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紙與筆」走向「光與電」 兩岸媒體在廈共話新技術推動下的媒體...

2020-12-14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12月12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靜嫻/文 吳曉平/圖)這是一個求新、求變的時代,這也是一個各領域尋求融合發展的時代。多年前,臺灣媒體就已聚焦從傳統媒體到「數位媒體」再到多元事業的發展模式,而大陸媒體也自2014年起開啟媒體融合之路,且發展迅速。一路走來,彼此的探索和經驗都十分珍貴。

昨日,在主流媒體與網際網路平臺代表齊聚的第九屆海峽媒體峰會上,福建日報社(報業集團)副總編輯潘賢強、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餘清楚、臺灣資深媒體人邱毅、臺灣青年新媒體代表範姜鋒等,圍繞「如何利用新技術,推動兩岸媒體融合」這一主題,分別進行主旨演講。

要緊跟新技術,要建設好內容,還要促進彼此融合,兩岸媒體前行的道路充滿機遇和挑戰。也正如餘清楚教授所言,架設兩岸文化交流、信息交流、經濟交流的橋梁,進一步增進兩岸同胞特別是青少年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是歷史賦予兩岸媒體的責任。

1 渠道互補 擁抱技術搶佔陣地

「有位媒體人說,大象也要跳街舞,所以我們要擁抱新媒體。」福建日報社(報業集團)副總編輯潘賢強在演講中開宗明義的一番話,足以說明傳統媒體擁抱新技術的決心。他指出,網際網路平臺憑藉其規模龐大的用戶群和人工智慧技術,在新聞資訊傳播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分發優勢。而如今福建日報及所屬的子報刊物所開設的新媒體帳號已經超過140個,不斷增強了傳播力和影響力,為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力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福建日報社(報業集團)副總編輯潘賢強

同樣的,主流媒體帳號的開設也使網際網路平臺聚合了大量的優質內容。潘賢強提到,現今網際網路平臺也在不斷加強與主流媒體的合作,彼此推進渠道優勢互補,在開放中共生發展。而就在新傳播形態風生水起的同時,主流媒體不僅要用好商業化、社交化網絡平臺,也要建好自身移動傳播平臺,搶佔輿論陣地。他說,福建日報致力於自有平臺建設,將採編融媒體一起規劃,取得了成效。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餘清楚也在演講中強調,主流媒體必須加強技術上的合作。他表示,當今社會是網際網路時代,主要靠技術驅動。媒體的幾個分化平臺,包括報、網、端、微、屏,這些分化平臺都要靠技術支撐。自媒體與商業網際網路平臺之所以發展迅速,實際上還是因為他們掌握了技術。餘清楚指出,在這方面,許多主流媒體的投入依然不夠,因此很多在技術層面跟不上,這是很吃虧的,因此他希望主流媒體要更加努力。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餘清楚

餘清楚也說,據他了解臺灣在媒體技術方面很有優勢,走在前列。因此他也希望兩岸能加強交流,優勢互補。他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形容媒體發展,期許兩岸媒體守正創新,融合發展,從「紙與筆」的時代,一同走向「光與電」的時代。

2 內容為本 攜手傳遞優質能量

臺灣青年新媒體代表範姜鋒,在廈門打造了啟達臺享創業服務公司,成為臺灣人才登陸逐夢的「神助攻」。新媒體項目「龍天下」,是其中的重要板塊。「大陸有這麼好的政策,有這麼好的產業,有這麼好的機會,更需要一個好的宣傳工序。」在提到青創服務基地為什麼要發展新媒體,範姜鋒表示,他們希望通過境外平臺的經營,以及與自媒體的合作,做臺灣島內的「發聲器」,做兩岸的「連結器」。

▲臺灣青年新媒體代表範姜鋒

「很多政策不能直接丟到臺灣的平臺上,一方面會造成媒體的困擾,另一方面也會讓部分臺灣青年難以接受。」範姜鋒認為,內容的「翻譯」和「轉移」也是重要工作,因此他們發揮臺青優勢,通過尋找不同的細分領域,了解臺灣青年的真正喜好,用臺灣人熟悉的語境去「翻譯」大陸政策。

