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舟側畔千帆過的下句是什麼?讀懂詩豪劉禹錫,揚眉吐氣終有時

2020-12-15 書讀百味

公元826年即唐敬宗寶曆二年,這年冬季的一天,江南名鎮揚州,迎來了兩位詩壇高手,詩魔白居易和詩豪劉禹錫,詩壇的這兩位大俠為什麼同時出現在揚州,是不是相約來鬥詩的呢?那倒不是,兩人都是途經揚州。白居易從蘇州來,他剛剛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劉禹錫則從安徽和州(今安徽和縣)來,他也是剛剛被免去和州刺史,回朝廷任職的,兩人都經過揚州回京城洛陽。

白居易一生有兩位至交,分別合稱為元白與劉白,元白中的元指的是元稹,他是白居易年輕時最要好的朋友,而劉白中的劉便是這位詩豪劉禹錫,他是白居易老年最知心的朋友。此次,兩人在揚州相逢,是他們人生的一大快事,免不了把酒言歡論古今,開懷暢飲嘆人生,兩人在仕途上都不順暢,都有貶謫外放的經歷,此時劉禹錫剛剛結束長達二十三年貶謫生涯,白居易十分同情其遭遇,酒席上即興吟詩一首,感嘆劉禹錫的不幸。

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白居易)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從詩意推測,這頓酒應該是劉禹錫作的東,首句為我引杯添酒飲,是劉禹錫在勸白居易喝酒,與主人勸客的規矩相符,而且此次劉禹錫回朝廷是升職,而白居易是因病辭職,按理也該劉禹錫請客,總之,兩人喝得很開心,興奮之餘還用筷子敲著碗盤唱歌,酒助詩興,僅僅唱唱流行歌曲是不過癮的,現場吟唱自己的即興之作才叫盡興,白居易或許是為了感謝主人劉禹錫,所以先來了這一首《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劉二十八指的是劉禹錫,他在家族兄弟的排行中居二十八,古人習慣這樣的稱呼。

來而不往非禮也,既然白居易先吟贈了一首詩,劉禹錫當然要回贈詩一首,於是一首千古名作便誕生了。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巴山楚水是現在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廣東的總稱,因為四川一帶山多,所以稱巴山,而湖南湖北廣東一帶水多,所以稱楚水。頷聯的聞笛賦和爛杯人都是用典,聞笛賦指的是西晉向秀的《思舊賦》,三國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呂安因不滿司馬氏篡權而被殺害,此賦是向秀經過嵇康、呂安的舊居時聽到笛聲,徒生悲傷而作的。 劉禹錫借用這個典故來懷念自己死去的朋友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爛柯人的故事大家也很熟悉,相傳晉代有個叫王質的人上山砍柴,看見兩個人在下棋,他便駐足觀看,但等一盤棋下完,手中的斧柄已經朽爛了,等他再回到村裡,才知道時間已過了百餘年,與同時代的人都早已亡故。劉禹錫借用此典來表達自己遭貶23年人事巨變的滄桑歲月。

此詩最經典的是頸聯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兩句,富含哲理,讓人深思,回味雋永,而且脫離全詩單獨存在時,其內涵意蘊不受影響,其實判斷一首詩水準的高低好壞有一個極其簡單的標準,那就是有沒有這樣脫離詩歌意境之外,仍然有深刻的內涵,能給人鼓舞,警醒,發人深思的佳句存在,你可以拿這個標準去檢驗你讀過的所有唐詩,判斷其優劣。

這兩首互相唱和的詩,在句式,意思上也是相對應的,對白居易的安慰,劉禹錫的態度更為樂觀,豪邁,儘管自己一時淪為沉舟,病樹,但滿眼仍是生龍活虎,欣欣向榮的景象,沉舟病樹句也因此成為千古名句,相對而言,白居易的《醉贈劉二十八使者》就沒有這樣能讓人深思和振奮精神的佳句,所以和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相比,白居易這首詩的水平不及劉禹錫,兩位詩壇高手無意中過的一招,勝負分明。

