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租民宿作為民宿分化的一個類型,未嘗不是一條光明之道。
5月7日,木鳥民宿發布周邊遊數據報告,五一訂單恢復至去年5成,難得的5天小長假,引爆旅遊及民宿行業的疫後回暖,民宿訂單增長強勁。五一期間周邊遊數據環比4月初增長400%,儘管如此,五一期間總訂單數量依然只達到去年同期的5成,回暖趨勢已顯,但要抵達一個往年的常規數值,還需時日, 自救行動仍要繼續。
此前不少民宿為應對疫情帶來的困境,嘗試拓展長租業務,Airbnb最近也鼓勵業主方提供以月為單位的長租業務,據Airbnb發布,3月份的最後兩周,平臺的長租預訂量增長了20%。長租民宿,到底是不是一門好生意呢?
01 何為長租民宿
民宿長租的概念,在這樣的窘境中被人們關注到,其實有些不合時宜。它本不該是一個迫不得已的備選方案,而是行業發展歷程中的升級與造化。長租民宿,仿佛是在這場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中倉促出場,但其實,它的醞釀期早已開始,它是「後生活」時代下,讓生活旅行化,讓旅程生活化的折中方案。
早在2017年,短租民宿巨頭Airbnb就向長租市場邁開了步子。而今年4月初, Airbnb 宣布下一階段的規劃發展方向,正是將長租服務作為一大特色。公司執行長 Brian Chesky 宣布將屆時籌得的 10 億美元,用於 Airbnb 的三大重心 —— 房東、長期住宿、以及客戶體驗。不僅僅是Airbnb,國內也有很多地產項目對長租業務深有研究,尤其是一些度假區的項目,業務模式除住宿外,也囊括了長租和出售。只是疫情將這一概念提前推送到大眾的面前。
但長租民宿也絕不僅僅只是增加一個業務模式那麼簡單,何為長租民宿?一個可以實現生活日常的旅居空間,或者是非標化的長租公寓。
民宿是生活式度假,長租民宿一定是度假式生活。一天兩天的度假,鄉村民宿更佔優勢,以享樂的心態去體驗環境即可,如果是長租,就得考慮生活的便利,這包含周邊環境的便利和日常行為的便利,所以,在未來,長租民宿是一個有清晰定位的分支,它不會只是單純的業務拓展。 #02#
02 長租民宿搶了誰的飯碗?
從城市定位來看,城市民宿搶了酒店的生意,長租民宿則更多的該是搶了長租公寓的生意。所以到現在還迷戀規模不注重運營和文化的長租公寓恐怕需要警惕了,一個個小而美的長租民宿,正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它們充滿朝氣、文化、情懷、設計,如果實現產業化發展,榜上一個地產爸爸,對備受觀念暴力困擾的長租公寓來說會是雪上加霜。
從鄉村定位出發,區域不同,所針對的用戶群體也大不相同,鄉村類長租民宿則更吸引歸隱、避世的那部分自由職業人,以及部分忠於清雅的旅居人群。
其實這門生意Airbnb早就開始做了,只是做到了中國就不是那麼回事了。Airbnb的初衷一直是「共享住宿」,把自己家裡多餘的空間分享出去,理想狀態是:客人與主人一家其樂融融,客人可在此過程中,生發各種各樣的社交行為,切實的去體驗在地生活,理解當地生活文化,並通過這種愉快的賓主關係,交上幾個朋友。只可惜外國人對陌生人是好客的,開放的,中國人則是內斂的羞澀的,有陌生人在家裡是防備的不自在的,對親朋好友可以是熱情好客的,對陌生人則是疏離的。所以Airbnb的社交文化,共享文化,在中國的土壤中並沒有充分體現出來。於是,Airbnb在中國的路線就變成了一個「二房東」平臺。
中國住宿業的土壤仿佛永遠不按常理出牌,在國外驗證過的商業模式,複製到國內可能就有很大問題,所以OYO到中國就一團糟,Airbnb則選擇發展有中國特色的Airbnb文化,其實是利益驅使下的退讓,是IP的讓步與妥協。
如今,中國的長租民宿,則很有可能實現Airbnb的文化初衷。同時,又順手搶了長租公寓的生意。
03 社交是門大學問
長租公寓一直被認為是一門難做的好生意,那麼長租民宿會不會真正成為一門好做的好生意?
