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的隱秘角落:刷單、刷量、售假、帳號買賣

2020-12-27 中國家電網

  在花了近200萬的「學費」後,嶽巍對直播帶貨終於不再那麼執著了。

  嶽巍是一家進口牛排和速食牛肉麵品牌的創始人。今年年初,嶽巍看到螺螄粉這一品類在直播帶貨的風口爆火,鐵了心要嘗試直播帶貨,嶽巍覺得,螺螄粉能火,他的牛肉麵也能火,況且他的牛肉麵主打「肉和面一樣多」。

  嶽巍的父親從事多年進口牛肉生意,父親的貨源為嶽巍在速食牛肉麵上提供了很好的成本和供應鏈優勢。在嶽巍的設想中,在產品和供應鏈優勢的基礎上,自己的創業項目要再能搭上迅猛發展的直播電商快車,就是巨大的機會。

  從2020年年初到2020年8月,嶽巍輾轉跑了杭州、珠海、成都、重慶等近10個城市,甚至還去了石家莊這些聽起來似乎跟直播電商關係並不搭的城市,目的就是去見各種各樣的主播和MCN。

  當時正值抖音6000萬籤約羅永浩,各大平臺紛紛開始在直播帶貨上傾注資源,與直播帶貨相關的服務類公司也紛紛興起,但一切又處在魚龍混雜的狀態。

  在珠海,嶽巍到了合作夥伴辦公樓下才發現這是一家金融投資公司;在成都,嶽巍帶團隊和產品去了才發現,要去談合作的MCN機構已經倒閉,辦公室早已更換了主人。此外,更有一些合作夥伴企圖誘導嶽巍充值10萬元註冊會員,才保證把貨遞到當紅主播李佳琦手中。

  當然,其中也不乏靠譜的MCN機構,嶽巍也曾跟朱丹等知名主播合作過。在嶽巍與各路主播合作的數十場直播中,單場直播銷量最好的成績是超過4000單。但對直播帶貨寄予厚望的嶽巍並不滿意這樣的數字,這與他感受到的瘋狂行業氛圍形成了巨大的落差。

  在「泥坑」裡走過幾遭之後,嶽巍才覺得4000單已實屬不錯。在經歷過各種荒誕和魔幻的騙術之後,嶽巍開玩笑稱自己也完全能開一個MCN公司了。現在再聽說誰家昨晚直播帶貨GMV又突破幾千萬,甚至幾億,嶽巍只會默默一笑。

  直播帶貨頻頻翻車,李雪琴參與的一場直播帶貨涉嫌機器刷量數據造假;楊坤的一場直播因為退貨率太高,商家紛紛開始維權;職業打假人王海公開點名辛巴帶貨的燕窩是糖水;羅永浩因為帶貨的皮爾卡丹羊毛衫是假貨而道歉……類似的新聞層出不窮。

  從鐵了心要入場,到默默一笑,嶽巍被直播帶貨的華麗外表所吸引,又因為進場前後巨大的心理落差決定退出,在這裡,他看到光鮮亮麗的成績單的背後,一個更加真實卻又光怪陸離的世界。

  旱澇保收的坑位費

  對於主播和MCN來說,如果要做到旱澇保收,穩賺不賠,坑位費是必不可少的。

  坑位費相當於品牌商家與主播合作的入場券。在嶽巍合作的眾多MCN機構中,大多數都會收取坑位費,主流的合作模式是坑位費+佣金,只有極少數MCN會同意採取純佣金的模式。

  因為薇婭、李佳琦等頭部主播的個人光環被吹捧得越來越大,使得整個主播群體在談判中的主動權也越來越大,他們會收取價格不菲的坑位費,但大部分不會給商家允諾成交量。所以,對於商家來說,跟帶貨主播合作更像是一場賭博。

  如果通過支付一定的坑位費能帶動銷量,商家們大多是願意的,但並不是所有主播的帶貨能力都值得支付坑位費。此外,坑位費成為行業潛規則後,也被越來越的多人盯上,並衍生出越來越多的灰色產業鏈。

  某品牌的直播電商負責人告訴《中國企業家》,「一部分詐騙機構會打著MCN名頭,通過向各種意在合作的商家收取坑位費集資,然後轉移資金購買理財產品或用於其他用途。而為了獲取商家的信任,他們大多會允諾一定會有倍數ROI(投入產出比),如果沒達到就按照一定比例退還。」

