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號優美的艦體曲線,戰列艦中獨有的大和坂,設計巧妙作用巨大

2020-12-14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對於戰列艦黨來說「口徑即正義,射程即真理」是大艦巨炮時代最貼切的話語,戰列艦,這種集工業時代各種先進設備於一身的機器,本身鋼鐵的威武的身軀就非常有吸引力,特別是它那高昂著的炮口。而說到大艦巨炮,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永遠是繞不過去的坎,其上面裝備的460毫米艦炮是海軍有史以來口徑最大、威力最強的火炮,所以它也成為了各個海戰遊戲玩家趨之若鶩的選擇。

一般作為崇愛搭建巨炮的戰列艦黨們都是顏值控,不是說誰裝有巨炮就愛誰,艦體優美的設計也成為了人們追求大和號的加分項之一。大和級戰列艦本身的艦體設計就非常好看,在一票戰列艦中有著非常高的顏值以及它特有的辨識度,其中以它的艦名命名的「大和坂」設計是它獨有的設計。所說的大和坂就是大和級戰列艦2號炮塔位置的甲板有一個傾斜角度,使得甲板上形成了一個向前的坡面,這樣的設計在所有的戰列艦當中是獨一份。

一般的戰列艦艦首都會有一點的上揚角度,這是為了方便在高海況航行時海水湧上甲板後的排水,這樣上湧到甲板的的海水就可以快速地排開。那麼大和號2號炮塔處的位置上也是方便排水嗎?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說為了方便排水那也不會只有大和一家用而已,論海況的惡劣程度獨屬大西洋了,但英國皇家海軍的所有戰艦上都沒有看到類似的設計,那麼這玩意到底有啥用呢?難道這是日本獨有的東方審美的設計?

其實「大和坂」的設計是為了降低2號炮塔的高度,以此降低全艦的重心,說白了就是為了降低重心的設計。那為啥大家都不這麼幹就唯獨你日本大和級戰列艦這麼幹呢?這還得歸功於它那460毫米的巨炮,在當時的海軍戰列艦當中就唯獨你日本一家有460毫米這麼大艦炮的軍艦,其他的美國、英國的戰列艦那也只有406毫米口徑而已。別看相差不過54毫米,但同為三聯裝炮塔其重量就相差一艘驅逐艦的重量。

當時美國的衣阿華級戰列艦的406口徑三聯裝炮塔重量達到了1730噸,單座炮塔比美國早期的驅逐艦重量還大,而現在中國海軍的056型護衛艦噸位也不過1400多噸。而僅僅相差了54毫米,大和級上的460口徑三聯裝重量卻高達2700多噸,比如美軍的滿載2500噸級弗萊徹級驅逐艦還要重。和裝備406口徑的衣阿華級炮塔相差了一艘老式的千噸級驅逐艦。所以為了給2號炮塔降低重心,就採用了大和坂的設計,而這個設計在不影響其他方面的情況下達到了降低全艦重心的效果,可以說非常巧妙。