臺灣青年新媒體人,在經營媒體平臺過程中不斷嘗試內容的探索,目的就是讓臺灣看到真實的大陸。因此,兩岸媒體應該共抓專業內容建設,注意正能量報導的傳播。好的內容永遠是根本,是輿論場上的「硬通貨」。

如今,面對用戶生成內容、機器生成內容的挑戰,從規模上看專業新聞工作者所生產的比例在縮小,但是這些功能不應該被取代,也不會被取代,而更應該在「信息找人」的時代中,尋求功能的不斷放大。正因如此,現在許多主流媒體正在探索優化算法推薦技術。與會嘉賓認為,新聞倫理規則是一種人的邏輯,人工智慧所帶給傳播學的技術規則是一種「機器的邏輯」,但是人的邏輯依然是立命之本。今天「人機對話」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對話的目的,應當是把正能量與大力量結合起來,形成新的增長點和競爭力。

3 媒體無界 共塑兩岸文化紐帶

在兩岸關係新形勢下,如何打造兩岸融媒體平臺,助力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是昨日主題演講探討的重點。深耕海峽新聞是福建媒體的職責所在,也是福建媒體最核心的競爭力。如今,網際網路的發展打破了傳播區域的限制,讓新媒體的「玩法」更加多樣。

據介紹,海峽導報官方臉書帳號,每個月爆款頻出,向臺灣民眾傳播了大陸正能量的聲音。此外還有海峽導報打造的短視頻IP「愛臺犀利幫」,在境內外平臺同步上線,吸引兩岸網友互動,成為兩岸融媒體平臺的成功案例。在兩岸關係較為緊張的時刻,媒體更應當不斷創新傳播的方式,更好地發揮兩岸民間交流的窗口作用。

在兩岸媒體融合的過程中,人才的培養和交流是不可缺乏的一環。餘清楚表示,學術教育界的同仁十分樂意參與其中。廈大新聞傳播學院不僅招收臺灣學生,同樣會邀請臺灣教師來授課,並積極培養全媒體專業性複合型人才。會寫稿子、會做視頻、會做策劃,已經成為媒體人才的「三個基本功」。餘清楚還建議,兩岸媒體交流的平臺需要有更多的韌性,可以合辦一些媒體競賽,或是採訪培訓,雙方加強業務的交流。

▲因疫情無法來廈的臺灣資深媒體人邱毅通過視頻演講,與在場嘉賓探討兩岸媒體合作發揚中華文化

因為疫情原因無法親自到場的臺灣資深媒體人邱毅,也通過視頻演講的方式,與在場嘉賓一同探討了兩岸媒體共同合作發揚中華文化的無限可能性。他以福建為例,指出福建有漳州的王陽明文化、保生大帝文化,莆田湄洲的媽祖文化,泉州的老子文化、清水祖師爺文化、南安鄭成功文化,三明尤溪的「二十四孝」文化、朱熹理學文化,沙縣的美食文化,武夷山的茶道文化,福州馬尾的船政文化等等。邱毅指出,兩岸媒體應積極合作推動各類文化周、文化營,廣邀民間人士參與,甚至可以合作制播相關文化節目,在文創產業上「多手發揮」。這樣不但有助於全面小康和鄉村振興,讓傳統媒體開闢新路,同時更能將中華文化的深厚內涵發揚光大。邱毅強調,文化是連接兩岸的最好「紐帶」。

