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姓從何而來?中國姓氏的起源,竟然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時期

2021-01-14 國話風騷

帛,作為姓氏時,同「白」音。此姓雖不太常見,卻是一個古老的姓氏。秦漢以前,姓氏是分開的,姓是用來辨別不同氏族,而氏是姓的分支。於是,就會出現,一個人的後代會有幾個氏。姓基本固定,但氏卻是可能隨著封邑和官職而變動。

考證帛姓的出處,也能看出中國姓氏的發展變化。

第一種說法,「子姓」說。依據是《後漢書·王劉張李彭盧列傳》,其中記錄了帛姓的由來。說是春秋時期的宋國,有位大夫名帛產,後代的子孫就以其名作為姓氏,並認為這是正宗的帛姓。所以,帛產也就成了這「子姓」帛氏族人的得姓始祖。

第二種說法,「羋姓」說。依據是《元和姓纂》、《尚龍錄》等,說顓頊帝有一後裔,叫陸終,其有六個兒子,其中的老么名叫季連,後被賜姓「羋」。

季連的後代熊繹,後在荊山一帶建國。他的後人,荊君熊通,於周平王姬宜臼三十一年(公元前740年),自封楚武王。

熊通的兒子,楚文王熊貲,於周莊王姬佗八年(公元前689年),改國號為「楚」。到了楚平王熊棄疾執政期間,太子建居然做了他國內應,幫助晉軍去襲擊鄭國,結果被殺。其兒子熊勝就逃到了吳國,投奔了伍子胥。

楚平王的另一個孫子熊章,後來的楚惠王,在其繼位後,就將熊勝召回國了,還給他封官「巢大夫」,並賜予他領地——白邑(今河南息縣)),這就是他被後人稱為「白公勝」來由。

當時,奉命辦此事的是尹子西,不過,他並沒有將封地給熊勝,後者只不過得了一個空頭銜罷了。晉國再次討伐鄭國時,尹子西出兵去援助鄭國。

這時的熊勝便因自己沒有拿到封地為由,怪罪尹子西,乘機發動了政變,殺死了他,還囚禁了楚惠王。熊勝上位後,推出一些積極的舉措治理楚國,想以此來獲得民心,不過沒有成功,後自殺。

而他的後人們,就以他的封邑為氏,是為「白」氏。河南白氏,被認為是白氏的正宗。後人也有以「白公」、「白侯」為氏。

當時的楚國,「白」和「帛」為通假字,故這支白氏也被稱為帛氏,同理,也就有了「帛公氏」、「帛侯氏」。

晉惠帝司馬衷時期,白氏和帛氏在姓氏上開始「分流」,白氏僅用作嫡支,而庶支則是用帛氏。所以,白公勝,也就是熊勝,被大多羋姓帛氏族人,奉為得姓始祖。

第三種說法,「官職稱謂」說。春秋時期的楚國有一官職——執帛,在當時是君主輔弼之官,又叫孤卿,是少師﹑少傅﹑少保三孤的別稱。

這些「執帛」的後人後,就以祖先的官職來作為姓氏,為帛氏,或稱白氏。不過,該支帛姓的「姓氏」淵源很是複雜,沒有統一的定論。

第四種說法,「外來姓氏」說。源於回鶻族,是當時漢、晉時期西域古國龜茲國的王族後人,將先祖名字漢化得之。

南北朝梁史籍《高僧傳》,就提及有姓「帛氏」的西域人。後來,有學者考證,如當年在史籍中被記錄的帛延等人,就是古龜茲國人,為當時王族的後裔,那時龜茲國的國君就姓帛(白)。

晉朝以前,白、帛二字通義,所以,現在看史籍,如《魏書·西域傳·龜茲國》,就說其國君姓「帛」,再看《隋書》、《北史》、《前唐書》,這個姓就成了「白」。當年,這些「帛」姓的龜茲人,來華是為了傳播佛教,同時也留下了他們的「帛」姓。

看帛姓家族的名人,大都是佛經翻譯家。不過,也出了一位將領,帛意,東漢著名的將軍、漁浦侯,先後效力於王莽、李憲,後歸降漢光武帝劉秀,因斬殺李憲有功,被封漢漁浦侯。

中國的姓氏文化源遠流長,從最初的圖騰,到上古的八大姓,再進而演化到如今文獻可見的數量就有超過5500個,甚至有人統計這個數量已經超過10000個。

看上古著名的八大姓,均含有「女」字,可見中國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後來,氏族制度被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於是,贈土以命氏的方法就出現了,這是一種治理國家的手段。

