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好不叫座」的紀錄片開始搭乘流媒體平臺快車走入普羅大眾

2020-12-23 澎湃新聞

產業作者|王晶晶|一鳴網

網際網路時代,曾經「叫好不叫座」的紀錄片開始搭乘流媒體平臺的快車,從遠居廟堂之高到走入普羅大眾,不管是內容創新、平臺宣發策略的調整與演變,還是口碑上行、播放量增長, 都在釋放紀錄片行業「依靠補貼、遠離市場」的時代已經終結的信號。

最近,B站宣布要在2021年上線30部以上紀錄片,其中胡歌配音的《但是還有書籍》第二季受第一季高口碑高播放量的正向提振,吸引了大量用戶熱議。

從2016年《我在故宮修文物》在央視首播後反響不強,卻在B站上翻紅開始,「我在B站看紀錄片」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人生一串》、《守護解放西》等熱門題材輪番上演。

不止於B站,優愛騰等流媒體平臺以及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都在同時期布局紀錄片內容生態,而平臺的話語權接棒也正式揭開了紀錄片產業變革的大幕。

流媒體成新寵

故事的開始還要追溯到2012年,這一年《舌尖上的中國》打破了國產紀錄片莊重肅穆的刻板印象,以詼諧有趣的風格吸引了大批年輕用戶的關注。

2016年,《我在故宮修文物》在B站的走紅,給了紀錄片行業不少的思考和觸動,這其中有傳統媒體平臺話語權的旁落、流媒體的渠道價值、以及紀錄片更為年輕的用戶群體。

《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20》顯示,2019年中國紀錄片生產總投入為50.36億元,同比增長9.4%,其中流媒體平臺投入約13億元,同比增長18.2%。紀錄片行業的資源重心開始從傳統電視頻道向流媒體平臺傾斜。

與影視劇打法相似,瞄準該賽道的各位頭部玩家迅速從購買版權、聯合製作到發力自製布局落子。

就版權合作方來看,各位流媒體玩家都在緊抓大廠進行內容布局。騰訊視頻和BBC、NHK等達成合作,愛奇藝牽手華納、央視紀錄等,優酷的合作方同樣包括了BBC、央視等。

在自製上,2016年優酷《了不起的匠人》第一、二季豆瓣評分均超過8.4分,網絡累計點擊量超2億,被評為「2016年優秀國產紀錄片」,而其在央視播出更是成為網生紀錄片向國家電視臺反向輸出內容的先例。

但真正出圈還要歸功於B站在2018年推出的《人生一串》《歷史那些事》《寵物醫院》等高品質自製紀錄片,其中《人生一串》第二季播出時,同時間觀看量最高超11萬,上線五小時後獲得了七萬條彈幕。2019年,持續上線《但是還有書籍》等口碑新片,繼續破圈,引發全民看紀錄片的風潮。

2018年騰訊視頻聯合傳統紀錄片大咖陳曉卿打造《風味人間》,也在積極加入布局。

必須承認,相較於傳統電視頻道以及貧乏的院線資源,流媒體平臺為更多小眾、長尾內容提供了門檻更低、但傳播效果更好的逆生長發展契機。

尤其是當下網生代日漸成為紀錄片的主流受眾,這一潛在契機優勢更加明顯。數據顯示, 紀錄片的觀看群體中,28歲以下的年輕人佔比逐步提高,僅騰訊視頻紀錄片的用戶中,28歲以下佔比就已達70%。 

叫好更要叫座

一直以來,紀錄片最大的詬病就是投資大、但收效甚微,觀眾叫好不叫座。傳統紀錄片的主要盈利渠道有二,一個是廣告收入,另一個是版權銷售。

但 收益相比於影視劇、綜藝依舊相差甚遠,市場未打開、資本審慎,生產者更是舉步維艱, 導演郭柯為拍攝紀錄片電影《二十二》賣房、借錢或就是典型案例。 

不過, 進入變現路徑較為成熟的流媒體平臺,紀錄片的變現渠道也更加多元、牢固。

首先,用內容說話,採用分帳模式。

平臺取消內容定級,片源的選擇權在用戶手中。對於紀錄片導演和製作方而言,傳統版權定價難提振背景下,紀錄片分帳體系,可以最大化的讓紀錄片直面市場。這意味不管是有多小眾的題材,只要能撬動用戶,就一定能夠獲得收益,從而形成催生更多優質內容進入市場到吸引更多資本進入該賽道的良性循環。

