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十佳農民丨李昌瑞:當好新農民,要有股傻勁

2020-12-18 紅網

編者按:「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屬於農民的節日,「十佳農民」評選是湖南主題活動的重要環節之一。近年來,隨著湖南農業現代化的步伐持續加快,新型職業農民群體數量不斷增長,他們懂技術、善經營,在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同時,帶動了更多的農民致富增收。他們是一群在泥土裡耕耘夢想,在沃野上書寫情懷的人。在「豐收節」來臨之際,紅網時刻記者走近剛剛獲得2020年「湖南十佳農民」稱號的十位農民朋友,記錄下他們在希望的田野裡,揮灑汗水、追夢時代的剪影。

還家鄉新貌的湖南十佳農民李昌瑞。

回到百花村的李昌瑞,先後投入三千萬元創立安化縣昌茂隆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化縣昌瑞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

紅網時刻記者 楊斌 安化報導

14歲時,即將遠行謀生的李昌瑞給自己和故鄉訂了一個心底之約:他日我必歸來,還家鄉新貌!

18年後,李昌瑞果然如約歸來。不同的是,當年的窮小子,已是身家不菲的成功人士。「故鄉,十八年燈紅酒綠,十八載他鄉遊商,我魂牽夢繞的依然是你,我願用我的遊子赤心,讓你告別貧瘠和孤僻。」

讓李昌瑞願意拋下深圳打拼的產業相換的故土,是益陽安化縣小淹鎮百花村。在外人看來,放著大城市的好日子不過偏要回到偏遠山村的李昌瑞「很傻」,而李昌瑞卻把「傻勁」拿來自勉:「要當好新農民,沒有股傻勁還真不行。」

在他鄉,安下家卻難以安心

李昌瑞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庭。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少小離家的李昌瑞,懷揣借來的200元,來到深圳成為了一名汽車維修工。勤快、「眼裡有活」的李昌瑞很快贏得了身邊人的好感,一些來店維修的渣土車司機也和他變成了好朋友。

機會就這樣不期而遇。彼時,正值深圳大興基礎設施建設,地鐵施工也如火如荼。頗有商業頭腦、膽子也大的李昌瑞拉起一支渣土車運輸隊伍,以誠意打動了項目負責人,承包了一段土方運輸賺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有了資金和人脈,李昌瑞告別打工仔的身份,正式涉足汽車和茶葉領域經商。

看見家鄉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心底覺得親切和美好的李昌瑞不後悔當初的決定。

然而,隨著事業的逐步走上正軌,在深圳娶妻生子的李昌瑞,賺的錢越多卻越發感覺,「這並不是我嚮往的生活。心裡隨時有一個聲音告訴自己,這裡不是我的歸宿。」

2012年,空暇迷上了「QQ農場偷菜」遊戲的李昌瑞突然明白了,「原來鄉村,田野才是我熟悉的地方,家鄉才是我的主場。」

這種時時產生的「在他鄉」的隔離感,使李昌瑞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未來。可能,此時他只需要一個契機,就將打點行囊回到魂牽夢繞的故鄉。

回故鄉,衣帶漸寬終不悔

2013年的一天,李昌瑞的一位深圳朋友一句話點醒了他:「安化黑茶那麼好,你咋不在上面做做文章?」

期盼變為現實。李昌瑞日思夜想的一個返鄉夢,就這樣到來。

2014年2月,正值生意風生水起之際,李昌瑞懷著一顆造福家鄉的赤誠之心從深圳返鄉創業,扎紮實實做一名現代新型職業農民。

為貧困戶無償提供技術服務,出資為村裡修橋修路,安排困難軍屬、貧困戶就業……這已成為李昌瑞的日常。

臨行前,年邁的父母的一席話讓李昌瑞壓力倍增:「祖祖輩輩都在土裡刨食,千百年來改變了什麼嗎?你偏要回去幹,能搞出什麼新花樣嗎?」

不過,開弓沒有回頭箭。回到百花村的李昌瑞,先後投入三千萬元創立安化縣昌茂隆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化縣昌瑞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主營果、茶、菜、藥、雞、蝦等綠色有機農產品示範生產、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推廣、相關農資採購與農產品銷售服務、鄉村旅遊服務等業務。

