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沒人比我更懂電動車 拜登:?

2020-12-11 皆電

2020年,全世界都亂成了一鍋粥,身處這場旋渦中心的美國最是慘不忍睹,前有新冠疫情肆虐、後有少數族裔遊行,與全世界的貿易暗戰更是從來沒停過,再加上懸而未決的美國大選,這和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可是相去甚遠。

就在前不久的大選期間,美國又宣布正式退出《巴黎協定》,而這一爭議舉措的背後,可以看作是川普與拜登兩派陣營博弈的縮影,映射出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所面臨的未來能源困境。

時間回溯到2015年12月,聯合國召開氣候峰會,正式通過一項新的氣候協議——《巴黎協定》,該協定開放給各國加入,目的是期望能共同遏阻全球變暖趨勢。協議中的一個明確目標是,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以上低於2℃之內,並使資金流動符合溫室氣體低排放和氣候適應型發展的路徑。

2016年4月,包括美國和中國在內的全球171個國家籤署了這項協議,並表示接受該協定的約束。但是,《巴黎協定》並沒有強制執行性,協議國僅自願認同其價值,這也意味著各國可以自由判斷加入還是退出。

不出意外,一向特立獨行的川普政府,於2019年11月4日遞交了《巴黎協定》的退出申請,根據相關規定,退出將於申請後1年生效。於是,我們就看到了在美國大選計票的關鍵時刻,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

為什麼川普政府要退出《巴黎協定》?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這個人設放在川普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面對能源問題,川普政府的核心思路是『促使美國實現能源獨立』,具體目標是『使美國成為能源淨出口國,從而創造出上百萬的就業機會』,通過『充分利用美國國內的資源,促進能源開發以及弱化環境監管』來實現,例如全面放鬆石油與天然氣開採、運送的相關環境法規,並減少在新能源領域的投入。

具體措施包括但不限於:

(1) 為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開發提供更多便利

川普剛上任就發布政令,恢復此前受歐巴馬政府封鎖的兩條備受爭議的石油管道Keystone XL和Dakota Access,並籤署一項行政命令呼籲聯邦機構放鬆對化石燃料行業的監管。此外,川普還恢復了北極的海上鑽井作業(並擴大作業區),這也是歐巴馬任期間最後的環保舉措。

(2)降低燃油的能耗標準

前任歐巴馬政府曾立下嚴格的節能標準,要求車企在2025年前逐步達到54.5英裡/加侖(約合4.32L/100km)的能效標準。然而,川普在2018年宣布取消這項要求,表示在2026年之前,車企只需要達到35.7英裡/加侖(約合6.59L/100km)的標準即可。同時,還將2021-2026年燃油效率改善目標從5%降至1.5%,這僅意味著美國的石油消耗量每天大概會增加50萬桶。

(3)提議取消電動車補貼

今年3月,在向國會報告的2020年財政預算中,川普提議取消購買電動車的7500美元抵稅補貼,並稱這項提議在未來10年內,預計為美國政府節省25億美元的支出,直接給美國電動車發展潑了一盆涼水。

(4)縮減清潔能源的發展開支

2019年的預算提案中,川普明確地表達了其弱化並退出清潔能源領域的計劃,他反覆提議削減能源部下屬能源效率與可再生能源部門的資金。

(5)試圖恢復燃煤發電的地位

川普任期還取消了歐巴馬政府對聯邦土地上新煤田挖掘的禁令,撤回了減少山頂採礦作業對環境和氣候影響的保護性條例。放寬煤灰排放的限制,允許煤炭企業開放無襯砌的煤灰池,以減少其發電成本。

(6)弱化氣候影響一說,環保依靠碳捕捉技術

在川普的各種演講和推特的聲明中,都反覆向公眾傳輸關於氣候和能源的錯誤信息,以淡化科研機構發出的氣候方面的警告。縮減清潔能源開發的同時,川普政府宣布撥款近7200萬美元以支持碳捕集技術。

總之,前任歐巴馬政府預先設計的環保與新能源戰略,幾乎一一被川普政府推翻,目的很明顯,就是發展經濟。

拜登上任之後會有哪些變化?