其次,打造IP矩陣,實現最大化的商業延展。

騰訊視頻交付過一個典型案例,就是以《風味人間》為核心打造的風味系列IP,微紀錄片《風味原產地》、美食脫口秀內容《風味實驗室》從不同維度進行商業延展。

從單片生產走向了IP工業化生產,一方面讓該題材擁有更多的解讀視角,探索更多的內容可能性與連接性,另一方面全場景覆蓋用戶,同一IP視域下,內容長短、風格各自不同,滿足了不同用戶的需求,也就擁有了更大的變現基底。不囿於紀錄片本身的橫向延展,像周邊、話題營銷、實體門店、配套圖書等都是一個可以打通的商業場景。

再者,創新廣告玩法。

如, 在恪守真實性的同時與接入的店家做一個針對性的內容曝光,避免像《守護解放西》那樣把廣告「東鵬特飲」專門展示出來引人反感。 

在所有的文化呈現方式中,紀錄片的真實情感表達,最能引起用戶信任與共鳴。因而,大 多傳統玩家出於對專業內容、用戶的觀看體驗等考量,都會避免在節目中過多植入廣告,但若能巧妙的植入較為應景的產品不失為一個曝光的好時機。 

創新的攻與守

移動視頻時代 ,短視頻的火爆和用戶碎片化的使用習慣讓紀錄片玩家嗅到了新的風向。

一方面,紀錄片開始將眼光瞄準在時長更短的微紀錄片,如央視製作的系列紀錄片《故宮100》,二更傳媒創作的微紀錄片《中國人的一天》等。數據顯示,對於不同題材的紀錄片,受眾可接受的時長雖有所差別,但他們普遍對30分鐘以內的紀錄片具有高接受度。

另一方面,移動豎屏時代來臨,從豎屏電影、豎屏綜藝的玩法來看,豎屏紀錄片或也在醞釀其中的發展契機。今年伊始,抖音首次上線非遺豎屏紀錄片《走丟的神仙們》,以豎屏的呈現形式講述貴州雷山銀飾鍛造目前的狀況。

這兩年,明顯可以看到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玩家中隱藏著大量UGC大咖, 許多傳統手藝人藉助短視頻平臺正在「走」出來,未來可以大膽預測順應該渠道模式的豎屏紀錄片或也將助力短視頻行業在內容板塊的布局。 

契機背後隱匿的是紀錄片過度商業化後導致的的用戶信任感缺失。當紀錄片內容過分讓渡於廣告、題材盲目迎合市場需求時,紀錄片的真實與客觀的立場是否能依舊保持。

內容、技術、盈利模式的更迭、創新,的確可以讓紀錄片在創作時保持新鮮的血液,但並不代表玩家就能徹底捕捉到市場變化的脈搏。 市場契機已經來臨,但要想分一杯羹,玩家還需打鐵自身硬。

