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空人料2019年後再升空

2021-01-09 大公資訊

  |

  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總體室副主任林西強在天舟一號發射前夕接受本報採訪。記者 劉凝哲 拍攝

  大公網4月20日訊(記者 劉凝哲 文昌報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總體室副主任林西強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中國預計在2019年左右發射空間站的各個艙段,預計在2022年完成載人空間站的建設。對於外界關注的中國下一批太空人何時升空,林西強表示,根據任務安排,中國下一次載人飛行預計在2019年以後。

  中國的貨運飛船,是否可以承擔為國際空間站運送貨物的使命?林西強表示,由於接口、交會對接測量設備等標準不一致,天舟貨運飛船目前不能承擔為國際空間站「送快遞」的任務。但是,未來如果有這方面需求,在標準統一後,天舟飛船經過改造,就可以很快完成使命,「技術上講不存在問題」。

相關焦點

  • 防「太空播毒」 美國太空人做好疫情防護準備升空
    美國月底將執行載人升空任務,是9年前穿梭機退役後首次在國內送人上太空。太空總署呼籲疫情下,太空迷不要如以往般湧到發射場附近聚集觀看。兩名準備升空的太空人,則做好防疫準備。相隔9年,美國將再次在本土執行載人升空太空任務,是穿梭機退役後首次,更是首次有民營企業參與。太空總署和民營航天企業SpaceX本月27日,將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由獵鷹9號火箭搭載的載人飛龍號太空艙。不過以往升空任務時,萬人空巷、歡送火箭的情景未必可以重現。
  • 首個進入太空的生物是只狗,幾十年後科學家曝:升空不久就被熱死
    縱觀歷史,人類探索太空的時間並不算長,從1957年蘇聯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太空開始,有能力的國家就在研究送人上太空了。我們熟知的首位飛上太空的是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其實在他之前,已經有生命犧牲在太空。
  • 【勁料佛州訊】SpaceX載人太空船順利升空,美國9年來首次
    ▲SpaceX載人太空船順利升空,此次除是首度由私人企業負責載人升空任務,也是美國9年來首次在本土載人上太空。
  • SpaceX獵鷹9號火箭再升空 運送60顆「星鏈」衛星
    中新網11月26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26日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於當地時間24日晚升空,載送60顆「星鏈」衛星上太空。據報導,當地時間24日21時13分,已多次往返的「獵鷹9」號火箭,從佛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升空。火箭的第一節升空兩分半鐘後,脫離第二節。第二節繼續飛向地球軌道,第一節降落到等在海面上的回收船上。隨後,「獵鷹9」號的第二節也熄火。六分鐘後,60枚衛星被放至各自的飛行軌道上。
  • 美「太空班車」正式啟航!SpaceX載人「龍」飛船順利升空
    這是「龍」飛船的第二次載人發射,也是該型號飛船得到美國宇航局(NASA)認證後,執行的首個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意味著美國太空人的「太空班車」有望走上正軌。美國的商業太空時代,即將開啟。  【啟航:太空漫遊分幾步?】  與5月份時創造歷史的載人試航相比,本次任務意味著美國載人航天發射朝「常規化」邁進。
  • 最慘的太空人:升空後國家因動亂消失,自己在太空漂泊1年沒人管
    同樣的,第一個飛向太空的人也是勇氣可嘉的,翱翔天際的太空人真的很帥氣,看著他們飛向太空,這一份魄力和勇氣讓我們感動。楊利偉是中國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太空人,因為是第一次,他所面對的危險是未知的,他也不知道這一段旅程自己到底會遇到什麼情況。當時為了保護自己,他上太空的時候還隨身攜帶了一把手槍。
  • 從太空穿過大氣層會燃燒,為什麼發射火箭從地面升空就沒事呢?
    看著火箭升空,那是我們中華民族科技的騰飛,迎接嫦娥五號歸來,讓世界見證中國航天的發展。近年來,科技進步的速度超乎了我們的想像,而中國科技進步的速度超乎了世界的想像!嫦娥五號凱旋歸來,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值得發自內心為之驕傲的事情。
  • [每日天文一圖] 太空梭升空
    影像提供: NASA翻譯: 天文實驗室 (成功大學物理學系; 陳昭敏、蘇漢宗) 從雲層升起的物體是什麼?是太空梭. 有時候, 如果位置和時間恰好的話, 從飛機的窗戶向外看, 你可能見到非比尋常的景象—例如一艘向軌道發射的太空梭. 數張太空梭曳著長長煙痕升空的影像, 在2011年5月奮進號最後一次發射不久後, 就在網路上廣為流傳. 上面這幅影像是由美國航太總署的人員, 從一架太空梭訓練飛機上所拍攝, 是以沒有版權限制.
  • 展望太空 2021:中國自己的空間站、火星上的聚會、馬斯克的野心
    這是中國自己的空間站2020 年,中國航天共實施了 39 次發射任務,其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貢獻了 34 次,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完成了 4 次發射,另外一次則是由民營火箭企業星河動力完成的入軌發射。談到商業航天,我們首先都會想到 SpaceX,但實際上,中國商業航天公司也在快速崛起,2021 年期待航天民企為我國航天事業帶來更多貢獻。
  • 盤點2019年全球航天發射,中國34次遙遙領先,趕超美俄保持記錄