  這樣的MCN往往一邊做著直播電商的生意,一邊做著金融投資的生意,在收取商家的坑位費後,他們也會儘可能安排直播帶貨,即便沒有兌現當時允諾的帶貨效果,等到幾個月後,把坑位費退還商家便是,它們主要的「盈利模式」是從中賺取理財投資的利息,這一模式的關鍵是廣撒網,且大多是一次性生意,只要能網到足夠多的魚,就有豐厚的利潤。

  此外,坑位費也正在成為一種稀缺資源,尤其是對薇婭、李佳琦等頭部帶貨主播,各個商家擠破了頭想要把自己的產品遞進去,並想方設法被選上。因此,基於頭部主播坑位費,又衍生出眾多的商業模式,並誕生龐大的黃牛群體。

  這些黃牛大多會允諾能把產品遞到頭部主播的選品團隊,如果商家想讓自己的產品儘快被頭部主播的選品團隊看到,商家可支付「加急審核費」,黃牛通過各自渠道可以讓頭部主播更快看到產品,「加急審核」的緊俏程度不遜於春運火車票。

  因此,部分頭部主播的坑位費也變相地水漲船高,「雖然有的主播標價坑位費是1萬,但你用這個價格不可能拿下。部分主播還會將坑位費換一套包裝話術,變成一種全案營銷服務,以收取更高的費用。」一位商家直播負責人告訴《中國企業家》。

  數據好看了才好招商

  雖然不允諾成交量,但直播電商的本質是,用主播的個人影響力交換商家產品的銷量。因此,只有數據好看了,對於主播和MCN機構來說才能更好地招商。

  當前來看,比較受到各方重視的數據維度是「粉絲數、在線觀看量、銷售量和退貨率」。而圍繞這四個指標的數據優化衍生出了眾多門類的生意,最常見的便是刷量和刷單。

  刷量主要針對於粉絲數和在線觀看人數等指標。刷量的服務提供商會以「直播間數據優化服務」的相關名稱潛藏在淘寶之中,通過淘寶旺旺溝通後,他們大多會讓你加微信。在微信聊天中,他們會告訴你詳細的服務方案和報價。

  「所有主播都刷,小主播的想成為大主播,大主播想更大,人心永遠不會滿足的。」一位直播間數據優化服務商告訴《中國企業家》,不同的服務項目都有不同的價格,他們的服務會精確到:你需要只顯示在線人數,還是要上榜有真實用戶頭像的?是在直播一開始就增量,還是在直播過程中循序漸進增量?單純只要在線人數,還是有模擬真人的自助互動評論?

  所有的這些服務均可通過一整套雲控系統操作實現。如果說以往的刷量還停留在數百人上千臺真實的手機實現的話,現在通過雲手機便可實現,在雲控系統中通過一臺雲手機可以控制百臺甚至千臺雲手機,一鍵控制,同步操作。

  粉絲和同時在線觀看用戶數據好看了,只是開始直播帶貨的第一步,真正讓商家動心的還是過往直播帶貨的銷售額,刷單便是圍繞這一指標。

  「專業的刷單平臺會僱傭很多兼職在家的刷單手,你肯定收到過招聘兼職刷單的簡訊,這些都是通過真實用戶下了單,再退掉。很多平臺的稽查對此也無能為力,因為真實的消費場景中確實存在買了想退的場景,而刷單手的任務是,買完全部退掉。」上述商家直播負責人告訴《中國企業家》。

  刷單手,大多是兼職人員,他們通過刷單拿到佣金和返點,部分刷單平臺甚至需要用戶自己墊付資金刷單。不過,多地的警情通報披露,刷單也已成為一種新型騙術,刷單平臺會引誘刷單手不斷在刷單平臺增加自己墊付的金額,而在一旦等到資金足夠多的時候,刷單平臺就會攜資跑路。

  通常來講,退貨率高會不利於下一次直播的招商。但是,目前很多官方平臺都不會公布直播帶貨的真實數據,大多是第三方數據統計平臺抓取,而很多數據統計平臺往往只統計當場的銷售額,很少會跟進之後的退貨率。因此,退貨率只存在於各個品牌商家的口口相傳之中。

  新的產業鏈延伸

  買量、刷單只是直播電商最顯而易見的衍生產業,而隱藏在各項業務背後的是不斷延伸的灰色產業鏈。

  首先,因為直播電商的火爆和數據優化的易操作性,帳號買賣正成為一種新型生意。那些急於求成、意在通過直播帶貨賺快錢的MCN機構,通過購買帳號培養自己的核心IP;而那些擁有一定粉絲基礎的直播帳號,能更快速地漲粉,真實度也更高。

