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3月17日南通訊(通訊員 徐偉欣 郗林 記者 李志華)3月16日下午16時許,30萬噸級超大型油輪(VLCC)「FALCON(獵鷹)」輪從長江北支入海口經過近4個小時的「跋涉」,在海事巡邏艇的精心維護下,穩穩地靠泊於啟東中遠海工舾裝碼頭。這艘巨型油輪將在此經過兩年的改造,「改頭換面」成世界上最大型浮式生產儲卸油平臺(FPSO)。一艘此類型FPSO價值超過4億美元,本次改造合同總價約1.74億美元,折合約12.2億元人民幣,這是疫情發生以來南通船企新籤訂單中金額最大的一筆,為企業復工復產注入了新活力。
「此次作業意義重大,是長三角海事『一體化』的生動案例,更是江蘇出海新通道的具體實踐。」南通海事局局長沈道明對記者說到。
長江口北支航道史上「最難進港」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FALCON」輪進靠港是長江口北支航道史上最大尺度、最大噸位的船舶進港。江蘇、上海兩地海事「一體化」維護,成功保障了此次長江口北支航道史上最高難度的維護作業。
30萬噸級的「FALCON」輪,船舶長333米,寬58米,型深28.55米,屬超大型船舶,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像是一座水上的「巨型城堡」。要讓這個龐然大物乖乖聽話,談何容易?況且長江口北支航道,也從未有如此大尺度和噸位的船舶通過。負責水上維護任務的海事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首先,巨輪船體大,其長度與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相仿,寬度甚至更大,北支江面本不寬,如何妥善安排船位,避免出現偏離航道、觸碰浮筒等緊迫局面是一個巨大的難點。該輪吃水為7米,而北支航道水深條件有限。此外,天氣因素也至關重要,巨輪巨大的受風面使其更容易受到風的影響而發生船舶漂移;水文條件的制約也必須考慮,要挑選漲潮流,選擇高平潮前的時機。如果錯失時機,勢必造成進退維谷甚至擱淺的局面,陷入「進不來、回不去」的窘境。
然而,這還不是全部。北支航道通航環境複雜,巨輪進入北支後,包括護航在內,船隊將佔用大面積水域,會對過往船舶造成影響,雖然海事巡邏艇將在「FALCON」輪周邊形成「真空」維護,禁止無關船舶進入巨輪航經水域,但如何從長江口溯江而上,怎樣保障安全,是一定要考慮的問題。
同時,疫情影響是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FALCON」輪上一航次於2月10日從印尼巴淡出發前往新加坡,2月25日船舶從新加坡駛來中國。船員來自克羅埃西亞、印度、菲律賓等不同國家,外籍船員的相應疫情檢測必須到位。
這是一次極具挑戰的歷程。挑戰,前所未有,考驗,異常嚴峻。如果不能如期進靠碼頭,該輪每天將會損失約18萬美元,而且影響該輪後續的施工進度。
蘇滬「一體化」海事服務12.2億元訂單落地
近年來,主流海工訂單銳減,全球海工市場總體處於深度調整、逐步回暖的階段。但疫情,對尚處回暖的海工市場而言是一次利空。
在嚴峻的形勢下,啟東中遠海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爭取到「FALCON」輪改造成FPSO的訂單實屬不易。這一訂單改裝周期24個月,合同總價達到約1.74億美元,約合12.2億元人民幣。除此之外,該公司還有另兩個訂單在商談,涉及金額約為25億元人民幣。