    2019年,全球共發生5起發射失敗(伊朗2起,中國2起,歐洲1起)和1次部分失敗(俄羅斯),導致5個有效載荷報廢。對比2018年,中國、美國、歐洲、日本和印度發射次數均不同程度減少,而俄羅斯和紐西蘭則有所增加。目前中國在航天領域正在逐步趕超美俄,在某些方面已經處於領先地位。中國連續第二年保持了太空發射數量的世界紀錄:2018年進行了39次發射,超過美國的34次和俄羅斯的20次。
  • 藝高膽大超級炫酷的「太空快遞小哥」發射升空!專家詳解嫦娥五號的...
    視頻: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11月17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拍攝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11月17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拍攝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張建松、胡喆)11月25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藝高膽大超級炫酷的「太空快遞小哥」——專家詳解嫦娥五號的軌道器》的報導。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嫦娥五號順利升空,美國迫不及待渲染中國威脅,網友:醜人多作怪
    記者向雷蒙德詢問對太空領域的看法時,雷蒙德表示太空是國家力量的基礎,同時也為美國提供了巨大的經濟機會,科學機會和軍事機會。然而在這種時候,還不忘帶上中國和俄羅斯。雷蒙德表示,太空現在是一個有爭議的領域,正是中國和俄羅斯造成了這種戰略環境的轉變。兩國一直試圖阻止美國進入太空,他們正在發展「削弱」美國優勢的能力。
  • SpaceX與NASA即將載人升空 好萊塢大師操刀太空衣引領時尚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與私人企業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合作的首個載人航天任務將在5月27日下午16時33分(北京時間5月28日凌晨4時33分)上演,開創由私人企業載送太空人升空的新時代,就連太空衣也由SpaceX特製,更找來好萊塢服裝設計師操刀,備受注目。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神秘「敲窗」聲,16年後得知真相:萬幸撿回一命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這是中國航空史上首次載人航空飛行,航天員楊利偉成為中國「飛天第一人」。「神舟五號」載人工程的成功,對中國人來說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件。然而,中國首次載人航天任務背後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 太空班車首次營業 龍飛船搭載4名太空人順利升空
    美東時間15日19點27分(即北京時間16日8點27分),美國SpaceX載人航天飛船在甘迺迪航空中心點火,搭載4名太空人順利升空。這是龍飛船的第二次載人發射,也是該型號飛船得到NASA認證後,執行的首個商業載人航天任務。
  • 世界首個進入太空的猴子,61年前乘坐美國火箭升空,最後結局如何
    二戰結束後,美國從納粹德國那裡,搶到了非常多的學者們,也就包括了號稱是火箭之父的專家馮布勞恩,從而掌握了V-2火箭的基本構造原理,因此美國比起蘇聯,更早一步進行將活體生物送入太空的計劃,1947年,NACA(美國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也正是NASA的前身,就迫不及待的將一些生命力頑強的果蠅和玉米種子送上了太空,想要考察地球生物在宇宙輻射下會有何反應,最終這些果蠅和種子乘坐降落傘安然無恙的返回
  • 神十一成功發射:太空探索的「中國式逆襲」
    京時間10月17日7時49分,執行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任務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後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2名航天員送上太空。「神舟十一號」飛船是中國第6艘載人飛船,將與今年9月發射的「天空二號」實現對接。這次飛行任務,將創下中國航天員駐留太空長達33天的新紀錄,同時也是中國太空探索徵程上的新的裡程碑。
  • 他是首個進入太空的華人,提前楊利偉18年把五星紅旗送入太空
    (圖片源於科學網)長大後,王贛駿沒有成為一名可以遨遊太空的太空人,而是成為了一名科學家。1978年,王贛駿向NASA提交了一份《太空旋轉中的液體平衡狀態》論文,在500多項申請中,他的課題脫穎而出,成為了將在太空進行實驗的14個項目之一。
  • 中國嫦娥五號:40年後再探月與美蘇太空競賽有何異同
    近年來,中國太空探索異軍突起,「921工程」和探月計劃逐步產出成果,2007至今共成功實施五次探月任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18年實現首次月球背面著陸,以及此次實現40年來首次月球採樣返回。 與此同時,中美關係快速惡化,2018年貿易戰逐步演化為科技戰、外交戰。2020年跌入谷底,有專家認為美中進入「第二次冷戰」。
  • 我是一面國旗,為了讓我上太空十字繡都出馬了
    1961年4月12日,蘇聯航天員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從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升空,在世界矚目之下完成了人類第一次進入太空飛行的壯舉,載人航天的新紀元由此開啟。加加林太空服頭盔上方「CCCP」的字樣作為人類歷史的見證者,伴隨著影像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