帛姓,雖是一個古老的姓氏,不過,在中國的姓氏排位上,並沒有進入前1000位。

參考資料:

【《後漢書·王劉張李彭盧列傳》、《元和姓纂》、《尚龍錄》】

相關焦點

  • 中國上古時期八大姓氏
    我國的姓氏起源,源遠流長。最早的姓氏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
  • 中國上古時期著名的8大姓,距今已有5000年,有你的姓氏嗎?
    大姓,有兩個意思,一個指的是某一地域人數眾多、勢力強大的姓氏。第二個意思指的是人口眾多的姓氏,比如說李、王、張、劉,這四個姓氏是如今中國人口最多的四個姓氏,其實也可以說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四個姓氏。大姓之所以成為大姓,都有不同的原因,原因大部分也很複雜。
  • 中國姓氏起源分支表:你的姓氏起源於哪裡?到底是誰的子孫?
    但是華夏姓氏起源分支表的出現,可以讓人們知道他們姓氏起源於哪裡,到底是誰的子孫。何為姓氏姓氏,是一個家族或者一個團體的標誌。在中國,每一個人都有屬於他的姓氏。而且在原始社會,由於繁衍能力底下,承擔著繁衍後代責任的女性的地位無疑較高,因此那段時期被稱為「母系社會時期」,「姓」則是在母系社會時期部落的名稱。這一點,可以從「姓」這個字上得到一定的信息,因為「姓」的偏旁就是「女」。與「姓」不同,「氏」是父系社會的產物。
  • 探秘姓氏文化的起源與發展,追尋姓氏文化中的那些精彩片刻
    於是,在經過種族不斷繁衍的過程中,根據人們血緣世系的親疏、居住地遠近等因素,逐漸形成了若干分支的氏族,而區別各個氏族的標誌就是」姓「。關于氏的產生,要比姓晚一些,它產生於父系氏族社會時期,因為在母系氏族社會時期,氏族活動範圍擴大,一些氏族中的小團體逐漸分離了出去,形成新的小團體。
  • 【上官姓氏文化研究】上官姓氏是古代姓氏的「高大上」
    都說「張王李趙劉,天下遍地有」,所以同一個姓氏就是同一個祖宗嗎?姓氏起源於母系社會 避免近親繁殖  據傳說,中國人在三皇五帝以前就有了姓。據推斷,生活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伏羲是中國第一個姓氏「風」的擁有者。
  • 中華民族的姓氏起源,我們大多是5位先祖的後人,看看你和哪些姓是一...
    ,才聯合黃帝一起對付他,即便是這樣,炎黃二帝聯合起來也不是他的對手,最終炎黃二帝還是藉助外力才將蚩尤打敗,蚩尤戰敗被殺,自然也就退出歷史的舞臺,作為勝者的炎黃二帝自然成為了人類共同的祖先,但是炎黃二帝沒有姓氏,直到上古時期,人類才逐漸開始有了姓氏,而最早的姓氏源自於部落的圖騰,氏族部落不但對圖騰奉若神明,還禁止食、殺、冒犯,而且把它作為本氏族統一的族號,在原始部落中,圖騰、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
  • 中國最無奈的3個姓氏,明明是國姓,卻總是被誤認為是日本姓氏
    導語:中國最無奈的3個姓氏,明明是國姓,卻總是被誤認為是日本姓氏我們國家歷史文化悠久,對于姓氏也非常的講究。一開始在母姓氏族社會時,姓氏一般都帶有女字旁,中華有上古八大姓氏,分別是姬、姜、嬴、姒、妘、媯、姚、姞。
  • 中國「上古八大姓」指的是哪些姓氏?沒準你的姓氏也是來源於此
    我國的姓氏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時期,當時以女子為尊,所以使用的姓氏大多都帶有女字,這一特點在上古八大姓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姬、姜、姒、嬴、妘、媯、姚、姞(也有說最有一個為妊姓的),你看是不是每個姓氏中都有女!上古八大姓之姬。姬姓被稱為黃帝之姓,距今已有將近5000年的歷史了。
  • 中華姓氏圖騰榜,沒想到黃姓的圖騰居然是這樣的,真是大開眼界
    秦漢以來,姓氏合為一體。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所以中國的許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漸被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賜土以命氏的治理國家的方法、手段便產生了。氏的出現,記錄著人類歷史腳步邁進階級社會。
  • 中國這3大姓氏,卻常被日本人誤認為是日本姓氏,你知道幾個?
    談到中國的姓氏文化,其實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時期,那時以「姬」、「姒」、「媯」為代表的八大姓氏就是姓氏文化的起源。由於時處母系氏族時期,這些姓氏多以「女」字為偏旁,《說文解字》中記載:「姓,人所生也。」
  • 只要說出你的姓氏,就可以摸清你來自哪裡,這就是姓氏的魅力!
