三國武將武力值排名,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其實這只是三國演義裡的排名。《臥龍吟》今天來解析三國正史之中武力值超高,卻不被大家所熟知的武將——文鴦。  三國演義中趙子龍的七進七出橋段為人所熟知,這個橋段的原型就是文鴦所創造的。按照史書記載,文鴦和他父親文欽兵分兩路偷襲司馬師,文鴦殺進大營奮戰整夜。近天亮時,不見父親軍隊接應,於是殺出重圍。
  • 趙雲七進七出大戰長坂坡,文鴦進出六七次大破樂嘉城,誰更厲害
    樂嘉城內戰無敵,只見文鴦膽氣高。這詩前兩句是說趙雲趙子龍的,後兩句是說文鴦文次騫的,前者是劉備手下的五虎上將之一,曾經七進七出大戰長坂坡,後者是三國晚期力敵萬人的猛將,曾經進出六七次大破樂嘉城,導致司馬師驚嚇而死。
  • 七進七出敵軍中的絕世猛將,驚死晉景皇帝司馬師,不是常山趙子龍
    《三國演義》裡到處都是猛將,但是猛將貴在猛,出其不意的敵友,做著常人意想不到的事,三國鼎立最正確的時間是220-280,曹丕篡漢為始,晉為終,東漢末年,三國前期,呂布、馬超、關羽、張飛、太史慈等人最為兇猛,今天說的是七進七出敵軍中的絕世猛將,驚死晉景皇帝司馬師,不是常山趙子龍。
  • 真正的三國第一戰將文鴦,單槍匹馬挑戰八千人,七進七出毫髮無損
    說起三國第一戰將,估計很多人腦海中立刻就浮現出了呂布的身影,由於演義的影響,「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印象早就已經深入人心,但其實如果我們仔細想一下呂布的戰績,似乎也想不起來他究竟打敗了哪些厲害人物,畢竟所謂的三英戰呂布那純粹是出於小說家的杜撰而已。
  • 歷史上七進七出的名將,《三國演義》中趙雲的原型,比趙雲更勇敢
    小時候我們讀《三國演義》,讀到趙雲七進七出長坂坡,總會引起人們的遐想,感嘆趙雲勇猛無敵,真是三國第一猛將。《三國演義》只是後人寫的一部小說。大部分的故事都是虛構的,但是裡面的故事是有原型的。楊文是七進七出的原型。文鴦是魏末晉初著名將領。
  • 三國後期的勇猛小將:堪比趙子龍七進七出!
    文欽的兒子文鴦才18歲,勇猛過人,對文欽說:我們趁著他們還沒有也沒有穩定,突然襲擊,必定可以打敗他們!於是兵分兩路,趁著夜色襲擊樂嘉城,文鴦率領最強壯的士兵大聲喊叫發動進攻,城內你軍隊受到了驚訝,十分不安,司馬師也開始驚慌,急得他那隻患病的眼睛都向外突出了,他擔心軍官們看到自己的眼睛,咬著被子,強忍著疼痛,把被子都咬爛了!
  • 歷史上真正「七進七出」的猛將 有小趙雲之稱 可惜生不逢時
    《三國演義》中,趙雲血戰長坂坡七進七出救阿鬥的故事傳誦千古,他身跨戰馬,手持銀槍,在陣中完全把曹軍當塑膠「我又來了,我又出去了」誰都擋不住,還順便砍了幾個雜魚武將,將他的蓋世神勇描繪得淋漓盡致。可惜,這一段其實是羅貫中自己加上去的,史書上只有記載趙雲救了阿鬥,並沒有提到「七進七出」的情節,趙雲在歷史上獨當一面領兵作戰的紀錄也不多,大多是擔任劉備禁衛軍隊長的角色,與演義形象其實有所出入。不過先別失望,在歷史上還真的有一位七進七出的猛將,可以說是三國末期戰鬥力數一數二的將領──文鴦,有小趙雲之稱。
  • 只從正史上來看的話,三國時期誰的武力最強,並不是呂布
    第二名大將文鴦,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面已經把文鴦描寫得足夠厲害了,所以才有評價說三國前期有呂布,三國後期有文鴦,足可見其驍勇。其實正史裡面來看的話文鴦的實力更是強的沒話說,我們都知道趙雲在小說裡面被描寫的在曹操大軍裡面七進七出勢不可擋,其實這件事情在真實的歷史上是發生在文鴦身上的。
  • 文鴦在三國前期武力是什麼水準?戰馬超會怎麼樣?
    文鴦,原名文俶。書上叫文淑,小名阿鴦。世人慣稱他為文鴦。字次騫。西晉時期名將。說他是西晉明,其實他也經歷過三國時代。只不過不是那個群雄逐鹿的時代。而是已經逐步歸為統一都三國時代。由於三國後期給人普遍感覺人才凋零,那麼武功方面也普遍的認為不如前期。但是凡事沒有絕對。文鴦就是這樣一個另類的高手。
  • 三國正史猛將武力排名:一關二張三孫堅,四呂五文六遼神
    其實如果從正史來看,這六個人至少有三位都不足以躋身前六,今天就來說一說三國正史猛將武力排名:一關二張三孫堅,四呂五文六遼神。關羽演義中關羽屈居第四,雖然斬殺過華雄、管亥、顏良、文丑等猛將,但是斬殺顏良卻被質疑是靠著赤兔馬快和顏良的措手不及才得手,一百多回合拿不下黃忠和龐德,這些都使得他的武力含金量有所不足。
  • 《三國群英傳》手遊玩家盛讚文鴦
    提起趙雲,喜歡三國的朋友都十分熟悉,什麼七進七出長坂坡、槍挑張武奪的盧、飛身截江奪阿鬥、力斬五將槍不老……都體現了趙雲的智勇雙全
  • 正史中三國武將大排名,最後一人實力很恐怖!
