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寶總是告大寶的狀?爸爸媽媽這樣處理,才能平衡兩個孩子的情感

2020-12-12 夏末聊情感

點擊上方「關注」,夏末與您溫暖相伴!

文|夏末

「媽媽,姐姐搶我玩具!」「媽媽,姐姐打我!」「媽媽,姐姐亂扔垃圾!」……

近日,二寶總喜歡告大寶的狀,告狀的理由千奇百怪,而告狀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讓我出面幫她,想讓我去吵姐姐一頓,想讓我成為她堅實的後盾。

但是,每次面對二寶告狀,我都會和顏悅色地對二寶說:「你們是好姐妹,你和姐姐好好溝通溝通, 就沒事了。」過了一會,二寶就會跑過來給我說:「媽媽,我和姐姐溝通好了,姐姐又是我的好朋友了。」

這樣多次處理之後,我發現,大寶和二寶兩個人再遇到小摩擦,小爭執,就會自己解決,並且兩個人的感情非常好。

隨著二胎家庭越來越多,很多家庭都會遇到二寶總是告大寶的狀,然後家長會不自覺偏袒二寶,去吵大寶,而這樣的結果不但會傷害了大寶,更會使得兩個孩子的關係變得惡化。

比較常見的錯誤做法有:

① 不分青紅皂白就批評大寶

很多大人都覺得,大的孩子就應該讓著小的孩子,不講理由和條件,誰讓你比二寶大呢?你就應該懂事,應該事事二寶優先。

我的鄰居歡歡媽媽就是,每次我帶著孩子去他們家裡玩時,經常聽到歡歡媽媽說:「歡歡,你比弟弟大,你就不能讓著弟弟嗎?」「你怎麼這麼不懂事,這麼大了怎麼還和弟弟爭玩具?」「你是大的,你要讓著弟弟,你怎麼就記不住呢?」

於是,他們家裡弟弟經常給媽媽告姐姐的狀,然後一告狀,媽媽就吵姐姐,姐姐有理無處說,只能委屈往肚子裡咽。

有一天,歡歡來我家裡玩,玩的時候,她冒了一句:「我最討厭我的弟弟了,要是沒有我弟弟就好了,我媽媽就不會這麼討厭我了。」看著小姑娘小小年紀說出這樣的話,我感覺到她內心一定受到了不小的傷害。

② 動手打大寶

我女兒幼兒園時一個同學叫琳琳,她有一個比她小三歲的妹妹,妹妹非常厲害,凡事都要和姐姐爭,平時琳琳會讓著妹妹,但是有一次,琳琳實在忍不了了,就和妹妹搶了,搶的過程中妹妹摔傷,然後琳琳媽媽直接掄起拳頭就打琳琳,看那架勢,琳琳不是第一次挨打了。

見過這次琳琳挨打的經歷之後,我也終於知道琳琳為什麼那麼討厭妹妹了。

兩個孩子的小矛盾如果處理不好,可能就會在小小的心靈裡埋下怨恨的種子,並且兩個孩子的感情會越來越疏遠,越淡薄。

二寶為什麼喜歡告大寶的狀?

孩子告狀也是在變相地尋求幫助,當孩子無法應對眼前的問題,或是不知如何應對遇到的問題時,他們會通過向大人告狀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而二寶之所以越來越喜歡告狀,因為他們發現,他們一告狀,爸爸媽媽就會出面幫助自己批評哥哥或姐姐,自己可以從爸爸媽媽那裡尋求幫助,於是就會遇到小事就告狀。

孩子告狀看似小事,其實,如果家長處理不當,從長遠來看,會給兩個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更會更家庭帶來很大的困擾。

大寶和二寶關係處理不當,看似小問題,大人會感覺小孩子的事,過去就忘了,所以也不太放到心上。

其實,如果大人經常這樣偏心二寶,有了二寶,眼裡只有二寶,凡事都讓大寶讓著二寶,兩個孩子發生打架,爭執時候,大人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就批評大寶,這樣很容易加重大寶對二寶的厭惡情緒,甚至會從內心恨二寶。

之前有則新聞報導就是如此,讓我們無比惋惜和痛心:哥哥因為覺得爸爸媽媽一直偏心弟弟,什麼事都是弟弟優先,弟弟說什么爸爸媽媽都相信,自己說的不相信,最後哥哥實在怨恨這個弟弟,竟然向弟弟舉起了刀。

悲劇發生後,男孩的父母才意識到,原來因為自己處理不當,因為自己平時總是偏袒弟弟,感覺弟弟小,哥哥就應該讓著弟弟,弟弟告狀時候,家長一味偏心弟弟,吵哥哥,才會在哥哥的內心埋下了怨恨的種子,才釀成了悲劇的發生。