高手過招只在杯酒之間,這裡還有一個關於白居易與劉禹錫趁酒興比詩的故事。公元824年,劉禹錫赴任和州刺史,相約與元稹,韋楚一起去看望在蘇州做刺史的白居易,詩友來訪,白居易當然十分高興,好酒好菜,盛情款待,酒過三巡,元稹提議,每人以南朝興廢為題作詩一首,比比高低,以助酒興,由於劉禹錫年長,所以由他先來,劉禹錫即席而作《西塞山懷古》: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劉禹錫此詩一吟出,其他三人立馬甘拜下風,白居易嘆道,我們四人比詩猶如探驪龍摘寶珠,現劉禹錫已得珠,我們三人就不用再作了,認輸吧,這便是劉禹錫白居易等四人探驪得珠的軼聞,不過這軼聞與史實不符,《西塞山懷古》確實是劉禹錫赴任和州刺史途經西塞山而作,但不是與白居易等在酒席上即興吟就,而且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是公元825年,時間上也不相符。

關於劉禹錫詩文創作的故事,還有這樣一個與史實有出入而流行更廣的傳說,那就是劉禹錫《陋室銘》的創作經過。

永貞革新失敗後,劉禹錫被貶到安徽和州縣做通判,按規定劉禹錫的住房應該有三間三廂。但和州知縣見劉禹錫是被貶官員,所以故意刁難。先安排他住在條件很差的城南江邊,但劉禹錫毫無怨言,還寫了副對聯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知縣知道後很生氣,又把劉禹錫的住處遷到偏遠的城北,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沒想到劉禹錫仍不計較,又寫了副對聯貼在門上: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知縣見劉禹錫仍能自得自樂,非常生氣,再次把劉禹錫安排到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面對知縣的一再刁難,劉禹錫憤然寫下《陋室銘》,並請人刻在石碑上,立於門前。

千古名篇《陋室銘》就這樣誕生了,可惜這個故事是假的,《陋室銘》是劉禹錫在和州寫的,這個沒錯,但劉禹錫當時是和州刺史,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長官,哪有縣官欺負他的道理,更何況此時是劉禹錫貶謫生涯的最後階段,此前他任夔州刺史,調到和州是升職,因為和州比夔州要高一個等級,屬於上州,唐朝的州分上,中,下三等,不同的州級別是不一樣的。

人們編這樣一個故事,是為了說明劉禹錫為人的豁達大度,豪放不羈,他被貶二十三年仍然保持樂觀,積極進取,並且不屈服於權貴。

當年,劉禹錫因為愛好下棋而結織了王叔文,王叔文是唐順宗的老師,唐順宗在位時,劉禹錫參與了王叔文主導的永貞革新,永貞革新是以加強中央集權,反對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為目標的改革,但只持續了100多天,因為俱文珍等人發動政變,幽禁唐順宗、擁立太子李純,而以失敗告終。參與此次變革的人或被殺或被貶,劉禹錫也不例外。

公元805年,劉禹錫先貶到廣東連州,後改為湖南朗州(湖南常德),前後十年時間,公元815年調回朝廷,本來貶謫生涯可以到此結束的,但因一首詩再次被貶。回到京城的劉禹錫遊覽玄都觀時,想到自己被貶的遭遇,寫了《贈看花諸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

詩中的玄都觀裡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隱喻的是自己被貶後那些新晉升的官員,含諷刺意味,此詩一出,引起朝中當權者不滿,劉禹錫因此再次被逐出朝廷十多年,然而,當他公元826年重新回朝時,再次重遊玄都觀,寫下《再遊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此次桃花沒了,儘是菜花,作者仿佛是在說,我又回來了,你哪些曾經得意的人又去了哪裡呢,是不是有點鋒芒畢露,揚眉吐氣的豪放。

