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說健康」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載和分享。
就在近日,星巴克和肯德基相繼宣布在中國市場推出「人造肉」食品,引來網友們的熱烈的討論和關注。
為什麼這些餐飲業會推出人造肉食品,有網友猜想難道是嫌豬肉太貴了?大家都知道,從去年到今年,國內的豬肉價格就像是坐了火箭一般,直線上升,讓很多人直呼「太貴了」!普通老百姓把日常吃豬肉的次數減少了,還能扛過去。可是,對於開門做生意的店家來說,減少豬肉的使用量那似乎不太可行,得罪消費者的事情哪能幹呢!還想不想做生意了?既然不能這樣做,但總要想個辦法解決這高成本的問題吧!使用牛羊肉,它們的價格也不便宜;使用雞鴨肉,今年全球各地相繼爆發了禽流感。這樣不行,那也不行,所以這些精明的商家想到了人造肉?
其實這種猜想可以說有一定的道理,確實人造肉的加工成本要低於家禽牲畜的養殖成本,理論上其價格應該低於家禽牲畜肉的成本,而且食用安全性高。
但是,小編想說的是,這些商家使用人造肉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環保。
有科學家表示,隨著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長,全球肉需求量也會水漲船高。為了滿足這一需求,就需要生產更多的肉,這將會給地球帶來無法承受的環境壓力。而使用人造肉,則可以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有利於全球氣候變化、自然資源及人類健康等。
總之,商家使用人造肉,並不是拍腦門做出來的決定,而是經過深思熟慮、權衡利弊做出的決定。
當前,市面上銷售的人造肉都是植物肉,眼下星巴克和肯德基使用的人造肉也是這種。從外觀上看起來,植物肉和真肉很相似,甚至能夠「以假亂真」。植物肉的主要成分就是大豆蛋白、小麥蛋白和豌豆蛋白,雖然在微量元素含量上不及真正的動物肉類,但是其生產成本低,食用安全性高,而且非常容易消化,還是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的。
還有其他的人造肉就是提取昆蟲蛋白、微生物蛋白、細胞蛋白加工而成的,但這些人造肉的生產技術壁壘高,成本也高,而且尚未真正走向市場,只能拭目以待了。
據新聞報導,有不少消費者比較好奇,專門跑到星巴克和肯德基,大膽試吃了這些「人造肉」食物。
記者還專門採訪了他們,詢問口感如何。這些試吃者表示:人造肉的口感和咱們國內的豆製品食物差不多,就是素雞嘛!沒有真肉的味道,像是在吃肉末的感覺,總之味道一般,口感欠佳,遠遠不及真肉。所以,嘗嘗鮮就好了,長期大量吃肯定難以接受。
看到這裡,想必大家對人造肉產品有一定的認知了,那你們想不想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