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沉默的費納和勇於發聲的德約,你更喜歡誰呢?(兩篇)

2021-02-18 網球之家

繼德約在為慘遭隔離的72名球員為民請命招來一片罵聲之後,沉默的納達爾也終於對ESPN說話了:有人說我們得到了優待,但優待的界限並不是一個很明確的概念。很多人會公開地為那些球員做一些事情,但也有人會默默地做事而不選擇告訴媒體。人們總是抱怨那些條件比自己好的球員,而不會抱怨條件比自己差的球員,我就沒有見那些墨爾本的球員抱怨他們有更大的房子或者抱怨那些不能訓練的球員。

納達爾的發言簡直無可挑剔,根本挑不出任何毛病來,讓人不得不感嘆納天王面對媒體時的精明老練!不過在納達爾發言之前,阿根廷球員佩拉曾抱怨納達爾並不像德約那樣站出來發聲,這讓他感到很失望。作者倒認為納達爾也沒有那個義務去幫助這些低排名球員,況且德約提了提建議就已經引起了如此軒然大波,精明如納達爾,必然不會再趟這趟渾水。畢竟納達爾和佩拉一樣,也只是球員而已,並不是賽事組委會。但佩拉的抱怨可謂非常精闢,納達爾和費德勒一樣,在面對媒體時很少說容易引起爭議的話題,讓人不得不佩服這兩位天王的精明。但德約恰恰相反,即使面對一些頗具爭議的話題,也會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言論。從「他去過的國家裡,中國的空氣品質可能是最差的」到「意念可以將毒水淨化」,再到「反對接種疫苗」再到亞得裡亞表演賽事件,再到現在的72名球員為民請命。但作者認為所謂的中國空氣最差言論,很可能是中國部分球迷小題大作過度反應了,德約大部分時間都在環境較好的歐洲或者美洲,中國還真有可能是他去過的空氣品質最差的國家,根本不至於上綱上線上升到德約抹黑中國的高度。至於德約所說的意念可以進化毒水的言論,這種反智的言論當笑話聽聽就算了。誰能想到世界第一德約可以說出如此低智如此反智的言論來,也是醉了。不過美國至今有一部分人認為地球不是圓的,而是平的,想想這個或許會覺得德約說出這些反智言論也沒那麼稀奇。或許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非常優秀的我們高估了國外公民的科學素養。費德勒和納達爾出道這麼多年,幾乎找不到費德勒和納達爾一條有爭議的言論,但關於德約可謂一找一大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沉默的費德勒和納達爾自有其沉默的道理,但勇於發言不怕爭議的德約也有其吸引人們的地方。那麼,各位讀者,沉默的費德勒納達爾和敢於發言的德約,你更喜歡誰呢?作者自己是雨露均沾的。(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網球小菜鳥)