想要兩個孩子關係更融洽,感情更好,父母不妨這麼做

其實,只要父母處理好大寶二寶的關係,處理好小矛盾,小爭吵,兩個孩子的關係會非常好,即使有小矛盾也會很快自己化解,很快又是親密無間了。

如果家裡兩個孩子總是發生小矛盾,二寶總是喜歡高大寶的狀,爸爸媽媽不妨這樣做:

① 不到危險的狀況,爸爸媽媽千萬不要幹涉,讓孩子自己去處理。

其實兩個孩子在相處過程中難免有摩擦,當兩個孩子發生摩擦時,很多爸爸媽媽的慣性思維就是:第一時間去批評大寶、保護二寶。在很多家長的潛意識裡大寶就應該讓著二寶、大寶就應該保護二寶。

其實,遇到這種問題,父母首先要學會的應該是在保護孩子不受傷害的前提下放手,讓孩子學會自己去解決問題。

只有給孩子足夠的空間,他們才能慢慢的找到自己相處的平衡點,才能在遇到問題時候,他們自己去解決。

② 不要總是讓兩個孩子存在競爭關係

有了二胎後,爸爸媽媽千萬不要總是明裡暗裡把兩個孩子進行比較,更不能經常在語言上表現出來,千萬不要說:「你看看,你還沒有妹妹聽話?」「你看看你,姐姐都很講衛生,你不講衛生!」「這都做不到,你要輸給弟弟妹妹了哦!」

如果總是這樣進行比較,給孩子造成壓力,他們就會出現競爭心態,這樣往往會破壞他們之間的關係。

③ 不讓總強調大寶讓著二寶,要公平公正對待兩個孩子

二寶出生後,爸爸媽媽過分去強調大寶讓著二寶,其實是不可取的,這樣的結果只會讓大寶感覺為什麼讓步的總是自己,感覺爸爸媽媽偏心弟弟妹妹,不關心自己。

久而久之,大寶就會對二寶心生厭惡,所以,在處理兩個孩子矛盾,在處理二寶告狀大寶時,爸爸媽媽要一視同仁,就事論事,不可偏袒任何一方。

④從小培育孩子的愛心和責任感

從小培養孩子的愛心,教導他們和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要互相關愛,兩個人是最親密的人,要多為對方著想,遇到事情要關心對方,這樣兩個孩子長大後才能真正發自內心關愛關心對方。

