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ranklyn Calle
在追逐球場上的偉大之外,21歲的雄鹿前鋒賈巴裡-帕克同時也是聯盟中場外最敢發聲的人之一,對社會問題、回報社區等方面有諸多見解與評論,在涉及到故鄉芝加哥的話題上更是如此。
「哇塞,這房子真大!」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剛剛還在外面盡情撒歡,現在正驚訝不已。他穿過玻璃滑門,停下了腳步,環視四周,後面一群人脫下鞋也正往裡走,卻被出神凝視的小男孩堵在了門口。
小男孩還未從剛剛的玩耍中緩過來,口裡還喘著粗氣,眼睛卻已被臥室樓上的大陽臺緊緊勾住。等他慢慢回過神來,開始不住感嘆這房子的巨大。另一個同行的小孩看到這大房子,高興的嘴都合不上了,一個勁兒的喊「我好想住在這兒啊!特別特別想!」
一個歲數稍大、文質彬彬的人正坐在沙發上,微笑著輕輕點著頭。「是啊,這房子多棒啊。但你們知道嗎,房居之好壞,還要看其中居者,他們讓「陋室」也可「德馨」——他們才是一個家的構建者,」男人對孩子們說道。
這房子的確夠大的。足有5000平方英尺(約464平方米)。臥室高高的天花板,讓本就巨大的空間更顯寬闊。這裡是格拉夫頓市,密爾沃基北部富裕的小鎮。雄鹿前鋒賈巴裡-帕克在當選2014年選秀榜眼後,就給父母買下了這棟房子。
這些孩子是誰?他們是帕克為期兩天的籃球夏令營八位成員中的兩位,在訓練營圓滿結束後,他們跟著監護人到帕克家稍作參觀。這位前杜克大學球星的父母給他們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家庭聚餐。那上面那席飽含哲理的話語出自於誰?是帕克的父親,索尼,前NBA球員,1976-1982年為勇士效力六年。
這次聚會是八月份的一個星期五,而這番情景也是帕克訓練營想要傳達的思想的一個凸顯。訓練營名稱是「賈巴裡-帕克家庭訓練營」,而不是語法上更為恰當的「賈巴裡-帕克家庭式訓練營」,可見他想強調的是「家庭」本身,而不是其形式——所以採用直截了當的「家庭訓練營」作為主題。
家庭,其實不僅僅由血緣關係決定。帕克在芝加哥的故人、「索尼-帕克青年基金會」的職員也在這特殊的一天陪伴在賈巴裡身邊。
種族衝突如今正前所未有地瘋狂霸佔著媒體頭條,所以訓練營方決定有選擇性、策略性地接收營員。三輛大巴分頭出發,從四面八方接來小營員。有從密爾沃基市中心的少年宮來的,有從格拉夫頓郊區來的,還有從芝加哥走了兩個小時的洲際高速遠道而來的。
「我們能讓這些孩子融入一個大集體,真的很重要,因為要是我們不努力做到這點,他們可能就沒有這種與各式各樣的人相處的機會了,」賈巴裡在訓練營時說道,這次他一周內開了兩次營,接收了190個孩子。「走出小小的社區,見識全新的環境,對這些孩子非常關鍵,因為他們之中的大多數,這個夏天本來也許就打算在小區裡荒廢過去了。」
密爾沃基發生了警察誤殺23歲非裔美國人塞維爾-史密斯的惡性事件,緊接導致了種族暴亂,讓密爾沃基成了全美國的焦點。而就在事件一個星期之後,賈巴裡的訓練營開辦了。
槍枝暴力,不論是警察開火還是城區交火,一直是賈巴裡夏天公開討論的主題。訓練營結束一周之後,帕克參加了ESPN市政討論會議(還有ESPN2臺的「初次會面」節目),討論重點都是運動員社會行動力、種族和諧還有槍枝暴力。第二天,他便在芝加哥組織了一次「為和平而戰」的表演賽,在這座被一夏天的暴力事件陰雲籠罩的城市中,努力宣揚和平。
一定程度上來說,帕克看上去是最適合對此類事件發聲的人。他在芝加哥南部長大——那個地方總是被當成美國兇殺案的中心,有時還被稱為「芝拉克(芝加哥伊拉克)」——而現在他在密爾沃基打球,美國種族隔離最嚴重的城市之一。在21歲的年紀,他已經在那些集中了這個國家最嚴重的兩個社會問題的城市中,生活、經歷了所有這一切。
這次訓練營不僅免費,還包含了午餐和喬丹及雄鹿主題的紀念品。而這也是賈巴裡三周之內第二次舉辦了,這個月上旬他在芝加哥就已經有過一次。雖然是籃球讓大家走到一起,不過求同存異、寬懷包容、互相理解的思想才是他最想讓孩子們學到的東西。