年少成名後因吸毒被迫退役,重返網壇後又三奪大滿貫!20年前的2001年,美國網球名將卡普裡亞蒂在澳網決賽,以6-4、6-3的比分擊敗辛吉斯,贏得了第一座大滿貫單打冠軍。1976年,卡普裡亞蒂出生在美國紐約。1990年,在度過自己的14歲生日後不久,她便正式踏入職業網壇,成為一名職業球員。據悉,她成為職業球員的第一站賽事發生在1990年的WTA博卡拉頓賽。幾個月之後,她參加了人生的第一個大滿貫賽事法網,並在巴黎殺進了半決賽。大滿貫首秀給予她極大的信心,讓她的世界單打排名很快就殺進到了世界前十。1991年的溫網和美國公開賽上,她又相繼打進了半決賽。之後的1992年的巴塞隆納奧運會,卡普裡亞蒂可謂出道即巔峰,一鳴驚人獲得了奧運女網單打金牌。
當外界對這位天才少女報以更大期待時,1994年,美國人卻被爆出吸毒的事實。那一年,她因被迫強制戒毒,僅參加了一站賽事,1995年,甚至消失在職業網壇,排名也隨即一落千丈。1996年,卡普裡亞蒂再次重返網壇,並在1997年排名重返世界前30,2000年的單打排名甚至躋身到前20。2001年的澳網,作為賽會12號種子參賽的她,此前還從未殺進到大滿貫的決賽。
讓所有人意外的是,她在澳網首輪三盤逆轉世界單打第37名的球員之後,狀態便越來越好。四分之一決賽,以5-7、6-4、6-3的比分戰勝排名第4的塞萊斯;半決賽兩盤完勝世界第2達文波特,決賽戰勝世界第一辛吉斯,成功奪冠。 「我是比賽最終的勝利者,但是相信這一切還是剛剛開始。」卡普裡亞蒂賽後笑著告訴媒體說,「我很高興我能一直保持這種競技能力,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困難阻礙我,我就像今天一樣毫不妥協,最終贏得了勝利。我甚至都不敢相信這真的發生了。」有時候年少成名是一件幸事,但是同時也承載著太多的壓力。
正如卡普裡亞蒂本人一樣。她在青少年時期就被外界給予厚望,能夠獲得大滿貫。但是事實上,在經歷吸毒等負面風波之後,這位少年還能夠重新回來並且獲得大滿貫,實屬不易。她說:「我認為青少年時期,我沒有考慮太多,僅僅想的是打好每一場比賽。我唯一真正意識到自己可以獲得大滿貫的時刻,發生在2001年澳網四分之一決賽戰勝塞萊斯之後。當時我真的在想,『哇,我可以贏得大滿貫。』在那之前,我真的沒有更多的機會。」幸運的是,那天在墨爾本打破僵局之後,卡普裡亞蒂迎來了新生。她還相繼贏得2011年法網、2002年澳網共計三座大滿貫單打冠軍,世界排名也於2001年10月15日,登上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寶座。(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吳李趣鬧)