總而言之,當面對二寶告狀大寶時,當兩個孩子發生矛盾時,爸爸媽媽要處理得當,這樣才不會讓大寶討厭二寶,才會讓兩個孩子的關係越來越融洽。

相關焦點

  • 有了二寶後,大寶卻對媽媽冷漠,二胎家庭如何處理跟孩子的關係?
    那麼要迎來二胎的媽媽處理跟大寶之間關係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首先,要每天抽出時間去陪伴大寶。寶寶不管在什麼年齡段都需要陪伴,只有多陪伴多溝通,才會有很好的親子關係。試著多去了解孩子,每天抽出固定的時間去陪他做遊戲,也可以每天給寶寶讀睡前故事,這樣會給寶寶很大的安全感。
  • 想讓大寶二寶和諧相處,父母這樣做很重要,別「厚此薄彼」
    二胎家庭中兩個孩子的相處模式我聽著她倆的嘮叨,想到近期總是聽到類似的情況,大概就是說有了二胎的家庭,老二總是表現的比老大精明,甚至老大打架都打不贏老二,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先來看下大寶和二寶在家裡是怎樣的相處模式?
  • 做好平衡 大寶和二寶才都是「寶」 第A05版:家長學校 20201111期...
    李梓源媽媽李女士說,大女兒特別懂事,照顧弟弟是女兒主動要求的,就是為了減輕她的負擔。姐弟倆在相處的過程中感情越來越深厚,有時弟弟犯了錯,爸爸媽媽的話不一定「好使」,卻能聽進姐姐的話。  這樣貼心、懂事的大寶還真不少。趵突泉小學10歲學生戴詩雨不僅能帶著和自己同校、小自己4歲的妹妹一起上下學,還能在放學後輔導妹妹寫作業。
  • 大寶總是急不可待的教訓二寶?幾個真相寶媽了解下,盲目出手不妥
    二、為何大寶總是急不可待地就教訓二寶,背後真相是什麼1、試探自己的家庭地位家裡突然出現了一個和自己搶父母的孩子,即使爸媽再三保證依然愛自己,可大寶還是沒有安全感,所以每次都去找二寶的茬,然後悄悄觀察父母的反應,來判斷自己究竟有沒有失寵。通過這種試探的方式,大寶可以觀察出誰最疼愛自己多一點,來獲得在這個家庭中的安全感。
  • 如果大寶和二寶同時哭了,一定要先哄大寶,小細節蘊含大道理
    其實有的時候還真不是這樣,只是有的家庭在二寶出生之後,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照顧老二身上而已。很多時候,很多家長都會這麼做,他們的思維裡一般就是二寶還很小,更需要照顧,兩個孩子一起哭的時候,一般都是先哄老二,這樣做有的時候已經不知不覺中對老大造成了傷害。
  • 二寶出生,大寶行為「退化」?是「同胞競爭障礙」惹的禍,需警惕
    中國現在已經完全開啟了二胎時代,好多父母也都選擇了要第二個寶貝,但是大寶跟二寶之間的問題卻總是層出不窮。爸爸媽媽們也感到十分的無奈,因為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們因為二寶比較小,所以不免比較偏愛,大寶也會因此產生一些負面的情緒。兩個孩子的家庭都會產生這種問題,就像小雲家最近的情況。她說他們家的大孩子自從弟弟出生之後行為就有點怪異。
  • 家裡兩個孩子,大寶總是鬧情緒,怎麼辦?
    我最近很煩躁,總是直接訓大寶。兩個孩子一起爭媽媽的時候,老大不讓我抱妹妹的時候……都不知道跟大寶玩什麼遊戲了。現在甚至覺得討厭大寶,第一次有這個感覺,感覺她真能鬧。不能和大寶硬碰硬,究竟該怎麼辦呢?首先給你吃一粒定心丸,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大寶長大了,會不再需要父母那麼多的關注,而是更需要妹妹的互動和陪伴。等妹妹也正好長到可以隨時隨地回應大寶時,就是一個很好的玩伴。如果大寶想跟妹妹玩,那得把妹妹哄高興了,所以會選擇多讓著點妹妹。
  • 大寶二寶整天「爭寵」,爸媽深受其煩?別著急,幾個助力妙招來了
    每當寶爸寶媽們對大寶進行批評的時候,二寶卻開始護著大寶,這樣讓很多寶爸寶媽們不知道應該如何對家裡的兩個寶貝進行教育。大寶和二寶之間的關係好壞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家庭氛圍好的大寶和二寶總是會天天黏在一起,只要不見就會想念。家庭氛圍不好的大寶和二寶,只要一見面就會掐架。
  • 陳赫官宣二胎產女,姐姐開心地蹦起來:引導大寶愛上二寶這樣做!
    這一點,可以看出他們在生二寶之前,已經跟老大做足了心理建設。所以,在妹妹出生後,姐姐才能夠歡呼雀躍。生活中,有很多爸爸媽媽沒有做好大寶的心理引導工作,致使家裡雞飛狗跳一鍋粥,那麼如果考慮要二胎,該怎麼做才能讓大寶順利地接受二寶並且喜歡呢?
  • 「有二胎後,越來越討厭大寶」,讀懂大寶行為,才能贏得孩子合作
    而且大寶動不動就哭,無理取鬧,恨不得媽媽時時刻刻陪著他。媽媽又是勸說,又是安慰,就是不管用。照顧兩個娃太累,媽媽心力交瘁,就覺得自己越來越沒有耐心,也越來越討厭大寶。
  • 大寶打二寶的問題
    二胎問題:大寶打二寶的問題首先這個現象普遍存在而且很正常的:家裡的老大曾經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是父母心中的唯一,隨著弟弟妹妹的到來,競爭對手出現了,人性中的嫉妒之心也就油然而生。另外,寶爸寶媽也要注意自己在養育兩個孩子過程中,有沒有動手打過孩子?哪怕只是輕輕拍打?
