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泓霖
經64班
經管學院學生會副主席,分管文藝部
曾任經管學院學生會海外部副部長
經管學院bankers舞團隊長
清華大學音樂劇社、無問劇社舞臺監督
清華大學文藝骨幹培養計劃-沐風第四期成員
畢業後將前往Korea National University of Arts進修Theater Management
作為文藝部的前輩,金泓霖學姐給我的一貫印象是優秀、嚴格和認真,以致於我在採訪之前有點擔心,害怕她不那麼好接近;但採訪一開始,聽筒裡傳來的平和而又溫柔的聲音,瞬間消解了我的緊張和顧慮。疫情期間這種線上語音採訪的方式很是奇妙,正因為互相看不見,只能根據聲音和語氣去推測,反而激起了人的好奇和想像。
文藝:兜兜轉轉回歸熱愛
學生節的總策劃、沐風計劃成員、bankers舞團隊長……,如今的金泓霖作為文藝骨幹為人所熟知,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最初進入學生會的時候,她選擇的卻是海外部。
海外部和文藝部,都吸引著初次涉足社工領域的金泓霖,而最後選擇加入海外部,更像是她對自己發起的一次挑戰——在小城市長大的她認為自己缺乏國際交流的經歷,需要鍛鍊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另外,作為朝鮮族人的她熟練掌握韓語,憑藉這項語言技能成為海外聯絡員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在此期間,她也同樣參與了那一年冬情節的籌備工作,並對文藝部產生了嚮往。在海外部工作一年多,她越發熟悉了該部門的工作,組織國際生交流沙龍,帶國際生「outing」,去遊覽故宮等名勝古蹟……在與國際生相處和交流的過程中,她的短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補充。
而在得到鍛鍊和歷練之後,她想要做自己真正喜歡和擅長的事情。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金泓霖就對文藝十分敏感,她喜歡唱歌跳舞,喜歡表演,從朝鮮民族舞、現代舞,到小提琴,在文藝方面她總是比同齡人更多一分熱情和靈性。這種喜愛貫穿她的成長,並且隨著年齡增長進一步發展為對各種形式的舞臺藝術的熱愛。
大二的時候,金泓霖決定從海外部轉向文藝部,而與此同時,以培養文藝骨幹為目標的沐風計劃吸引了她。在沐風計劃培養期間,她去杭州、湖南電視臺做過實地調研實踐,聽過前輩的經驗分享和業內大咖的講座,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也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回憶。
比起「文藝骨幹培養計劃」,金泓霖和她的夥伴們更願意稱它為「快樂計劃」,因為它將清華園裡熱愛文藝的一群人聚在一起,幫助大家在一起去學習和成長,並收穫非常純粹的快樂。從沐風計劃,金泓霖收穫了很多,「文藝類的東西,你不實踐是不會真的體會到的,只通過理論學習是不會懂的。沐風講座也好,實地體會也好,實踐是一種很寶貴的機會。」她很感謝沐風計劃為她開拓的眼界、給她帶來的朋友,以及最重要的,將「實踐」二字對於文藝工作的意義深深扎在她的心裡,並影響到之後她所走的每一步。
沐風四期在湖南電視臺實踐(前排左三)
大二下學期,她從海外部來到文藝部,至今已有兩年。兩年裡,她組織籌辦過經管學院院歌賽、學院新生舞會、學生節……從最初的宣傳推送做到後來的策劃監督,無論多大的舞臺,只要有金泓霖的參與,就讓人多了一分成功的底氣。
「冬情」:那個冬天裡最溫暖的記憶
提起2019年的冬情學生節,金泓霖依然歷歷在目。
每年的經管學生節,都在秋季學期的期末,繁重的學習任務,有限的時間和精力,都給冬情的籌備者們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但就像金泓霖說的那樣,「大家都想要全力以赴地去把這件事情完成好」,於是,那些不眠的深夜,連軸轉的工作,都成了文藝部成員們每一年冬季的必修課。「一起熬過的夜、一起有過的黑眼圈,說實話都挺難的。」
《Jingle Bell·經鈴》學生節現場工作場景
在舞臺方面,金泓霖是嚴格的。身為《Jingle Bell·經鈴》學生節的總策劃,在整個學生節的籌備和進行過程中,她更多的是扮演著一個「引領者」的角色。
文藝部的主要成員都是大二的同學,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組織這麼重要的活動,由於知識和經驗不足,也犯過一些錯誤。面對有失誤的部員,她會嚴厲地批評,但同樣也會鼓勵,會毫無保留地提供幫助。她把大家當成學弟學妹,更把大家當成志同道合的朋友,因此各方面的困難,她都會與大家共同去面對。
但最終所有人都會發現,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在整場晚會結束,主持人說結束語的時候,在場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情不自禁地熱淚盈眶。之前的困難也好,疲憊也好,外界的質疑也好,受過的批評也好,都在那一刻轉化成心中巨大的成就感。
