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女性課堂:婚姻心理學》專欄,通過專欄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的婚姻情感知識,解決婚姻和情感發展中遇到的困擾。通過案例的剖析、婚姻心理學知識的分享,讓我們女人更懂男人的心理和婚姻的真諦。從底層上改變思維模式,從而為走向幸福的婚姻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專欄講師:說愛,1000+婚姻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
每一個女人心中都渴望自己成為永遠的小公主,在父母手中是最珍惜的寶貝,也希望遇到的另一半能夠更加疼愛自己。
兩性關係既是令人嚮往的,也是令人痛苦的,女人相比較於男性來說更容易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一段情感當中。
年輕時的女孩們在等待著白馬王子的告白,結婚的女性做好了午飯,等著丈夫的歸來,中年時期的女性,總想要在丈夫身上得到一點點的溫存。
那麼問題來了「女人究竟到了多少歲就不需要男人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案例,然後告訴你答案。
案例一:
讀者張女士今年35歲,看著身邊的朋友一個個的都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她一點也不羨慕,反而有點「恨嫁」。
她生活在一個三線小城市,自己名下有兩棟房產,月收入5萬,可以說生活的非常滋潤。
她經常作為朋友們的情感調解師,每次閨蜜和男朋友吵架的時候,她總能夠以一種非常客觀的角度去勸誡對方。
在之前,她也有過兩次情感經歷,也許是曾經太年輕,又或許是兩個人性格不合,她回憶起這兩段關係有點甜又有點疲憊,最後都以和睦分手結束。
之後,她便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事業上,漸漸的,她不僅僅脫離了曾經感情帶給他的傷痛,也適應了一個人生活。
案例二:
01)、讀者劉女士今年46歲,她曾經有過一段婚姻,還有一個13歲的兒子,那個時候她覺得自己特別的幸福。
在她40歲之前的婚姻生活裡,一切都非常的簡單,她每天僅僅是負責一些家務,負責孩子的教育問題,為了打發時間,她自己開了一家花店。
她比丈夫小5歲,只要她想買的東西,丈夫都會滿足她,可以說在金錢上,丈夫從來不會虧待她。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他常年在外做生意,兩個人聚少離多,這也成為了後來兩個人離婚的最大原因。
用劉女士的話來說:「當初你是如何去依賴他的,那麼在他離開之後,你就會有多麼無助。」
離婚後的她選擇了自己撫養兒子,即便是對方的錯,她也沒有責怪過他,更沒有因為一些利益就撕破臉對簿公堂。
她雖然很無助,但是還好在那段時間得到了親人和朋友們的關懷。
02)、曾經的她像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當她經歷過離婚之後,她才真正的明白,原來一些關係並非是不變的,自己也已經步入了中年時期。
雖然她在年齡上沒有辦法和那些20多歲的女生比,但是還好上天給了她一個兒子,讓她有了好好生活下去的勇氣。
身邊有些朋友也曾經勸過她,「再找一個合適的人嫁了吧,幫你一塊去撫養孩子」,但是她害怕重組家庭之後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在這些年裡,她也用心去經營自己的花店,她說「以前的時候覺得花就像是一種藝術品,現在看著這些花,她覺得就像是女人的一生,不同的花種,不同時期的花朵就像是不同時期的女人。」
我列舉了上百個案例中的兩個案例,在她們身上是很多女性的縮影,也證明了一個答案,那就是成熟的女人,一直都依賴於自己。
成熟的女人不再需要去外界尋找力量,包括男人
01)、真正改變一個女人思維和意識的,並不是來源於她是什麼年紀,而是在於她此刻是否足夠成熟。
那些過分去依賴男人,甚至在一段情感關係裡難以自拔的女性,她們只不過是活在了一種自我假想的童話世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