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德約在為慘遭隔離的72名球員為民請命招來一片罵聲之後,沉默的納達爾也終於對ESPN說話了:有人說我們得到了優待,但優待的界限並不是一個很明確的概念。很多人會公開地為那些球員做一些事情,但也有人會默默地做事而不選擇告訴媒體。人們總是抱怨那些條件比自己好的球員,而不會抱怨條件比自己差的球員,我就沒有見那些墨爾本的球員抱怨他們有更大的房子或者抱怨那些不能訓練的球員。
納達爾的發言簡直無可挑剔,根本挑不出任何毛病來,讓人不得不感嘆納天王面對媒體時的精明老練!不過在納達爾發言之前,阿根廷球員佩拉曾抱怨納達爾並不像德約那樣站出來發聲,這讓他感到很失望。作者倒認為納達爾也沒有那個義務去幫助這些低排名球員,況且德約提了提建議就已經引起了如此軒然大波,精明如納達爾,必然不會再趟這趟渾水。畢竟納達爾和佩拉一樣,也只是球員而已,並不是賽事組委會。但佩拉的抱怨可謂非常精闢,納達爾和費德勒一樣,在面對媒體時很少說容易引起爭議的話題,讓人不得不佩服這兩位天王的精明。但德約恰恰相反,即使面對一些頗具爭議的話題,也會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言論。從「他去過的國家裡,中國的空氣品質可能是最差的」到「意念可以將毒水淨化」,再到「反對接種疫苗」再到亞得裡亞表演賽事件,再到現在的72名球員為民請命。但作者認為所謂的中國空氣最差言論,很可能是中國部分球迷小題大作過度反應了,德約大部分時間都在環境較好的歐洲或者美洲,中國還真有可能是他去過的空氣品質最差的國家,根本不至於上綱上線上升到德約抹黑中國的高度。至於德約所說的意念可以進化毒水的言論,這種反智的言論當笑話聽聽就算了。誰能想到世界第一德約可以說出如此低智如此反智的言論來,也是醉了。不過美國至今有一部分人認為地球不是圓的,而是平的,想想這個或許會覺得德約說出這些反智言論也沒那麼稀奇。或許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非常優秀的我們高估了國外公民的科學素養。費德勒和納達爾出道這麼多年,幾乎找不到費德勒和納達爾一條有爭議的言論,但關於德約可謂一找一大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沉默的費德勒和納達爾自有其沉默的道理,但勇於發言不怕爭議的德約也有其吸引人們的地方。那麼,各位讀者,沉默的費德勒納達爾和敢於發言的德約,你更喜歡誰呢?作者自己是雨露均沾的。(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網球小菜鳥)
年少成名後因吸毒被迫退役,重返網壇後又三奪大滿貫!20年前的2001年,美國網球名將卡普裡亞蒂在澳網決賽,以6-4、6-3的比分擊敗辛吉斯,贏得了第一座大滿貫單打冠軍。1976年,卡普裡亞蒂出生在美國紐約。1990年,在度過自己的14歲生日後不久,她便正式踏入職業網壇,成為一名職業球員。據悉,她成為職業球員的第一站賽事發生在1990年的WTA博卡拉頓賽。幾個月之後,她參加了人生的第一個大滿貫賽事法網,並在巴黎殺進了半決賽。大滿貫首秀給予她極大的信心,讓她的世界單打排名很快就殺進到了世界前十。1991年的溫網和美國公開賽上,她又相繼打進了半決賽。之後的1992年的巴塞隆納奧運會,卡普裡亞蒂可謂出道即巔峰,一鳴驚人獲得了奧運女網單打金牌。
當外界對這位天才少女報以更大期待時,1994年,美國人卻被爆出吸毒的事實。那一年,她因被迫強制戒毒,僅參加了一站賽事,1995年,甚至消失在職業網壇,排名也隨即一落千丈。1996年,卡普裡亞蒂再次重返網壇,並在1997年排名重返世界前30,2000年的單打排名甚至躋身到前20。2001年的澳網,作為賽會12號種子參賽的她,此前還從未殺進到大滿貫的決賽。
讓所有人意外的是,她在澳網首輪三盤逆轉世界單打第37名的球員之後,狀態便越來越好。四分之一決賽,以5-7、6-4、6-3的比分戰勝排名第4的塞萊斯;半決賽兩盤完勝世界第2達文波特,決賽戰勝世界第一辛吉斯,成功奪冠。 「我是比賽最終的勝利者,但是相信這一切還是剛剛開始。」卡普裡亞蒂賽後笑著告訴媒體說,「我很高興我能一直保持這種競技能力,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困難阻礙我,我就像今天一樣毫不妥協,最終贏得了勝利。我甚至都不敢相信這真的發生了。」有時候年少成名是一件幸事,但是同時也承載著太多的壓力。
正如卡普裡亞蒂本人一樣。她在青少年時期就被外界給予厚望,能夠獲得大滿貫。但是事實上,在經歷吸毒等負面風波之後,這位少年還能夠重新回來並且獲得大滿貫,實屬不易。她說:「我認為青少年時期,我沒有考慮太多,僅僅想的是打好每一場比賽。我唯一真正意識到自己可以獲得大滿貫的時刻,發生在2001年澳網四分之一決賽戰勝塞萊斯之後。當時我真的在想,『哇,我可以贏得大滿貫。』在那之前,我真的沒有更多的機會。」幸運的是,那天在墨爾本打破僵局之後,卡普裡亞蒂迎來了新生。她還相繼贏得2011年法網、2002年澳網共計三座大滿貫單打冠軍,世界排名也於2001年10月15日,登上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寶座。(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吳李趣鬧)
▼ 搜索網球之家微信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