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和田玉以來,玩和田玉的大部分人其實都是目的「不純」的。單純為了收藏的玩家少之又少,相反大部分人購買和田玉其實都是為了升值而來的。所以籽料才會越漲越高,而且這也是為什麼有「賭料」這種現象存在的原因。大家都是在想「搏一搏,單車變摩託」嘛!不過其實除了時間和運氣外,還有一種簡單的方法也能讓其升值,這就是盤玉!
所謂「盤玉」,顧名思義就是把自己買來的和田玉經常放在自己手中把玩讓其包漿,但是為什麼說盤玩後也能升值呢?大致意思其實還是改變其外部觀感的原理。就像下面這塊料,本來是乾巴巴的白皮籽料,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把玩就會有很奇妙的變化。
這是盤玩後的效果!是不是很像「二上皮」?其實不是,這其實是本身籽料自帶的皮色比較淺但是玉質內部油性不錯,再加上人們盤玩摩擦加重其皮色的一種現象,有點像包漿!
再舉個例子,像下面這塊料子。籽料原石看似平平無奇!
但是經過雕刻拋光,使其真正是皮色才顯露出來,這個收過籽料原石的都知道,因為籽料原石有些表面是很多灰塵和汙漬的,往往只有切開或者拋光才能顯出其真正的皮色,沒什麼好奇怪的。
那麼下面這個圖是不是有點意外了,盤玩之後的效果是不是好多人都沒見到過?盤玩包漿會使原有的顏色更加鮮豔,而且幾乎看不到它原石的一點點痕跡了。是不是很有意思?
盤玩之所以能增加和田玉籽料的價值,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在盤玩後能使籽料脫胎換骨,好的料子特徵更加明顯,所以價格嘛也更錦上添花了。但是並不是什麼料子盤玩後都會升值的。下面給大家說幾種,盤玩後肯定比籽料原石值錢的料子。
白皮料
上面給大家舉得第一個例子就顯而易見了,白皮料在和田玉所以玉料裡算是不太出眾的一種料子,沒紅皮籽料或者灑金皮那麼好看,而且白皮料瑕疵也會稍微有點多,但是它有個很重要的優點,就是如果一塊油性不錯的白皮料盤玩久了,白色可能會消失,然後覆蓋新的皮色使其改頭換面,更加出眾。所以價格嘛,也會比之前稍微高點。
沁料
還有一些沁料。一般沁料的表面大家都知道會顯得比較乾沒有光澤,顏色也會稍暗,這是沁料的特性,所以價格也會稍有影響。但是這並不代表其油性不好,只是它的油性在內部並沒有顯現出來。但是經過盤玩之後,其內部的油性一點點被手均勻的摩擦在其表面,慢慢也就形成了包漿,使其變得顏色更深,更加油潤。賣像也變得更好了。
皮色比較重的籽料
玩過帶皮籽料的朋友,應該都會發現,你買回去的籽料經過長期的盤玩後,表麵皮色會有明顯的變化,像橘紅皮會變成紅皮,秋梨皮也會變成黑皮等情況,有些玩家擔心買到假的和田玉籽料了,其實不用擔心,這是籽料包漿的正常現象,只是皮色越重效果越明顯而已。
其實和田玉圈子裡好多朋友收玉都不全部是從玉商那收的「新玉」,其中一小部分收的是別人手裡盤玩過的和田玉籽料,看著包漿盤玩觀感起來了,再加上玉質本身不錯,然後就議價留下的「老玉」。所以這也成為一些老玩家非常保本的「撿漏」途徑。
老鳥們一般眼力夠了,都會在逛市場的時候收一些看著一般,但是玉質很不錯的和田玉籽料,這種觀感一般的料子雖然玉質不錯,但是觀感不行,新手一般看不出出來,所以高價不好出手,一般就成本價,而且也好砍價,然後老鳥們再回家盤個幾個月,拿出手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同樣,觀感起來了,好出手了,價格也自然也就高了起來。
還是那句話。和田玉收藏道路上沒有那麼多漏可撿,踏踏實實的多看,多問,多聽慢出手,每天更新文章,讓大家少交學費,多交流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