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暴動的槍戰十分精彩,但夜景畫面和劇烈抖動感不適合用3D呈現。
強加在《諜影重重5》身上的特供3D,在內地院線讓觀眾反感不是第一次,大概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其背後的資本方,當然不會放過每一次穩賺不賠的圈錢好機會。在「特供3D」遭遇觀眾和影評人洶湧的惡評之後,甚至有影院開始以2D版本為賣點,真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特供3D」又以「2D」為賣點很諷刺
時隔九年,傑森·伯恩又回來了。自打兩年前馬特·達蒙宣布將和保羅·格林格拉斯回歸《諜影重重》系列開始,全球各地影迷便翹首期盼它上映的這一天。
原本這部電影定檔在9月2日,後來又提檔至8月23日。這提前了十天本來足夠令人欣喜,但是最終版本發布的海報卻意外發現上面赫然寫著「3D/IMAX」的字樣——簡直是畫蛇添足!
以畫風凌厲、手持鏡頭攝影剪輯高度碎片化而聞名的《諜影重重》需要3D技術來展現它的特色?實際上,除了內地上映了3D版本,大部分地區譬如北美、韓國以及香港的最終版海報上都沒有顯示3D字樣。哦,原來又是有特色的中國內地3D特供技術了。而這個技術,我才在七月的《寒戰2》中剛剛領略了一次。有觀眾觀影前擔心會不會因為這個緣故,諜影重重變成了「疊影重重」——只能說中國觀眾還是太天真,因為特供3D基本上只是特供了開場那幾十秒,但是它的票價因此會比2D要高出一部分。
強加在《諜影重重5》身上的特供3D,在內地院線噁心到觀眾不是第一次,大概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其背後的資本方,當然不會放過每一次穩賺不賠的圈錢好機會。從目前《諜影重重5》的排片上來看,3D版本是佔據絕大多數,而2D的排片只有很小一部分。但是在「特供3D」遭遇觀眾和影評人洶湧的惡評之後,甚至有影院開始以2D版本為賣點了,真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電影本身保留著影迷熟悉的元素
即便對累贅的3D版本累覺不愛,但在23日的零點走進了特供3D點映的片場,看到伯恩在雅典的街頭暴亂中現身時,我腦海裡不由浮現周星馳在《功夫足球》裡那句經典臺詞:「全回來了。我能感覺到,那些熟悉的東西,全回來了。」
有些核心的東西的確是回來了——例如《諜影重重》這個系列片,以及永遠孤獨、永遠不平靜的伯恩。從片名上看是這個系列的第五部了,但是很多忠實影迷內心是完全不承認第四部的,因為換了主演,也換了人物——沒有傑森·伯恩的《諜影重重》其實已經失去原有的感覺了。畢竟《諜影重重》的英文名始終簡單直接,從來不曾脫離「Jason Bourne」,而到了第5部,更是直接命名為《Jason Bourne》。
伴之回歸的還有一切在前三部曲中被人奉為經典的各種「伯恩元素」,譬如手持鏡頭攝影下那實打實拳拳到肉的搏擊格鬥、全程伴隨情節跌宕起伏的配樂、高度碎片化的凌厲無比的剪輯等等。這一切,都可以在這部關於伯恩的新作中找回來。
註定孤獨,註定不平靜,而又不斷同命運以及牽扯著無數利益的國家機器抗爭,這是傑森·伯恩這個人物走到今天的存在意義。他不是007或者《碟中諜》中上天入地魅力萬千的無敵特工,他只是一個有血有肉,有勇有謀,但又逃避不了孤單宿命的傑森·伯恩。
角色轉變是系列片創作的需要
伯恩在《諜影重重5》出現的新的變化,在很多人看來卻是這部電影的不足之處。前三部裡劇情發展很清晰,就是圍繞伯恩尋找「我是誰」以及「為什麼我是傑森·伯恩」而展開。但是到了這一部,影片牽扯到了更多關於國家利益、伯恩的家人和時代問題的劇情,伯恩和他的對手們也用上了最新的現代化高科技——這些東西和前三部的風格,似乎有點不同。但是有些東西可能真的回不來了。不是因為它們不精彩,而是在生產內容的角度來看,導演和編劇必須加入能夠聯結這個時代的新元素。就像英劇《神探夏洛克》,雖依託幾乎取之不盡的超級大IP,卻總要有讓其人物置身於更複雜的新的社會背景和國際爭端中——時代的風雲變幻,才是創作的最大靈感來源。
大洋彼岸的美帝特工,好不容易把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結合起來了。這一次,搞清楚自己身世的伯恩,終於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叛國者」而戰鬥。這不僅是傑森·伯恩跨出的新一步,大概也是系列片的導演編劇們不得不跨出的一步。所以,有了這個關鍵的轉變,看樣子還會有續作,傑森·伯恩看樣子還會繼續戰鬥下去。影迷們也可以繼續期待。
□青不睞(影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