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二戰造潛水航母,隱蔽突襲美國本土,載3架戰機塗星條旗

2020-12-26 騰訊網

舊日本海軍的「潛水航母」就是航空母艦加潛艇,這種航母搭載什麼樣的飛機呢?史上第一次空襲美國本土的施行者,正是該種航母的艦載機。

1、史上第一次空襲美國本土的竟是潛艇艦載機

那是日軍偷襲珍珠港半年後的1942年9月9日凌晨(當地時間)發生事。

5時30分剛過,一架小型水上飛機出現在美國俄勒岡州布魯金斯市近郊森林的上空。昨夜剛下了一場大雨,空氣中因為含有較多水汽,形成了霧靄,從地面並不能清楚的看到那架水上飛機。不過,飛機機身上有清晰可辨的日之丸。這架飛機在森林上空投下燃燒彈後就飛離了現場。燃炸彈引發了火災,但由於空氣溼度大,且被森林管理人員及時發現,火勢沒有擴散並很快被撲滅。

這架飛機是日本海軍潛艇伊-25號的艦載機——零式小型水上偵察機,由藤田信雄兵曹長操縱。他對森林投下兩發燃燒彈(共計155公斤),這個量相比約兩年後美軍重型轟炸機B-29對日本本土猛烈的空襲,簡直不值一提,但這畢竟是史上首次「敵機空襲美國」,給美國人造成心理上的衝擊不容忽視。之後,直至2019年的現在,除了這架舊日本海軍的零式小型水上偵察機以外,再無一架軍用機空襲美國本土。

▇藤田信雄與零式小型水上偵察機。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潛艇搭載飛機簡直是異想天開,但這種想法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就已顯現。

2、潛艇搭載飛機的初衷

潛艇最大的優點是能潛入海中隱藏蹤跡,給敵人出奇不意的打擊,反過來說,它的艦橋低,能偵察的範圍有限,在雷達和聲吶尚未發達的當時,要想發現敵人頗為困難。於是,有人提出在潛艇搭載小型偵察飛機,以擴大偵察範圍。

不過,潛艇內的空間本來就狹窄,裡面的機庫就更小,因此搭載的只能是摺疊式的小型飛機。各國對此也投入精力進行研究,然而由於技術困難且成果小最後都紛紛放棄。然而,作戰海域在寬闊太平洋的舊日本海軍卻沒有放棄,繼續固執的研製。

1933年,舊日本海軍完成了能夠搭載1架水上偵察機的「伊-5」試驗潛水航母,使用彈射器發射,最大的特點是不受天氣的影響。經測試,日本海軍判斷潛水航母可投入實戰。於是,巡潛2型、3型、甲型、乙型、伊四百型(潛特型)等潛水航母陸續投入實戰。前述的伊-25號是乙型潛水航母。

▇戰後,美軍對伊四百型進行調查。這是伊四百型潛水航母的機庫。

對於潛特型以外的潛水航母搭載的飛機,日本海軍專門研製了「零式小型水上偵察機」,最高速度246千米/小時,引擎功率340馬力,搭載2發60公斤炸彈。戰爭初期在偵察任務上還取得不錯的成功,其最大的成績就是由藤田兵曹長操縱完成的史上第一次對美國本土的空襲。

3、異想天開的兵器——「晴嵐」

在舊日本海軍的潛艇中,最符合「潛水航母」之名的是伊四百型。伊四百型搭載水上攻擊機「晴嵐」,其性能遠遠凌駕於零式小型水上偵察機,在遭到戰鬥機追擊等緊急情況下,可投棄浮桶提高飛行速度,迅速擺脫追擊。引擎功率1400馬力,最大速度474千米/小時(投棄浮桶後可達560千米/小時),平常搭載250公斤炸彈,如果不安裝浮桶,最大可裝備800公斤炸彈或航空魚雷,只不過採用後面的裝備方案的話,「晴嵐」就成了一次性飛機,用完即扔。