  帳號買賣之外,養號和批量孵化網紅也是一種方式。

  「很多金融投資公司旗下都有豪車租賃,他們拿這些豪車資源去拍抖音,豪車美女都很容易火,帳號做火之後再直播帶貨,甚至有些主播最後自己都變成了甲方,自己貼牌賣貨。」一位接近養號團隊的從業者告訴《中國企業家》。

  因此,在直播帶貨的所有環節中,除了數據方面的造假之外,假貨也開始大行其道。在打假名人王海指出辛巴帶貨的燕窩是糖水之後,羅永浩帶貨的皮爾·卡丹羊毛衫也被監測出是假貨,並非純羊毛,羅永浩就此道歉,並表示三倍賠付。

  今年8月的一天,一位擁有百萬粉絲的直播帶貨主播廖某在直播時被警察抓捕,這一過程恰好被直播。廖某被捕的原因便是其在某電商平臺直播間內,銷售假冒品牌服飾。此前,浙江嘉興警方也破獲了一起網售制假知名品牌服飾案,涉案金額6000餘萬。據警方介紹,曾從事模特職業的一名「網紅」,專門在直播等形式展示假冒服飾,為重大售假犯罪行為。

  中消協一項調查報告顯示,有37.3%的消費者在直播購物中遇到過消費問題,這個數字遠遠大於其他的購物方式。

  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曾公開痛斥直播帶貨中的假貨現象:「直播是形式的變化,最終要回歸到製造,也就是產品本身。沒有好的產品,無論表現方式如何,最終都會失去根基。」她還在直播中透露,雖然格力在快速實現產品的多元化,但有一點她可以保證,格力的所有產品都是自己生產,沒有一件是代工的。

  此外,抖音、快手等官方平臺會推出Feed流、粉絲頭條等官方營銷工具,很多主播和MCN機構會通過投放Feed流廣告來推廣自己的直播間,而基於這一業務,一項名為「Feed流投手」的服務也因此興起。

  「Feed流投手」吸引MCN機構投放的宣傳點是,「數據不僅要好看,最好還省錢,我的投放會比你自己投產生更高的價值。」

  這些商家大都鼓吹自己跟直播平臺籤了大額的年框協議,會有一定的優惠和返點,而這一群體的生意邏輯是,如果你投入1000元能實現2000元的商業產出的話,通過他們則能實現10000元的產出,他們的投放更科學,效率更高。

  另外,直播電商的單場GMV帶貨越來越高,各家的戰報業績不斷攀升,但如果沒有真實的用戶購買,僅憑刷單往往需要巨額的資金,因此,基於服務刷單平臺的一部分提供金融服務的墊資平臺又開始興起。

  墊資平臺通過金融服務的方式借款給刷單平臺和團隊,刷單平臺賺部門MCN機構的刷單服務費,部分MCN機構再通過賺取商家的坑位費和銷售佣金,一條漫長的產業鏈因此形成。

  經久不衰的培訓亦成為賺錢的門道。直播帶貨大火之後,就會出現各種電商導師,他們通過開設培訓班收割一部分渴望入行的商家。「當一個行業開始出現大量老師的時候,這個行業一般已經過了紅利期,進入平穩期了,甚至開始下滑了。」這是嶽巍得出的深刻教訓。

  如今,嶽巍自己帶領團隊開啟了各個平臺的自播:「再也不會去找大主播直播帶貨,尤其是涉及到巨額的坑位費。」嶽巍越來越感覺到,直播電商其實是每個商家的標配,沒有必要全部往頭部主播那湧。

  「當你想加入一個趨勢,在你看到它的時候,其實你已經晚了。但是只有你加入了,下一波機會你才能趕得上。就像淘品牌之於淘寶等電商平臺,螺螄粉之於短視頻內容電商。」嶽巍總結。

  (應採訪者要求,文中嶽巍為化名。)