這一年的冬情節,被很多老師高度讚揚,甚至被郭朝暉老師稱讚為「接管學生工作以來做得最好的一屆」。但面對這些評價,金泓霖首先想到的卻是感恩。
「一場晚會能不能做好,節目本身的質量是非常重要的,而這也是我們文藝部沒有辦法左右的。」她說自己是幸運的,《Jinglebell·經鈴》這一屆學生節的節目質量都很高,因此對節目的提供者、幕後的工作者和活動的支持者充滿了感激之情。
未來:熱愛永遠是最重要的理由
除了快樂、成就感以及友情,大學期間的文藝工作還加深了金泓霖對未來工作方向的肯定。
除了在文藝部的工作,她還在學校音樂劇社和無問劇社做過舞臺監督的工作。大多數時候,幾十分鐘的完美表演背後凝聚了數十甚至數百人無數個日夜的努力,在做這些工作的過程中,她切身地體會到了幕後工作者服務奉獻的精神和節目成功之後心甘情願的快樂。由此她也更加確信自己對於藝術的喜愛是極其真實的,對於未來,也有了更多探索的勇氣。因此,大二暑假選擇實習的時候,她沒有去熱門的金融行業,而是選擇了延邊電視臺。實習過程中,她深度參與了電視節目的籌劃與製作,也做了一些所謂的打雜工作。大三暑假更是在國內頭牌音樂劇製作公司「七幕人生」做實習,以了解國內演出製作行情。正是通過這些工作,她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文藝工作內在的邏輯和完整的體系。在實習選擇方面,她建議:「學弟學妹們在選擇第一份實習的時候,要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根據自己的嚮往去選擇,不要隨大流。」
所參與舞臺活動的部分工作證
當初選擇申請保利劇院的時候,她面對著很多質疑。因為在大多數人看來,對於經管學生而言,演出文化產業是一個很特殊的發展方向。
「每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的領域,大多數人的選擇並不一定是正確的,要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她的語調依然是溫柔的,但其中蘊含著不可動搖的堅定。對金泓霖而言,舞臺是講故事的地方,它是會呼吸的,是演員和觀眾共同完成的不可複製的藝術品,它會有瑕疵,會充滿不確定性,但也正因此充滿驚喜,永遠有待探索,永遠富有魅力。
當初選擇申請保利劇院的時候,她面對著很多質疑。因為在大多數人看來,對於經管學生而言,演出文化產業是一個很特殊的發展方向。
「每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的領域,大多數人的選擇並不一定是正確的,要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她的語調依然是溫柔的,但其中蘊含著不可動搖的堅定。對金泓霖而言,舞臺是講故事的地方,它是會呼吸的,是演員和觀眾共同完成的不可複製的藝術品,它會有瑕疵,會充滿不確定性,但也正因此充滿驚喜,永遠有待探索,永遠富有魅力。
清華大學無問劇社原創話劇《奔》第二輪演出大合照(前排左三)
2020年是文化產業十分困難的一個年頭,疫情之下,劇場無法復工,大量戲劇工作者面臨失業,金泓霖原有的就業計劃也被迫擱置下來。但談及就業方向的選擇,她仍然沒有任何悔意。演出本身就是充滿未知的,因此對於這次始料未及的疫情所帶來的衝擊,她更願意將它看作是戲劇這個行業給她上的第一門課。
畢業之後,她會去國外繼續進修,學習演出製作管理和經營方面的知識,為將來的工作做進一步的積累。她相信演出產業在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條路雖然少有人走,但絕不是一條錯路。
清華大學音樂劇社《伊莉莎白》舞監工作後臺留念
「我在這個園子裡哭得很慘,但笑得更燦爛」,說這句話的時候,金泓霖的語氣裡有種千帆過盡的淡然和坦蕩。清華園裡的這四年,從大一剛開始時的戰戰兢兢到後來放開手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一路成長過來,她也迷茫過、懷疑過,但最終沒有迷失自我,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
因此無論是對當年剛入學的自己,還是對現在的學弟學妹,她想說的都是「不設限」,在她看來很多事情並沒有高低對錯之分,關鍵在於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不要害怕未知的事情,大膽一點、熱情一點、主動一點,結果可能會超乎想像。
關於未來,金泓霖並沒有宣告什麼豪情壯志,只是看似輕描淡寫地說:「不斷學習,繼續熱愛,希望能夠參與打造更多能夠打動人心的舞臺。」但其中自有萬鈞之力。
正是清華好風景,
畢業時節與君逢。
特別的畢業季,等待著特別的你。
往期回顧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撰稿:清華經管學院團委記者團 王藝儒
原標題:《金泓霖:忠於自己,與熱愛並行|畢業季 · 青春有你》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