相關焦點

  • 二戰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在戰爭中沉沒後還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這款大和號戰列艦是日本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一號艦,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這款戰列艦的艦身長度為263米,艦身寬度為38.9米,吃水深度為10.86米,標準排水量為六萬四千噸,滿載排水量為七萬兩千多噸,動力系統採用的是十二臺鍋爐以及四臺蒸汽輪機,其最大航速能夠達到二十七節。
  • 日本「大和號」戰列艦被擊沉,給了日本海軍致命的打擊,幻想破滅
    「大和號」戰列艦,是日本在二戰期間打造的一座號稱是永不沉落、世界最強的戰列艦。不可否認,二戰時期的日本確實具備了優質的工業系統,發達的軍工產業,因此,當時「大和號」戰列艦的問世,就讓全世界為之震驚,日本人更是引以為豪。
  • 數據最強戰列艦:大和號沉沒時,核心裝甲是否被擊穿
    【話說軍世】說到戰列艦,雖然說在二戰後戰列艦這一件艦種開始被海軍所淘汰,不過實際上到1992年,美軍才退役了依阿華級戰列艦,時間還是相當久的,而作為戰列艦中噸位最大的大和號,也是裝甲防護數據最為「誇張」的一型戰列艦,在被美軍艦載機擊沉時,它和核心裝甲是否被擊穿了呢?
  • 大和級戰列艦是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戰列艦?它的結局如何?
    二戰時期隨著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巨大成功,航母的作用被開發出來,從此以後航母成為海軍最仰仗的軍艦,而作為紅極一時的戰列艦最終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我們今天就以當時最強大的戰列艦大和號為例講述它悲慘的結局。二戰最強戰列艦是日本的大和級但只有2艘大和級戰列艦隻有大和號和武藏號建成,本來計劃建造4艘但最終只完成了這兩艘。大和號是1941年12月編入日本聯合艦隊,武藏號是1942年8月編入日本聯合艦隊。
  • 史上最大戰列艦大和號,美軍僅僅損失十架戰機就將其命運終結
    大和號戰列艦「大和號」戰列艦最終葬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野心中。 影視劇中的」大和號「戰列艦「地獄俯衝者」轟炸機對「大和號」表面甲板造成造成巨大殺傷。美軍的艦載機分三個波次對「大和號」的艦隊 進行狂轟濫炸。
  • 國產056護衛艦能否打贏二戰日本最強戰列艦大和號?
    說起戰列艦,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巨大的鋼鐵之軀和令人生畏的主要,而其中的明星戰列艦非日本大和號莫屬。而他的巨大名氣來源於他史無前例的巨大主炮—3座三聯裝94式45倍徑460毫米口徑艦炮。大和號為了能夠保護和承載他如此巨大的主炮,主炮塔的正面防護盾厚達650毫米,這是世界軍事史上出現的最厚的鐵製裝甲。同時為了增強自身防護屬性,舷側410毫米裝甲呈20度傾角,艦中甲板邊緣處的230毫米裝甲也帶有7度的傾角,全艦被劃分出了1147個水密隔艙,僅船殼的重量就達到了20212噸。
  • 空艦對壘時:空中攻擊處於主動態勢,大和號戰列艦被空中戰機擊沉
    日本海軍建造2艘大和級戰列艦,不僅滿載排水量大,而且主炮口徑大彈丸爆炸威力大,就是走了質量建軍之路,企圖憑藉大和級戰列艦的巨大威力,尋戰美海軍太平洋艦隊的主力戰列艦進行決戰,以取得對美海軍太平洋艦隊的優勢。
  • 大和號戰列艦,最強的戰列艦,最豪華的旅館,美軍艦載機最貴靶船
    那麼,日本大和號戰列艦為何會如此引人注目,這艘耗資巨大的戰艦在戰爭中又是否發揮了它應有的作用?今兒咱就聊一聊這艘象徵日本的巨型戰列艦的短暫一生是如何的夢幻! 1937年,就是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同一年,建造大和號和姊妹艦武藏號兩艘超級巨型戰列艦的計劃就被日本軍方提了出來,並很快得到付諸實施。為了避免洩露軍事機密,大和號建造的全過程都是在極其秘密中進行的,在所有能俯視到船塢的地方都加設了擋板。在大和號建造期間,日本海軍內部傳言,埃及有金字塔,中國有萬裡長城,日本有大和號戰列艦,由此可見大和號巨型戰列艦在日本人心目中獨一無二的重要地位。
  • 史上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沉沒全過程影像圖集
    該任命直至1943年2月,由改良了司令部設備的同型艦「武藏」進入楚克錨地後接替為止。圖為於吳海軍工廠作最後舾裝的「大和」(1941年9月20日)。圖片右側為航空母艦「鳳翔」,而在中央稍高位置、三號炮塔上方為食品補給艦「間宮」1945年4月7日,「大和」在天一號作戰期間,遭受美軍特遣艦隊艦載機的猛烈攻擊,於坊之岬海域被擊沉。圖為於雷伊泰灣上空俯瞰的「大和」。