▼ 搜索網球之家微信公眾號文章

相關焦點

  • 午報 德約宣布因傷退出中網,小威為黑人境遇強力發聲
    導讀:德約宣布因手肘傷退出今年中網;小威為黑人境遇強力發聲;武網科娃鏖戰200分鐘逆轉科貝爾;吳迪成都獲巡迴賽首勝,深圳賽中國全軍覆沒;費德勒納達爾為託蒂送生日祝福;阿加西認為現在服藥不可能逃過制裁。中國網球公開賽昨晚正式宣布賽會六冠王、世界第一德約科維奇因為手肘傷勢的影響,不得不退出今年的賽事。組委會表示:"德約科維奇在北京受到球迷們的喜愛,在中網也取得了多次冠軍。
  • 塞爾維亞總理為德約發聲:球員感染是我們的錯,不要怪德約
    阿德裡亞巡迴賽取消前已經舉辦了貝爾格勒和扎達爾兩站比賽。兩站比賽過後爆發聚集性感染事件,包括德約科維奇、迪米特洛夫、丘裡奇在內的眾多相關人員均新冠感染呈陽性。德約與迪米等人組織球賽兩站表演賽期間,組織者因缺乏社交距離限制和球員參加派對而受到輿論譴責
  • 2018溫網第七日:偉大的費納和威媽進中央,德約請回一號
    德約呢,本屆溫網好歹上一輪進了中央場,加碼原因是對手來自本土一哥埃德蒙德。一號球場(北京時間20:00開始)科貝爾 v 本西奇孟菲爾斯 v 安德森卡恰諾夫 v 德約科維奇德約對手是嶄新的俄國大炮,95後生力軍代表人物,前兩盤是關鍵,不然損耗過大。
  • 曼聯球星力挺德約:老鼠會怕你這隻貓的!
    有狠懟德約科維奇的,認為他不配為巨頭,或就此走下神壇;也有人力挺德約,認為作為賽事組織者之一德約科維奇,雖然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委實不應該承擔全部的責任。在反德約的一眾球星中,以克耶高斯為首,甚至德約一直以來的好友穆雷也認為他在此事上的確處置不佳。而在挺德約的球星中,則包括加斯奎特,伊萬尼塞維奇等。
  • 被誤傷女裁判遭遇「死亡威脅」,德約本人發聲勸阻粉絲
    德約離開賽場後向受傷司線裁判致歉,並表示不會公布她的名字,而美網官方也不會公開這位司線裁判名字,然而一家塞爾維亞小報卻披露了受傷司線裁判的個人信息,德約的部分粉絲在社交媒體上圍攻司線裁判,而這位司線裁判也收到了惡毒的信息和死亡威脅。
  • 數據說話:2006費德勒 VS 2015德約,誰更強?
    德約今年恐怖的戰績令人咋舌,世界第一似已進入獨孤求敗的境界。許多人回望費德勒的2006賽季,不禁感嘆兩人的狀態是何其相似,而更有許多「好事者」就此展開了一場「費德勒的06賽季與德約的15賽季誰更巔峰?」的大爭論。小編我也不甘寂寞,所以鬥膽也來分析分析。
  • 無人為德約發聲,對手:判罰正確,名將調侃:禁賽20年?
    >然而讓人寒心的是,起碼第一時間,無人為德約科維奇發聲德約科維奇的對手布斯塔認為判罰正確:「規則就是規則,但這種事沒有人會喜歡。裁判和賽事總監做了正確的決定,儘管要做這個決定是非常困難。」澳大利亞名將克耶高斯更是嘲諷道:「換做是我做了這樣的醜事(jokers incident),我應該被禁賽多少年呢?
  • 納達爾叔叔:費德勒才是史上最佳 但德約更不好對付
    網易體育5月19日報導:誰是史上最偉大男子網球選手,球迷心中都有不同答案,然而在納達爾的叔叔託尼看來,至少現在來看,費德勒更有資格當選史上最佳,不過託尼也直言,對於納達爾來說,相比費德勒,另外一位天王德約要更難對付一些
  • 韓路和陳震,你更喜歡誰?
    韓路和陳震,你更喜歡誰? 2017-12-31 01:29 來源: 玩車浪子 韓路和陳震,都是車評界數一數二的大神,他們二位都極其富有人格魅力,也有各自的特點:韓路是裝逼慣犯,陳震經常大腦短路,對於他們二位,你更喜歡誰呢?
  • 與人相處不能太實在,謹記這三句話,讓你整個人「精明」起來
    與人相處不能太實在,謹記這三句話,讓你整個人「精明」起來文/林林讀史在現如今這個競爭比較激烈的時代,很看重一個人們的說話、舉止、做事方法。雖然常言道,沉默是金,但是現在不管你去了哪裡我們都要會說話,會做事,才可以讓別人關注到你。
  • 預測|德約DQ之後,美網將迎來90後新冠軍,會是誰呢?
    1/4區:布斯塔是誰?即便第一盤就化解德約科維奇3個盤點、又送出關鍵破發,甚至逼得德約科維奇腦袋一熱「手欠」封喉女司線,布斯塔還是沒能上標題,也還像是個2020美網冠軍「陪打」。但,翻翻履歷嚇你一跳:布斯塔在2017年就連續進入法網八強、美網四強。
  • 謹記,「己所欲也勿施於人」,沉默是更高級的自律