有趣的是,在川普政府正式退出《巴黎協定》的同時,身為民主黨候選人的拜登隨即在推特上表示『今天,川普政府已經正式退出《巴黎協定》,而在77天後,政府換屆後將重新加入』。拜登早在參選之初就承諾,如果當選,上任第一天就會籤署行政令,宣布美國重返《巴黎協定》並設定2050年的『淨零排放』目標。

與川普的『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不同,拜登的政策是延續了民主黨一貫的綱領,以『Our Best Days Still Lie Ahead』作為競選口號和目標,大力支持和發展清潔能源,實現可持續發展,對外強勢低碳外交的能源施政綱領。

雖然兩屆政府還處於爭議的過渡期,但是拜登已經開始著手上任後的新能源戰略了。7月14日,拜登公布一項2萬億美元的氣候計劃,該計劃將與美國的經濟復甦聯繫在一起,主要是為了降低國內各州和各種族之間的收入差距(川普似乎並不在意這一點)。

在針對電動汽車行業的規劃中,拜登提到,到2030年建設超過50萬個充電樁,恢復電動車稅收抵免,推動更嚴格的汽車排放法規,促進消費者轉向低排放車輛或新能源車。到2026年,電動車所佔市場份額至少達到25%,電動車年銷量達到400萬輛。

顯然,基於兩黨各自的政治主張,拜登要比川普更加重視新能源方面的發展,其更深層次的氣候政策可能會改變美國當前的能源形勢。

具體措施包括但不限於:

(1)加快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

這是拜登組建的特別工作組提出的一種方案,未來五年內,將美國的50萬輛校車替代為美國製造的零排放汽車,減少道路汙染,保護孩子健康。此外,還會將數量龐大的政府車輛替換為電動汽車。

(2)建設更多充電基礎設施

拜登計劃與州和地方政府合作,在沿海地區建立至少50萬個公共充電樁。

(3)為電動汽車生產製造提供資金

拜登特別工作組在文件中闡明,將指定一項宏偉計劃或提供強大資金,新建或改造現有的汽車廠房設施,來製造包括重卡、校車、公交車、飛機等在內的電動交通工具。

(4)培育小型新創電動汽車公司

拜登將繼續增加對「新勢力車企」的創新投資,並向尋求成長的美國小型新創企業提供更多的援助,這對於計劃在美國製造汽車的電動汽車製造商來說非常利好,受益的公司包括Lucid、Rivian和Lordstown等。

民主黨向來就很重視環保命題,在拜登的團隊中,拜登本人與副總統卡瑪拉·哈裡斯都曾在節能減排和氣候變化方面有過出色政績。

1986年,拜登就提出了國會有史以來的第一份氣候法案;1998年,成為是《熱帶森林保護法》的主要倡導者;任職歐巴馬政府副總統期間,他監督了《復甦法案》,這是美國歷史上對清潔能源的最大單筆投資。

哈裡斯在加利福尼亞州任職地方檢察官時,率先創建了環境司法部門,並將環境犯罪納入作為訴訟的一種;升任加州檢察長後,她反對雪佛龍公司提議的擴建煉油廠的計劃,幫助少數族裔反對城市汙染;在美國國會參議員期間,多次支持綠色立法,參與制定《氣候公平法》;此外,她還提倡聯邦政府針對化石燃料公司所產生的氣候汙染採取法律行動,讓化石燃料行業為氣候變化負責。

「如果拜登的團隊獲勝,加上民主黨對參議院的控制,將有機會改變美國電動車多年來的既定發展軌跡,同時扭轉部分川普政府造成的損失。」彭博社屬下的分析師團隊在一場公開演講中表示。