相關焦點

  • 紀錄片,「走出來」!
    投稿來源:安樹網際網路時代,曾經「叫好不叫座」的紀錄片開始搭乘流媒體平臺的快車,從遠居廟堂之高到走入普羅大眾,不管是內容創新、平臺宣發策略的調整與演變,還是口碑上行、播放量增長,都在釋放紀錄片行業「依靠補貼、遠離市場」的時代已經終結的信號。
  • 抗美援朝主題紀錄片「叫好又叫座」的啟示
    為歷史紀實 為民族鑄魂(光影視界)——抗美援朝主題紀錄片「叫好又叫座」的啟示核心閱讀根據中國視聽大數據系統的統計,多部作品收視率位列同期收視率第一,在電視螢屏和網絡平臺引發追劇熱、討論熱,其「叫好又叫座」的現象帶來諸多啟示。大歷史觀 國際視野講好黨史軍史新中國史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 為歷史紀實 為民族鑄魂——抗美援朝主題紀錄片「叫好又叫座」的啟示
    抗美援朝主題紀錄片以宏闊的視角再現了70年前抗美援朝波瀾壯闊的歷史,深情謳歌為保家衛國英勇獻身的中華兒女,有力弘揚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紀錄片創作者堅持歷史唯物主義,透視紛繁複雜的歷史現場,揭示抗美援朝戰爭的本質,以及取得勝利的關鍵
  • 教材循環使用理應「叫好又叫座」
    教材循環使用不僅能夠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而且能夠減少樹木等方面的消耗,減輕家庭的教育負擔,理應成為「叫好又叫座」的惠民舉措。可是,首先在教材的回收環節就出現了不小的問題。很多學生聽課時都會在課本上做標記,不排除部分學生衛生習慣不好,在課本上亂塗亂畫,直接導致課本「髒亂差」。
  • 國產紀錄片的黃金時代正在到來 從小眾走向大眾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國產紀錄片爆款頻出,湧現出一大批既叫好又叫座的作品。紀錄電影《二十二》實現了口碑票房雙豐收,《本草中華》《零零後》《尋找手藝》等也引發熱議。回顧2017年,國產紀錄片逐漸從冷門小眾走向大眾,尤其備受年輕人的喜歡。這些紀錄片不僅成功突破了市場各類商業片、劇情片包圍的困局,更有可能「拯救」傳統媒體,讓觀眾重回電視。
  • 東方明珠推出BesTV+流媒體平臺 東方明珠董事長王建軍:不讓爆款...
    據悉,BesTV+將成為SMG及東方明珠統一、唯一的視頻流媒體平臺,以一個帳號對接多個終端的方式,打通渠道和內容、打通大屏和小屏、打通專網和移動網際網路、打通線上和線下,以「內容+服務」驅動打造5G時代應用平臺。這段時間以來,流媒體行業內新動作不斷。此前,迪士尼方面表示,《花木蘭》在線下上映的同時,將向Disney+平臺的訂閱用戶同步開放。
  • 華陽路街道的養老模式為何叫好又叫座?!
    華陽路街道的養老模式為何叫好又叫座?!>針對社區現狀及多樣性的養老服務需求,圍繞上海市發布的嵌入式養老服務8大類24項服務場景和智慧養老服務指引:華陽路街道以打造「樂齡華陽,原居頤養」為目標圍繞社區老年人「床邊、身邊、周邊」的「三邊」服務場景需求建設「設施可達、信息可知、服務可及、情感可依」的「四可」嵌入式養老服務體系實現「不離家
  • 斯年文化通過淘貨嚴選,帶企業搭乘直播帶貨的快車!
    斯年文化通過淘貨嚴選,帶企業搭乘直播帶貨的快車!斯年文化通過淘貨嚴選,帶企業搭乘直播帶貨的快車!助力企業直播帶貨,打造爆品熱銷的平臺。南方企業新聞網對於任何包含、經由連結、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文章刊發後30日內進行。
  • 盤點10款銷量低於預期的好評遊戲 叫好不叫座太慘了!
    一款遊戲的銷量高低取決於很多因素,有時候一款好玩的遊戲也會碰到「叫好不叫座」的情況,讓人感覺它本應該能賣出更多份、結果只賣了這麼點真的慘。
  • 創作者很直接獲得可觀收入 表情包叫好容易叫座難
    用戶用的多買的少,創作者很難通過平臺直接獲得可觀收入表情包叫好容易叫座難表情包作為網際網路時代的一種聊天藝術,傳遞著人們的「喜怒哀樂」,能把無法言說的東西用一種微戲謔的輕鬆方式表達出來,恰到好處又不失禮貌。
  • 依法治國,維護正義,讓法律更加「貼地飛行」貼近普羅大眾