  • 薩沙談:美軍飛機三小時擊沉超級戰列艦大和號
    作者:薩沙有史以來噸位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在琉球戰役中僅僅3個小時之內,就被美國飛機擊沉。美國人擊沉這艘花費了日本重大人力物力代價的超級戰列艦,只損失了不到10架飛機。具體情況如何,讓薩沙來打開這段塵封的歷史。
  • 日本海軍的大和號和美國海軍的衣阿華號相比,誰才是二戰戰列艦的...
    摘要:二戰時期日本海軍的大和號戰列艦和美國海軍的衣阿華號戰列艦,可以算是雙方最強的主力戰艦,那麼這兩艘戰艦來一番對比,到底誰更強?圖1:美國海軍衣阿華級戰列艦編隊大和號是二戰時期日本海軍最強的戰列艦,衣阿華號則是美國海軍最強的戰列艦,如果這兩艘主力戰艦來一番對比,到底是更強?按照戰艦世界遊戲裡的規則,大和號是十級艦(不過姊妹艦武藏號卻是九級艦),衣阿華號則是九級艦,應該是十級艦的大和號更強。
  • 最強戰列艦大和號內部豪華到了什麼程度?
    但同時,日本卻極度痴迷於「大炮巨艦」,大和級戰列艦就是其巔峰產物。 但隨著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國際形勢的變化,日本和美國的矛盾摩擦加深,日本私下已經開始制定對美作戰計劃了! 按照當時日本高層的想法,對美作戰還是要靠戰列艦。
  • 俾斯麥號與大和號裝甲分布對比,大和號的精妙設計讓人佩服
    俾斯麥號和大和號分別是德日兩國海軍的象徵,兩艦都是與1940年後服役的二戰最新銳戰列艦,可以說是德日兩國工業與科技的結晶,長期以來關於兩艦的實力對比也是海軍愛好者喜歡研究的話題今天小編就從防護設計思路和實際參數來分析兩艦的孰優孰劣。
  • 日本歷史上最大的驅逐艦「大和號」是如何覆滅的
    作為世界上曾經出現過的排水量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曾經是日本的國家象徵與驕傲,至今仍在日本的電影、動漫中頻頻出現,然而,這艘戰艦本身在二戰中的表現,卻成了一個暗喻它的祖國已經落伍於時代的冷笑話。 由於受大炮巨艦主義的影響,當時世界各國紛紛開始建造噸位更重,艦炮口徑更大的軍艦。
  • 貨真價實的日本大和號戰列艦原廠設計圖紙,可以看出這貨質量很差
    ,不過我也有不少其它國家的,今天放個日本大和號戰列艦的原廠設計圖紙。毫米主炮的「超大和」級戰列艦,作為計劃的頭炮,在1937年開工「大和」和「武藏」號,在1939年建造「信濃」和「lll號艦」。在海軍技術研究所船型試驗水槽中進行船體形狀模型試驗,基本設計方案完成後需要得到海軍中樞部門的眾多要員組成的海軍高等技術會議最終確認,並得到海軍大臣批准後設計圖會送船廠,船廠要以艦政本部的圖紙為基礎獨自繪製方便工作的詳細施工圖,
  • 戰列艦裝甲有多強?大和號資料曝光,現代軍艦果真「薄皮大餡」
    我們經常能聽到對現代軍艦艦體設計的評價:薄皮大餡。相比早期的戰列艦、巡洋艦的裝甲帶,現代軍艦的裝甲厚度似乎不值一提。那戰列艦艦體裝甲到底有多厚?現代軍艦艦體難道真的如此不堪一擊?又該用什麼辦法來提高軍艦防護水平?今天不妨來聊聊這個話題。
  • 二戰作為戰列艦的巔峰,期間都誕生了哪些著名的戰列艦?
    憑藉威力巨大的艦炮、堅固厚重的鋼甲和強勁的動力,戰列艦一度橫行世界海洋,是海洋強國維持海上霸權的武力象徵。然而,當戰列艦在二戰時期達到巔峰的同時,也迅速被航母所取代,因此二戰也可以說是戰列艦最後的輝煌。那麼,二戰歷史上誕生了哪些著名戰列艦呢?簡單介紹其中的五艘。
  • 二戰重武器之最:32米巨炮史上最長,270米戰列艦比大和號還長!
    二戰重武器之最:32米巨炮史上最長,270米戰列艦比大和號還長! 二戰中最大、最倒黴、最短命的航母——信濃號航空母艦 信濃號最初是根據大和級戰列艦的第三號艦(110號艦)開工,建造進行50%時被改造成航空母艦
  • M1A2坦克和大和號自由對射,如果全程都在坦克射程內,誰能贏?
    現代化坦克就是再厲害,也不可能擊沉7.3萬噸滿載排水量的大和號戰列艦。戰列艦副炮的口徑一般都比M1A2大,但沒聽說在戰列對決中有哪個副炮能擊沉戰列艦,換成M1A2當然也做不到。首先要明白M1A2坦克的120毫米主炮的設計要求,這種滑膛炮要求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高爆彈和炮射飛彈,主要用於殺傷散布人員、堅固堡壘、裝甲目標,很明顯戰列艦屬於最後者,也是坦克炮的設計目標之一。
  • 衣阿華級戰列艦的適航性與同期戰列艦相比,是不佔優勢的
    狹義的船舶適航,通常是指船舶的船體、船機電設備等在設計、結構、性能和狀態等方面能夠抵禦航次中通常出現的或能合理預見的風險,但不要求船舶具有抵禦航次中出現的任何風險。簡單來講,就是船體很結實無隱患;車、舵、錨、纜沒有問題;航海儀器、航海圖書齊全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