美國新能源車行業現狀

根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研究,2019年電動汽車的全球銷量達到210萬輛,佔全球汽車銷量的2.6%,其中美國地區銷量為88萬輛。據IHS Markit的預測,到2025年,採用新能源動力總成的汽車銷量可能佔到美國汽車總銷量的9.1%。

然而美國能否實現這個目標,還得看川普與拜登政府的博弈。

我們就拿美國的「新能源車補貼」這一項來說。

美國國會在2010年通過針對電動車車主的稅收抵免政策,該政策規定,任何生產電動車的車企初期均可以得到每輛7500美元的補貼,但車企在美電動車累計銷量突破20萬之後將觸發補貼退坡機制,補貼退坡的6個月內將退坡至3750美元,之後的6個月繼續退坡到1875美元,直至補貼歸零。

稅收抵免政策的初衷是降低電動車的成本,縮小電動車與同級燃油車的價格差。

特斯拉和通用是首批達到20萬輛累計交付門檻的車企,其中特斯拉在2018年第三季度率先達到20萬輛,通用汽車則在2018年第四季度實現。這意味著特斯拉和通用汽車都已觸發補貼退坡。

補貼取消後,將讓二者失去與燃油車企、新能源後起之秀的競爭優勢。因此,特斯拉和通用一直在向國會施壓,要求提高電動車享受稅收抵免的數量上限。

而美國國會目前也在跟進新能源稅收抵免政策的改革,並將其納入《2019年綠色法案》。新提出的改革方案將車企觸發補貼退坡的門檻由20萬輛提高為60萬輛,將每輛車的補貼額度從當前的7500美元減少到7000美元。

然而,即便國會想要推進新能源的發展,但川普對該法案明確提出了反對,他幹預並威脅稱「如果該法案落到我的辦公桌上,我就親手『結束』它」。

「電動車必須進一步降低成本才能具備競爭力。現在的情況是,一旦失去補貼,電動車很難成為主流」,美媒Cars.com主編Wiesenfelder說道,「如果拜登當選,預計市場將出現明顯變化。如果川普連任,電動汽車可能再度搖搖欲墜,甚至倒退,因為它根本不在共和黨政府的議程之中。」

其實不用等到下一任美國總統上任,我們已經預見雙方對美國新能源局勢的影響。

大選期間,美市清潔能源板塊跌宕起伏,大選中段川普佔優的時候,以光伏概念首當其衝的清潔能源板塊一度『插水』,但之後拜登逐步逆轉,又都漲回。

具體表現在,當拜登選票領先時,晶科能源(JKS.NYSE)、阿特斯太陽能(CSIQ.NADSQ)、第一太陽能(FSLT.NASDAQ)等板塊龍頭股,單日漲幅分別達到28.44%、11.96%以及8.92%。當拜登選情處下風時,以上標的股價均不同程度下挫,最大跌幅超過10%。

我們也不難發現,當拜登宣告勝選時,以特斯拉、通用、Nikola、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等為代表的新能源車概念美股,股價屢創新高,市值亦躋身全球車企頂層位置。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與空氣汙染問題日益嚴重,減排議題自20世紀90年代就起引起世界範圍的關注。其中,以汽車為主的交通領域成為最大的減排戰場,世界各國紛紛出臺嚴格的汽車尾氣排放標準,節能環保逐漸成為了汽車行業發展的硬性要求和關鍵因素,除了降低車輛排量,電動汽車也迎來生長機會。

美國大多數選民,包括傾向於共和黨的女性、少數族裔和年輕選民,都將氣候變化視為下一屆政府和國會的當務之急。今年10月末的一項經濟學家/YouGov民意測調查發現,氣候問題是所有選民最關心的第三大問題,也是18-29歲的民主黨人和年輕選民的最關心的第二大問題。

新能源車的發展對於氣候具體有什麼影響呢?今年3月,科研界權威雜誌《Nature》的子刊《Nature Sustainability》發表了一篇針對《電動車與熱泵技術對全球碳排放影響》(Net emission reductions from electric cars and heat pumps in 59 world regions over time)的論文。