「頭一兩年只見投錢,到去年才見收益。說實話,搞農業沒有想像的那麼容易,但是每天空閒時走在家鄉的小路上,看見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心底覺得是那麼親切,那麼美好,我不後悔當初的決定。」

為貧困戶無償提供技術服務,出資為村裡修橋修路,安排困難軍屬、貧困戶就業……這已成為李昌瑞的日常。如今,不僅李昌瑞安心在百花村拼搏,妻兒也被他安頓在了安化縣城。

建家鄉,找到了內心的呼喚

採訪當日,李昌瑞「硬是」拉著記者坐上了他的越野車,在一個彎套著一個彎的山路反覆間,講述著自己從14歲開始的唏噓人生,也向人展示著他返鄉創業的心路歷程。

路上,李昌瑞說得最多的,是「勇氣、堅守、情懷」,還有「傻勁」。可以看出,一路風雨一路歌,這八個字是鼓舞李昌瑞的精神源泉。

現在,昌茂隆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昌瑞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先後被評為農業產業化市級龍頭企業和省級百強社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示範社、國家級示範社,2020年申報了省級農民合作社旗艦社。

奮鬥永無止境,李昌瑞決定下一步將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繼續帶動廣大農民致富。

李昌瑞也找到了久違的「充實感」。他先後參加了農村致富帶頭人、新型職業農民學習,2016年被推選為安化縣第十七屆人大代表、縣蔬菜協會副會長,先後獲得縣十大最具影響力青年、種菜大戶、勞動模範、2017年度全縣最美扶貧人、2018年度全縣脫貧攻堅優秀致富帶頭人等榮譽。

李昌瑞帶領農民從事專業化規模化生產,加快了當地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目前已建成特色水果基地300畝,生態養殖基地100多畝,高標準蔬菜基地300多畝,有機茶園1500多畝,1個四星級生態農莊、3家農產品銷售實體店。2020年在積極響應政府政策引導下,公司新增水稻500畝,其中早稻300畝,一季稻200畝。

2017年起,李昌瑞積極開展產業扶貧,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185戶766人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2018年已包銷貧困戶蔬菜、土雞等農產品近300萬元。同時引導和幫助貧困戶複製產業模式。

「我本是農民,新型農民是賦予我一輩子的稱號。」新型職業農民即以農業為職業,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生產經營並達到相當水平的現代農業從業者。

作為新型職業農民,李昌瑞堅持「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抓住一切學習機會,提升技術水平與經營管理水平。他先後到浙江學習生態農莊經營,到臺灣學習精細農業技術,到日本韓國學習高端農業技術等等。

奮鬥永無止境,李昌瑞決定下一步將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繼續帶動廣大農民立足山水生態資源,發展特色產業集群,實現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鄉風文明高質量改進、鄉村環境高質量改善、農村居民素質高質量提升。