相關焦點

  • 邱毅視頻出席海峽媒體峰會,稱「文化是連接兩岸的最好紐帶」
    昨日,在主流媒體與網際網路平臺代表齊聚的第九屆海峽媒體峰會上,福建日報社(報業集團)副總編輯潘賢強、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餘清楚、臺灣資深媒體人邱毅、臺灣青年新媒體代表範姜鋒等,圍繞「如何利用新技術,推動兩岸媒體融合」這一主題,分別進行主旨演講。要緊跟新技術,要建設好內容,還要促進彼此融合,兩岸媒體前行的道路充滿機遇和挑戰。
  • 首屆兩岸體育新聞媒體研討會在臺北舉行
    5月23日,一場以「運動媒體面對時代變遷新挑戰」為主題的兩岸體育新聞媒體研討會在臺北舉行。中新社發 劉舒凌 攝   中新社臺北5月23日電 (記者 劉舒凌 陳小願)一場以「運動媒體面對時代變遷新挑戰」為主題的兩岸體育新聞媒體研討會23日在臺北舉行。中華臺北奧委會主席林鴻道表示,兩岸奧委會首次舉辦體育新聞從業人員互動,相信這是一次具知識、經驗和情感的兩岸體育交流活動。
  • 「昆博會」橋牽兩岸 共築走向世界的民族品牌
    「昆博會」橋牽兩岸 共築走向世界的民族品牌 2014-07-05 19:54:4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廣運機械、士林電機、震旦行等知名廠商悉數展示最新產品,「電博會推動了兩岸電機電子產業合作,有利於共築走向世界的民族品牌」臺灣電電公會副理事長鄭富雄表示。
  • 第四屆「兩岸學者共話·世界史」論壇在上海舉行
    新華社上海11月21日電(記者楊愷、許曉青)由葉聖陶研究會和復旦大學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兩岸學者共話·世界史」論壇21日在上海舉行。論壇以「變動世界中的世界史研究」為主題,採取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行。來自海峽兩岸22位世界史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專題共進行三場交流和一場討論。
  • 兩岸青少年新媒體「辨」論壇在廈門開幕
    20日下午,兩岸青少年新媒體「辨」論壇在廈舉行(中國日報記者 胡美東攝)中國日報廈門9月20日電 (記者 胡美東 張洋菲) 20日下午,兩岸青少年新媒體「辨」論壇在廈舉行。全國臺聯會長黃志賢、副會長鄭平,廈門市領導林文生等出席論壇。
  • 聚焦平潭丨第六屆海峽媒體峰會在平潭舉行 兩岸媒體大佬雲集
    來自兩岸40多家媒體的高管及兩岸新聞研究專家150多人會聚一堂,共襄盛舉。他提議,兩岸媒體業界深入總結歷屆峰會的成果並抓好落實,建立長效的協調機制,讓峰會不僅促進交流而且促進合作,不僅「開花」而且「結果」,福建可以在兩岸媒體交流合作中成為穩固、便捷的平臺。  馬利指出,當前媒體業已步入「網際網路+」時代,一個行業面臨變革的時刻,也正是最能觸動反省和反思的時刻。
  • 雲網融合助力媒體融合 推動融時代新傳播
    12月22日,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中央企業媒體聯盟聯合主辦的2020第八屆中國企業新媒體年會在北京啟幕。本屆年會主題聚焦「融時代﹒新傳播」,政企媒學各界領軍代表人物著眼全媒體時代,共同探討媒體深度融合,現場思想碰撞共話趨勢。
  • 百分點公司受邀出席傳媒技術生態高峰論壇,共話媒體融合新變革與創新
    技術推動著媒體融合進入新階段,為了把握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9月24日,浙江日報報業集團聯合全國傳媒與技術界,在杭州未來科技城發起並舉辦以「『數』連萬物 『智』造媒體」為主題的 2020中國(杭州)傳媒技術生態高峰論壇。
  • 新技術時代媒體呼喚破局,百度智能媒體中臺助力媒體傳播守正出奇
    現如今,在人工智慧、雲計算、5G等新一代技術廣泛落地、縱深方向發展背景下,新聞傳播領域的新一輪變革已在路上。新華社在其發布的《2019年度「人工智慧時代媒體變革與發展」研究報告》中就談到:「隨著媒體融合發展進入新階段,人工智慧已經不再僅是一種趨勢,而是媒體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誰在智能化領域佔得先機,誰就能掌握媒體變革的主動權。」
  • 福建先行先試 全力以赴推動與金門馬祖「新四通」提速
    除了通水,福建正全力以赴,加速推動與金門馬祖通電通氣通橋。  凝聚共識  推動金馬「新四通」,凝聚了各方共識。  自2001年開通的閩臺「小三通」航線,為兩岸往來架起了最便捷的海上黃金通道,也推動了金門、馬祖成為大陸民眾熱門的旅遊地。
  • 福建探索兩岸標準共通新路 促融合發展
