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盲猜一下,點進這篇文章的不少朋友,是因為愛馬仕這三個字。
這本來就是自帶流量的一個品牌。在經典美劇《欲望都市》中,莎拉·傑西卡·帕克說道,「當我拎著Birkin的時候,就是我功成名就之時,」
對很多女性而言,愛馬仕的意義早已超越了一個包本身,這也是令其有別於其他奢侈品牌最大的不同。又有多少人,終其所求,也只是為了一隻愛馬仕的手袋,甚至不惜為此買到一堆並不需要的東西,也就是俗稱的「配貨」。看似近乎瘋狂的沉迷,則是愛馬仕讓人戒不掉的魅力,但如果你理解的愛馬仕,僅僅是一隻鉑金包,那就大錯特錯了。
論及愛馬仕,這個品牌的起源並非是大熱的Birkin或kelly,也不是這種經典橙色映襯下的高奢人生,而是手工藝與馬文化。
1837年,Thierry Hermes在法國巴黎一個繁華地區開設了一間馬具專營店,也就是愛馬仕的第一家店。在當時巴黎城裡最漂亮的四輪馬車上,都可以看到愛馬仕馬具的蹤影。這也是因為,每一個愛馬仕馬鞍的生成,需要精確到每一英寸。
很難想像,在過去一百多年的歷史裡,愛馬仕將這種對於細節的執著以及純手工打造的工藝一直堅持了下來,伴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汽車產業的發展,歐洲貴族對於馬具的需求也慢慢減弱,愛馬仕也從此開始了其他手工製品的打造。
延續到現在每一隻愛馬仕手袋的打造,都是由同一個工匠全程全手工完成,通常一隻手袋的製作周期都在7天以上。作為愛馬仕歷史上第一位非家族成員的CEO,Patrick曾說,愛馬仕誕生至今,整個戰略沒發生過任何變化,始終保持著相同的管理理念,即:選最好的材料,不管成本多麼高昂;要有創造力;創建一種生活方式與生活風格。
2
第一次見到這對據稱精準到一英寸的愛馬仕馬鞍,是在壹·亮馬愛馬仕全球高定樣板間中。
它被擺在主臥衣帽間的一角,標誌性的金棕色與溫潤的手感,每一個針腳中都寫滿了質感,雖然它已經從一種功能性皮具變成了一件擺設,但足以讓人感受到,專屬於愛馬仕的品質與審美。
在這套286平米的樣板間戶型中, 可以看到以皮革為重點的家具陳列以及經典的愛馬仕橙,整個空間設計的元素突出了品牌所獨有的鞍具製造工藝,材質上則採用了溫暖色調的胡桃木、淺橡木、磨砂精鋼以及高品質的小牛皮,讓整個家居陳設顯得柔軟卻有溫度。
設計與品質藏在每一個細節中,這恐怕是看完這套愛馬仕樣板間,最大的感受。
根據不同居室空間的功能與氛圍,壹·亮馬選擇了來自不同設計大師的代表之作,從客廳到主臥、兒童房,每一張壁紙背後,都有一個寓意豐富的故事。以兒童房的背景牆壁紙為例,是來自愛爾蘭建築師兼插畫家傑爾·皮克(Nigel Peake)創作的充滿活力的三聯畫《漫步在城市》,通過一個個抽象的、有節奏的、脈動的視角,在一天的三個不同時間:早晨、下午和晚上,展現一個想像中的大都市。飽和的彩色、大膽的表現形式,讓整個兒童房的空間,藝術卻又不失童趣。
壹·亮馬呈現的這部作品,並未讓人覺得只是一味的奢華與高調,相反,細節處的用心,整體色調的淡雅溫和,都能讓人聯想到愛馬仕所一直堅持的管理理念:創建一種生活方式與生活風格,而這種生活方式,可以說低調優雅、化繁為簡。
3
越是經典之作,越難以用文字來記錄。就像是備受追捧的鉑金包,很難用最貼切的文字去描述它的外形或質感,但作為世界上最貴的一隻包,它永遠在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有關於它的精神。
在攸克君看來,百年港企九龍倉,攜手豪宅教父綠城,資本巨鱷中交在北京東四環的壹·亮馬打造全球NO.1愛馬仕豪宅,他真正看重的,也許並非是愛馬仕所象徵的頂級奢華享受,而是這個品牌背後的追求極致以及完美細節的工匠精神。
的確,如果我們用傳統的房地產邏輯來看待這個產品,單從它的區位來說,坐標東四環已經有了足夠的說服力。很早之前,這裡就已經奠定了國際化居所以及高端生活板塊的基因,但近幾年的新增供應都已經趨近於零,壹·亮馬的入市可以說打破了沉寂已久的東四環板塊。
同時,如果從項目本身的節點來看,壹·亮馬每一個階段都很精彩,不斷讓京城樓市大開眼界,如今更匠心打造愛馬仕樣板間,這也讓我們看到了壹·亮馬沉下心來認真做產品的態度。
特別是在這個豪宅恨不得也要高周轉的時代,放慢腳步,細心打磨,並且最終在實樓中打造這樣一個愛馬仕樣板間,單從這一點來說,這都是一個在今年的高端市場,值得被認真看待的代表作。
此處,攸克君也要劇透一下,明天(11月29日),壹·亮馬愛馬仕全球限定樣板間也將正式掀開面紗,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