「FALCON」輪訂單的成功無疑會增加後續訂單談判時的砝碼,極大增加國內船企參與國際FPSO建造的競爭力,加速實現產品轉型升級的步伐。而這,對於地方船舶經濟甚至中國船舶工業來說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從接到訂單到船舶進靠碼頭中間間隔不到3天時間。在接到啟東中遠海工的進靠碼頭申請後,江蘇海事局第一時間與上海海事局溝通聯繫,立即開闢「綠色通道」,「一體化」打好這場巨輪的「進江保衛戰」。
兩地海事部門以最快速度為該輪辦理進港許可手續,保障該輪能夠「進得來」,同時以最大能力協調相關部門予以配合,保障該輪能夠「安全地進來」。
「時間緊,任務重。接到任務後,我們迅速邀請專家進行技術論證,利用周末休息時間,加班加點,精準指導完善進港航行及靠泊通航安全保障方案」,南通海事局副局長薛建軍如是說。
為了使該輪穩妥航行於北支航道,維護採取了尾部吊拖一艘6000匹馬力拖輪的方案,這讓船舶總長達到了426米。同時,海事部門立即幫助企業與引航部門聯繫,及時了解北支航道的通航環境、航道情況以及乘潮進港靠泊需注意事項等。幫助協調聯繫口岸委、海關、邊檢等部門,辦理相關手續。幫助聯繫漁政部門,提前清理北支航道內的漁船,做好航行時的引導工作。
針對外來船員的防疫問題,南通海事局幫助企業聯繫了外事部門,掌握船員的14天行動軌跡,確定從2月25日開始,所有船員從新加坡錨地開始未接觸任何船舶以外人員,並且所有船員在此之前均已在船15天以上,未離船。
專家論證後,南通海事局又第一時間開闢「綠色通道」,通過國際航行船舶「單一窗口」查驗相關文書與資料,快速辦理船舶進港手續,為「FALCON」輪能夠抓緊時機「進駐」啟東中遠海工贏得了時間。
蘇滬海事「海陸空」協作助力「巨無霸」進港
2020年3月16日12時10分,江面風力5級,啟東港入海航道進口,VLCC超大型油輪「FALCON」輪在江蘇海事局海巡艇的現場維護和上海吳淞VTS(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的「海空」維護下,由4艘拖輪護航,開始朝目的地啟東中遠海工進發。
與此同時,南通海事局指揮中心內,巨大的顯示屏上,「FALCON」輪的航跡正在分別被密切注視著。
南通啟東海事處處長李大為告訴記者,海事工作人員已經提前將「FALCON」輪的進港計劃告知啟東中遠相鄰船廠單位,協調其他單位船舶的進出口計劃,避免「FALCON」輪進港航行時發生船舶會遇的緊迫局面。
正值北支航道及附近水域的捕鰻旺季,為保障巨輪安全,在當地漁政部門協助配合下,相關水域的漁網、漁具被清理,漁船也被提前告知迴避。
在作業開始前,南通海事局指揮中心已經滾動發布航行安全信息,對北支航道進行單向通航的交通組織。一時間,在其他護衛船的保護下,長江上形成了一塊「真空」區域,「FALCON」輪在北支航道內暢行。
經過4小時的航行,16時,「FALCON」輪如約出現在啟東中遠海工舾裝碼頭前沿,在拖輪的拱衛下,「FALCON」輪向泊位緩緩移動,16時30分,隨著最後一根纜繩被繫上,「FALCON」輪終於靠穩碼頭。
靠泊完成了,安全維護依然在進行,南通海事局的執法力量加強了現場監管,提醒過往船舶加強瞭望,謹慎航行。
半個小時後,北支江面又恢復成往常的節奏。水上有海巡艇維護,陸上有海事人員巡查,空中有VTS監控,江蘇海事局與上海海事局「一體化」保障了此次高難度的油輪「進駐」作業。在疫情影響依然持續的階段,這次成功作業備受矚目。兩地海事部門信息共享、執法互認,牢牢把握「高質量」的目標取向,穩穩把握「一盤棋」的實踐要求,以實際行動,踐行了推動長三角地區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中所應承擔的職能和使命。
「FALCON」輪靜靜地靠泊在碼頭,在這裡,它將接受改造,加裝集成模塊,「變形」成為FP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