  • 有了二寶,大寶跟誰睡?跟老人睡最安全?父母的選擇關係孩子成長
    有的愁大寶不接受二寶,有的愁大寶和二寶不相讓,有的愁有二寶後沒時間照顧大寶等等。這些的確是讓二胎爸爸媽媽們頭疼的問題,只能和孩子們一起慢慢適應,找到合適的方法解決,既能好好照顧二寶,又不傷害到大寶。目前要二寶的家庭大部分是80後和90後,他們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對如何帶兩個寶寶,如何教育兩個寶寶,如何做到共同給予,都是從零開始,一切都是新的開始。
  • 兄弟倆在家玩耍,大寶卻把二寶抱進鍋裡,下一秒網友表示「真逗」
    家裡有一個孩子確實很孤單,再生一個也能讓家庭變得更加熱鬧,還能讓兩個孩子長大後也能有個伴,能夠相互照應。最近網絡上就有一段大火的視頻,兄弟兩個在家玩耍,卻不想大寶把二寶抱進鍋裡,難道是準備把二寶燉了?偏心的媽媽、爸爸剛出生的孩子,天生就有"吸引人"的魔力。尤其是當老大看到父母在二寶身上花費更多的時間,會通過各種犯錯誤的方式,企圖讓父母來關注自己。家長不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的時候,自然就不喜歡老大,反而更加偏心二寶。
  • 大寶是「醋罈子」?父母別偏心,這樣做才能家庭和睦
    如何平衡兩個孩子?許多家長都會吐槽,說自己生完二胎之後,本就手忙腳亂,結果家裡的大寶也來搗亂,每天動不動發脾氣,跟弟弟妹妹搶爸媽,甚至還要去爸媽抱他,趁爸媽沒看見的時候動手打弟弟或者妹妹等等,真讓人哭笑不得。
  • 「有了二寶之後,真的嫌棄大寶」,寶媽真實吐槽,說中多少人內心
    媽媽們經常會有這樣的想法,難怪媽媽對老大的態度會發生一百八十大轉彎。家中大寶的委屈,媽媽不懂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孩子的視角看問題,這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孩子的這些舉動都是有緣由的,爸爸媽媽把所有的關注都放在小寶寶身上,大寶被忽視了,大寶想通過此種方式來獲得爸爸媽媽的注意,讓爸爸媽媽分一些關注到他們身上。2、他搶走了爸爸媽媽,大寶怎麼能不生氣呢媽媽責怪大寶不懂得照顧小寶寶反而對小寶寶的行為並不友善,這讓媽媽很氣憤,可是大寶真的是想欺負小寶寶嗎?
  • 當被問「媽媽,有了弟弟妹妹你還愛我嗎?」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曾經就聽一個母親像我吐槽,說有了二寶之後,大寶性情大變,變得愛說謊,而且經常故意哭鬧。其實,不管大寶還是小寶,都是父母的寶貝,只是可能家長在處理兩者關係上會有所差別。有二胎的不難發現,家長總是無意識的先顧小的,往往會忽略大寶的情緒。到底該如何平衡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呢?下面這幾點建議,希望家長們可以參考。
  • 大寶二寶「掐架」?試試這些增進感情的小遊戲
    ,「我家老大總是趁我們不注意的時候打二寶,怎麼辦?」「我家老大和老二怎麼老『掐架』?」……「二寶」出生以後,即使提前做好了心理準備,父母仍然要面對很多新挑戰,面對如何平衡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關係問題,時常會不知所措或充滿困惑。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大寶心裡的「苦」。此外,針對大寶情緒不佳,或者對弟弟妹妹產生敵意的情況,我們可以在家裡進行一些增進大寶、二寶感情的小遊戲。
  • 大寶二寶齊消失,待媽媽找到時,一臉無奈哭笑不得
    小蘇,為了響應號召,果斷生了二寶,從此,大寶成了二寶的保姆。別說,雖然兩個小傢伙僅僅差兩歲,但大寶帶娃的本領還挺大,又是幫弟弟沏奶,又是幫媽媽扔紙尿褲,反正一天天的忙得不亦樂乎。這天,奶奶腰痛得厲害,說讓兒子帶他去醫院看看,於是大寶二寶就都跟媽媽留在了家裡。
  • 有二寶後,該不該讓大寶跟爺爺奶奶睡?過來人直言:千萬別這麼做
    大寶這一問,把媽媽也問的愣住了,抱著二寶,不知道怎麼回答。她自己也知道,有了二寶之後,對大寶的關心的確沒有之前多了,再加上餵奶、哄寶寶,日夜顛倒的作息,也讓她實在沒時間注意到大寶。錢女士和丈夫的疏忽,在無形之中已經拉遠了與大寶之間的親子關係,錯誤的處理方式,已經對大寶的內心造成了傷害。
  • 大寶排斥二寶怎麼辦?3個實用小技巧,讓兩個孩子玩到一起去
    朋友很無奈,她想讓大寶帶著二寶玩的想法,徹底泡湯了。相信很多家庭都有這樣的苦惱,有了二孩後,本以為大寶會帶著二寶一起玩,可是沒想到,因為兩個孩子的年齡差距有些大,反而很難相處融洽。如果我們幹涉不當,或者強迫大寶照顧二寶,不僅無法讓大寶變得耐心,還會讓他覺得自己失寵,或者因此感到吃醋,變得更加排斥二寶了。那麼,我們要怎麼幫助兩個孩子,讓他們更好地進行互動呢?我有一個朋友的方法,特別值得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