    中新網福州11月20日電 (葉秋雲 郭楠) 第十七屆中國標準化論壇·海峽兩岸標準化分論壇20日在福州市舉行,海峽兩岸標準化領域知名專家學者、臺資企業代表等近百人齊聚福州。本次論壇主題為「推動兩岸行業標準共通——實施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促高質量發展」,由中國標準化協會主辦,旨在探索海峽兩岸在若干領域先行開展標準合作,建立完善標準合作的平臺,為兩岸的融合發展先行先試、實踐創新。「兩岸要應通盡通」,即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
  • 莊榮文:推動網絡媒體發展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此次論壇以「變局中開新局:中國網絡媒體的責任和使命」為主題,就是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站在「兩個大局」的高度來審視世界格局之變、時代發展之變、輿論生態之變,深入探討網絡媒體的責任和使命,推動網絡媒體發展乘風破浪、行穩致遠。當今世界,變局和亂局紛繁交織;當代中國,機遇和挑戰伴生並存。在這樣的背景下,更需要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築同心。惟其艱難,方顯勇毅。
  • 走進紅色小鎮:聆聽紅色故事 共話媒體合作
    10月24號,來自內蒙古自治區的各界新聞媒體代表們走進鄂託克前旗城川紅色小鎮
  • 第三屆「兩岸學者共話·教育學」論壇舉行
    本報訊(記者呂巍)由葉聖陶研究會和西南大學主辦的第三屆「兩岸學者共話·教育學」論壇17日在重慶舉行。論壇以「中華傳統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為主題,採取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18位教育學研究領域及有關方面專家學者與會。
  • 海峽金融論壇周六舉辦 兩岸大腕在廈找「錢途」
    2  廈門在兩岸金融合作中地位凸顯  自2010年跨境人民幣業務試點到今年5月底,我市各銀行累計辦理廈臺兩岸人民幣結算278.52億元,佔大陸對臺人民幣結算份額近1/10,佔福建省份額近9/10。我市跨境人民幣業務繼續位居大陸各城市前列。
  • 兩岸媒體人同飲「長長久久」酒 盼兩岸關係越久越濃
    中新社衡水11月4日電 (記者 李茜)11月4日恰逢中國農曆九月十九,「九」「久」「酒」三字同音。20餘位兩岸媒體人當日在河北衡水共同飲下寓意「長長久久」的老酒。此次臺灣媒體團團長,61歲的臺灣聯合報系大陸事務處執行總監吳瑞浩連飲5杯酒,「希望兩岸關係如同這老酒一樣,越久越濃,越久越醇,越來越好」。
  • 全國地市新媒體創新發展峰會在株召開共話「5G時代地方媒體發展...
    峰會以「5G時代地方媒體發展布局與創新」為主題,來自國內22個省市的88家地市主流新媒體負責人和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融媒體建設發展趨勢,深入交流融媒體運營經驗做法。同時,百餘位網絡媒體總編將共赴醴陵、株洲高新區和蘆淞區、石峰區等地,感受中國瓷谷的歷史底蘊和藝術魅力,見證中國動力谷的創新成果和發展成就。
  • 相約冰雪助力冬奧——兩岸媒體參訪北京冬奧會場館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王麗麗)以「相約冰雪助力冬奧」為主題的第四屆兩岸媒體參訪活動11月25日至28日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媒體記者赴河北崇禮、懷來等地,圍繞北京冬奧會主題開展相關參訪交流活動。本次活動由北京市臺聯主辦,來自海峽兩岸的20多家媒體的記者現場體驗冰雪運動的魅力,以及2022年冬奧會的籌備情況。2015年北京申辦冬奧會成功。目前,冬奧會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作為北京冬奧會的聯合舉辦地,河北崇禮、北京延慶兩地的冬奧會籌備工作同步推進,當地的冰雪運動參與度進一步提高。
  • 中國電信總經理李正茂:雲網融合助力媒體融合 推動融時代新傳播
    12月22日,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中央企業媒體聯盟聯合主辦的2020第八屆中國企業新媒體年會在北京啟幕。本屆年會主題聚焦「融時代﹒新傳播」,政企媒學各界領軍代表人物著眼全媒體時代,共同探討媒體深度融合,現場思想碰撞共話趨勢。
  • 雲網融合助力媒體融合 推動融時代新傳播——中國電信總經理李正茂...
    12月22日,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中央企業媒體聯盟聯合主辦的2020第八屆中國企業新媒體年會在北京啟幕。本屆年會主題聚焦「融時代﹒新傳播」,政企媒學各界領軍代表人物著眼全媒體時代,共同探討媒體深度融合,現場思想碰撞共話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