    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姓氏既代表了自己的家族,同時還能追溯自己的出處。姓氏的起源非常複雜,有的是古代皇帝所賞賜,還有一些則是古時候的部落逐漸形成的。更為特別的是,古代有一部分姓氏是直接根據自己職業演變而來的。中國姓氏最厲害的地方並不是血緣,而是只要說出一個姓氏,就可以根據姓氏摸清對方來自哪裡。
  • 從姓氏的起源和演變來看秦始皇的到底該怎麼叫
    古代姓氏的起源面對秦始皇這同一個人,他的看起來像姓名的稱呼就有這麼多個。這個問題牽扯到我國古代姓氏的起源和演變。姓是母系氏族的產物,姓拆開來看是「女生」。它用來區別原始部落同一個母系來源的部族。避免產生血緣上的近親結婚。
  • 中國一個「最生僻的姓氏」,只有三筆,很多人卻都不認識
    始 中國在母系氏族社會就有了「姓氏」,由於特殊的社會背景,父親在那個時代幾乎是空白的角色,所以「姓」在被創造的時候,是「女,生」。在夏、商、周的時候,人們的「姓」是從居住地村落而來,而「氏」則是由君主的賜地,所賜的官位,所任的官職來決定。 而姓氏背後還有很深奧的科學道理,遠在達爾文之前,中國古人們就發現了近親通婚會生育出有問題的後代,於是就規定了同「氏」的男女可以結婚,但是「同姓」的就不能,再後來儒家學派也用倫理來解釋了近親結婚。
  • 上古八大姓氏:姬、姜、姒、嬴等為何都帶有女字旁或底?
    華夏文明仍然活力旺盛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就是家族姓氏之間的傳承。上古時期有八大姓氏,分別為:姬、姜、姒、嬴、妘、媯、姚、姞,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姬、姜、姒、嬴、妘、媯、姚、妊。雖然兩種說法有些許不同,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律,這些姓氏中都是帶有女字旁或者底的。
  • 遠古時期的姓氏或有專屬圖騰,看你的姓氏圖騰是什麼,趙姓最霸氣
    中國的姓氏可遠遠不止一百個,到了現代社會上,姓氏在文獻上記載的就有5662個。而姓氏都是有講究的,他們或是從居住地而來,又或許師從官職、圖騰、職業、先輩名號而來。而其中圖騰指的是原始社會的人們把一些動物還有植物或者是非生物類當作是自己的親屬、祖先、保護神,人們相信圖騰上的東西能夠保護自己,還可以得到他們的力量。
  • 中國正在消失的2大姓氏,經常被誤認為是日本人,你遇到過嗎?
    中華姓氏絕對是中國歷史長河中最為耀眼的一顆星星,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所以中國的許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中國上古著名的姓氏一共有八大姓氏:姬、姚、媯、姒、姜、嬴、姞、妘。
  • 【周末讀史】古代姓氏淺談:上古姓氏皆從「女」字旁
    你對自己的姓氏有了解嗎?周末一起學習一下吧! 晚清民國時期出版的《繪圖百家姓》書影(局部) 中國人的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時代。當時出於族際間識別的需要,每個氏族都會有一個本氏族的專用名稱,而這個名稱事實上就是全體氏族成員的共同姓氏。
  • 中國古代姓氏的由來以及演變的過程
    據考古學資料表明,西周銅器銘文中,可以明確考定的姓不到三十個,但大多數都從女旁,如:姜、姚、姒、姬、媧、婢、妊、妃、好、贏等等。不僅古姓多與「女」字相關,就連「姓」這個字本身也從女旁,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個特徵性產物。婦女在生產生活中居於支配地位,實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間可以通婚,在這種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話裡流傳著「聖人無父,感天而生」的許多故事。
  • 2020中國十大姓氏排行榜即將出爐,你的姓氏排第幾?
    中國人的姓氏來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所以中國的許多最早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底,如姚姓。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在遠古時期,當人類還在吃生肉,居無定所的時候,自然是沒有姓氏的,可隨著人類文明的出現,奴隸制社會的興起,姓氏開始漸漸出現。中國將在2020年開展的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
  • 中國人的姓氏、族譜文化
    歐美各國的姓氏大多源於中世紀,極少數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和羅馬帝國時代。中國人的姓氏起源於上萬年前對風、雲、雷等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