這就是詩豪,這就是劉禹錫。

相關焦點

  • 劉禹錫「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極富哲理,給予挫敗之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出自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字面意思很簡單:沉船側旁,千帆競發,奮勇向前;病樹前面,萬木逢春,生機盎然。但這看似簡單的話語中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惹人深思。
  •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句詩究竟是什麼意思?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出自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字面意思很簡單:沉船側旁,千帆競發,奮勇向前;病樹前面,萬木逢春,生機盎然。但這看似簡單的話語中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惹人深思。劉禹錫一聽很感動,就寫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回贈白居易。詩歌頸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通過形象生動的文字,表現出豁達的胸懷、勇往直前的奮鬥精神和深刻的哲理,比白居易的贈詩境界高出不少,而千古流唱。
  •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的逆境高歌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兩句詩常用於激勵低谷之中的人生。沉船旁邊無數的帆船競相爭流,枯萎的樹木前頭萬木欣欣向榮。有除舊迎新的意思,多用來激勵人們著眼未來,丟下過往包袱,勇敢向前。這兩句詩出自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 劉禹錫的這首詩充滿了無限哲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字夢得,中唐詩時期偉大的詩人,同時他也被後世稱為「詩豪」,從他的詩作中,也的確是能夠感受到他的那一份豪氣,他的很多作品往往描寫的很是深刻,也非常的唯美,同時還充滿了無限的哲理,這也正是劉禹錫最為難能可貴的一個地方,所以讀他的作品,除了能夠感受到唐詩獨有的魅力之外,還有就是能夠從他的詩作中
  •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艱難時刻,一起讀詩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展現劉禹錫豁達襟懷的這句詩被許多讀者推薦。來自上海、香港、湖南、江蘇、湖北的讀者發來了自己朗誦的音頻,國家大劇院話劇演員、配音演員趙嶺先生同樣朗誦了這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朗誦技巧或有高下,傳遞的心意卻同樣真切動人。
  • 「詩豪」劉禹錫 | 李品文散文作品
    有的初心不改,直面人生,劉禹錫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下面以幾首劉禹錫的詩作說明他的「詩豪」氣概。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譯文:飛揚的塵土伴隨著花瓣撲面而來,熙熙攘攘的人群無不訴說著桃樹林裡繁花似錦的景象。玄都觀裡成千上萬棵桃樹,都是我(劉禹錫)貶謫離京後栽種的。
  • 「詩豪」劉禹錫,一首回贈白居易的詩,教我們如何笑看風雲
    唐代著名的詩人、文學家、哲學家劉禹錫,洛陽人,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劉禹錫耳濡目染,加上天資聰穎,敏而好學,從小就才學過人,氣度非凡,文章寫得十分好,還擅長寫七律、七絕詩,有些優秀詩作可和李白、杜甫相媲美,人稱「詩豪」。
  • 劉禹錫很曠達的一首詩,五六句是千古名句,最後二句神來之筆
    比如,一提起李白,都知道他是以浪漫著稱的詩仙,一提起王維,也都知道他是以恬淡聞名的詩佛,而本文要提到的則是被稱為詩豪的劉禹錫。劉禹錫為人曠達樂觀,這種性格也很自然的滲透在他的詩詞作品中,因此讀劉禹錫的詩詞,總會覺得有一種豪放曠達的意味,尤其那二句「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便是最好的證明。
  • 為什麼劉禹錫被稱為「詩豪」?在逆境中唱他的詩會給你增添力量
    這個唐順宗身體不好,三個月後,他被迫讓位給子李純,王叔文因母),所以他回家哀悼,王群體突然遭受中風,劉禹錫失去了脊梁骨,被太監奪回,王叔文被殺,王丕被降級並很快死亡,包括劉禹錫和柳宗元在內的8人同時被降級。這是歷史上著名的「八司馬事件」。
  • 你有過文章讀不懂的經歷嗎?語文學習,如何才能「讀懂課文」?
    一位家長問我,孩子詩歌鑑賞總是考不好,有什麼好的辦法嗎?我說有啊,讀懂詩歌就行。他問,怎麼樣才能讀懂呢?我說,真讀,讀出問題,讀出個性化思考。他再問,怎麼樣才能讀出問題,讀出個性化思考呢?再如,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句所體現的情感真的是教輔資料中所說的「這兩句詩表面是寫自然景物的變化發展規律,其實是暗示了在整個社會中,個人身份的沉淪其實算不了什麼,歷史的車輪總是在前進,新事物總要取代舊事物,未來肯定會比現在好」?或者是中學課堂上教師最常教給學生的一種解讀:沉舟旁邊,千帆競發,病樹前頭,萬物爭春。
