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關注丨最後通牒!年底前電話全部實名制,詐騙分子下月底前不自首將嚴懲

2021-01-19 新華網雲南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等六部門23日聯合發布《防範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通告》,其中明確提出:


電信企業要確保到2016年10月底前全部電話實名率達到96%年底前達到100%。在規定時間內未完成真實身份信息登記的,一律予以停機。



根據通告,自2016年12月1日起,個人通過銀行自助櫃員機向非同名帳戶轉帳的,資金24小時後到帳

自通告發布之日起至2016年10月31日,電信詐騙分子主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在此規定期限內拒不投案自首的,將依法從嚴懲處。


通告指出: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是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破壞社會和諧穩定的社會公害,必須堅決依法嚴懲。凡是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人員,必須立即停止一切違法犯罪活動



通告要求:


要主動出擊,將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依法立為刑事案件,集中偵破一批案件、打掉一批犯罪團夥、整治一批重點地區,堅決拔掉一批地域性職業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釘子」。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要依法快偵、快捕、快訴、快審、快判,堅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發展蔓延勢頭。

要嚴格落實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制度,要立即開展一證多卡用戶的清理,對同一用戶在同一家基礎電信企業或同一移動轉售企業辦理有效使用的電話卡達到5張的,該企業不得為其開辦新的電話卡。要採取措施阻斷改號軟體網上發布、搜索、傳播、銷售渠道,嚴格規範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主叫號碼傳送,加大網內和網間虛假主叫發現與攔截力度,對違規經營的網絡電話業務一律依法予以取締,對違規經營的各級代理商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一律由相關部門吊銷執照,並嚴肅追究民事、行政責任。

要抓緊完成借記卡存量清理工作,嚴格落實「同一客戶在同一商業銀行開立借記卡原則上不得超過4張」等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出租、出借、出售銀行帳戶(卡)和支付帳戶,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通告提出,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非法獲取、非法出售、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對洩露、買賣個人信息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決依法打擊。對網際網路上發布的販賣信息、軟體、木馬病毒等要及時監控、封堵、刪除,對相關網站和網絡帳號要依法關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通告強調,電信企業、銀行、支付機構和銀聯,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對責任落實不到位導致被不法分子用於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要依法追究責任。各級行業主管部門要落實監管責任,對監管不到位的,要嚴肅問責。

(來源:新華社)