    依法治國,維護正義,讓法律更加「貼地飛行」貼近普羅大眾 2020-12-17 1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被稱為「叫好不叫座」?它們到底值不值得購買?標緻508L上榜!
    引導:【平凡丶說車原創 標緻508L】在市面上有這樣的一類車型,在網上被很多人稱之為「叫好不叫座」,簡單的說,這類車型在網上的關注度和好評比較高,但是,從實際的銷量來看,表現的並不是非常令人滿意要注意的是,標緻508L在過去的11月份,在華銷出了676輛,這樣的成績,基本上可以用「慘澹」來形容,這時候,可能會有不少網友在問,這類車型到底值不值得推薦呢?以下我們針對「叫好不叫座」的車型進行詳細的分析。被稱為「叫好不叫座」?它們到底值不值得購買?標緻508L上榜!
  • 滴滴特惠快車聯盟上線,司機不接特惠單,就分流給其他平臺了!
    跑滴滴、嘀嗒、一餵順風車的司機可能都沒聽過這些平臺,更別說滴滴的用戶了。但現在用戶打開滴滴的時候都可以發現,滴滴出了個「特惠快車聯盟」,可以勾選這些聽都沒聽過的「野雞」平臺。「野雞」平臺說白了就是小平臺。
  • 東森物語|大眾的電動化之路從上汽大眾MEB平臺工廠投產開始
    ID.4 X量產下線,意味著上汽大眾歷時兩年建設、股東雙方投入超過170億元的大眾汽車集團全球首個專為MEB平臺車型生產而新建的工廠正式投產。大眾集團在三年前開始的布局,如今靴子終於落地,但是以後會是什麼樣的結果。誰也不知道。現場有人悄悄地說了一句話:"也許只有上帝才知道。"
  • 又一部韓劇叫好不叫座!MBC社長欽點年度好劇,收視一般太可惜了
    對於一部電視劇來說,最令人遺憾的地方莫過於口碑高卻收視率極低,這種冷門佳作在影視行業真的經常出現,近期熱播中的韓劇《Kairos》就是這樣一部叫好不叫座的作品,該劇在中韓兩國的網絡上都是好評如潮,很多網友都充當自來水推薦這部劇,但可惜的是沒有人看,該劇在豆瓣上評分高達8.9分,在韓國本土的口碑也是非常高
  • 當勢均力敵時,流媒體平臺能否各司其職
    作為史上最受歡迎的超級英雄電影,《黑豹》將從本月起從巨頭平臺奈飛正式下線,觀眾可以在迪士尼自家的流媒體產品迪士尼+上一睹瓦坎達國王的風採。《黑豹》的陣營轉移昭示著迪士尼+如今敢於與奈飛叫板的信心,而兩家平臺對於內容選擇和播放模式的差異也逐漸顯現。雖然推出服務前遭受過質疑,但迪士尼+的首份答卷交出了尚佳的成績。
  • 紀錄片新「戰場」
    流媒體入局 紀錄片一直都是從業者口中的「三高」(觀看群體多為高階層、高學歷、高收入)內容。北京師範大學紀錄片研究中心2014年發布的《中國紀錄片公眾形象調查》顯示,48%的城市居民不知道紀錄片,28. 3% 的公眾近半年內沒看過紀錄片,學歷越高的人對紀錄片認知度越高,30-39 歲群體認知比例非常突出。
  • 全球流媒體巨頭Netflix給國內視頻平臺帶來了哪些啟示?
    「在不在江湖,江湖都是它的傳說」,這句話對於流媒體巨頭Netflix,同樣適用。Netflix最近頻頻登上話題熱榜,上個月剛因撤片問題和坎城撕得不可開交,這個月又傳出已經購買《後來的我們》海外發行權,隨後又以3000萬美元高調買下《暴走漫畫》改編的大電影《暴走吧!
  • 流媒體是機會?傳統媒體們的又一次轉型
    福克斯新聞媒體網開始推進其網絡媒體平臺的視頻化變革,一個典型的舉措是在原本圖文資訊主導的網站上開闢出新的頻道和板塊來放置流媒體新聞視頻,毫無疑問這是傳統媒體們向Facebook們的一次取經。與福克斯新聞媒體網一樣,CNN、CBS、《每日郵報》甚至行事老派的《紐約時報》也在幾年前便開始了其媒體視頻化的轉型嘗試。
  • 回顧2020:最被低估的三部國產旗艦手機,叫好不叫座
    今年上半年由於線下市場萎縮,OPPO無奈轉戰線上,並推出了一部三千元價位的驍龍865手機ACE2。但相比線下機型鋪天蓋地的宣傳,ACE2顯然全靠「口碑傳承」,在初期甚至很多人並不知道有這麼一款手機。而根據JD電商平臺驍龍,OPPO ACE2目前是9萬條評價,相比來看還不錯,但跟同屬驍龍865陣營的小米10比起來就差遠了,小米10僅在JD電商平臺的評價數是66萬。相比OPPO其它熱銷機型來說,ACE2的銷量確實不算太好。  華為nova6 5G