無論是偏離初衷的Airbnb,還是備受詬病的長租公寓,之所以一直停留在居住功能的滿足上難以跳脫,社區社交及文化也成為空頭支票, 根本原因還是運營的乏力——沒有共建一個社交氛圍,缺乏人情味。
上海法租界有一座稱為長物莊(Share House)的長租民宿,既有民宿的氣質又有長租公寓的功能。長物莊的原址是一座建於1930年代的上海新式裡弄,北邊是上海人俗稱的亭子間,南邊是客房。
創始人要求長物莊需要在民宿和長租公寓之間切換,同時具備社交屬性,所以要求設計師在空間布局設計時不僅要為空間的長遠適應性創造條件,還需要建立更為開放靈活的空間架構。
於是,長物莊的一樓就成為最重要的社交場所,平時保持正常的會客模式,周末則會定期舉行沙龍,分享會等活動,可容納12人左右。民宿和長租民宿之間最大的不同,在於私人空間和收納空間。長租的租客由於室內時間會比民宿的遊客相對較長,所以需要讀書和工作空間作為補充。所以長物莊的每一間房間都安排了書桌,收納功能,用以突出長物莊本身的產品調性。
長物莊地處上海法租界,也是上海的文化腹地之一,保持原本老房子的生活氛圍,在文化支撐上就已經比一般的長租公寓更勝一籌,加之民宿特色的空間體驗,以及運營者親力親為的社交打造,空間備受年輕租客喜愛。長租民宿的確可以有效規避長租公寓的痛點與不足,運營靈活性實現起來更加輕而易舉,空間文明一旦打造起來,志同道合的人也就相繼出現。
這也可稱之為一種高級的合租,就像《愛情公寓》、《老友記》等影片中展現的那樣,有愛有趣有溫度有生活,為什麼現實生活中,就難有這樣的鄰居,而是各種各樣的奇葩,什麼原因?就是因為所租的房子不靠譜,房東不靠譜,運營者不靠譜。傾注情懷的空間,所吸引到的人,物以類聚的自然規律才會成為大概率。
04 民宿的下一個春天
從野蠻生長到歷經洗牌,國內民宿發展的行業性困境一直備受關注。行業能在短時間內爆發,說白了還是因為消費者的熱寵所致。經過高潮過後的市場冷卻期,民宿產業未來的春天日漸清晰,要麼加速抱團(即:民宿集群),要麼加速分化。長租民宿作為民宿分化的一個類型,未嘗不是一條光明之道。
民宿抱團的好處是,整合民宿,將高端定製遊以及各種業態聯合起來,成為生活方式的集群。用新的旅遊產品和定製內容來豐富住客的度假內容。【參考文章「民宿的下一個風口:民宿集群 (上篇)」、「民宿的下一個風口:民宿集群(下篇)」】民宿分化則讓自己在細分市場走出一條別出心裁的道路。
民宿集群做的是旅遊生態,民宿長租則做的是住宿生態。但無論是旅遊生態還是住宿生態,其實都是「體驗」的價值感。從旅遊生態的角度,因為遊客的度假時間有限,所以時間成本很寶貴,要各種便利和豐富,才能在短時間內充分體驗到核心文化,所以集群生態最終解決的是一個快速便捷的體驗感問題。而長租民宿的客群,租客有時間留下來慢慢體驗,他所要獲得的就不是度假的快感,而是生活的體驗,是融入感,不是孤立和孤獨,而是一個家的氛圍——必要的時候保持獨立,需要的時候又能充分連結。
需求在哪裡,市場就在哪裡。長租民宿,無疑會給消費者帶來驚喜,也是未來民宿產業的一把新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