▇如今展示在美國華盛頓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的一架「晴嵐」。

伊四百型能夠搭載3架「晴嵐」,收入機庫時,「晴嵐」的主翼旋轉90度向後方摺疊,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也向下摺疊。不難看出,收放「晴嵐」比較耗時,這也就暴露了潛水航母的弱點,收放艦載機時正是其最容易遭到攻擊的時刻。從巡潛型放出零式小型水上偵察機的整個過程,包括浮出水面的時間,最快只用10分鐘。而伊四百型放出艦載機的時間則比較令人擔擾,據說在訓練初期,發出3架「晴嵐」需要整整一天的時間。之後,利用「晴嵐」水冷式引擎的特徵,通過事前注入加熱的機油或冷水以節約發動機「熱身」的時間等,在潛航時就將事前工作做好,再加以高強度訓練,在參加實戰之前,放出3架「晴嵐」的時間成功縮短到20分鐘以內。

▇「晴嵐」摺疊後的線圖。

4、以美國星條旗偽裝的「晴嵐」

日本海軍從伊四百型的設計階段就已為其制定好作戰任務——遠徵美國東海岸,實施破交戰。然而,在伊四百型終於達成戰力化目標時候已是1945年,日本戰敗的局面已定,再無回天之力。

但是,日本海軍仍未徹底死心,說是報一箭之仇也好,他們將美軍艦艇聚集的烏利西環礁作為攻擊目標。1945年7月23日,伊四百型的伊-400號和伊-401號潛水航母從青森縣的大湊港出發,預定於8月17日發動攻擊。

當時,這兩艘潛水航母搭載的「晴嵐」為銀色塗裝,並噴上了美軍的白星徽章。日本海軍知道,烏利西環礁守備森嚴,但為了能提高一點奇襲的成功率,他們不惜違反戰時國際法。伊-400和伊-401號潛水航母共搭載6艘「晴嵐」,他們自知此次攻擊兇多吉少,出發之前取下「晴嵐」的浮桶,換裝最大裝載量的炸彈。毫無疑問,這是一次自殺式特攻。

▇1944年8月,泊於烏利西環礁的美軍航母群。

結果,在預定攻擊兩日前的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烏利西環礁攻擊作戰也被取消。作戰中止後,整備員親自將「晴嵐」的浮桶敲破,折起機翼,然後用彈射器將之射入海中沉沒。據說此舉是為了徹底消毀違反戰時國際法的證據,也有人說在處理之前已重新噴塗了日之丸的徽章,具體如何不得而知。

