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 日上午,廣州藝術博物院舉辦致敬最美勞動者——為抗 " 疫 " 逆行者速寫專題活動,武漢抗疫速寫火遍全網的廣州美術學院張弘教授為進駐雷神山的檢驗員現場作畫。現場畫面也通過直播形式讓更多的觀眾雲觀賞。
活動現場,廣東人文藝術研究會會長、原廣東省文聯副主席喬平即席揮毫 " 勞動者最美 ",送給廣州醫科大學金域醫學集團廣州金域醫學檢驗中心技術總監張玲。這位金域駐雷神山醫院檢驗科領隊開心地接過書法作品。她表示,自己對這幅作品的理解是 " 奮鬥成就美好,勞動創造價值。"
喬平大讚張玲,雖然很年輕,但很勇敢,很有擔當,希望她和同事繼續努力,共同把疫情扛下去。" 醫務工作者在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偉大崇高的職業,他們在最前線把生死置於腦後。我也想在疫情當下用書法表達對他們的敬意。"
隨後,身著紅衣的張玲坐在椅子上。兩米外的畫架上,幾支畫筆正唰唰唰地飛快勾勒著。很快,幾幅風格各異的速寫作品就呈現在觀眾眼前。
為她作畫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初,以《武漢七天 · 城裡城外》等為代表的一系列抗疫題材速寫作品在網絡上引起廣泛關注的廣州美術學院張弘教授等藝術創作者和線上參與觀眾;楊之光先生的女兒楊紅女士,則為現場觀眾進行即席講解。
館方透露,選擇在廣州藝博院三樓楊之光藝術館做活動,別有深意:以人物畫享譽全國的楊之光,被評論界認為是一位 " 與時代同行 " 的藝術大家。來自不同民族、不同行業、職業的平凡勞動者們,被楊之光生動傳神之筆還原得各具氣質、性格、精神。在這個屬於全體勞動者的節日裡,楊之光先生的女兒楊紅通過直播廣州藝術博物院藏楊之光畫稿展中的作品,讓觀眾深入了解楊之光筆下的最美勞動者的形象。
館方相關負責人表示,期待這些富有時代印記作品引發大家對新時代中平凡而又真誠的勞動者們、新時代最可愛的醫護人員以及帶著汗水和塵土的畫家的敬仰和思考。
另據介紹,5 月 2 日上午 10 時,廣州藝術博物院將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帶領觀眾走進神秘的書畫裝裱室,跟隨工作人員一起了解裝裱的歷史,探索裝裱奧秘,重點展示託底、挖裱的過程。線上直播活動,暢聊藝術,讓喜愛藝術的觀眾足不出戶,安全便捷享服務。雲看展畫速寫、探秘不為人知的裱畫室,為廣大提供一個集視、聽、玩於一體的體驗項目。
【來源:新快報·ZAKER廣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