「我跟他們說,一定要建立友誼而且要好好珍惜,本是同根生,我們之間有太多太多的相同點可我們卻從未察覺,」雄鹿三年級生說。「但今天人們看到對方的膚色,接著就把對方與自己區分開來。我想讓孩子們知道,你從哪來不重要——你們都是一樣的。我們在活動中給生活帶來的享受與激情才是最關鍵的。在這些孩子這麼早的年齡,一定要早早建立這些思想與思考技能。」
在芝加哥和密爾沃基這些城市親身經歷這些恐怖而悲慘的社會問題,只是賈巴裡積極回報社區的動力的一部分。他從小在芝加哥看著父親運營著我們早先提到的索尼-帕克青年基金會,運用籃球為孩子們發展生活技能、提供教育資源,這些受益的孩子們現在大約都有26歲了。
「我想讓我的孩子感受到我成長時所感受過的東西,所以他們會明白那是什麼滋味」,芝加哥土著索尼在談到為何從NBA退役後要到南芝加哥撫養子女。「我不想過度保護我的孩子們。我想讓他們知道爸爸的根在哪,所以我們選擇留下來。」
這個家庭貢獻社區的接力棒現在已經傳遞到了下一代手中。密爾沃基和芝加哥只有幾小時車程,所以帕克家族並不認為他們對風城的貢獻會受到任何影響。
「我們的家仍在那裡,我們會繼續在這座城市中開展項目,」賈巴裡的母親蘿拉說。「我們想讓孩子們意識到我們是有明確目標的,可不能突發奇想開始做某件事,結果突然又說『我不幹了』,因為那樣你讓社區的孩子們怎麼再去相信你們嘴上所宣揚的?我們可不是那種『啊他們賺夠了錢了,他們不要我們了都走了。』我們永遠不會離開,永遠不會停下腳步。我們知道這些項目的影響力,也看到了孩子們生活的巨大改善。不過當然,籃球永遠是吸引他們參與的第一步。」
賈巴裡的籃球生涯也在這個基礎上開始蒸蒸日上。他的高中、大學生涯都光彩耀人,拿下多個年最佳球員獎項。之後在加入NBA後他經歷了一些起伏。在被選為10月、11月東區最佳新秀後,賈巴裡遭受十字韌帶撕裂賽季報銷,讓他的菜鳥賽季戛然而止。漫長的恢復期蔓延到了上賽季,他的上場時間在開頭兩個月還要受限。不過,他慢慢找回了節奏,適應了比賽,清晰了自己的能力與球隊的定位,全明星周末之前,他場均能得到11.3分。
在多倫多賈巴裡參加了新星挑戰賽,他本有機會繼續享受全明星各種各樣的歡樂。不過新星挑戰賽一結束,他便離開了。
「他在比賽後馬上走了,」索尼回憶道。「我跟家人還在那呢,但他卻早早回到芝加哥家中。他要回到夢開始的地方,我覺得他是需要一些私人時間,一個人獨處的時間。那樣他才能重新集中精神,幫助自己思考、制定目標。我覺得這樣能讓他重新找回那些在籃球之路上對他有巨大幫助的東西。」
所以帕克家族人說他們會永遠留在南芝加哥,永遠成為這裡的一部分,他們說的百分之百真實,真的會在賽季中期突然回到這裡,而且理由正當。
結果呢?賈巴裡成了雄鹿全明星後的得分王,場均18.9分6.1籃板結束了上賽季。他終於看起來像那個選秀中萬眾期待的頂級潛力股了。這股勢頭,也被他帶入了夏天休賽期,在芝加哥半職業經典賽上展現著飛天遁地的爆炸力。
「我感覺今年是我該好好展現我的能力的時候了,我要成為球隊的主力,」賈巴裡談到新賽季時說。「今年我想成為一個合格領袖。」
「現在感覺很好。這正是我所期待的。我覺得所謂的挑戰只是在一場接一場的比賽中保持穩定。這是我所想接受的挑戰——為我自己也為了球隊。去年我們沒能進入贏球的狀態——所以我們現在要一場一場腳踏實地的打,利用好我現在的健康狀態。」
背負著2014年榜眼的期望、帶著傷愈歸來強勢復出的壓力,帕克的三年級真的很讓人激動。他曾有過類似的經歷,高中畢業時從腳部骨折中掙脫傷病陰霾,在杜克打破一個又一個紀錄,成就了一個偉大的賽季,疾風迅雷般掃盡人們的質疑。
「那時候比賽對我來說非常艱難,因為我老是自找苦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賈巴裡談到他剛進入聯盟的新秀賽季表現。「那時候我的打球方式事倍功半,在場上幹著一些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但現在,通過長時間的學習、理解比賽,場上一切在我眼裡都慢下來了、穩下來了。我覺得這種感覺今年會對我非常有幫助。」
原文地址:http://www.slamonline.com/nba/jabari-parker-interview-bucks/#VfjDA7RglAFcOoTj.97
喜歡這篇文章?識別下面的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