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運動會(以下簡稱「十四運會」)將於2021年9月15日至9月27日在陝西省舉行,這是全運會首次在我國中西部地區舉辦。日前,人民網記者來到西安、渭南、安康、延安等地採訪,了解賽會籌辦情況,以及陝西推進全運惠民工程所帶來的新變化。
「盛世之花」靜待盛會開啟
十四運會主場館西安奧體中心「一場兩館」位於西安市國際港務區,總建築面積52萬平方米,包括6萬個座位的體育場、1.8萬個座位的體育館和4000個座位的遊泳跳水館。
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 十四運會組委會供圖
自2017年10月9日開工建設以來,建設者們按照高質量建設國際標準賽事場館、世界級工程的要求,克服種種困難,歷經996個日夜奮戰,最終確保場館於今年7月1日順利通過竣工驗收,這也標誌著西北地區最大的體育中心全面建成。
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副主任楊禕告訴記者,為高品質、高質量建設全運會主場館,西安奧體中心選用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橡膠跑道供應商盟多公司。「盟多跑道原計劃採用海鐵聯運方式,全程需要50天左右。但由於西安奧體中心工期緊,最後我們決定採用中歐班列『長安號』運輸,時間僅需20天左右,保證了項目按期完工。」
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 人民網記者 胡雪蓉攝
作為國內首個5G技術全覆蓋的體育場館,西安奧體中心設計安裝了6大智能化系統、63個子系統,建立綜合智慧指揮平臺,集體育競技、觀賽體驗、媒體轉播、全程服務、智慧安保多位一體,全方位打造「智慧奧體」。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是十四運會開閉幕式主會場,場館外觀設計靈感源自西安市市花——石榴花,28片「花瓣」對應28根V形柱,寓意「絲路起航,盛世之花」,完美展現出絲綢舞動的韻律。站在體育場內,你會讚嘆於它的恢弘大氣,醒目的「XI』AN」標誌、藍黃相間的座椅、平整的草坪、朱紅色的跑道……這座現代化場館已準備就緒,靜待全運會的啟幕。
西安奧體中心遊泳跳水館 人民網記者 胡雪蓉攝
在遊泳跳水館,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形象大使、西安市體育局遊泳中心總教練劉楠對場館設施讚不絕口,「這是一座高標準的遊泳館,我是運動員出身,來到這兒感到很興奮。場館竣工後,我們隊伍來這裡試過場地,反饋都非常好。」
據西安市十四運執委會承建組場館部副部長李博介紹稱,在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結束後,將會把西安奧體中心打造成為運動小鎮,並對場館進行多方面運營,更好地為城市發展服務。
會徽、吉祥物凸顯陝西特色
和往屆全運會不同,十四運會會徽採用了圓形的整體造型。會徽以中國傳統文化中禮天之器的國寶玉璧為創意基礎,彰顯陝西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第十四屆全運會會徽 來源:十四運會官網
在延安寶塔山,記者見到了十四運會會徽、吉祥物設計者——西安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張浩。張浩介紹道,十四運會會徽設計方案主要由中心部分、環形部分、主體色彩三方面構成。「中心部分為寶塔山、延河水和五孔窯洞,它們是中國革命的燈塔。表達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迎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任何挑戰的堅強意志。環形部分將玉璧紋飾幻化成田徑、球類、遊泳三個運動項目人形,體現全民全運的理念,展示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團結向上、奮力拼搏、逐夢圓夢,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鬥的精神風貌。」
第十四屆全運會吉祥物 來源:十四運會官網