其實開篇提到的空襲美國本土的藤田中尉(終戰時特別晉升)還有後續故事。戰後1962年,他作為「歷史上唯一一位空襲美國本土的敵軍英雄」接到了俄勒岡州布魯斯金市的邀請, 他的到來受到布魯斯金市市民的熱烈歡迎。1997年,他還獲得布魯斯金市名譽市民的稱號,同年因病逝世,享年85歲。按照他的遺願,他的女兒帶上他的部分骨灰來到布魯斯金市,撒在他曾經投下燃燒彈的森林裡。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唯一的「潛水航母」艦載機,日軍晴嵐水上攻擊機
    這樣的觀念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才發生了改變,在實戰中軍方發現大型潛艇存在的操縱性差、下潛速度慢等缺陷很容易成為美軍反潛部隊的突破口,為了擴大海軍的偵察作戰能力,日軍索性將一些有能力搭載水上偵察機的大型潛艇加以改造,大量用於遠程偵察任務當中去,這批潛艇也被日軍稱為「潛水航母」。
  • 未來的海洋霸主——潛水航母
    相對於水上航母而言。水下航母的優點自然更為突出:隱蔽性好、攻擊突然性強、航行安靜等等,非常適合不能取得制海權的國家使用。但是,它的缺點也是致命的,由於對潛水性能的要求,大大地降低了艦載機的容納空間。航母的進攻武器就是艦載機,一艘只能搭載個位數字的航母,不管它的隱蔽性有多好,戰鬥力都是非常低下的。潛水航母出現在二戰時期。
  • 二戰日軍飛機認錯了家,非要降落美軍航母,執勤美軍的做法亮了
    二戰時由於通信各方面不發達導致一些烏龍事件時有發生,有些烏龍有驚無險,有些鬧起來則是有去無回。小編下邊就和大家講一下二戰時期日寇的一次血色烏龍。二戰時,日軍航母艦載機返航認錯了家,非要降落到美軍航母上,最後被打得空中解體。
  • 二戰日軍偷襲珍珠港前,具體藏哪了?龐大航母艦隊美軍為何找不到
    【話說軍世】在海軍的戰艦序列中,航空母艦作為最大的上上武器裝備平臺,現代航母噸位已經超過了10萬噸,在二戰時代,剛剛成為海戰核心的航母,還沒有正式在「體格」上超過戰列艦,但是航母出動時,加上重巡洋艦和驅逐艦,也是一直龐大艦隊,為何,二戰日軍偷襲珍珠港前,4艘航母組成的龐大艦隊美軍找不到
  • 二戰日本海軍的噩夢!美國王牌航母,中途島擊毀3艘航母一戰成名
    在性能方面,企業號屬於約克城級航空母艦,是二戰早期美國最為先進的一級航空母艦。最高航速約33節,載機量最大能載96架,不過一般的常規搭載是80~90架。總體來說,約克城級航母在面板性能上,可以說是二戰早期的優秀航母。 在1941年12月7日,從日本的航母上起飛了183架飛機,它們朝著珍珠港飛去了,然後重創了美國海軍。企業號因為天氣不好,晚了一天歸港,避免了被擊沉的命運。偷襲過後,企業號前往了西海域搜尋敵人,可是一無所獲。
  • 二戰英國航母的表現如何?壓制德意海軍,曾派遣艦隊遠赴太平洋
    在談論二戰時的航母中,大家討論的大多都是美國和日本兩國的航母。而作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航母的國家—英國,卻常被軍迷們忽略,其實英國的航母參加戰鬥也不少。本文就來談一談,二戰時期英國航母部隊在二戰中的表現,及其具體實力。
  • 二戰美英援助了蘇聯多少武器?光戰機就18303架!
    據統計,開戰頭幾天,蘇聯西部邊境及其附近機場幾乎全部遭到猛烈空襲,1000多架戰機受損。戰機是快速作戰的主要兵器。蘇軍航空兵在西部大量受損直接影響同德軍的對抗。不願看到希特勒獨霸歐洲的美英因此決定加強對蘇聯的軍事援助。由於英國仍在作戰,實力雄厚的美國逐漸成為了援助蘇聯的主要國家。美國戰機拆卸後,一般由航母或其他船隻運往蘇聯。
  • 決戰中途島戰役,日軍的一個小錯誤,葬送了自己四艘航母
    果然,美國隨後就對日本本土發動了大規模空襲,山本五十六更加確信了自己的想法,他不得不決定尋找新的戰機,來挽救太平洋戰場上的戰局,於是他將目光落在了中途島,中途島是美軍的一個戰略要點,也就是說 一旦中途島落在日軍手中,日軍就可以在那建立空中基地,嚴重威脅著夏威夷,並且在日後的決戰中是一個很好的補給點。
  • 美軍航母搭載百架戰機,一個超級中隊竟佔七成,擁有73架飛機
    當時已經批量服役的埃塞克斯級航母設計載機量就達到90架,到1945年時甚至能搭載100架以上,而日軍只能以各種改裝航母湊數,沒有一艘航母具備同等的載機能力,就連當時最大的"信濃"號載機也不過區區幾十架而已。與其他軍事組織一樣,航母艦載機部隊也需要合理的編制加以組織,才能發揮出戰鬥力。那麼,太平洋戰爭中美國海軍航母艦載機部隊的編制是什麼樣?不同機型所佔比例又是如何呢?我們今天就來簡單聊聊。
  • 美國P38戰機二戰何等威風?「零式」的終結者,日本空軍的屠宰者
    二戰時期日本作為三大軸心國之一,它有著完整的工業體系,世界範圍內領先的軍工產業。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母就是日本的「鳳翔號」,而日本空軍使用的「F-35」戰機更是在太平洋戰場上打出赫赫威名。它航程遠、威力大的優點正適合對付日軍「零式」戰機,據統計在紐幾內亞戰役中,只王牌飛行員Richard -Bong少校就駕駛「P-38」戰機擊落40架日本戰機。