相關焦點

  • 直播帶貨,也逃不過刷單造假
    當數據成為衡量主播們的唯一指標,漲粉刷單曬戰報,沒個上千萬的成績單,誰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在直播帶貨圈裡混過。直播也是2020年的超級商業現象。尤其是一場疫情過後,各地政府紛紛出臺了扶持直播帶貨的計劃,直播帶貨的數據也越滾越誇張。上億的戰報,似乎都成了審美疲勞的「平均成績」。
  • 電商直播是進化還是倒退?刷量、刷單「放衛星」
    2019年11月,淘寶直播知名女主播雪梨,在一場直播中因為沒有正確關閉直播間,於是自己和團隊的復盤變成了現場直播。而當天的復盤中,刷單一事也被提及,並出現了「應當一百單一百單地刷」的言論。不僅如此,曾和董明珠聯合帶貨的快手大主播二驢夫婦也被網友爆料有刷單行為。
  • 一個寵物帳號叫價200多萬 誰在買賣快手帳號?
    賣家提供的8月14日快手粉絲號報價單   中新經緯記者又從賣家權哥手裡獲得了一份8月14日快手粉絲號報價單,這份報價單列出了近50個待售的快手帳號,並依據作品類型、粉絲數量、是否實名認證在該網站,一些快手帳號出售價格最高達200多萬元。網站信息顯示,一個擁有490萬+粉絲,開通直播小店,寵物段子類快手帳號售價為222.22萬元。   魚爪新媒工作人員告訴中新經緯記者,他們是短視頻帳號轉讓平臺,不收帳號,也不養帳號。「就是有賣家在我們平臺出售帳號,我們提供交易服務。」   除了快手粉絲號,一些所謂的「快手靚號」也在兜售之列。
  • 使用上萬帳號刷單刷量 一直播場控軟體被快手起訴
    利用直播場控助手軟體,使用成千上萬個「快手號」在指定用戶直播間批量點讚、送禮物、評論、關注和刷單,製造虛假人氣和熱度……快手公司認為此舉直接破壞了快手電商直播的健康生態環境,於日前向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對該軟體公司提起訴訟。據悉,這是2018年以來快手針對平臺刷單刷量等灰黑產進行訴訟打擊的近200起案件之一。
  • MCN機構:電商直播刷單是良心操作,40%的退貨率也正常
    投稿來源:零售老闆參考近兩年,直播帶貨經濟爆火。當數據成為衡量主播們的唯一指標,漲粉刷單曬戰報,沒個上千萬的成績單,誰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在直播帶貨圈裡混過。直播也是2020年的超級商業現象。尤其是一場疫情過後,各地政府紛紛出臺了扶持直播帶貨的計劃,直播帶貨的數據也越滾越誇張。
  • 直播帶貨刷單53元能增2萬觀看量 建立自動「腳本」批量養號批量操作
    直播「刷量」美麗數據是如何炮製出來的?僅需53元就能增加2萬觀看量從最早的公眾號閱讀10萬+,到後來的各種活動投票,再到如今的直播帶貨刷單,網絡數據造假早已成為了公開的秘密,而且愈演愈烈。在多個包含「直播漲粉」等字眼的聊天群裡,記者看到,有不少聲稱可以在各大主流平臺上提供刷觀看、漲粉絲等服務的廣告。
  • 楊坤直播帶貨被質疑刷單,商家報警|藍鯊有貨早報
    1、坑位12萬元,帶貨120萬元,退款116萬,楊坤直播帶貨被質疑刷單,商家報警 三組商家11月8日晚參加楊坤在抖音直播帶貨,為此,三組商家每個人都交了至少10萬元的坑位費。
  • 刷單率50%?黃金直播帶貨水太深
    最開始,他們覺得可以按粉絲量選擇合作主播,但是發現粉絲量水分太大,而且短視頻的粉絲量跟做直播的粉絲量是有差距的,觀看短視頻與觀看直播的人群有時候並不重合。路徑被證偽,他們開始看垂類主播,結果合作成就了一位主播。「真正起飛的那場帶貨,GMV8位數,ROI達到1:10」。
  • 15元便可獲得118個贊兩萬播放量和50個分享!刷單造假坑了直播帶貨...
    據中消協介紹,在10月20日-11月15日的檢測期內,共收集有關「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33萬多條,主要涉及內容集中在明星帶貨涉嫌刷單造假,售後服務滿意度低、體驗較差等方面。直播帶貨作為今年的大風口,將不少網紅主播吹上了天,不少爆紅網絡的主播對外宣稱直播間人數可達百萬之多,然而在調查中記者發現,有部分主播在帶貨時的直播間人數、產品銷售量、參與人數、直播間活躍度其實是由第三方提供的服務套餐來完成,「想要什麼樣的直播效果,就買多少價位的套餐,抖音、映客、淘寶等多個直播平臺的刷單、流量生意我們都能做。」一位專門為直播刷單的從業人員說。
  • 直播帶貨刷單成風!這些套路,讓你哭訴無門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23日電(記者 吳濤)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達4338億元。有機構預測,2020年直播電商規模或將超過9000億元。  記者調查發現,近萬億元的直播帶貨大市場中,不乏有物美價廉的好商品。但也有些直播帶貨依靠不正當手段營造虛假繁榮,暗藏刷單、商品以次充好等貓膩。