相關焦點

  • 李昌瑞:蝶變了山村的新型農民
    大益陽客戶端通訊員 李雙建 廖妙瓊益陽市安化縣小淹鎮的東部,有個四面環山的村子百花寨。今年38歲的李昌瑞是土生土長的村裡人。這個曾因家境貧寒,14歲就外出打工謀生的窮孩子,如今在村裡創辦的安化縣昌茂隆生態農業科技公司成為市裡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他領辦的昌瑞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被評為省級百強社、國家級示範社,他自己被評為「安化縣最美扶貧人」、「安化縣脫貧攻堅優秀致富帶頭人」、安化縣勞動模範,當選了縣人大代表,今年10月,他被評為「湖南省十佳農民」。
  • 冷水灘這位種糧大戶獲評2020年「湖南省十佳農民」
    原標題:第三屆「湖南十佳農民」榜單「出爐」,首次設立提名獎紅網時刻9月17日訊(記者 王義正)9月17日,紅網時刻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第三屆「湖南十佳農民」名單正式「出爐」。朱登雲、夏騰、董敏芳、餘小龍、廖道君、陳見林、王麗雲、李昌瑞、李敦貴、屈光榮等十人被評為2020年「湖南省十佳農民」。與去年相同的是,「帶動農民增收」仍是評選出來的「湖南省十佳農民」具有的共同點。比如,從打工仔到遠近聞名的種糧大戶的屈光榮,他帶領全村400戶農民,周邊80戶貧困戶一起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 2020家國同心(20)|「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新時代農民」
    林其鑫獲得「全國十佳農民」榮譽稱號9月22日,在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重慶琪金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其鑫榮獲「全國十佳農民」稱號。披上綬帶那一刻,林其鑫開心地笑了。由創建初期的一個小門店,到今天有直營門店、商超店中店及配送網點600餘個,琪金集團發展為一家集保種選育、養殖、收購、屠宰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生豬全產業鏈龍頭企業。「我出生在永川區何埂鎮聯盟村,是地地道道的農民,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離不開黨和國家的支持,我一定要為大家做點事。」林其鑫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 新時代新農民的傑出代表——記「全國十佳農民」、重慶琪金食品...
    圖為林其鑫喜獲「全國十佳農民」榮譽稱號。從一個偏僻山村的孩子,到創辦食品公司搞屠宰;從實現個人致富,到服務、帶動更多的人致富;從樹立品牌,到保護生豬種子資源;從開設扶貧超市,到疫情等危難關頭勇於擔當社會責任……林其鑫,永川區何埂鎮聯盟村人,重慶琪金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是我區在改革開放時代成長起來的諸多農民中最典型代表之一。近日,他獲得殊譽,被評為「全國十佳農民」。
  • 舒城「十佳網紅農副產品」、「十佳新型職業農民」名單出爐
    12月23日,舒城縣「十佳新型職業農民」頒獎儀式在2020年舒城縣農技人員能力提升培訓結業典禮上舉行。 市、縣農業農村局相關領導出席會議,對優秀學員給予充分肯定並現場頒獎,專家評審組致頒獎詞,十佳新型職業農民代表在會上做交流發言。來自全縣各鄉鎮200餘名農技幹部和部分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科技示範戶參加了大會。
  • 這個人,竟然當選 「全國十佳農民」,牛在哪兒?
    今天,新疆呼圖壁縣雀兒溝鎮雀兒溝村農民巴哈提汗·哈則孜,作為新疆唯一一名入選的農民來到北京,領取了全國十佳農民獎盃。
  • 90後女大學生養豬致富,被評全省「十佳新農民」!
    在剛剛結束的山西省第二屆「十佳農民」和「優秀職業農民」評選活動中,她被評選為全省「十佳新農民」。 紮根養豬事業的五年裡,楊皓不怕髒,不怕累,不怕別人笑話,一頭扎進豬舍,苦心鑽研實踐,摸索出一套綠色科學養豬的方法和實用技術,讓人們看到養豬產業的新希望,也悄然改變了身邊人對養豬這一行業的傳統觀念。
  • 瑞安二十強農業龍頭企業、十佳農民專業合作社名單公布!還有...
    近年來,瑞安市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業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湧現出一批成績突出的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農創客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高質量推進農業農村發展!
  • 張芳:榮膺2019年「全國十佳農民」 堅守中國飯碗巾幗不讓鬚眉
    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華誔之際,今天第二屆中國農民豐收節評選揭曉,哈爾濱市香坊區幸福鎮民主村農民、黑龍江省和糧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芳增亮「黑龍江農業名片」的青年農民 , 榮膺2019年度「全國十佳農民」獎。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為獲獎的「全國十佳農民」頒獎。
  • 寧晉縣:飛耀合種植專業合作社入選省十佳農民合作社