十四運會的吉祥物名叫「秦嶺四寶」,是以陝西秦嶺獨有的四個國寶級動物「朱䴉、大熊貓、羚牛、金絲猴」為創意原型,四個小傢伙「朱朱」「熊熊」「羚羚」「金金」分別身著「富裕黃」「聖地紅」「夢想藍」「生態綠」運動裝,分別寓意奔向新時代、喜迎八方客、同享新生活、共築中國夢。「希望吉祥物通過少年的形象,體現出大家朝氣蓬勃,對未來充滿期待的願望。」張浩說。
據悉,安康市毛絨玩具行業協會已經與十四運會特許運營商陝體集團達成生產和供應協議。目前,吉祥物毛絨玩具的打樣確認基本完成,預計於12月投入生產。當記者走進安康市一家毛絨玩具社區工廠時,這裡的工人們正在忙碌地生產作業。陳豔豔負責產品檢驗工作,當聽說十四運會吉祥物毛絨玩具將在自己所在工廠生產時,她高興地說:「能為十四運會做貢獻,我作為一名陝西人感到非常驕傲。」
安康市一家毛絨玩具社區工廠 人民網記者 胡雪蓉攝
藉助蘇陝扶貧協作契機,2017年11月,安康市引進毛絨玩具產業以解決貧困群眾和搬遷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增收問題。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毛絨玩具產業已在當地呈現出「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蓬勃發展態勢。目前,安康市已建成毛絨玩具社區工廠411家,吸納就業10260人,其中貧困人口2663人。「安康企業成為十四運會吉祥物毛絨玩具的供應商,這對於提升安康毛絨玩具產業的影響力,打造中國毛絨玩具文創產業新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安康市恆口示範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吳大林說。
全運惠民工程讓百姓受益
今年5月,《陝西省全運惠民工程實施方案》正式印發。其中提出到2021年,市、縣基本公共體育設施實現全覆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平方米以上;群眾健身意識普遍增強,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達到1600萬以上等的目標。
渭河是黃河最大的支流,也是陝西人民的「母親河」。近年來,陝西省在對渭河進行綜合治理的基礎上,建成八百裡秦川渭河沿岸全民健身長廊,包括24個全民健身中心(園區)、19個運動公園、99個全民健身活動站點,各類體育健身場地及器材達1.39萬個(件),惠及渭河沿岸寶雞市、鹹陽市、西安市、渭南市、楊凌示範區、西鹹新區四市兩區224萬三秦百姓,有效解決了群眾「健身去哪兒」難題。
八百裡秦川渭河沿岸全民健身長廊標誌 人民網記者 胡雪蓉攝
「渭河沿岸全民健身長廊渭南段建成後,渭南市新增體育場地面積256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增加0.45平方米,每年前來健身休閒人群已達到300萬人次。這裡已成為集運動健身、休閒旅遊、觀光體驗為一體的全民健身樂園,極大地豐富了群眾文化體育生活。」渭南市體育局群體科科長殷學忠說。
11月的閻良天氣轉冷,但在石川河全民健身示範區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健身操、扇子舞、太極拳、舞龍……67歲的全國優秀社會體育指導員徐福全,正帶領著上百名社區群眾進行健身鍛鍊。
閻良群眾在全民健身場所鍛鍊 人民網記者 胡雪蓉攝
曾經的石川河斷流乾涸,河道生態環境破壞嚴重,周邊百姓生活受到嚴重影響。近幾年,西安市投入專項資金,在此規劃建設了總佔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集籠式球場、桌球區、兒童健身區、綜合健身區、老年健身區於一體的多功能全民健身園區,滿足了當地群眾日常鍛鍊的需求。「現在環境變好了,我們每天都會來這健身,感覺特別幸福。」徐福全高興地說。
在籌辦十四運會的過程中,陝西省大力實施全運惠民工程、健全公共體育設施、推進全民健身重點工程建設、全面落實場館開放,讓更多群眾實實在在享受到了全運會帶來的實惠。
今天,十四運會將迎來開幕倒計時300天。「全民全運 同心同行」,三秦兒女幹勁昂揚、熱情飽滿,必將奉獻上一屆精彩圓滿的體育盛會!
作者:人民網記者 胡雪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人民網-體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