該論文的研究人員基於全球59個國家與地區的數據,通過實驗與計算推導證明:未來30年內,即使是電動車的電力來源仍然需要大量化石燃料(煤),但它總體上還是會降低全球的碳排放量。

論文預測,按照目前的技術軌跡,到2030年,全球平均發電排放量(每千瓦時的直接和間接排放量)將下降10%,到2050年將下降16%(相對於2015年);按照《巴黎協定》的發展軌跡,到2030年,電力行業的碳強度將下降44%,到2050年將下降74%(相對於2015年)。

假設到2050年,如果道路上全是電動車,能夠將使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15億噸/年,相當於目前俄羅斯一整年的碳排放總量。

相較於美國,中國肩負起了更大的責任

今年9月舉辦的能源中國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賀克斌指出,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規模已經超過400萬輛,佔全球50%以上,居世界第一。預計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2500萬輛,銷量佔比在15%到25%之間;2030年,保有量超8000萬輛,銷量佔比在30%到40%;2035年保有量超1.6億輛,銷量佔比50%到60%。

市場越大,責任也越大,在這一點上,中國應對自如。

今年10月,國家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中國已提前完成向國際社會承諾的2020年碳減排目的,包括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採取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節能提高能效,推進碳市場建設,增加森林碳匯等一系列措施。

同時,中國的全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持續下降,截至去年底,碳排放強度比2015年下降18.2%,提前完成了「十三五」約束性目標。碳強度比2005年降低48.1%,非化石能源佔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3%,順利完成了向國際社會承諾的2020年目標。