    近日,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官網公示了擬確定的2021年度「十佳」農民合作社名單,寧晉縣飛耀合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列,為邢臺市唯一一家入選的農民合作社。評選全省「十佳」農民合作社是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為促進全省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按照《河北省2021年「十佳」農民合作社評選方案》安排,在各地推薦、申報的基礎上,經組織專家評審後才確定的。
  • 新疆呼圖壁縣牧民巴哈提汗·哈則孜獲全國十佳農民稱號
    央廣網呼圖壁1月18日消息(記者張雷  昌吉臺記者常誼誼  呼圖壁臺記者許文玲)2015年全國十佳農民評選昨天在北京揭曉,新疆呼圖壁縣雀兒溝鎮雀兒溝村哈薩克牧民巴哈提汗·哈則孜成為新疆唯一入選者到現場領獎。  在北京頒獎儀式現場,53歲的巴哈提汗·哈則孜代表新疆1000多萬各族農牧民,興奮地接過「全國十佳農民」獎盃和5萬元的獎金。
  • 湖南「十佳農民」餘小龍:不只是講一個故事,賣一個夢
    紅網時刻記者 姜心玥 報導不像個農民。這是很多人對湖南省「十佳農民」當選人、龍山縣印家界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餘小龍的初印象。他留著濃密的大絡腮鬍,頭髮整整齊齊的梳向一邊,戴了個黑邊眼鏡,平添了幾分「藝術家」的氣息。不過,他也確實是百合屆的「藝術家」。
  • 中國湖南:農民「美麗鄉村」豐收節
    9月25日,由郴州市素美志願者協會聯動華盟公益等社會力量,在湖南郴州寒溪路碧桂園南平俯。舉辦了為期5天的具有郴州特色的中國農民「美麗鄉村」豐收節全國性公益活動,為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展示農村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展示中國農民偉大創造,加快了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業強國的決心與信心,展示農民積極陽光向上,曬豐收、享豐收、話豐收、慶豐收、迎小康的喜悅,幸福快樂的美好家園景象。
  • 【媒體印象】勤學善用新農民——記長春市正浩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媒體印象】勤學善用新農民——記長春市正浩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唐明亮 2020-12-04 0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立夏來臨,新一輪降雨要登場,中雨+大雨,農民:好雨知時節
    立夏節氣已經來臨,對於農民來說,下一場大雨太重要了,昨天很多地區,滿足了大多數人的心願,下起了雨。當地的農民說,立夏這天下雨,預示著今年是一個好年成,作物豐收有保障。不過,沒有下雨的地區,農民也不要氣餒,因為新的一輪降雨還要來臨。
  • 湖南省委書記下沉宣講
    省委書記許達哲以《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 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推動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地生根》為題,為省會城市的「關鍵少數」作專題輔導。「我們要從黨的光輝歷史中汲取砥礪奮進的力量。」「我們要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中汲取砥礪奮進的力量。」
  • 一枝一葉總關情丨讓農民挑上「金扁擔」
    △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康達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在調試免耕播種機。7月22日,在吉林考察的習近平專門來到四平市梨樹縣盧偉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同社員們親切交流。聽說成立合作社後,農業機械化水平和生產效率都有了很大提高,社員們的收入也增加了,習近平十分高興。
  • 印度農民揭竿而起,這次莫迪攤上大事了
    印度所頒布的新法律是為了能夠讓印度農業進行改革,印度農民以前要將農產品賣給印度所控制的批發市場,現在可以有更多機會去開拓其他市場。不過印度民眾反而認為這樣做了之後,他們就失去了印度政府給他們所提供的最低採購價的保障,會讓他們在資本市場遭遇到剝削,甚至採購價格要比政府低很多,因為這個原因,印度農民才大規模抗議以及遊行。最近一段時間大量農民趕赴新德裡,希望能夠用這種方法逼迫印度政府就範,讓印度政府將該措施給放棄。
  • 洋人跳傘落在湖南,彪悍農民圍上去想打死,洋人一開口農民就散了
    當地的農民們已經習慣了天上的戰機轟鳴。然而這時候一個不同尋常的事情發生了,一架戰機被擊中,拖著濃煙歪歪扭扭地向地面墜去。飛機上跳下來一個黑點,慢慢越來越近,最終落到地面。 農民們拖著鐮刀鋤頭圍上去看,原來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背著降落傘包,已經受了傷。年輕人高鼻深目,一看就是個洋人。
  • 康縣太石鄉:農民長技能 增收有希望
    康縣太石鄉:農民長技能 增收有希望 20-10-30 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