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職業足球聯賽裡,每支俱樂部在引入外援的資金投入方面都不會太吝嗇,因為大家都知道外援對於球隊到底有多重要。其實國內球員之間實力的差距並不大,就算是國腳球員,他們也沒有在能力上比普通球員強出多少。在很多中超球隊同中乙球隊的足協杯比賽裡,我們都會發現儘管那些中超球員個個拿著千萬年薪,可是在和中乙球員的對抗中他們並沒能佔多少優勢。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外援自然就顯得格外珍貴了。無論在轉會費、工資還是受重視程度上,外援的地位都遠高於國內球員。在中超有許多有實力的外援,像保利尼奧、龍東、馬爾康等球員都是物有所值的外援。但是也有一些外援在中超並沒有較好的發揮,很多球迷也為他們貼上了「水貨」的標籤。
其實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球隊在引進外援之前應該早已對目標研究的非常透徹了,這位球員在前一家俱樂部效力的情況如何、表現怎樣,信息盡在俱樂部的掌握中。所以說很多的外援,他們在中超發揮不好並不是因為他們能力的問題。更多的原因是在於中超球隊本身,比如教練不會「使用」他們,隊友不能跟外援們很好的配合等等。
有很多的外援在中超時表現平庸,但一離開中超就成了進球機器、防守鐵閘,這樣的球員例子有很多。在最近的日本聯賽裡,我們在射手榜上就看到了曾經的中超熟人。目前領跑日本J聯賽和J2聯賽射手榜的兩位球員都是中超舊將,但他們在中超一度曾被看成是「水貨」。
首先是J2聯賽的烏塔卡,高居射手榜頭名的烏塔卡本賽季出戰24場聯賽已打進18球,領先第二名7球。烏塔卡先後在3支中超球隊效力過,他在大連阿爾濱、北京國安和上海申鑫都留下過足跡。
起初在大連阿爾濱時,烏塔卡在前幾場比賽中非常糟糕。作為丹麥聯賽最佳射手的他,一度被球迷戲稱為「丹東聯賽最佳射手」。而在國安隊時烏塔卡也是高開低走,他和格隆的組合詮釋了什麼是1+1小於2,在申鑫隊烏塔卡更是12場只進了2球。
之後烏塔卡來到日本,開始了另一段在亞洲的職業旅程。烏塔卡在日本聯賽闖蕩多年,他也效力過多支球隊,而且每個賽季都打進不少進球。去年他隨京都不死鳥隊參加了41場J2聯賽打進21球,如今36歲的烏塔卡仍能稱霸J2聯賽射手榜,也讓很多球迷驚訝不已。
而另一位射手王是奧倫加,在北京時間10月10日下午結束的J聯賽第21輪一場比賽裡,這位柏太陽神隊頭號前鋒梅開二度幫助球隊取得兩連勝。奧倫加在本賽季J聯賽已經打進21球,領先第二名多達9球。而且更讓人驚嘆的是,肯亞射手的21球是在其總共參加的20場聯賽裡完成的,他還缺席了其中一輪J聯賽。
奧倫加曾經在2017年年初加盟貴州智誠,但他在9月份就離開了,奧倫加總共只為貴州隊出場9次進了2球。奧倫加離開中超的主要原因就是他更適合技術型球隊的打法,需要隊友間的短傳配合。而在中超奧倫加被當作高中鋒使用的,這並不能展現他全部的真實能力。
而去了日本之後,奧倫加先是在J2聯賽30場進27球,又是在今年J聯賽20場進21球,效率極其驚人。
其實對於烏塔卡和奧倫加來說,如果有機會,他們肯定是更願意留在中國踢球的,畢竟在中國踢球的年薪非常可觀,日本球隊一般很難出得起他們在中國所能拿到的工資。但他們之所以沒留在中國聯賽,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沒有中超中甲球隊能接納他們。中國球隊的「眼光太高」,而且球隊裡中國隊友的整體實力太過一般,和他們根本不在同一個頻道上面。
如今這兩位昔日中超舊將在日本兩級聯賽裡大發神威,也引發國內球迷戲謔討論:究竟是日本聯賽的水平低,還是我們的聯賽水平足夠高?難道J聯賽水平真的比不上中超?那麼,你對此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