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箱箱物資,承載著一份份愛心和支持。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汕頭各界人士及海內外鄉親紛紛伸出援手,接力捐贈物資支援戰疫前線,共同書寫大愛、撒播溫暖。
多方奔走
在外僑胞只為尋找貨源
日前,汕頭市僑聯收到來自泰國亞泰經濟交流總商會捐贈的2萬個一次性口罩和1500雙一次性手套,以及法國潮州會館捐贈的2000個一次性口罩。收到捐贈物資後,汕頭市僑聯立即聯繫汕頭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和汕頭市紅十字會,並將以上物資移交,以便一線人員儘快安排使用。
龍湖區在外僑胞也為家鄉防疫物資緊缺而心急如焚。雪蘭莪州吉膽謝氏公會會長謝兩美是一家機械企業負責人,接到消息後立即放下手頭工作,除了當天購買到2.4萬個口罩之外,又用一周時間自己帶頭並動員鄉親們去各大藥店尋找貨源,甚至去醫院詢問購買,又東拼西湊了2萬多個口罩並寄回。雪蘭莪沙白縣韓江公會會長謝鬱深託朋友購買了2000個口罩後,還想再追加,但朋友已不接受訂單了。適耕莊潮州會館、丹絨士拔謝氏公會等也紛紛捐贈醫用物資。
據不完全統計,首批共有四個馬來西亞的華僑社團捐贈口罩5萬多個,第二批、第三批物資也已經陸續寄出。
心繫家鄉
人大代表頻伸援手
疫情發生初期,針對各類防控物資緊缺的問題,潮陽區委、區政府及時向社會各界發起捐贈倡議,開通接受捐贈通道。海內外潮商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社會各界愛心企業、團體、個人積極響應號召,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慷慨捐資捐物,支持潮陽疫情防控工作。
潮陽區人大常委會黨組發出的《致潮陽區人大代表的一封信》後,各級人大代表紛紛響應。汕頭市人大代表、汕頭市萬盛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萬強雖然人在外地,卻心繫家鄉疫情,從多個渠道採購到一批防疫物資捐贈給潮陽區防疫一線,包括新型紅外測溫儀48臺、防護服886件、鞋套8萬件、N95口罩320個、護目鏡160個等。
汕頭市人大代表張燕玲利用在外經營企業的優勢,多方發動社會關係,積極聯繫各地的口罩廠商,「搶購」到1.5萬個醫用口罩,第一時間捐給潮陽區用於防疫工作。她說:「作為一名人大代表,在國家和群眾有需要的時候,雖然不能衝上一線,但一定要竭力為抗擊疫情作出應有的貢獻。」
汕頭市人大代表鄭永釗、蔡玉君、馬學豐積極發揮各自優勢,從多個渠道採購一批防疫物資捐贈給潮陽區。其中,鄭永釗捐贈防護服300套,蔡玉君捐贈防護服250件、手術服250套和一次醫用手套8000隻,馬學豐捐贈免洗酒精消毒洗手液900支、抑菌洗手液144支。
潮陽區各級人大代表發揮人大代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的特點和優勢,宣傳發動熱心群眾支持助力抗疫。和平鎮79歲熱心市民鄭惜音女士不遺餘力獻愛心,專門從國外採購1000個醫用護目鏡捐贈給潮陽區,在身邊群眾中起了榜樣作用;長期在廣州經商的和平鎮鄉賢鄭慈英女士捐贈口罩一批,緩解該區疫情防控一線人員口罩短缺問題;熱心企業家許周松先生也捐贈口罩1萬個、除菌洗手液300瓶、消毒液15瓶。
南方日報記者 黃嘉鋒 宋芾 楊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