  • 白居易寫下這首詩安慰劉禹錫,沒想到竟催生出一個千古名句
    大唐「詩豪」劉禹錫能被冠之以「豪」相稱,足見其詩豪氣幹雲。「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一反悲秋之音,豪情沖天;「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鏗鏘有力儘是叱吒風雲的氣概。劉禹錫一生所作眾多名句中最豪者莫過於這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了。
  • 「詩豪」劉禹錫--微笑面對生活的人
    說這話的並不只有劉備,還有一代「詩豪」劉禹錫。公元772年,洛陽劉家降生了一個男孩。古人起名頗為講究,除了「女詩經,男楚辭」,還寄託著父母的期望,希望易活的叫白居易;希望健康的叫霍去病、辛棄疾……這個孩子姓劉名禹錫,字夢得,大概是母親生他之前夢見了大禹「賜子」。
  • 詩魔與詩豪之間的酬唱詩詞,誰更勝一籌呢?
    比如「詩魔」白居易與好朋友「詩豪」劉禹錫之間經常酬唱詩詞,兩人惺惺相惜,相見恨晚。第一次見面就撞出了激烈的火花,誰的詩更勝一籌呢?唐敬宗寶曆二年,即公元826年,劉禹錫罷和州刺史返回洛陽的時候,恰逢白居易從蘇州返回洛陽,二人相逢於揚州。這是兩大詩人之間的第一次見面,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詩贈與劉禹錫,劉禹錫寫詩作答。
  • 劉禹錫|初心不忘,一世豪情
    那一年,一代「詩豪「劉禹錫64歲。萬劫餘生的他,晚景不算悽涼。避開了朝廷上波詭雲譎的「牛李黨爭「,亦官亦隱於京都洛陽,平日裡便是與多年老友們一起遊遊山水,詩詞唱和一番。雖然眼疾、足疾纏身,倒也算自得其樂。
  • 沉舟側畔千帆過,2020年光伏逆變器印象記
    雖然有10多家逆變器企業由於各種原因沒有來上海參展,但是沉舟側旁千帆過,今年卻有來了4家逆變器的新面孔,給這個行業帶來了一些新的活力。1、海鵬科技  沉舟側旁千帆過,光伏逆變器雖然每年都是倒下10多家公司,但每年也會有5-6家新公司增加進來,可能有些投資企業,認為逆變器相對於做組件,投資少,風險低。但實際上,做逆變器的風險也很大,市場格局目前已經成形,新進來的企業,如果沒有過硬的技術和市場開拓能力,難以和目前主流的逆變器廠家競爭。
  • 劉禹錫最與眾不同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安慰了世間多少不得志
    如果說李白的狂是張揚的,那唐代詩壇還有一個人的狂,則是不著聲色的內斂,他就是詩豪劉禹錫。之所以被叫做詩豪,是因為他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泰然處之,無論被貶何處,總在找到安慰自己的樂趣。劉禹錫一生坎坷,被貶巴蜀23年,終於回到京都,他沒有滿腔憤懣,卻寫下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經典。他雖不像李白那樣囂張,卻當真是一個「蒸不爛,煮不熱,錘不扁,炒不爆,響噹噹的一粒銅豌豆」。
  • 劉禹錫的一首五言詩,起句就感人肺腑,最後10字更流傳千古
    唐代開成元年至會昌二年之間,年過花甲的劉禹錫任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洛陽。當時他正在患病,卻收到了白居易的《詠老贈夢得》的詩作,便寫了此詩作答。白詩寫得較為消極低沉,劉詩則比較曠達樂觀。末二句完分表達了「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豪邁感情。
  • 劉禹錫筆下30句驚豔了歲月的詩詞
    劉禹錫,唐朝時期大臣、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他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
  • 「詩豪」從來不走尋常路,用短短28字證明他就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說起「詩豪」劉禹錫,我們想到的是他的一首首流傳千古的佳作,那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也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那麼,人稱「詩豪」的劉禹錫,他的「豪」體現在哪裡呢?
  • 古詩賞析二十三:劉禹錫《望洞庭》
    創作背景《望洞庭》是唐穆宗長慶四年(824)秋劉禹錫赴和州刺史任經洞庭湖時所作。「長慶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轉歷陽(和州),浮岷江,觀洞庭,歷夏口,涉潯陽而東」(劉禹錫《歷陽書事七十韻》序)。劉禹錫詩文俱佳,創作題材廣泛,有「詩豪」之稱。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白居易合稱「劉白」,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其詩善用比興手法寄託政治內容,《竹枝詞》、《楊柳枝詞》等作品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名篇還有《烏衣巷》、《西塞山懷古》、《陋室銘》等,另有哲學著作《天論》等。有《劉夢得文集》、《劉賓客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