  • 「獨家調查」直播帶貨「隱秘角落」:15元可買100人氣 記者付款後...
    央廣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記者王晶)今年以來,直播帶貨成為了許多人的購物渠道,而近期一些直播帶貨「翻車」事件,則逐漸揭開了這個行業不為人知的一面。記者注意到,流量造假是其中的突出問題之一。誰在賣流量?日前,記者調查發現,市面上一些宣稱可以數據造假、販售流量的「流量販子」可以輕易通過網際網路平臺被找到。
  • 直播帶貨「隱秘角落」:15元可買100人氣 記者付款後觀看人數迅速上升
    央廣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記者王晶)今年以來,直播帶貨成為了許多人的購物渠道,而近期一些直播帶貨「翻車」事件,則逐漸揭開了這個行業不為人知的一面。記者注意到,流量造假是其中的突出問題之一。 誰在賣流量?
  • 直播「刷量」愈演愈烈 華麗數據的背後是百萬級別的灰色群體...
    原標題:一場直播,華麗數據的背後,是百萬級別的灰色群體...應用豐富的智慧型手機,的確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也極大地推動了網絡直播的興起。一部手機,一位主播,就能打造一個帶貨的直播間。然而,隨著網絡直播的風生水起,「刷量」亂象也是愈演愈烈。所謂「刷量」,其實就是流量造假。
  • 揭露直播「刷單」產業鏈:20元=1萬播放量+500點讚+50條評論
    直播帶貨不斷上演銷售「神話」,網紅、明星、企業大佬前赴後繼湧入直播間。然而,「看上去很美」的直播數據並不一定是主播的實力寫照,還有可能是虛假流量正在肆意生長。「秒沒」的銷售速度、不斷飆升的銷售額,直播間裡不斷上演銷售「神話」,網紅、明星、企業大佬紛紛湧入……直播帶貨已經成為當下最為活躍的一個風口。
  • 直播刷量買粉已是「公開秘密」3塊錢可換上萬播放量
    原標題:只花3塊錢可換上萬播放量「我開了一個淘寶小店,最近總是收到刷單的廣告,說如果我開直播,可以幫我做流量,粉絲可以買,成交量也可以買,還說現在很多直播都這麼做,你們應該關注關注! 」近日,早報熱線接到一位讀者的舉報電話。記者隨後調查採訪發現,在直播界,刷量買粉簡直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
  • 爭議帶貨達人董明珠:直播帶貨476億 卻被質疑經銷商刷單
    (原標題:爭議帶貨達人董明珠:直播帶貨476億 卻被質疑經銷商刷單)
  • 直播帶貨「翻車」李雪琴們怎麼說
    11月20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在其官網發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監測發現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並點名汪涵直播帶貨涉嫌刷單造假;李雪琴直播銷售數據
  • 700元/月就能變成帶貨小網紅 刷單等行為讓直播變得魚龍混雜
    對主播來說,直播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背後有著常人不知道的艱辛。對網友來說,買主播推薦的東西像是一次博弈,運氣好物美價廉,運氣差可能就是翻車現場。但刷單等行為,讓直播變得魚龍混雜。有刷單販子推出700元/月讓你成為帶貨小網紅。不過,這樣的局面或迎來改變。
  • 直播「刷量」美麗數據是如何炮製出來的?53元能增2萬觀看量
    直播「刷量」美麗數據是如何炮製出來的?僅需53元就能增加2萬觀看量從最早的公眾號閱讀10萬+,到後來的各種活動投票,再到如今的直播帶貨刷單,網絡數據造假早已成為了公開的秘密,而且愈演愈烈。建立自動「腳本」 批量養號批量操作和記者親身經歷的情況差不多,最近有新聞爆出,某帶貨直播間,數百萬粉絲中,僅有10%是真人在線觀看,剩下的90%全部都是機器刷出來的數據。這具體是怎麼操作的呢?
  • 是時候給直播售假敲響喪鐘了!
    12月9日,媒體從廣州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針對網紅帶貨主播辛巴燕窩售假一事已立案調查。12月14日,有四千多萬粉絲的網紅「二驢」在直播間承認妻子賣酒時誇大宣傳,向打假人王海喊「爸爸」求饒。而對直播售假,也到了該敲響喪鐘的時刻了。1事情要從今年「雙11」說起。在那場購物狂歡結束不久,中消協發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其中列舉了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以及李雪琴參與的一場直播帶貨涉嫌機器刷量數據造假等案例。而除此之外,汪涵直播中也被指大量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