  • 二戰日美航母數量對比,美國一個月服役三航母,日本投降時還剩什麼?
    這篇文章探討的航母力量的對比,將會以CV(正規、常規、輕型航母等叫法)為主題進行探討,美國的CVE(商船、油船改造得來的護航航母)則不在此列,因為美國在二戰期間建造了超過100艘的護航航母,而這些航母質量參差不齊。
  • 二戰日軍最奇葩武器裝備:潛艇裡塞飛機,充當水下航母
    到日本投降之前,計劃中的4艘甲型艇和近30艘的乙型艇都造了出來,而且基本達到了軍方的要求。由此可見日本的工業基礎和科技實力不容小覷。 魔幻組合出場 中途島海戰之後,屢屢遭到美軍沉重打擊的日本海軍急於給美國本土以報復性攻擊。
  • 二戰容納戰機最多航母,防護堪比戰列艦,第一次實戰就被擊沉
    航空母艦誕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在二戰末期海戰中取代戰列艦成為主角。這主角一坐就是幾十年。作為全球最懂航母的國家,美國在二戰中共建造了145艘各級航母。當然其中重型航母是當仁不讓的核心。而重型航母中,列剋星敦號最為特殊。
  • 二戰結束前夕誕生的火箭動力戰機,日軍「秋水」戰機
    就在著名的萊特兄弟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飛機的六年之後,美國人就首次將這種新型交通工具投入部隊中執行戰場上空的偵察任務,人類戰鬥機的歷史從此開始。在經歷了一戰之後,世界各國的戰鬥機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各種各樣的戰機成為了天空的主宰,空軍力量的強弱成為了衡量一支軍隊整體水平最重要的標準之一。
  • 二戰美軍「隱身」戰機,現全球僅剩2架成絕版,我國也保留一架
    當時的英國並未坐以待斃,研製出了機載截擊雷達,並將這種技術交給了當時美國駐倫敦武官。英國方便表示,希望美國能夠用這種技術,研究出一種新型的夜間截擊機。二戰時期的美國完全堪稱真正的世界工廠,自然不負英國期望,於是一款二戰期間的「隱身」戰機P-61黑寡婦雙發重型夜間戰鬥機就此誕生。
  • 美國一架76歲的B-25轟炸機墜毀,同型機曾從航母上起飛轟炸東京
    細數二戰期間在太平洋戰場上發生過的經典戰役,"杜立特突襲東京"絕對是精彩的一戰。從"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16架B-25轟炸機在東京上空投下炸彈,宣告了美國擁有轟炸日本本土的能力。而戰役的主角——B-25轟炸機的出色表現,讓其在戰爭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日軍第一艘「裝甲航母」,裝備28座高角炮,結果服役3個月就沉沒
    眾所周知,在二戰時期,日本的軍事研發和建造能力是非常強悍的,但日本的各種資源卻非常緊缺,這就導致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並不能及時補充戰艦,而資源充沛的美國則是戰艦越打越多,所以,隨著戰爭的進行,日本面對美國越來越沒有招架之力,尤其是在1942年6月的中途島海戰之後,日本帝國主義的滅亡就已經成為了定局
  • 美軍最新福特級航母以非裔人士命名 致敬二戰英雄
    原標題:美軍最新福特級航母以非裔人士命名致敬「珍珠港英雄」參考消息網1月21日報導 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網站1月19日報導稱,美國海軍以二戰美軍標誌性人物、非裔海軍英雄多裡斯·米勒的名字,為最新一艘福特級核動力航空母艦(4號艦)命名。
  • 造一艘航母真有那麼難?那為什麼在二戰,美國就造了147艘航母?
    航母從誕生到現在已經差不多過了100年,算起來,可以自行建造航母的依然就那么九個。二戰的時候,它類似於漂在水面的機場,主要是方便戰機還有轟炸機在離基地很遠的地方完成對敵人的打擊。所以航母能達到從空中對地和對海打擊的任務,特別是在普通射程以外的那些目標。
  • 告訴你一個奇葩的日軍:陸軍造航母,海軍造坦克,那麼誰來造飛機
    1871年明治建軍,翌年年分設海軍司、陸軍司,之後又發展出海軍部、陸軍部,海軍省、陸軍省,一直到二戰結束兩軍被美國剷除,日本陸海軍始終齊頭並進,不分雌雄。要命的是,他們都擁有直達天皇的話語權。尤其二戰中,伴隨軍國主義的強勢操盤,兩者相互拆臺、相互制約,其內耗內鬥之烈之奇,簡直到了荒唐可笑、匪夷所思的地步。來看幾個奇葩的例子:海軍打仗靠航母,陸軍靠坦克,這是天經地義吧,可在日本,這個規則被創新了,人家陸軍要建航母,海軍要造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