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位於我國上海,簡稱「立信」。目前為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高校、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建設引領高校,亦可稱之為上海的「雙一流」。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由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同上海金融學院合併組建而來。學校共有15個二級學院,現設有松江、浦東、徐匯三個校區。
學校一共開設本科專業37個,其中會計學、金融學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審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為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稅收學和應用統計學上海市級一流專業建設點,財政學等專業為上海市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本科專業,市場營銷等專業為上海市屬高校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
1927年,著名會計學家、教育家潘序倫在上海創辦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借用《論語》中「民無信不立」之意。此後陸續開辦立信會補習學校、函授學校、專科學校和高級職業學校。至1937年,立信會計專科學校正式宣告成立。但因抗戰爆發,立信會計專科學校只得四處開辦分校進行辦學。
1952年,我們國家對全國範圍內高等學校進行院系調整,將立信會計專科學校併入上海財政經濟學院(今上海財經大學)。改革開放後,潘序倫等提出復校的設想,並在2年後得以實現。
2003年,立信會計高等專科學校升格為本科層次的上海立信會計學院,2011年,獲得審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資格,成為全國首批開展審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高校。
學校的另一前身為1952年華東區建立的上海銀行學校,隸屬於中國人民銀行華東區銀行學校。4年後,學校改名為中國人民銀行蘇州銀行學校。2年後,在大躍進運動的影響下,學校升格為蘇州財經專科學校,但同年即撤銷。
1960年,學校復辦為上海財政金融學校,雖經歷文革的停辦打擊,但是改革開放後,學校還是復校。至1987年,升格為上海金融專科學校。5年後,再次升格為上海金融高等專科學校。2012年,學校於上海財經大學聯合培養金融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兩所學校在合併重組之前就已經有了諸多相似之處。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建有全球第一家會計專業博物館——中國會計博物館,上海金融學院建有中國當代錢幣博物館。
2016年,在上海市的撮合下,教育部批准後,兩校開始合併辦學。2年後,學校入選「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開始發展的新紀元。
在上海市的大力扶持下,Ⅰ類高原學科有工商管理,Ⅱ類高原學科有應用經濟學,教委重點學科有會計學、國際貿易、金融學。
學校的科研項目及平臺也都是圍繞金融、會計,以期做大做強。諸如上海科技金融研究院、浦東研究院,自貿區金融研究院、上海誠信文化研究中心、開放經濟與貿易研究中心、中國風險管理研究院、現代支付與網際網路金融研究中心、「一帶一路」會計文化研究中心等。
因此,考生如果對學校的會計、金融類相關專業感興趣的話,不妨對關注一下學校的相關專業建設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