相較於美國兩黨派明爭暗鬥導致的新能源戰略迷局,作為當今世界的另一個超級大國,中國顯然比美國更有擔當。

相關焦點

  • 沒人比我更懂嗑藥系列? 川普堅稱根據自己觀察拜登一定嗑藥了
    沒人比我更懂嗑藥系列?川普堅稱根據自己觀察拜登一定嗑藥了 2020-09-12 08:40 來源:搜狐千裡眼
  • 反智言論頻出,「沒人比我更懂病毒」,川普真的什麼都懂嗎?
    我們先從川普的「無所不知」說起。「沒人比我更懂貿易!」「沒人比我更懂建築!」「沒人比我更懂科技!」「沒人比我更懂銀行!」「沒人比我更懂病毒!」這些都是川普的原話,當然他懂的不止這些,貿易、金融、科技、軍事、科學,川普的個人知識體系覆蓋各個領域,各行各業,當然,這都是他一廂情願的說法。
  • 川普:沒人比我更懂幽默!
    經常在網上看川普表演「小品」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他的口頭禪:「沒人比我更懂……」他不管在新聞發布會等任何場合下,都會習慣性地來一句口頭禪——「沒人比我更懂稅務和收入了」、「沒人比我更懂競選資金了」、「沒人比我更懂科技了」、「沒人比我更懂無人機了」……這樣一個「全能型」的總統,卻著實讓美國民眾欲哭無淚。
  • 川普口頭禪:「沒人比我更懂」,背後已經有人用生命來買單!
    有留意美國總統川普每次露面,就會發現,川普經常會說「沒有人比我更懂」這句口頭禪。經過細數,川普「沒人比我更懂」涉及行業包括:軍事,環境,法律,貿易,建築,金融,外交,科技,體育,醫學等等。各類各業,應有盡有,基本上沒有川普不懂的。
  • 「沒有人比我更懂」的川普發出最不自信喊話
    美國總統川普有一句口頭禪:「沒有人比我更懂……」在川普口中,他似乎什麼都最懂:經濟、科技、建築,甚至無人機等。而這份自信反映到他的推文中,就是滿屏幕的嘆號,有時是一個,有時是三個。但當地時間7月30日,川普發的一條推特,語氣卻有點非同尋常,他以試探性的口吻提出建議,並罕見地用了三個問號結尾。
  • 「川普一拜登」「川普火鍋」「懂王」竟被註冊為商標?
    (來源@英國報姐微博) 不過,還有一些更自信的人早就瞄準了「川普」和「拜登」的名字,並將其註冊為商標。 視覺直觀上很明顯「川普」和「拜登」的兩個名字,但仔細觀察中間的「一」其實是宋體大寫的「1」,你可以讀成「特 朗普一拜登」「特朗 普一拜登」「川普一拜 登」。 那麼,「川普一拜登」商標能不能核准註冊呢?劃重點,待會要考。
  • 瑋觀世界:馬雲變川普!沒人比我更懂金融
    中國人民是危險的,馬雲們金融手段匯聚超級財富,號碼是688688,定價是68.8,超級大富豪操縱一切、控制一切,財富就這樣算計到少數人手中,其本質不是創造財富,而是割韭菜、薅羊毛。進一步思考,中國真正要扛得住下一次「新冠疫情」,關鍵在於避免中國美國化,可眼前這一場68.8的資本盛宴,不是美國化是什麼?好友宋瑋的「馬雲變川普!沒人比我更懂金融」,與其說是一句戲言,不如說是一句警告!
  • 拜登:川普是第一個當上美國總統的種族主義者!川普:我為美國...
    拜登:川普是第一個當上美國總統的種族主義者!當地時間22日,面對大選「勁敵」拜登抨擊其是種族主義者的言論,川普再次搬出美國前總統林肯為自己正名。 拜登:川普是第一個當上美國總統的種族主義者據環球網綜合《國會山報》、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導,當地時間22日,拜登出席某活動發表講話前,一位韓國移民分享了其關於種族主義的經歷。拜登對此表示憤怒,並抨擊川普散布種族主義言論。
  • 川普的Twitter密碼是:maga2020!沒有人比我更懂密碼!
    「我預計在四次失敗之後都會被封鎖」,或者至少「被要求提供更多信息」 幾天後,荷蘭的美國特勤局與他聯繫。 該機構還負責美國總統的安全,並認真對待了該報告,德·沃爾克斯克蘭特的來信證明了這一點。 同時,川普的帳戶已變得更加安全。
  • 川普確診,我高興就是沒人性?
    驚呼小說都不敢這麼寫在圍觀了川普和拜登倆近80歲幼兒園小孩的吵架後又目睹了川普確診新冠的全過程 在得知這一重磅消息後主頁君也發文感慨道「懂王終於和最懂他的病毒在一起了」真是「天道好輪迴」更讓人無語的是在美國疫情最為嚴重時川普堅持在全國範圍內強行復工
  • 美大選沒結束川普拜登已開罵~川普提前宣布「我贏了」
