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防疫方案被亞冠聯賽借鑑 群眾體育賽事活動照樣紅紅火火 面對特殊考驗 蘇州競賽何以「都挺好」
2020亞洲足球冠軍聯賽東亞賽區的比賽正在卡達多哈進行。一路的忐忑不安在入駐賽區後逐漸消散,上海上港隊員王粲超找到了熟悉的安全感,「這裡的防疫措施很完善,和我們在蘇州的時候做得差不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賽季中超賽制調整為集中賽會制,分別在蘇州和大連舉辦。從蘇州「輸出」的中超聯賽防疫模式,正被亞冠聯賽、德甲聯賽等國際賽事積極借鑑, 在全球疫情的威脅下保護著參賽運動員的安全,保障著比賽順利進行。
在今年的特殊環境下,如何按照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安全舉辦體育賽事活動,考驗著地方政府和體育部門的綜合能力。蘇州今年成功承辦了中超聯賽、足協杯、全國現代五項錦標賽等國內大型賽事,本地的眾多體育賽事活動也順利舉行,用超濃縮的賽事活動安排表,為體育愛好者們補回了被疫情「偷走」的半年時間。
中超防疫「蘇州方案」輸出國際賽場
對中超和蘇州而言,今年中超聯賽蘇州賽區的設置都是一次「特例」。中超聯賽首次在一個沒有中超球隊的城市舉辦,蘇州此前從未舉辦過如此大規模的賽會制足球比賽。
中超為何選擇了蘇州?
中超聯賽蘇州賽區媒體組組長陳湘寧透露,賽會制比賽需要大量比賽場地、訓練場地和住宿酒店,中國足協前往若干城市進行了密集的考察和推演,蘇州以條件過硬的場地設施、豐富周密的辦賽組織能力、出色的抗疫表現以及迎難而上的使命擔當,與大連一起扛起了今年中超聯賽的重任。
硬體方面,蘇州市體育中心、蘇州奧體中心、崑山體育中心的三片標準足球場可作為正式比賽場地;蘇州太湖足球運動中心擁有十多片足球場,緊鄰的太美香谷裡酒店有8幢獨立住宿樓、近800間客房,可供8支球隊同時駐紮、訓練,兩者皆遠離市中心,具備全封閉管理的地理優勢。蘇州賽區嚴把疫情防控關,對酒店、賽場和訓練場進行分區分級管理,賽季中對藍區、綠區人員均堅持每7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從7月1日中國足協正式官宣,到7月25日開賽,留給蘇州這位「新生」只有短短3周時間,蘇州以極強的學習能力和極高的工作效率,配合中國足協完成了大量賽事籌備工作,將疫情威脅下的中超打造成了教科書般的頂級賽事。圓滿完成第一階段比賽後,第二階段爭冠組的比賽也繼續在蘇州進行,「蘇州+中超」成為搜尋引擎上的熱搜詞條。
前後歷經111天,中超蘇州賽區進行了80場比賽。為保證賽事平穩、安全進行,蘇州累計投入警力、保安和消防等安保力量40783人次;開展核酸檢測13878人次、抗體檢測1880人次;安排急救車輛286車次。858人次醫護人員現場醫療保障,73人次醫護人員、防疫人員在駐地藍區進行值守。
8月22日,中超蘇州賽區率先開放觀眾看臺,近1600名觀眾入場觀看了精彩的京滬大戰,補齊了足球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球迷板塊。11月12日總決賽第二回合,入場球迷高達9386人,創下本賽季單場最高。德國職業足球聯盟駐中國辦事處負責人派屈克·施圖貝爾在蘇州現場觀賽後,由衷欽佩蘇州在賽事組織和防控疫情方面的成就,他表示,希望從中超方面學習防疫經驗,以便讓德國球迷早日重回賽場。
「球迷入場觀賽,得益於蘇州給力的疫情防控舉措,更離不開強大的城市綜合管理能力」,蘇州市體育局局長周志芳說,中超聯賽開放觀眾看臺,不僅是全國體育產業復工復產的重要標誌,也是舉國抗疫成功的重大裡程碑,具有提振國人信心的非凡意義,這樣的歷史時刻定格在蘇州,是對蘇州上下共同努力的肯定。