相關焦點

  • 最後通牒:只剩28天 這些人立即投案自首!
    原標題:最後通牒:只剩28天,這些人立即投案自首! 摘要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關於依法嚴厲打擊懲戒治理非法買賣電話卡銀行卡違法犯罪活動的通告》。通知要求,凡是實施非法出租、出售、購買「兩卡」違法犯罪活動的人員,2021年1月15日前主動投案自首,在規定期限內拒不投案自首的,將依法從嚴懲處。
  • 非法販賣實名制電話卡百張獲利八千,韶關一代理商被抓
    他供認,有時運營商搞銷售活動,開設實名制電話卡送米、油等禮品,部分客戶缺乏自我信息保護意識,為了可以拿禮品,便在朱某經營的店鋪開設電話卡後,只拿走了禮品,而將實名制開設的電話卡留給了朱某,故朱某店鋪內就存放了不少客戶遺留的實名制電話卡。 據朱某供述,今年2月份中旬,其在一個微信群裡看到有人高價收購電話卡,其因急需錢用,便聯繫此人出售了100餘張電話卡,獲利8000餘元。
  • 實名制"副作用"誰管?專家:個人信息不能裸奔
    如今,網際網路信息進入大爆發時代,公民個人信息從線下轉移到網上。同時,被稱為「最嚴厲的登記政策」——「實名制」在中國通訊、保險、銀行等各行業深入推進。  如何保證這些登記在冊的隱私信息不成為犯罪分子實施精準詐騙的工具?
  • 2017年發現自己電話打不出去了?趕緊來看看!
    截至2016年12月底,江蘇已有530萬用戶成功辦理補登記,電話用戶實名率已達100%。另外,工信部還部署了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就電話用戶實名方面,工信部表示,將持續深入推進防範和打擊通訊信息詐騙專項行動;鞏固電話用戶實名登記成果,提升登記信息準確率;強化語音專線和「400」等重點電信業務的規範管理;強化內外部舉報受理、監測處置和考核追責協同治理機制。
  • 接到這種電話立即掛斷,年底了詐騙分子又耍新花樣
    馬上就到春節了,詐騙分子也要「衝業績」,想弄點「年終獎」。民警表示,此次胡女士所遭遇的是近期的新詐騙手段,騙子會先恐嚇受害者,接著再把其「與世隔絕」起來,最後實施詐騙。南寧反虛假信息詐騙中心民警表示,近期警方發現,騙子會讓受害人撥打一個所謂的「取證碼」,其實就是給受害人辦理了一個呼叫轉移,隔絕外界聯繫,讓家屬、朋友無法與受害人取得聯繫,而且還要受害人去開房,讓受害人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下,來進一步實施詐騙。
  • 170、171兩個號段的電話和簡訊千萬要小心!1/3電話詐騙和它們有關……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號碼不用出示身份證進行實名登記就可以買到,讓電信詐騙分子有了可乘之機。(建議wifi環境下觀看,壕可隨意)北京市馬甸郵幣卡市場二樓有不少出售手機卡號的商鋪,記者隨即選擇其中一家詢問是否有170號段手機卡號出售,女店主拿出一沓並介紹話費價格,當記者詢問是否需要身份證時,她爽快地表示不需要。
  • 每經11點丨國臺辦:「臺獨」分子膽敢以身試法必遭嚴懲;福田區回應...
    每經編輯:周宇翔1丨國臺辦:「臺獨」分子膽敢以身試法必遭嚴懲據新華社,針對島內一些「臺獨」政黨和團體近來不斷鼓譟「修憲」「正名」,並妄圖推動制定所謂「新憲法」,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我們正告這些「臺獨」分子必須懸崖勒馬,膽敢以身試法,必遭嚴懲。2丨5月湖北CPI同比上漲2.4% 漲幅與全國平均水平持平據湖北日報,6月11日,國家統計局湖北調查總隊發布消息:5月份,湖北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2.4%,與全國平均水平持平,漲幅比上個月收窄1.9個百分點。
  • 「電話積分兌換禮品」?電信詐騙套路有多深
    犯罪嫌疑人先用呼號軟體給受害人撥打電話,聲稱自己是移動公司的工作人員,告知客戶「可以用積分兌換禮品,如不兌換積分將清零作廢」,隨後向受害人索取「兌換驗證碼」和收貨地址,並表示將通過快遞把禮品寄給受害人。這種「兌換驗證碼」,實際上是嫌疑人用受害人的手機號碼登錄中國移動積分商城後,受害人收到的驗證碼。
  • 一準新郎竟在新婚前一日,到大田縣公安局投案自首...
    大田縣公安局將持續深入開展懲戒、打擊「兩卡」違法犯罪行為,堅決「以打開路、以打促防」,不斷營造嚴厲打擊整治「兩卡」違法犯罪的濃厚氛圍,讓違法犯罪分子「不敢開、不敢收、不敢買」,全力斬斷「兩卡」開販賣產業鏈,堅決剷除電信詐騙的重要
  • 年底了,快看看這份防詐騙攻略