    在許多人的理解中,沉默的大多數就是在嘲諷那些懦弱、不敢勇於為正義和他人發聲的人。大部分人把沉默的大多數理解為一種對沉默之人的嘲諷,只是一種片面的理解。年輕人應該都遇到過,七大姑八大姨一廂情願「為你好」,問你有對象沒有,用她們的經驗勸你早點結婚……面對這類問題有一個統一答案:還沒遇到合適的。這種答案有一個副作用:大家會說你是不是太挑了,還會順帶教育你不能眼光太高等等。大多數人能做的就是點頭:「是是是,對對對」,然後儘快逃離現場。
  • 預測|德約DQ之後,美網將迎來90後新冠軍,會是誰呢?
    1/4區:布斯塔是誰?但,翻翻履歷嚇你一跳:布斯塔在2017年就連續進入法網八強、美網四強。1991年的西班牙人身高1米88,並非典型紅土選手。而且過往與沙波瓦洛夫的4次交手,3次硬地都贏了,而第一勝就在2017年美網1/8決賽。美網16強,也是沙波瓦洛夫迄今大滿貫的最佳戰績。所以,後天的1/4決賽不要小看把德約「惹毛」的男人喲。
  •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當今時代是三人成虎?還是沉默是金?
    這篇《沉默的大多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沉默的大多數》所在意的和反諷的正是所謂中國幾千年來「沉默的大多數」人,促使他們張開嘴巴說話,喚醒他們對世界的思考,以及對自己本身的反思。而在當今社會,這篇文章似乎有了新的意味和諷刺,當我們在看待事物本身的時候,會有一些新的思考吧!
  • 《沉默的羔羊》導演喬納森·德米去世,享年73歲
    喬納森·德米 視覺中國 資料圖據多家美國媒體報導,以《沉默的羔羊》一片蜚聲世界影壇的美國導演喬納森·德米(Jonathan Demme)因食道癌及心臟疾病引起的併發症,於美國當地時間周三早間於曼哈頓去世,享年73歲。
  • 不被所有人喜歡是常態,但德約值得更多的尊重
    這一點和德約的出身不謀而合,出身塞國這樣的東歐小國,德約常常遭受全球客場的待遇。失利往往伴隨失落和失意,沒能再一次捧杯的德約不得不面對來自全世界不同的消極評價。只能說德約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在執行上大意了,最終一口巨大的黑鍋從天而降,德約不背也得背著。
  • 流量為王,誰來做發聲的極少數
    說到王小波,時代三部曲,但不得不提《沉默的大多數》,花剌子模信使問題,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觀點應該是多元的,但流量為王的現在,熱點為幕後推手,反而使發聲的極少數淹沒在熙熙攘攘的逐利人群中。下面是兩篇關於牛仔雷曼斯·瑞德(Remens Reid)的生平報導—— 一篇來自瑞德所在小鎮的警察局長辦公室,另一篇來自瑞德的親戚。來自警察局長辦公室的報導如下:雷曼斯·瑞德,偷馬賊。1885年入獄,1887年越獄。先後六次發起火車搶劫案。
  • 不能讓沉默代替所有
    都記得魯迅的名言:「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面對問題你可能無力反駁,所以沉默就是你最好的選擇,不需要你去面對什麼,心理暗示自己這不是逃避,是與世無爭的高尚品格,是值得被人尊敬的推崇的不爭的事實。
  • 網壇名將一語扎心:德約永遠比不過費德勒,拿36個大滿貫也沒用
    德約目前雖然在網球比賽中是當之無愧的王者,但他的人氣卻遠遠不及另外兩大巨頭費德勒和納達爾。法國網球明星西蒙在接受採訪時就表示,德約在受歡迎程度上,永遠無法和費德勒抗衡,即便德約最終拿了22、25甚至36個大滿貫,球迷還是會更喜歡費德勒。西蒙表示:「你必須承認費德勒不僅是網球界的羅傑-費德勒,也是全世界的羅傑,他是最受歡迎的運動員,你沒辦法跟他相提並論。
  • 費德勒為其發聲,WTA更改規則,德約被擠出中心球場,15歲少女這6件事情你一定要知道!
    他還解釋說:「並不是每個人都在20-30之間出成績,也許你的黃金時間是14-20歲。我覺得這件事值得商榷,但我也不能說我有完美的解決方法」看來,身為網壇大前輩費天王非常關注年輕球員的成長。究竟15歲的少女有什麼樣的魔力讓費德勒為其發聲,WTA更改規則,把德約擠出中心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