新情況新要求高難度 紮實辦賽化解難題
今年10月,由中國現代五項運動協會主辦的2020年全國現代五項錦標賽暨全運會資格賽在蘇州舉行。此次賽事作為選拔明年全運會參賽選手的資格賽,顯得尤為重要。
現代五項由五個完全不同類型的運動項目組成,辦賽要求遠超一般項目。蘇州近年來一直是現代五項賽事在國內的主要舉辦地,2019年全國現代五項冠軍賽在蘇州舉行,在賽事組織、賽程安排、比賽時間、場地器材等方面對標東京奧運會,給運動員們提供模擬東京奧運會的「同步體驗」。
以往現代五項比賽通常將馬術和其他項目分開進行。為全面考驗運動員的真實水準,今年在蘇州舉辦的現代五項錦標賽同期舉行馬術項目的比賽,運動員在一天時間內完成全部5個項目的競技。參賽馬匹大多從北京、上海等地運輸到蘇州,在參賽團隊的防疫管理之外,又加上馬匹的運輸和防疫工作,辦賽難度倍增。
5個項目在不同賽場進行,場地怎麼布置、運動員如何快速轉場,都考驗著辦賽水平。蘇州體育部門統籌安排本次比賽涉及的三個場地,場地相距不到3公裡,使得項目銜接更加緊湊、連貫,也更加接近奧運會的比賽節奏。
中國現代五項運動協會秘書長沈克儉對此次蘇州舉辦現代五項錦標賽的整體組織能力給予高度評價。他表示,蘇州方面通過前期大量細緻的工作,在賽事流程、場地準備、後勤接待等各個方面都做到了疫情防控無死角、無漏洞。
蘇州近年來每年承辦國際性、全國性體育賽事近百項,積累了豐富、紮實的辦賽經驗。「今年既要抓好疫情防控,又要協調新增馬術項目帶來的新問題,是一道難度升級的附加題,蘇州體育部門的辦賽組織能力依然經受住了考驗,通力協作,圓滿完成了各項賽事任務。」蘇州市體育競賽管理中心主任奚靈威如是說。
賽事活動遲到但不缺席 群眾熱情高漲激發市場活力
「周末的比賽場地太難訂了!」從夏入秋再至深冬,走訪蘇州各地的體育場館,幾乎都能收穫場館經營者的「甜蜜的抱怨」,每到周末,各項體育賽事活動扎堆兒,檔期排得滿滿的。經歷了上半年的沉寂,今年蘇州市民參與賽事活動的熱情從盛夏之初開始迎來新一輪綻放, 蘇州各級各類體育賽事活動輪番登場,其背後,是蘇州民眾高漲的體育熱情,更是體育市場蓬勃發展的原生動力。
以蘇州市體育總會牽頭的大眾體育聯賽為例,年初計劃排定年內要舉辦86項賽事,至年底僅少數幾個項目因故取消,整體「完賽率」超過90%。賽程減半,參與者的熱情卻持續翻番。往年,蘇州市羽毛球聯賽一站有五六百人報名,今年則吸引來近800位選手報名,重新協調比賽場地、增加比賽場次,後續報名也早早做好了擴容的準備。
安全、有序、高質量的辦賽組織,是對民眾參賽熱情的最好回饋。根據國家體育總局規定,蘇州各項賽事從籌辦初期就必須嚴格落實防疫要求,做到「一賽一方案」,確保各項防疫措施落實到位,為蘇州的運動愛好者們打造了舒適安全的參賽環境。
今年,蘇州還迎來了四年一度的市級運動會。5月初,蘇州市政府牽頭成立市運會組委會,各成員單位搶抓時間、協同配合,落細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責任和精準化防控措施。橫跨4個月的賽程中,全市進行了11個組別118項次比賽,參賽總人數超過2萬人,比賽期間做到「零風險」「零感染」, 確保了所有參與人員的健康安全。
「受疫情影響,我們的賽事活動可能遲到,但絕不會缺席。」周志芳說,滿足人民群眾對參與賽事活動的熱情和期盼,儘可能提供高質量的參賽體驗,是體育部門的職責所在,更是每一個蘇州體育人的初心使命。(轉自12月8日《中國體育報》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