    美國總統選舉開票還沒開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當地時間周三凌晨現身向支持者喊話「要有耐心、我們必勝」後,川普隨即推文反擊,稱對方開始要「竊奪這場選舉」。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隨著開票情況緊繃,拜登周三凌晨12時30分在德拉瓦州講話,稱這場選舉是「為美國之魂而戰」,呼籲民眾支持他,並表示對選舉結果樂觀,相信正在贏的道路。
  • 拜登稱川普是美國「首位種族主義總統」,川普:除了林肯,我對...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美國總統共和黨候選人拜登當地時間周三(22日)稱,現任總統川普是「首位被選為總統的種族主義者」。當天,川普在白宮記者會上回擊稱,除了前總統林肯,自己為黑人社區做的貢獻最多。在選舉人參與的在線會議期間,拜登被問到,他如何看待川普稱新冠病毒是「中國病毒」或者「武漢病毒」的問題。他回答稱,總統「在散布種族主義」。拜登表示:「他根據膚色、國籍和出生地來對待他人的方式絕對令人厭惡。」拜登補充稱:「沒有任何共和黨總統如此行事。也沒有任何民主黨總統如此。
  • 沒人比我更懂疫苗,川普與醫療專家激烈爭論,一問題讓專家愣了
    ,那就是流感疫苗對新冠病毒有沒有作用,對此有軍迷嘲笑稱,看來這次川普又要說沒人比我更懂疫苗了,果然是夠厲害。圖為應對疫情的美國官員那麼川普真的了解疫苗嗎?圖為美國防疫人員由此可以看出此前川普要求在幾個月內研製出疫苗無疑是痴人說夢,那麼這位美國總統為何會口出狂言,表示沒人比自己更懂疫苗呢?
  • 拜登當選總統,川普真的放棄掙扎了嗎?看看他妻子的行程就懂了
    美國選舉人投票的結果出來了,拜登是率先的獲得了270張選舉人票數,按照美國的憲法規定,一旦超過了半數,那麼成為美國的總統就是鐵釘釘的事情了。結果一出來,美國得各大媒體都在宣布著拜登的勝選,拜登也在繼續的任命著他執政以後的政府團隊成員。拜登當選總統之後,川普真的放棄掙扎了嗎?我們看看他妻子的行程就懂了。
  • 拜登離白宮更進一步!川普遭受致命一擊,自己人一點忙都沒幫上
    拜登終於等到這一天,川普的翻盤行動已經走到頭。當地時間12月8日可以說是美國大選的一個關鍵節點,這天過後,各州認證的選舉結果都會受到聯邦法律的保護。「安全港」最後期限已過,川普所有指控選舉舞弊的努力接近尾聲。
  • 拜登為什麼能擊敗川普?
    按理說,應該在擊敗兩個字上加引號,一來我十分懷疑拜登是否真的擊敗了川普,二來拜登還沒有在全球矚目下舉手宣誓,不過,還是決定不用引號。現在,吃穿用都很貴,標點符號也該省著用。 不用也沒多大錯。
  • 川普老調重彈,中國四代機是仿製F22的,沒人比我更懂殲20
    沒人比川普更懂殲20川普此言一出,立刻被外界解讀為「碰瓷殲20」,引起了大家的嘲笑。殲20「抄襲說」自從這種中國四代機面世之初就開始了,見怪不怪,不過作為一個鴨式布局的隱身戰機,確實看不出它與F22有任何相似之處。
  • 川普:拜登政見是「中國製造」,我的政見是「美國製造」
    這就是川普目前在黨內的地位,事實上,共和黨已經被人稱為「川普黨」。白宮南草坪,像一場盛宴。川普對著一群沒戴口罩的支持者發表長篇演說。《紐約時報》說,整場演說除了吹噓自己成就,就是靠著誤導性的說詞詆毀拜登。對比戰術由於不是現場辯論,川普可以盡情「修理」對手拜登。
  • 拜登深切慰問川普,內幕曝光:我懂失去弟弟的痛苦|瑪麗安·川普...
    拜登寫道:「我知道失去親人的巨大痛苦,而且我知道在這樣的時刻家庭是多麼重要。」 「我希望你知道我們的祈禱與大家同在。」喬·拜登(Joe Biden)的第一任妻子內莉亞(Neilia)和他們13個月大的女兒,在1972年的聖誕節前幾天,一輛拖拉機與他們的車相撞,導致其女兒在這場車禍中喪生。四十三年後,他的兒子約瑟夫·拜登死於腦癌。
  • 美國人算是看透了,拜登還沒川普靠譜
    在拜登競選的途中,他被川普和共和黨人攻擊最多的,就是他的高齡,以及日況愈下的健康狀況。別看川普也是一個七旬老人,但是他開心起來還能唱上兩句歌,跳兩支舞。而拜登給人的印象則是「死氣沉沉」,動不動就出現演講口誤、打瞌睡的症狀,也難怪川普會給他取一個外號叫「瞌睡喬」,還推斷:拜登即使是當上了總統,也肯定會在任期內大病一場,位置被哈裡斯奪走。沒想到此次在德拉瓦州就新冠疫情發表講話時,拜登竟然直接「應證了川普的陰謀論」,將哈裡斯說成為了「當選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