    正史中三國武將大排名,最後一人實力很恐怖!在《三國演義》中,有著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的說法,但是這種終歸是演義,今天我們從正史中看看三國武將的排名。第一位,關羽。很多人可能覺得是呂布,到那時三英戰呂布是三國演義虛構的故事,並非正史,所以這個不算。在《三國志》中並沒有呂布斬將的記錄,只提到了「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除此之外就沒有太多的記載了。而卻提到了關羽於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白馬之戰斬殺顏良,解白馬之圍,袁紹部將沒有一個能當的住關羽的。《三國志》作者陳壽評價關羽張飛皆稱萬人敵,為世虎臣。
  • 三國正史中武力最強的六位大將:張飛典韋上榜,呂布僅第五!
    作為一部文學作品,《三國演義》必然與真實的歷史有所不同,人們常將小說中武將排名為「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但在真實歷史上,武將排名則是另一種情況,甚至呂布都只能排到第五。第一:關羽在《三國演義》中,關羽作為一名殺將,死在他手下的名將是最多的,其中就有「溫酒斬華雄」、「斬五關過六將」等故事。
  • 三國正史七大神射手:呂布與李廣齊名,趙雲和黃忠未入其中
    襄尺:臣與君射,臣與君並立,讓君一尺而退 井儀: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 所以射箭雖然是有一定地位的人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但是真正做到箭無虛發或百步穿楊這種高超境界的卻也不多,就拿《三國演義》來說,裡面不少猛將的箭術皆超凡入聖,事實上真正的歷史中應該沒有這麼多,今天就說一說三國正史七大神射手:呂布與李廣齊名
  • 按照正史記載,三國第一猛將是誰?
    首先我們來看看在正史上的呂布是否還能夠被稱之為「三國第一猛將」,《三國志》對呂布的評價還是非常高的,《三國志》裴注的《曹瞞傳》中寫道:「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比喻呂布是非常優秀的人才
  • 趙雲長坂坡單挑百萬曹軍,懷抱阿鬥七進七出毫髮無損,這是真的嗎
    趙雲懷抱阿鬥七進七出大戰長坂坡,這是三國演義中的情節,出自在《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劉玄德攜民渡江、趙子龍單騎救主。趙雲的這一英勇事跡還被曹操看到了,曹操稱讚趙雲「真虎將也」,三國演義中的長坂坡一戰,趙雲斬殺了曹營名將五十多人,敵人的鮮血染紅了趙雲的戰袍,這便是三國演義中的趙雲長坂坡之戰,趙雲懷抱阿鬥七進七出毫髮無損,但這一切都是三國演義虛構的,再來看一看正史中的趙雲是如何表現的。
  • 「一身是膽,七進七出」王者榮耀趙雲解讀
    說起三國裡最完美的人物是誰,在我認為,非常山趙子龍莫屬。在三國的描述中,趙雲幾乎是沒有缺點的。能文能武,重視感情,武力超群,用兵如神。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趙雲的故事。趙雲此生最險的一次就是劉備被曹操追殺至長坂坡的時候,就是在這裡,趙雲做出了一件流芳千古的事情——「七進七出救阿鬥」。在當時,劉備的軍隊已經是被曹老闆徹底打散了,家眷也不知所蹤。只有趙雲,義字當頭,為了尋找劉備的親人糜夫人和阿鬥劉禪,於曹軍之中殺來殺去,七進七出,最終救出了劉備的夫人和兒子劉禪。
  • 文鴦被人稱為「小趙雲」,他究竟有多厲害?曾一人單挑數千魏軍
    總的來說,文鴦在三國演義中出場時間比較晚,戰鬥呢還算是不錯,勉強算是一個一流水平,和之前那批超級猛將相差還是比較大的。不過文鴦的衝陣能力,那可是沒有幾個人能比的。可以說,在演義中,趙雲的衝陣能力第一,文鴦就是第二。連羅貫中先生在寫道文鴦時,都直接拿趙雲來對比,稱呼文鴦為小趙雲!事實上,本文認為,文鴦的衝陣能力甚至比趙雲更強,他稱得上是三國第一衝陣能手!
  • 論真正的正史三國武將排名,趙雲馬超根本就排不上號!
    人們在談論三國武將之時,經常會說:「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這句話在很多人心中,似乎是一個常識。這個常識是在指導他們,去認識那段三國歷史。可是真正的三國歷史是否真的如此呢?比如說趙雲,《三國演義》是將趙雲描述得無比的厲害什麼「渾身是膽」什麼「常勝將軍」,可是正史中的趙雲真的有這麼厲害嗎?顯然是沒有的!為何?因為了解過正史的朋友都知道,趙雲在《三國志》中的記載相當的少,幾乎可以忽略了。對於其武力、帶兵打仗方面的記載那就更是隻言片語了。足見趙雲在正史中,根本就不是一個什麼特別厲害的將領。如果說他要是厲害,又怎麼會只有隻言片語呢?
  • 三國正史第一猛將,不是呂布,也不是趙雲
    在戰鬥中,武將們紛紛崛起,三國中許多武將都流傳至今,他們都十分勇猛過人,在民間還有人為武將進行了排名。說起武將排名,人們腦海中就會浮現出那句:「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然而這只是人們根據小說《三國演義》中武將戰績排化而來。在《三國演義》中,呂布勇猛無敵,人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一柄方天畫戟舞的是出神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