    ,「有銀行卡、電話、網站信息,怎麼躲在背後的人,就是抓不到呢?」為什麼騙子抓不到?騙子都抓到了,我被騙的錢為什麼不給我?(視頻轉自:西瓜視頻。作者:蛋哥扯蛋)層層偽裝的詐騙分子第1層,地理偽裝。黑市,為詐騙分子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身份信息資源。在普通人眼裡,實名制是身份識別,但在詐騙分子眼中,實名製成為了規避風險的最佳手段之一。因為這些身份信息的所屬人和詐騙分子壓根沒有關係。第3層,技術偽裝。
  • 170/171號段的電話、簡訊千萬要小心
    2013年起,我國開始實行手機號碼實名制,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電信詐騙,但近年來,市面和網絡上出現了一批170、171號段的手機號碼。記者調查發現,這些號碼不用出示身份證進行實名登記就可以買到,讓電信詐騙分子有了可乘之機。
  • 為電信詐騙分子提供這些工具都是違法犯罪行為!
    被電信詐騙的受害者總是問警察,我被騙的錢能追回來麼?騙子能抓到麼?和我聯繫的人不是有微信號、手機號、銀行卡等信息麼?這些不都是實名制的麼?怎麼就抓不到呢?
  • 中國電信保定分公司緊繃防電詐之弦,讓詐騙分子無隙可乘
    原標題:中國電信保定分公司緊繃防電詐之弦,讓詐騙分子無隙可乘——這樣的「客戶」再掙錢也不要 2020年4月4日下午2時,中國電信保定分公司淶水縣府前街營業廳,陸續7位用戶到廳,要求開低資費電話卡,營業員基於市縣公司的多次宣貫培訓,早已築起詐騙風險防範意識,按規範動作詢問用戶開卡用途,提醒警示用戶,要合理使用業務,勿將個人實名制卡交轉售他人使用,避免給自身帶來惡劣影響,要求籤約不詐騙騷擾發送垃圾簡訊承諾書。
  • 甘肅公布386名涉嫌電信網絡詐騙電話用戶
    近日,記者從省公安廳獲悉,近日,甘肅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甘肅省通信管理局聯合公布第二批 386 名涉嫌電信網絡詐騙電話用戶,並實施通信業務信用懲戒。懲戒措施:被納入甘肅省涉嫌電信網絡詐騙電話用戶黑名單的用戶,視停止辦理手機、固定電話、寬帶等新入網業務 3 年;5 年內每家運營商最多允許持有 1 個行動電話號碼;黑名單用戶在列入黑名單時名下已有行動電話號碼的,先行暫停服務(自暫停服務之日起 30 日內,用戶可向電信企業申請恢復保留 1 個行動電話號碼)。
  • 詐騙分子打過來的電話經 114 查詢為何會是公檢法機關?
    新快報訊 記者彭程 通訊員餘舟童報導 " 冒充熟人詐騙的 1.0 版、2.0 版、3.0 版分別是怎樣的?"" 詐騙分子打過來的電話經 114 查詢為何會是公檢法機關?"" 網絡或電話營銷中的貸款、刷單可信不可信?"
  • 年底謹防電信詐騙
    來源:半月談網臨近年底,各種電信詐騙層出不窮。最近,多位網友爆料稱在購買辛巴團隊直播間產品後,個人購物信息被洩露,不少人還遭到自稱「辛巴客服」或「辛選客服」等身份的電信詐騙;還有很多市民的手機持續被所謂的「國際號碼」呼叫,有人曾50分鐘內接到38個騷擾、詐騙電話。網友反映,詐騙分子往往對自己的購物內容、家庭地址等身份信息如數家珍,如不加強防範,很容易落入騙子設置的陷阱之中,讓人防不勝防。
  • 預防400電話電信詐騙小知識
    電信詐騙中,犯罪分子常用的手法就是冒充公檢法機關「懷疑你涉嫌洗黑錢」,冒充社保局「通知你社保帳戶有問題」,冒充電信公司「提醒又欠費了,請及時查詢並將帳戶綁定以方便繳費」,以各種手段先將被害人震懾住,再通過成員間的分工、角色扮演,將被害人的電話層層轉給一個「辦案人員」,而辦案人員會提供一個所謂安全帳戶,讓被害人把錢打進去後以證清白。
  • 不顯示名字和電話的快遞單什麼樣?
    出於安全考慮,許多人在扔快遞包裝前都會選擇把面單撕掉,甚至不用真實姓名寄送快遞。日前,菜鳥網絡聯合國內快遞企業推出隱私面單,用技術的手段將快遞面單匿名化。在這些隱私面單上,消費者的名字和電話號碼中間的4個數字都被隱去。菜鳥方面表示,未來包裹上的消費者相關信息會越來越少。您可能要問了,一直以來,快遞員需依靠面單信息才能送貨,隱私面單啟用後,快遞員如何與收件人聯繫?菜鳥網絡向物流企業提供了一款名叫「眾配寶」的APP,快遞員可通過APP與收件人聯繫。
  • 年底謹防電信詐騙!
    臨近年底,各種電信詐騙層出不窮。最近,多位網友爆料稱在購買辛巴團隊直播間產品後,個人購物信息被洩露,不少人還遭到自稱「辛巴客服」或「辛選客服」等身份的電信詐騙;還有很多市民的手機持續被所謂的「國際號碼」呼叫,有人曾50分鐘內接到38個騷擾、詐騙電話。
  • 年底謹防電信詐騙!
    年底謹防電信詐騙! 半月談評論員 郝嫻宇 臨近年底,各種電信詐騙層出不窮。最近,多位網友爆料稱在購買辛巴團隊直播間產品後,個人購物信息被洩露,不少人還遭到自稱「辛巴客服」或「辛選客服」等身份的電信詐騙;還有很多市民的手機持續被所謂的「國際號碼」呼叫,有人曾50分鐘內接到38個騷擾、詐騙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